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7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只可以售卖给中国,德国取代了法国在对华军售的位置,除了大肆将军舰出售之外,更是出售了许多德式的大炮火枪等陆军作战所用之军械,这样的话中国的武器模式,就是五花八门了,几个重要的国家,都在中国有相应的军事利益存在。

    德国方面虽然加大了对中国的武器出售,但是对于一些核心的技术,还是看管的很严格的,如果不是下一代的武器研发有了巨大的进展,绝不将上一代的技术出售,中国当然不希望继续购买现成的军备,喜欢自己进行技术的掌握,但是这个目前,还在艰苦的谈判之中,如何进展还需要时间来慢慢磨。

    政府采购占据了不小的比例,而且这个采购一下子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砸下去,快速大额而且绝不拖延,商人们自己单独或者数额极小的采购行为远远不能和其相较的,当然是深受欧美各国的欢迎。

    进口货物的金额越来越高,种类数目越来越多,这是都看得到的,但是出口的数目决不含糊,在中法战争平定之后的第二年,出口货物的数量爆发式增长,各地出口的海关商船络绎不绝,南海上面到处都是商船,相比较欧洲更需要考虑到比如最低工资或者是工人们的许多要求,中国这些原始的做工者们的报酬低廉到了极点,不管是高档的中国奢侈品,还是低廉的手工业产品,都在欧洲国家所向披靡,唯一和各国难以比较的就是机械化生产的工业品,这个目前中国的工业化效率不够高,出口是很难争得过欧洲本地的企业的,但是咱大清有一位很厉害的太后,她想出了一个极好的法子来帮助这些工业产品更能够以优惠的价格来获取国际的竞争力,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所以进口的增长还是比不上出口的增长,但是这个顺差,在各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没有到达一个可怕的数字,当然,这个局面是慈禧太后在苦心经营维持的,因为她知道,如果和以前貔貅一样只吃不吐出来的话,是会被全世界的强国一起揍的,那么购买军舰和军械等相关的技术或者货物,都是能够来减少一些逆差的,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后世的领导人需要经常出去撒钱了,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但是相比较于民间的自动购买,朝廷买的钱,可都是财政支付的!这个财政支付的银子,不一定能够全部在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里面收回,那么财政的银子就因为购买军舰等金额的越来越多,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缺银子。这就是慈禧太后认为必须要推行新货币最要紧的原因。

    但是显然,现在慈禧太后不想继续购买军舰了,这一来是省银子,二来也不愿意继续再砸钱买各国的满意了,“咱们的东西洋人们喜欢,可洋人们的东西,咱们朝廷喜欢的更多,这里头就不太均衡了,你之前说的不错,花了太多银子到外国去,发挥不了多少作用。”慈禧太后说道。

    “太后圣明,”阎敬铭说道,“南洋统计的很清楚,马尾港边上大约有三千老百姓为马尾港的造船厂直接干活,所辐射的钢铁、煤炭产业,更是不可计数,一万两的银子投进去,只怕是十万银子连带着的效益都不止,这个和咱们要砸银子修铁路修官道是一样的,这个银子拿了出去,只是拿了现成的东西来,什么生计都刺激不到的。”

    慈禧太后点点头,“这个是经济上的帐,李鸿章大约是想不太到,但是政治外交上的帐,他应该瞧的很清楚,这里头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太后摆了摆护甲,闲闲的说道,“他看破不说破,却不知道能够做到几分呢?”

    阎敬铭不接话,他从来不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务发言,这是他的特点,也是慈禧太后赞许他的一个方面,“这事儿,将来是必然会反应在柏林会议上的,到时候各国之间只怕还有更多难为的事儿出现了。”慈禧太后遐想了一番,“却是不知道那边有什么进展了,好了,”她挑了挑眉,“阎敬铭你跪安吧,新币的事儿,耽误不得,我需要一个既快速又稳妥的方案,确保新币发行一定要成功,这件事,你和胡雪岩一起去商量,我知道你看不上胡雪岩,可当差干事,是要众志成城,将所有的劣势去掉,将所有的优势整合起来的,这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成果,你是最理智不过的,应该明白这一点,只是我想想李鸿章这北洋的差事很难当啊,”太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戏谑的表情,“看来他得罪了你这位阎罗王,又和胡财神是不死不休的死敌,得罪了我们大清国的两位财神,不知道他在直隶要怎么花银子?”

    “大凡知道我这个人性子的,都知道,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要别人去背黑锅,有人说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我倒是不这么认为,我喜欢地下的人背黑锅,如果背了黑锅,我就不会让他们去送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二十五、连锁反应(二)() 
这是皇太后的经验之谈,她当然是伟光正的女神,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地下所有得罪人的差事,都不会是她的旨意,民间都说的很清楚,“皇太后自然是最贤德最圣明的!都是地下的那一干奸臣,比如抄八旗家的载凌崇绮!比如抓贪官的肃顺!比如巴拉巴拉这些人,撺掇着西圣爷,西圣爷最圣明不过,什么时候必然雷霆发动,将这些奸人都一网打尽了,才是称心如意!”

    但是她绝不会行武后对付来俊臣那种兔死狗烹的一套,只要把她承担的压力和骂名分担去,绝不会有任何可能被抛弃的下场,所以包括左宗棠肃顺载凌崇绮等人,毫不在乎自己的身后事可能被清算的结果,可以完全的执行慈禧太后的意图。“阎敬铭,接下去这个新币的事儿,得罪的人必然多,胡雪岩他当然是能干的,可到底还有自家的产业在那里,怕是也不能太过于得罪人,我知道你以前当过山西巡抚,在山西任上和那些晋商相处的不错,可将来这个得罪人的事儿,就还是要交给你们办了。”

    阎敬铭不卑不亢,“臣知道轻重缓急,绝对会做好此事,私交是私交,公务是公务。”

    慈禧太后满意的点点头,“响鼓不用重锤,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好了,今个的事儿,和李鸿章说了清楚,日后就是他来料理这事儿了,你跪安吧。”

    慈禧太后笑眯眯的看着阎敬铭出去,继续说道,“小李子,叫郭嵩焘准备好个各国交涉的事儿,你有什么情报,也赶紧着告诉他,不要面对英法德等国猛地来的压力,突然慌了神,乱了手脚就不好了。”

    “嗻。”

    安徽会馆之内,李鸿章和女儿的交谈还在继续进行,“这样一来,外国对咱们大清的压力必然会增大,柏林会议那里,我原本估摸着,说不定能够赚点什么小便宜过来,可如果现在,”李鸿章摇摇头,“怕是难了。”

    “这倒是也没什么,柏林会议原本和咱们没什么干系,占不到什么便宜,这也就是罢了,可你爹爹当的这个北洋大臣,可不仅仅是被洋人们骂几句这么简单轻松的了。”

    李菊耦挑了挑眉毛,右手下意识的拍了拍手里的书本,“父亲的意思,各国会在朝鲜,或者是日本哪里,做许多针对咱们的小动作。”

    “不错,国家的不满,少赚了银子,都会直接反应出来,这个提议既然是老父要提出来的,”李鸿章微微苦笑,“那么直接的不满会表达在北洋这里,各国必然会改变方式,明里暗里的要给我们好果子吃,别的我不知道,之前英国出售的军舰里面,最好的都是优先给咱们的,日本人都是轮到次的,可接下去咱们不买了,日本人就会得到更好的军舰,这样的话他们在朝鲜是会越来越嚣张的,哎,”李鸿章十分忧心朝鲜的局势,虽然他还未上任,但已经谋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其政了,“日本这个国家,国家虽小,但是志气甚大,前头明朝的时候,丰臣秀吉,以小国挑衅大国,若不是万历皇帝下定决心帮助朝鲜,只怕起码朝鲜就是保不住了,小国的胃口还分外的大,不仅仅是要朝鲜,更是要咱们中国这块土地,日本人最近似乎出了一个什么征韩论,就是重新捡起丰臣秀吉的理论,以朝鲜为踏板,进而占领整个中国,囊括东亚,嘿嘿,这样的野心,是其他国家没有的,不仅是过去,也不仅是现在,只怕是将来,这个日本国都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欧洲强国远在天边,日本的确是离着咱们最近的,”李菊耦对着其父这样重视日本有些不以为然,不过这也不怪她,什么时候中国人正眼看过这边上的小国了?客气一点的,唤他们做“东洋人”,不客气的,都是直接“倭奴”“倭奴”的喊着,他们身材矮小,在中国的大部分人都十分的谦虚,甚至对于辱骂都是点头哈腰,这样的人谁看得起呢。再者,日本人号称的第一代天皇,大家普遍认为是秦始皇时代的徐福过去的,原本就是同文同种的人,这么几千年来,都是中国最温顺的臣子和最谦卑的徒弟,日本上层人都是用汉语写诗汉语交谈,这样的国家,虽然偶尔有什么不恭顺的时候,那也只是好像是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儿子一样,吵闹一番,最后还是要孝顺中国这个老子的,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将来想要和诸国争雄,日本国这样的好下属,是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的,这是世人普遍的看法,菊耦自然也不例外,只是李鸿章如此说,做女儿的倒是不好反驳,“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若真的按照爹爹所说,日本国真的有了其他国家的扶持,只怕是越来越要嚣张了。”

    “是这个理儿,”李鸿章点点头,他还在边抽着烟,边想着这件事,“这海清河晏,天下太平的幸福,大约你老父亲还知道其的珍贵的,直隶这里,统领京畿,管辖北洋,遥控朝鲜,这个差事说难,是真难,只怕天下督抚里头,没有一个比这个直隶总督更难的,但若是说容不容易,只怕是天下没有一个差事比这个直隶总督更容易当的,菊耦你可知道如何容易的当差?”

    “女儿不知道,”菊耦笑道,“女儿若是知道,何须父亲您当直隶总督,我来就任这天下第一号封疆,也可以了!”

    “哈哈,”李鸿章哈哈一笑,他倒是未见面对危险困局的窘迫担忧之感,反而觉得挑战十足,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这些困难了,“想要容易的当差,最要紧的就是一个字,”

    “稳!”

    “无论是洋务还水师,还是朝鲜,或者是日本,最要紧的就是稳,不能变,起码不能突然的变,”李鸿章定下了自己主政直隶的基调,“一切求稳!”(。)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二十五、连锁反应(三)() 
原本一直锐意进取挥洒如意的李鸿章,如今换了地方,行事风格大约也准备改一改了,“凡事都有一定的准则,外头虽然是风云变幻,咱们这里不能乱,以不变应万变,若是自乱了阵脚,只怕是纷争更多,”李鸿章说道,“所以这京畿,自然洋务要办,铁路要修,水师要训练,但是一切都要小心谨慎,务必求稳,务必不能出乱子。”

    菊耦担忧的看着李鸿章,“局面如此复杂,父亲您是快七十的老人了,我只怕您的身子吃不消。”

    “不打紧,”李鸿章精神抖擞,红光满面,一点都看不出来快七十岁的模样,“我这个人,说起来,权欲熏心,实在是俗到极点,这差事若不是疑难复杂,千丝万缕,我倒是没什么心思去干,只有这样的难事儿,我干起来,才觉得有意思,才觉得斗志昂扬,”他就在这交谈之中确定了好接下去的走向,他叼着烟斗说道,“对付日本人,软了不行,硬了不行,不阴不阳,不急不慢的对付,这才有的玩,袁世凯又要去朝鲜,他可以做得好,不过我也不能就看着袁世凯自己在那里孤军奋战,李三!”他吩咐自己的亲随,“先拍电报去朝鲜,问一问朝鲜国王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太后上次说过要让朝鲜世子进京,他们到底要怎么样,准备违抗太后的圣旨吗?若是没有合适的护卫,就让咱们的驻军护送过来就是了。”

    慈禧太后特别命理藩院下达严令,命朝鲜世子必须入京学习之后,闵妃终于被迫不得不面对自己最疼爱的孩子要承担作为一个类似人质的身份前往清国,当然这个过程尽量要拖得更久一些,目前正在说希望春天海上信风结束之后再行入京朝见之事,“信风有什么大不了的,朝鲜的世子若是这点信风都怕,将来怎么当国王?”李鸿章不以为然的摇摇头,“不过这也是推托之词,咱们和朝鲜,我如果不是老糊涂,还是知道有陆路接壤的,接下去绝不能让朝鲜国王和这位闵妃有任何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