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意在笔外(三)() 
圆明园,勤政殿。

    慈禧太后今日效率特别的高,不到一个时辰就都看完了所有的折子,她坐在书桌之后,仔细的看完了最后一本折子,想了想吩咐道:“曾国荃总督两广,第一要务,自然要安民护境,民政有巡抚藩台,刑法有臬台,学政有学台,各司其职,总督不宜插手过细政事,两广之地,广东多洋人,广西多苗壮族,更是靠近滇茴乱地区,均不能掉以轻心,铁腕治理之外,更需柔和手段安抚民心,稳定天南,第二,还需以军备军容军貌为先,后年丰台大营练兵,各地督抚均需派出精锐比武,曾督乃是平定洪杨之乱功臣,练兵必然老到,旧年钦州、廉州、太平三府贼人甚多,可以用战代练,训练地方精锐,再入京夺取天下第一军之称号,才不负众望矣!”慈禧太后想了想,“就这样罢了,别的话,就不多说了,这些话,你整理一下,明发到各地总督去,让大家伙都知道,总督不是什么事情都管的,主要还要是管着军务!”

    一只纤纤玉手提着朱笔在曾国荃的折子上把慈禧太后的朱批都一一写好,这才放下了笔,对着慈禧太后笑道:“皇额娘明发天下的旨意,还是叫军机章京来写吧,儿臣可不成。”

    说话的人大约是三十多岁年纪少妇模样的女子,穿着一袭墨绿色的旗装,梳着两把刀,发髻上都是点翠镶碧玺的发饰,面容淡定从容,不卑不亢,嘴角有微微的笑意,正是荣寿公主。

    荣安公主离世之后,慈禧太后名义上的女儿,也就剩下这荣寿公主一位了,所以也如同军机一般,****进宫侍奉慈禧太后,并帮助照料宫闱,慈禧太后也毫不客气,这几日懒得写字,于是把荣寿公主拖了来拉壮丁,叫她代为朱批。

    “那就叫军机章京来就是了,”慈禧太后站了起来,伸了伸懒腰,“明日也无妨,先把曾国荃的折子发回去吧。”她对着内奏事处的太监们吩咐,太监们把折子都报了出去,慈禧太后问荣寿:“你这会子还要去那里?还是就在此处?”

    荣寿公主笑道,“儿臣想去瞧一瞧皇贵妃和大公主,有些日子没见了,倒是有些想大公主。”

    慈禧太后点点头,“那你去就是,我还有事儿,英国的爱德华来了,这会子已经进园子了吧,我要去见他,这里就不留你了。”

    荣寿站了起来,双手交叉,蹲膝福了福,退了几步,转身走了出去,慈禧太后吩咐李莲英,“爱德华到那里了?”

    “已经由贝勒奕劻带着进园子了,这会在正大光明殿候着呢,郭大人也一起陪着。”

    慈禧太后问李莲英,“小李子,你说我这身打扮怎么样?”

    李莲英笑眯眯的说道,“主子自然是最漂亮的。”

    “哈哈,油嘴滑舌,就不指望从你的嘴里说出什么真话来,”慈禧太后摇摇头,哈哈一笑,“走,咱们去见这位和亲王。”

    正大光明殿的北边,就是前湖,隔着前湖的就是九州清晏,爱德华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四周,他对着湖畔的用几百块太湖石叠成的寿山分外着迷,特别是听说了奕劻的解释,这些太湖石都是天然形成的时候,连连点头。

    “爱迪。”一个悦耳的女声在爱德华的身后响起,爱德华转过身一看,只见到穿着天青色的慈禧太后站在几棵青松下,含笑望着自己。

    爱德华脸上绽放出了笑容,朝着慈禧太后走去,边上的奕劻等人又要行礼,太后一伸手,制止住了他们的行礼,也漫步走向了爱德华。

    爱德华朝着慈禧太后伸出了臂膀,似乎想着要给慈禧太后一个拥抱,慈禧太后大惊失色,“no、no、nonono!”她连连摆手表示拒绝,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爱迪,这不是在英国,我要遵守中国的礼节,请你见谅。”

    爱德华僵住了身子,伸出了手,慈禧太后视而不见,越过了爱德华亲王,威严的对着不知所措的奕劻和视而不见的郭嵩焘说道,“你们下去和英国的大臣们协商事务吧,爱德华亲王我会亲自招待。”

    “是。”

    不识趣的闲杂人等都已经退下了了,只有李莲英带着几个宫人远远的缀着,慈禧太后和爱德华并肩慢慢走向花木深处,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一个穿着旗袍的东方女人,和一个红头发的西式服装的男子,一起在圆明园里面散步,“爱迪,你这些年过的怎么样?我知道你又有了一位小公主。”

    “是的,我给你带来了她的照片,”爱德华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黑白的照片递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看着照片上那个裂开嘴微笑的女孩子,“恩,很可爱啊,是你的小天使。”

    “是的,是我的天使,子女是上帝赐给父母亲最好的礼物,不是吗?”爱德华自豪的说道,他看到了慈禧太后变得暗淡的神色,“茜茜,我知道你这些年的遭遇,很痛苦对吗?虽然我们一直都有书信往来,但是我觉得,可能你还是不快乐。”

    他们边走边说,到了坦坦荡荡,这里是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恭亲王的地方,坦坦荡荡有着许多的金鱼,个大色艳,在碧绿色的水草之中,来回游荡,慈禧太后抓了一把鱼食,丢进了鱼池里,金鱼们争先恐后的蜂拥抢食,在水面上吐出了许多的泡泡,“我当然是不快乐的,你也知道我这里发生了许多变故,我很多亲近的人都离开了我,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对于生和死一直都是看不开的,但是时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不是吗?”慈禧太后淡然笑道,岁月的冲刷和磨难似乎没有在她的眼神之中留下痕迹,她的眼神,在爱德华看来,还是如此的明亮有力,似乎会照进人的心中。

    爱德华摇摇头,“茜茜,你承担的东西太多了,我很佩服你这一点,我认为,我比不上你。”(。)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十三、意在笔外(四)() 
春风徐徐,爱德华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之情,慈禧太后摇摇头,“我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刚好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做一些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而已,没什么特别伟大的地方,其实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我需要做的事情还远远不够,很多人对我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他们可能觉得我做的不够多,他们对我有些失望了我还一直在学习。”

    “是的,我也在学习之中,”爱德华点点头,“我和你一样,我们都一直在学习,包括这次访问中国之旅,我也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进行这次外交访问的,这是我的母亲,英国女王陛下交给我的第一个到达外国访问的任务,我需要把它做好,这样我才能赢得民众的支持。”爱德华原本柔和的面部表情变得刚毅坚定了起来,“这就需要贵国的支持了,我相信茜茜你也会支持我的。”

    爱德华说话突然变得正式了起来,慈禧太后不免微微一愣,笑道,“你需要我什么支持?我对英国的态度就犹如对爱迪一样,都是恭敬而且有礼貌的。”

    原本十分和谐自然的人际关系,只要掺杂进了别的诉求,就会变得不够纯粹,惠风和畅的圆明园,这时候也变得有些不自然了起来,爱德华转过身子正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收敛了起来,“我需要中国的一个态度。”

    。。

    “态度?”曾继泽看了一眼主位之上的郭嵩焘,不免复述了一个这个词,“请问大臣您说的态度是什么意思?”

    外交部次大臣巴扎利勋爵坐在了郭嵩焘对面的位置,枢密院次大臣雅各布和驻中国大使阿伯特坐在了两边,这边坐着是郭嵩焘奕劻和曾继泽,这算是比较高等级的会晤了,当然,阿伯特对于没有任何一个军机大臣出席是十分不满的,但是有郭嵩焘在,他也不好过度抗议,毕竟现在主持谈判的是巴扎利勋爵了,巴扎利听到了曾继泽的反问,点点头,“是的,我们需要一个态度,一个中国是否愿意在英国人主导下的国际秩序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的态度?”

    “当然!”郭嵩焘又快又肯定的接话了,“我们一直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我们中国对于英国一直保持着学习和敬畏的态度,大臣你说的,我们当然是愿意的。”

    中国当然愿意英国人主导整个世界,这不是卑躬屈膝,而是战略的现实,世界警察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中国一百年不出头,绝不会当什么世界霸主,当然也不会存着和英国人争夺世界支配权的愚蠢心思,不管国内那些腐儒以为胜了几次俄罗斯人就可以天下无敌,重返天1朝荣光,真正开眼看世界的人清楚的明白,现在的英国是多么的强盛和不可一世,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学习,再学习。

    “那我们就需要中国的态度,这也是我们枢密院次大臣这次一起陪同我们爱德华亲王来中国的目的。”

    郭嵩焘若有所思的看着英国枢密院次大臣雅各布子爵,他身子前倾,扫视对面的中国人,“我们大英帝国,需要中国立刻退出在缅甸和恒河一带。”

    。。。

    “态度?”慈禧太后双手交叉抱在了胸前,右手捏住了自己的下巴,“让我猜猜,你居然说英国需要中国一个态度,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认为,英国之前突然咄咄逼人,要我们跪拜,要英国的舰队护送你的船只,这一系列的行动都是为了证明我们中国的态度吗?哦,对了,当然要加上苏伊士运河的事情,都可以认为是为了试探我们中国吗?”

    “是的,”爱德华点点头,毫不否认,“我们必须要准确把握住中国方面的态度,特别是茜茜你的态度,这个态度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必须要确认,确认中国会在英国的主导之下开展自己的外交活动,先保证大英帝国的利益之后再谋求中国自己的利益。”

    “你的话,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英国政府和您的母亲,是确认中国会不会臣服于大英帝国吧?”慈禧太后说道。

    “可以这么说,”爱德华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我们需要一个服从者,不是一个捣蛋者,不需要一个阻碍我们发展和影响我们国家利益的国家,所以我们必须要确认这一点,确认中国是不是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是不是愿意跟随英国。”

    “我们当然是愿意跟随中国的,”慈禧太后笑道,“这一点何须要你们来试探呢?大可不必,所以你们测试的结果如何?对于中国人的反应满意吗?”慈禧太后的双手紧紧的蜷缩着,脸上却还是带着恬然的笑容,“贵国外交部要求的事情我们只是有一点点的改变而已,都是按照贵国的安排来做的。”

    “我相信贵国应该是满意的,是不是,爱迪?”慈禧太后手心一阵痛,这些英国人实在是太嚣张了,居然把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当做一种可以试探的东西来进行,这绝对是一种莫大的侮辱,但是她隐隐可以猜到为什么英国人会如此的咄咄逼人和不屑一顾,这后面,他们图谋绝对是非同一般。

    “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态度是温和有礼的,所以我要提出了我们的要求,茜茜,”爱德华对着慈禧太后正色说道,“中国需要最先进的火车装备,我们可以提供,军舰的设备和建造技术我们也可以逐步放开,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只要中国还需要继续持有,我们也会承认,只需要中国承诺一件事情,以上的这些要求我们都会达到。您这么聪明的女士,一定知道我们英国想要中国承诺的事务是什么。”

    “孟加拉,”慈禧太后说了一个词,双手伸直,整个人似乎都放松了下来,知道了目的总比忐忑的接受开价过程来的痛快,起码知道了对方的要求,“是孟加拉,对不对?”(。)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十四、功在诗先(一)() 
“缅甸可是中国的属国,”郭嵩焘一口回绝,“我们天然保持对缅甸的管辖,贵国提出这样的要求,和法国人在越南的行为是一样的,违背了国际惯例。”

    “那么恒河流域的中国人呢?他们建立了一个叫做孟加拉的国家,”巴扎利大臣尖锐的眼神透过金丝眼镜严厉的看着郭嵩焘:“这个地方也是中国的属国吗?”

    “绝对不是,中国一向尊重贵国在印度的统治,并且相信贵国在印度的统治能够帮助印度本地人更加的开明,这是中国的国策,怎么可能对着印度指手画脚,或者是接受那里的人成立的什么国家为藩属国呢。”

    “可他们毕竟是中国人!这点毫无疑问,”巴扎利说道,“那些盘踞在恒河下游的中国人,不仅成立了国家,而且拥有了正规的官职和军队,当然,这些人对于我们在印度的统治是造不成任何威胁的,但是,我们必须要维护我们的尊严,所以我们必须要求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