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之霸道大当家-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管礼仪十足,操办得热热闹闹,可新娘子还是按规距从后门进杨家的,这是规矩,老夫人还健在,没人敢造次。

    纳妾本来也不能这般大肆操办,只不过是杨文礼高兴,杨家如今又良田千田,家大业大,老夫人就默许了。

    新娘子进了屋之后,没有拜堂,只是向老夫人、小燕儿两人嗑头敬茶,然后就入洞房了,仪式比较简单。

    仪式结束,杨文礼大笑着宣布喜宴开始,大家也早已就坐,各式菜肴,开始络绎不绝的端上来,好不热闹。

    ……未完待续

第56章 随想() 
喜宴一直持续了一个时辰之久才撤席,席间,杨文礼敬酒只是意思了一下,他是大当家,倒没人敢灌他酒,他晚上还要洞房呢!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喜宴过后,杨文礼就入后院洞房要为新娘子揭红盖头,这是他作新郎的责任。

    “少爷”当他迈入洞房,洞房内服侍新娘子的小红小绿一起向他右祍行礼道。

    “嗯”杨文礼点头哼了一声当是回应,他三步并作两步就猴急的想揭新娘子的盖头,却被小红赶紧阻止道:“少爷且慢,要喝过交杯酒之后才能揭盖头。”

    杨文礼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当新郎,不懂古代的礼节,他依言照办,倒了两盅酒,递了一杯酒给新娘子道:“娘子,让我们满饮此杯,愿我们今生同舟共济,彼此知心。”

    然后他伸手挽过新娘子的手臂,看着她一手微微掀开盖头,举杯欲饮时,高呼一声干杯,就仰头一口干了一盅。

    礼毕之后,杨文礼接过小红递给他的秤杆心情激动地揭开了新娘子的盖头。

    今天的晓红格外美丽,施了胭脂的红唇鲜红欲滴,抹了脂粉的脸蛋光彩照人,还有那修剪过的睫毛,整齐一致,随眼晴一眨一眨的,分外调皮,一双含羞带春的眼晴,直把杨文礼的魂都勾走了。

    “相公”

    “娘子”

    两人情深款款的互道了一声对方,从此两人就是共度一生的伴侣,情人眼里出西施,正应此情此景,两人痴痴的疑视对方,久久不忍分开。

    “嘻嘻!”洞房里丫环的一声轻笑,终于惊醒了杨文礼,他这才记起新娘子还没吃饭呢!于是出声说道。

    “娘子,饿了吧!先吃饭吧!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嗯”新娘子娇哼一声,微微点头答应了。

    其实作妾还是蛮尴尬的,特别是嫁给杨文礼作妾,她还要称呼小燕儿这个小女孩为姐姐,小燕儿是大妇,哪怕年纪最小都是姐姐。

    还有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晓红姑娘还要向老夫人和小燕儿先行礼问安,才能上桌吃饭,特别的别扭。

    晚上洞房的时候,却出了妖娥子,小燕儿哭闹着要和杨文礼一起睡,搞得他入不了洞房,后来还是老夫人出面,斥责了她一通,安排小红陪她睡才作罢。

    杨文礼是痛苦并快乐着,这一夜,被翻红浪,两个年轻人抵死缠绵,使杨文礼尝到了今生第一次的夫妻乐趣,也结束了他的处男生涯,其中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处节省5000字)

    ……

    “相公,我帮你穿衣。”第二天一大早,杨文礼又照例早起,他没想惊动枕边人,轻轻的起床穿衣,哪知道他的小妾晓红姑娘却被他惊醒了,她也马上起身想服侍他穿衣。

    古代小妾的地位很低,等于是高级一点的婢女,她们要勤快地服侍丈夫宽衣穿衣,帮丈夫洗漱梳头。丈夫留宿小妾的房中,还要被视为是一种恩宠,是现代人完全不可想象的,当然男人如果重生到古代就能享尽艳福,受到小妾无微不至的照顾。

    “不用,天色还早,我是要去晨练,你继续睡吧!我从小独立惯了,不习惯被人服侍。”杨文礼赶紧温柔的阻止小妾起床道,他语气温和但又有不容反对的语气。

    他的小妾,以前叫晓红姑娘现在应该称呼红娘子的她,不敢反对,听话的又缩回薄被中躺下了。

    温柔乡最是英雄冢,太过安逸舒适的生活能使人丧失斗志,是杨文礼最忌讳的,他必须磨练自己的自立能力,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样他的宏伟理想才能有望实现。

    ……

    又过了五天,出外购买坩埚的队伍终于返回了,刚回山寨,赵老四连家人都来不及安置,就马上向杨文礼交令了。

    “大当家,属下总算不辱使命,到州城找遍了全城的铁匠铺,买到了十口坩埚。”

    “辛苦了,赵四叔一路可否顺利?”

    “托大当家的福,倒是蛮顺利的,坩埚不是什么值钱货,我们人数又多,倒也没有不开眼的想打我们的主意。

    不过……州城外面,如今是乞丐成堆,这大明天下,恐怕真的要大乱了。”

    赵老四将他在州城看到的新情况,告诉了杨文礼。

    其实即使赵老四不说,了解历史的杨文礼也知道明朝就快要步入多事之秋了。此时的北方不仅是干旱这么简单,西北三边以及辽东还要承受外族入侵,这次干旱不止是北方各省,就连后金和蒙古也遭了大灾,大家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所以才不断侵犯大明边关。

    在古代,游牧民族有战略上的优势,虽然他们人口少,但是因为他们长年游猎,是马背上的民族,又是吃肉为主,所以战斗力以及机动性远远强于明军,明军往往只能被动挨打。

    又加上明朝建国已经三百多年,承平日久,军队已疏于训练,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屯田兵制度的败坏,卫所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已毫无战力,所以明朝后期,已将屯田兵的义务兵役制改为以募兵制为主了。

    就是募兵制与长年处于险境生存危胁的游牧民族也是毫无胜算,所以即使有边墙为托,大明西北三边与辽东也是屡屡战败,胜少败多,时间日久,边兵已是听到异族犯边就风声鹤唳,其中最怕的就是努尔哈赤领导的强大的后金,已经患上恐金症了。

    杨文礼不是文人,他只是一个混混,虽然他同样有家国天下的情怀,但是他绝对没有妇人之仁,他只相信实力,没有实力的叫嚷,只是一个笑话,对实质不会产生半分影响。

    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所以现在北方再如何凄惨,他也不会流一滴泪,所以他才一开始就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他要用他从现代带来的知识,训练和武装本地土著,练就一只王者之师,以碾压的姿态打垮一切阻挡在他面前的强敌。

    杨文礼又勉力夸赞了一番张老四之后,张老四就兴奋异常的告辞离去了。作为上位者,要让下属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你在重视他,就能激发手下的动力,不至于形成一潭死水,官僚腐败成风。

    ……未完待续

第57章 试射() 
坩埚买回来了,杨文礼就有事可干了,他第二天就准备开始干起来。

    可是当他走进兵器制作坊,正想开干时,杨仁日却向他报告:“大当家,我们已经制造出少量标准制式弓箭,请你审核。”

    “哦!是吗?你自己试过了吗?”听到这个好消息,杨文礼露出了笑意问他道。

    “属下试过了,和我们以前使用的弓箭射程一致,射击精准,完全达到了制式弓的标准。”杨仁日肯定的回答。

    “好!非常好!这证明我们掌握了快速制造弓箭的能力,并且能够批量制造,这是我们将来能战胜强大对手的最有力的一个优势。哈哈哈!”杨文礼兴奋异常的对杨仁日说道,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也难怪他高兴,要想战胜强大的对手,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兵员的素质,强大的军备实力,以及还要有一部分天时地利的因素,这几个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其中强大的军备实力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古代弓箭制作周期长,又要制弓大师亲手制作,才能制造出少量的优秀弓箭,所以被之为宝弓。

    可就是这些宝弓,都比不过杨文礼根据后世制弓技术制造出来的这些标准制式弓,无论是射程、精确度还是使用难异度都相差好远。而且他如今还能批量制造,制作周期很短,你们说他能不兴奋吗?

    杨文礼脑海里已经想象出将来在他统领下的千军万马,人手使用一把标准制式弓射向敌军形成箭雨的情景,这就是碾压,到时没有任何对手能阻挡他的进攻。

    意淫之后,杨文礼就大手一挥高兴地对杨仁日说道:“走!带上一些样品,我们到后山去试试。”

    “是”杨仁日应诺之后就马上转身命令他的五个奴隶兵道:“义巨、义阙、义珠、义称、义夜,你们先停下手头的事情,每人带上一张五斗弓和一张两石弓以及适量的弓箭,随大当家去后山试箭。”

    “是”五个奴隶兵也立刻立正,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高声应诺。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他们每人都学会了军人礼仪,渐渐的由一个普通的土匪喽啰变成了一个基本合格的军人。

    军人强于土匪的是什么?就是纪律,铁一般的纪律以及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不仅是战场上,就是日常生活中,也要严格遵守。

    戚家军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强军,屡屡以少击多,打败了比他们多得多的倭寇,就是因为有严格的军纪,鸣鼓则进,前面就是有刀山火海,纵或是万丈深渊也不能退后一步,即便是迟疑都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杨文礼就是学习戚家军的治军思想,并且比他还更严厉,战场上如果不听军令或当逃兵,败退等行为,不仅本人会斩首,连家人都会遭秧,在古代,妇人之仁不久会害死自己,还有可能会害死千千万万的百姓。建奴残暴强悍,他会比他们更野蛮强悍,以暴制暴,最终彻底的打败他们。

    ……

    “嘣”一阵弓弦响起,箭枝似闪电一样,以肉眼看不清的速度,击中了远处二百米外约一抱粗的树干,箭头没入树干足有二寸之深,只有箭杆在高速的颤动。

    杨文礼左手递过手中的五斗弓箭,右手又接过一张两石强弓,又一次搭箭再射,“嘣”……又是嘣的一声,箭枝已没入了刚才那树干约一尺之深,这次使用的是重箭,威力更甚,肉眼已看不到尾杆颤抖,好像是钢铁铸就的箭杆一样。其实是颤动频率太快,所以造成这种视觉假相。

    杨文礼接连把所有带来的弓箭都试了一遍,基本判断出了各张弓箭的射程和精确度,才对身边的杨仁日说道:“不错,已经基本合格,接下来就大量制造吧!”

    “是,保证完成任务。”杨仁日又是条件反射式的一个立正行礼应道。

    其实五斗弓和两石弓在战场的实际射程没有多少区别,不仅一个是使用轻箭,一个是使用重箭的原因,虽然两石弓的最远射程要比五斗弓远一百米左右,可在实际的战斗中,为了提高命中率,往往在100米至150米左右的距离才射击,这样两种弓箭的最远射程其实已没有意义,因为五斗弓也能射这么远。

    不过两种弓箭的破甲能力就区别很大了,两石弓几乎可以破任何盔甲,其中包括建奴白甲兵的三层甲,而五斗弓却做不到,它最多可以破棉甲或防御能力差一点的锁子甲。

    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大量制造,由于采用了很多模具进行规范,不用担心刨多刨少,制作速度很快。又由于釆用流水线思想的并列制造方法,在训弓的同时,还可以制作弓体或后期的缠丝、上漆等工序,杨仁日他们六个人,每一个人每两天大约可以制作出一把标准弓箭。

    合计每天可以制作出三张弓箭,只要三个月时间,就可以为山寨里的每一个战斗人员制一张标准弓。

    三个月似乎很长,却是这些奴隶兵和屯田兵经过力量训练,初步达到可以训练弓箭的标准。

    所以杨文礼暂时不打算再增加兵器坊的人员规模。三百张弓,从长远来看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三千张弓甚至三万张弓,但那是将来增加兵员和地盘之后的事情。

    事情要一步一步的来,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未来的变化因素很大,有可能他要将兵器坊迁到东北去,那么带太多的成品弓就是一个累贽。

    从大别山到东北太远了,即便是坐海船去,每一点运力,甚至每一滴淡水都是非常宝贵的。

    试过弓箭之后,心情高兴的杨文礼带着杨仁日以及他的五个奴隶兵返回了兵器坊。

    刚才耽搁了一点时间,他要去干他自己的事了。由于其他人都有事干,杨文礼亲自一个人开始干起来。

    先为炉子引火,将木碳烧起来先,要先热一下炉子,第一次的木碳基本上浪费了近半,还要再加一次木碳,才能正式放坩埚开始实验融炼。

    他这一通忙下来就到了中午了,他就任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