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当皇帝-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如今袁绍势弱,袁绍与袁术修复关系,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袁绍要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与其去拉拢其他诸侯,还不如与袁术修复关系,来得更容易。”

    “毕竟血浓于水!”

    赵风感叹道:“看来曹操确是厉害,他居然在大半个月前,就想到了这种可能。”

    “而我们到现在,才想到这个问题!”

    鲁肃笑道:“主公也不必妄自菲薄。”

    “我们与袁术的治地,并不接壤。”

    “所以主公,通常都会忽略袁术的那边的因素。”

    “如果袁绍与袁术的治地,都与主公接壤的话,主公自然会想到这个问题的。”

    赵风点了点头,也不去反驳什么。

    毕竟话都说到这份上,赵风总不可能继续贬低自己,来抬高曹操吧。

    沉吟了一下:“如今袁绍驻兵在偃师,曹操驻兵在大谷关。”

    “我们派遣王平,暗中驻守在平阴。”

    “但曹操有董承传达的诏令,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就当诏令是真的好了。”

    “袁绍有大将军韩暹在洛阳城内接应。”

    “我们呢?”

    “我们以什么名义,进入洛阳?”

    鲁肃沉吟良久:“我们确实没什么名义。”

    “不过,没有名义,就自己随便打一个名义好了。”

    “比如劝和?”

    赵风沉吟了一下:“那就劝和吧!”

    “拟一份文书交给田丰,让荀谌正式成为我的属官。”

    “至于官名嘛,就当长史好了。”

    “然后要荀谌去洛阳,负责劝和曹操与袁绍!”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董承暗中给曹操的诏书,是打着勤王的名义。

    当然,要擒拿的,只是大将军韩暹。

    而韩暹知道,曹操要是率兵进入洛阳,他肯定没有好下场。

    自然也是打着勤王的名义,让袁绍引兵进入洛阳。

    而要擒拿的对象,自然就是董承了。

    毕竟韩暹与董承,已经互相讨伐过了一次,谁也奈何不了谁。

    所以只能请外援。

    而赵风此举,除了要劝和袁绍与曹操之外。

    顺便也是考验一番荀谌。

    毕竟荀谌原本是在袁绍麾下办事的。

    荀谌与袁绍,多少也有一些旧情,至少可以直面袁绍谈话。

    毕竟荀谌曾经凭借一张利嘴,帮袁绍得到了冀州。

    后来因为赵风带走了荀家之人,导致荀谌也没有返回袁绍身边。

    如今可以看看,荀谌与袁绍见面后,会不会再次投靠袁绍。

    另外,荀谌乃是荀彧的四兄,如今荀彧又在曹操麾下。

    派荀谌去的话,至少也能通过荀彧的身份,与曹操去好好谈谈。

    顺便还可以离间一下,荀彧与曹操之间的关系。

    虽然难度很大,但试试也没什么不好。

    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万一成功了呢?

    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五天。

    这天,鲁肃急匆匆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洛阳方面传来消息。”

    “袁绍领兵,进驻在洛阳东城门外,要求天子斩杀董承,以清君侧!”

    “同时,曹操也率领大军,进驻在洛阳南城门外,要求天子斩杀大将军韩暹,以清君侧!”

    勤王的意思,是天子有危难,要臣下派兵来起兵救援。

    董承担心韩暹,会跟董卓、王允、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一样,把天子掌控起来。

    所以要曹操来勤王。

    而事情败露后,韩暹同样以这个理由,来请袁绍来勤王。

    但是,董承的诏书,到底是天子的意思,还是董承自己的意思,现在谁也说不好。

    反正天子肯定不会承认的,否则就会得罪另一方。

    而万一另一方获胜了,那天子如何自处?

    不过,韩暹的诏书,八成应该是假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假天子之手弄的。

    反正现在谁也说不清。

    而清君侧的意思,就是要求天子,肃清天子身边的奸臣。

    毕竟现在双方都有援兵过来,勤王显然不适用了。

    这是要逼迫天子,斩杀到一人。

    不过,双方都有援兵,天子肯定不可能去斩杀某人的。

    但如果只有一方才有的话,那么天子还真可能会妥协。

    哪怕这个人,不是奸臣,而是天子的亲信。

    天子为了平息叛乱,也会斩杀掉!

    因为这是有依据的。

    汉景帝年间,御史大夫晁错向皇帝上疏,建议削藩,为汉景帝所采纳。

    而当时的各藩国中,以吴、楚的实力最强,吴王刘濞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纠集了包括楚国在内的七个藩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汉景帝为了平息叛乱,只好将晁错杀掉,但叛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这就是七王之乱!

    后来为了杜绝此事,汉武帝才推行了推恩令,算是间接的削藩。

    赵风沉吟了一下:“荀谌如今到了何处?”

第八百九十九章 天子诏书() 
一  鲁肃略作思考:“这才五天时间,从这里派八百里快马,送书信到元氏,然后荀谌在从元氏启程。”

    “哪怕单人单骑的赶往洛阳,如今估计也才抵达河内郡。”

    “如果收拾行囊,再与族人告别什么的,估计现在还在元氏!”

    赵风沉吟了一下:“子敬以为,袁绍和曹操,到底打不打的起来?”

    鲁肃笑道:“打起来如何?打不起来又如何?”

    “反正大军从对弈,到开战,再到结束,没有几个月时间,是结束不了的。”

    “再说,就算曹操与袁绍联合进攻洛阳城,以洛阳城的守备兵力,同样能坚守十天半个月。”

    “有这时间,不管荀谌是单人单骑去洛阳,还是带着随从一起去洛阳,时间上都来的急!”

    赵风思考了一下:“也是。”

    “那就静观其变吧!”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肃告退!”

    说完,得到赵风的点头示意,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洛阳方面,每天都会有新的消息传来。

    不过基本都是袁绍集团与曹操集团之间的扯皮、博弈。

    而袁绍与曹操,除了互相说对方的不是以外,根本没有互相用兵的意思。

    因为他们知道,一但他们互相攻伐,最后肯定会便宜其他人。

    而荀谌在十天前,就来到河阳与赵风见了一面,然后才前往了洛阳。

    荀谌是去洛阳出使的,代表的是赵风的脸面,自然不可能单独一人跑过去,而是带了几名随从、十余名护卫。

    也正因为带的人多,所以才耽搁了一些时间。

    这天。

    鲁肃急匆匆的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天子遣使,给主公下了一道诏书。”

    “使者因为不能离开洛阳太久,所以把诏书交给了满宠,让满宠在转交给主公!”

    说完,便把满宠派人送来的诏书吗,双手呈上。

    熊大走到鲁肃身前,双手接过诏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接过诏书后,仔细查阅了一遍,然后沉吟道:“天子知道我派出荀谌,要劝和袁绍与曹操的消息后,非常欣慰。”

    “希望我能想办法,快点把这事平息下去。”

    “事成之后,算是大功一件!”

    鲁肃沉吟了一下:“天子最希望的,便是两不得罪。”

    “如今主公派荀谌出使洛阳,自然是最趁天子心意的。”

    “毕竟,这事是天子身边的近臣,弄出来的。”

    “而这些大臣,又都是有护驾之功在里头。”

    “比起袁绍、曹操等人,天子自然会更相信韩暹、董承等人。”

    “另外就是,时间拖的越久,对天子威望的打击,就会越大!”

    接着话锋一转:“而主公原本,就派出荀谌出使洛阳,要劝和曹操与袁绍。”

    “天子大可不必,专门派人送来诏令,简直是多此一举。”

    “尤其是,还要暗中派人送来诏书!”

    “可见,天子的意思,应该是想主公也出兵洛阳,但又不想让外人知道,这是天子的意思。”

    “这样一来,洛阳方面,就形成了三方互相牵制的局面。”

    “而因为三方互相牵制,天子能够周旋的空间,也将会更大!”

    “另外,有了主公的大军在侧,袁绍与曹操之间,肯定也会打不起来!”

    赵风笑道:“子敬都学会揣摩,天子圣意了。”

    “依我看,子敬分析的八九不离十了。”

    “天子这才刚满十六岁,就有如此心智,看来天子也是非常人啊!”

    鲁肃笑了笑:“天子常年生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中,有如此心智,也不算奇怪。”

    “不过,也同样因为如此,所以天子即便心智过人,以后也难有大作为!”

    赵风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鲁肃的这番话。

    刘协经过这些年的磨难,肯定会比同龄人更成熟。

    但也因为这些磨难,会导致他做事不够果断。

    简单说,就是前怕狼、后怕虎,想要做出什么事来,都要犹豫再三。

    另外就是怕得罪人!

    保他的大臣,他不敢得罪,因为怕得罪了后,以后就没人保他了。

    有兵权的诸侯,他也不敢得罪,因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入别人的掌控之中。

    毕竟,刘协被董卓、王允、李傕、郭汜、张济几人轮番掌控了一遍。

    如今又疑似有大将军韩暹,想要掌控天子。

    韩暹死后,谁知道下一个会是谁?

    是目前最活跃的董承?还是曹操、袁绍?又或者是赵风?

    所以,最好的局面,就是维持现状,然后周旋在几方诸侯之间,徐徐图之!

    赵风沉吟了一下:“那子敬以为,我们是出兵洛阳?还是继续在河阳这里观望?”

    鲁肃沉吟了一下:“其实出兵洛阳,又或者驻兵在河阳继续观望。”

    “对主公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反正主公派荀谌出使洛阳,就是告诉袁绍和曹操,主公已经留意洛阳的动态了。”

    “一但袁绍或者曹操给予机会,主公便可以出兵干预。”

    “所以,袁绍和曹操,自然不会给主公这个机会。”

    “只是要看主公,愿不愿意顺天子之意罢了!”

    “毕竟这诏书,只是暗中下达的,以后天子也不会承认!”

    这年头,伪造诏书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赵风以后就算说这是天子送来的诏书,但只要天子不承认,那自然就是赵风伪造的矫诏。

    何况,这诏书上,本来就没有明说,让赵风派兵到洛阳。

    这都只是鲁肃揣摩天子圣意,得出的结果。

    赵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子敬的意思是,我们出兵洛阳,或者在河阳观望,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如果天子愿意重新下一封诏书,诏令我们出兵洛阳,那我们才会出兵洛阳对吧?”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大义名分的问题。

    这会决定,赵风以后是属于继承汉统,还是属于造反自立。

    赵风知道,三国虽然各个号称正统,但被承认的,依然是魏国!

    哪怕刘备自称蜀汉,但后世依然不承认刘备的正统地位。

    至于孙权拿玉玺说事,就更不被承认了。

第九百章 天子血诏() 
一  鲁肃点了点头:“正是!”

    “毕竟,曹操是董承下诏‘请’去洛阳的,袁绍是韩暹‘请’去洛阳的。”

    “我们就算打着劝和的名义,但也不足以让我们出兵洛阳。”

    “否则,万一袁绍与曹操联合起来,声称我们要造反,然后对我们发起进攻,那就得不偿失了!”

    赵风知道,鲁肃的这个看法,并不是凭白得来的。

    因为袁绍与曹操,肯定不希望有人插手进来。

    在赵风没有大义名分的情况下,还真有可能会联合起来,先把赵风给驱逐出去。

    否则,赵风没有大义名分,但是派兵过来了,是不是意味着,徐州刘备、荆州刘表、青州张燕等人,都可以派兵过来?

    赵风点了点头:“派人告诉荀谌,让他替我去朝堂,拜见一下天子。”

    “然后把这事暗中转告天子。”

    “天子要是真想要我们出兵,就下一封昭告天下的诏书,请我们出兵去洛阳,劝和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