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之霸道大当家-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贬作奴隶兵就是最好的办法。

    奴隶兵的上级就是普通的士兵,也就是说,杨仁天他们成为杨文礼口中的合格士兵,标志着杨仁天他们成了事实上的自由人,而非普通的家丁了。

    士兵分两级,即列兵和士兵,列兵是指未经历练、未获功勋的士兵,他们通常没有奴隶兵。

    同理,士兵是指立过功劳的列兵,并且俘虏了敌人,这样,列兵就自动升级成了士兵,一名士兵最多可以统领5名奴隶兵。

    也就是说,杨仁天他们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列兵,连士兵都算不上,另一队的杨仁地他们却连列兵也算不上,当然他们也不是奴隶兵,他们就是家丁。

    家丁在明朝的军队里普通存在,而且是地位比较高的一个兵种,他们是主将的亲信家丁。

    但在杨文礼设想的军队里,家丁只能算是一个预备役士兵,因为将来在他的军队里,别说普通士兵,就连将领都是家丁出身。称号为家丁的兵,就表示还不太合格,所以只能称之为预备役士兵。

    士兵之上是士官,一名士官最多可以统领十名士兵。与现代军队的士官制度一样,有一级士官一直到七级士官。

    多级士官制度的建立,是给那些战斗经历丰富的老兵而特意设置的,他们不适合当官,只能带领一少部分人战斗,所以几级士官,并不表示他能多带兵,一样是十个,只表示他的地位高低,以及薪水的多少。

    与现代军队制度一样,士官之上就是尉级军官,再之上就是校级军官直至将级军官,也是每阶三级。

    军官可以统领更多的士兵,甚至可以独领一方战役,这就是军官与士官的差别。

    ……

    “不用谢我,这是你们该得的,只要你们自已立功更多,那么你们还有机会带兵,成为一名尊贵的士官其至军官。我是唯才是举,会给你们每一个人公平升迁的机会。”杨文礼满脸含笑的对他们鼓励道。

    随即他就作出安排:“用柴草伪装一下,将兵刃拿去我的骨瓷实验场,将宝箱抬到家里去,亲自交给老夫人。”

    “是”杨文礼话音方落,几个少年立即挺胸立正行击胸礼应道。这就是经过初步军事培训的好处,令行禁止,非普通的家丁可比。

    “哎!你们抬着一梱柴进来干什么?不知道抬到柴房去吗?”老夫人看到几个下人不知礼数地抬着柴进了正屋,立刻喝止道。

    杨仁天立刻疾走几步到老夫人跟前,对她说道:“老夫人,请借一步说话。”

    老夫人不蠢,心知一定有事,于是她就对身边的丫环小红小绿吩咐道:“你们俩个,给我到厨房炖碗参汤来。”

    她言下之意就要她个人回避,小红小绿也不傻,立马应诺告退了。

    看到小红小绿走远,老夫人就对杨仁天冷声问道:“什么事啊!神神怪怪的。”

    “老夫人,这是一箱金银珠宝,少爷要我们交给你查收。”杨仁天小声地回道。

    “什么?哪来的?”老夫人被杨仁天的话可吓得不轻,俗话说天上不会馅饼,就更不可能有一箱的金银珠宝平白而得了。

    “我们今天去打猎,在山里踫到了一个江匪的老剿,我们打败了他们,从他们的剿穴中得到的。”杨仁天简单的说明了来历。

    不过他将战事讲得轻描淡写,好像江匪都是纸糊的一样,被他们吓跑了。事实上也差不多,只能怪他们实力太变态了。

    “哦!他们不知道你们的身份吧?会不会寻仇而来?”得自江匪的不义之财倒没问题,老夫人担心的是会不会引来江匪的报复。

    “不会、不会,老夫人你尽管放心,我们将他们打败了,借他们十二万个胆子也不敢来报仇,况且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是谁,不可能找到这里来的。”杨仁天连忙安抚老夫人道。

    ……未完待续

第20章 有心问鼎() 
“是吗?那太好了,快抬到我房里去。”听了杨仁天的话,老夫人立刻高兴的作出安排道。

    俗话说宝物乱人心,防人之心不可无,老夫人想一个人查看。

    几个少年听从老夫人的吩咐,放下宝箱,拆掉伪装就出去了。老夫人心细,她关上房门,才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打开了宝箱。

    只见满满的一箱金银珠宝,宝光熠熠,耀得她花了眼。老夫人伸出颤抖不已的手将箱中的珠宝首饰一一拿出,铺到地上进行统计。

    其实也只是上部是金银首饰,箱子里面还有铜钱、碎银、官银、金条等等,甚至还有西洋的银元。其中铜钱最多,占据了大半个箱体。

    无法用具体的价值计算,老夫人只能大体的估算出大概值三千多两银子。这可是一笔了不得的财富,足够一户普通人家享受一生了。

    在房里一个人忙乎了半垧,老夫人走出房门,对早已返回的小红小绿二人中的小红道:“小红,去将少爷喊来,我有事情要与他商量。”

    “是”小红右衽行礼回应,然后就走出了大堂。

    小红和小绿分工明确,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小红主要负责外出传话的任务,小绿善长烹饪,所以主要负责家务。

    “少爷,老夫人叫你过去。”小红走到骨瓷实验场,脆生生地冲正在调整骨瓷配方的杨文礼喊道。

    “好,我知道了。”母亲有事,杨文礼只得停下手头的工作回了一句。

    他是故意不同去母亲那里,他早就知道母亲会派人来叫他,因此并未陷入科研太深,随时可以奉召前去。

    杨文礼随小红刚走进中堂,还未来得及拜见母亲,却被早已等得焦急不已的老夫人抢先说道:“礼儿,为娘有话要跟你说,随我去房里说话。”

    “嗳”杨文礼看到母亲如此急切的样子,就忍不住好笑,他强忍着笑意应了一声。

    到了房里,老夫人又关上了门,才急切地问他道:“礼儿,杨仁天他们到外面打猎,却打来了一箱金银珠宝,不会有什么后患吧!”

    “不会、不会,江匪的头目都给他们杀光了,这笔意外之财,你尽量放心入库,好补贴家用。”杨文礼微笑着安慰母亲道。

    “他们只有几个人,竟然这么历害?”听了儿子的话,老夫人终于放心了,却很好奇家丁们的实力。

    “母亲,你不知道这些年儿子对他们进行了怎样的训练,可以这么说,除了经验欠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当将军的实力,都是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猛将。幸运的是,他们昨天刚刚艺成出师,所以我才派他们去山里打猎,目的就是给他们增加实战经验。

    儿子再告诉母亲一个好消息,我研制骨瓷也快有成果了,现在烧制出来的骨瓷,越来越接近我的预设标准。

    我们杨家马上就要增加一项暴利产品了,我打算每一件瓷器,起步价至少是一两以上,几乎同等于银子。

    不过,我们必须得有自保的实力,我才会对外发售,否则就是怀壁其罪。”杨文礼给老夫人又报告了一件天大的好消息,同时连带着将自己想增加家丁的想法,隐晦的吐露出来。

    对老夫人来说,今天真是惊喜连连,她是既喜又忧,于是她担心地问儿子道:“礼儿,我们杨家小门小户的,赚太多的钱恐怕未必是福啊!自古有句老话,民不与官斗,我们杨家老祖宗的前车之鉴可不远啊!我看我们还是别烧那个什么骨瓷了。”

    “母亲,你的担心如果在盛世当然是金玉良言,但是我大明如今已是苟延残喘,很快就会步入乱世之秋。

    乱世是强者为王,我们龟缩在矛山冲,也未必是福,只有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实力,永远比别人更强,方是上上之策。

    不瞒母亲,今天扬仁天他们五人与二百多江匪战斗,把那些江匪杀得屁滚尿流,所有头目,杀得一个不留,儿子心里就有了与天下英雄一争高下的信心。

    汉高祖起于闾阎,我朝太祖起于饥民,我们扬家不比他们二位差,只要时局有变,儿子未尝不可逐鹿中原。”

    杨文礼今天是誓要把老夫人吓晕才肯罢休了,他语出狂言,竟然想问鼎神器。

    “我的儿呀!我们杨家可只有你这一根独苗,造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呀!我儿万万不可有此二心,还是老老实实当本份的良民吧!”老夫人几乎是痛心疾首地劝阻儿子道。

    “造反?乱世是天下到处都反,明朝气数已尽,今后是有能者居之。当然,儿子向母亲你保证,儿子绝不会当那出头之鸟,只会躲在一旁,默默的积蓄实力,待时机一至,方行那雷霆一击。”到了这时,杨文礼终于将自己的心思向母亲和盘托出。

    “我儿心气太高,为娘一意制止,你未必肯听,既然你不当那出头鸟,姑且就等时局有变再说吧!不过你要记住,就是第二你也不要当,只能当那最后的鱼翁。”老夫人看到儿子不当出鸟,就放心不少,于是她提议暂且搁置争议,静等天下大乱之时再说。

    说真的,杨文礼也是今天听到杨仁天他们的战况报告,才生出了争霸天下的雄心。不须要多,他只要有一万现在家丁实力的军队,天下英雄他谁都不惧,包括努尔哈赤创立的后金。

    一万军队的目标并不大,从如今到明朝灭亡还有近二十年时间,他打算采取分裂培训法,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只需三批就能做到。

    不过有一个前提,科学种田和军事培训两手都要抓,一个都不能少,在乱世必须有粮钱,他的训练方法,更是离不开粮钱。

    一味的杀戮成不了事,不久将会崭露头角的李自成、张献忠之辈就是前车之鉴,他会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

    杨文礼知道前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是作为铮铮男儿,他又有何所惧,只会越挫越勇,直到那胜利的彼岸。

    ……未完待续

第21章 成功() 
说服了老夫人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屋不扫,何以安天下。

    既然决定了就一定要全力以赴,时间还早,事情要一步步来,杨文礼打算先将骨瓷烧制成功再说。

    刚才他与老夫人所说,骨瓷即将烧制成功不是戏言,而是确有其事。最近烧制出来的骨瓷,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他的要求,不过他还想做得更好,所以他还没有宣布成功。

    他给自己找麻烦看起来很傻,其实何尝不是为后来者制造难度呢?连他这个原创者,都是艰难曲折,后来的模仿者要想做到同样质量的骨瓷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也就是说,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独家垄断产品,暴利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说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他要求不高,那么早在半年前就可以大量烧制对外出售了,但是别人也很容易模仿,其价格自然也不高,孰优孰劣相信大家都知道选择。

    ……

    杨文礼最新一次的配方是50%的氧化钙、23%的氧化铝和氧化硅、27%的粘土,和后世最优的配方已经相差无几了,今天是釉胎出窑的时间,反射炉已经冷却了半天之久,可以出窑见真章了。

    杨文礼用铁钎凿开封泥,然后就闪到一边,需要先将余热排掉,才能端掉反射炉的盖子,否则容易烫伤人。

    过了约摸十分钟之后,杨文礼就冲候在一旁的杨仁天、杨仁地两人大声喝道:“起盖”

    这个盖子可不轻,由半尺厚的陶泥铸就,重约三百多斤,也只有这些少年家丁才有这么大力气能两人抬开。

    盖子搬开,炉子里的一个陶泥平台上摆着的骨瓷试制品就露出了真容。

    “唉”……“噫”……杨文礼先是叹了一声,然后又惊喜起来。

    原来他开始见到了一堆破碎的骨瓷,以为又失败了,可后来又看见了在碎片之中有一个小小的酒盅,居然完好无损。

    他顾不上酒盅尚烫,用袖口一包就端到眼前仔细地看了起来。真美!那晶莹剔透的白,焕发出宝石般迷人的光泽,它混身上下找不出一丝瑕疵,器形端正,仿制是由一整块宝石天然铸就,真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珍宝啊!

    “少爷,这个酒盅真漂亮。”杨仁天和杨仁地也围了过来察看,杨仁天忍不住赞叹道。

    “呵呵!是吗?它确实很漂亮,所以很名贵,这一个酒盅比同等大小的白银也不差多少了。”杨文礼也禁不住沾沾自喜道。

    “少爷,这算不算成功了?”杨仁地忍不住插话问道。

    “既算是成功,也可以说没成功。这个酒盅是成功了,可是其它几件试制品都失败了。

    你们先走吧!我还要仔细找找原因。”杨文礼回答完之后就下逐客令了,他需要安静的环境思考,有外人在场会影响他的思路。

    “嗳!那我们先行告退了。”杨仁天代表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