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是年前得到的消息,不过因为大雪封山的原因,现在才送到,所以这就意味着李荩忱的会议应该已经结束了,而巴郡的南陈军队,估计也要开始行动。

    “阿爹,这李荩忱就算是商议,估计也是安排布置怎么守城吧?”尉迟顺撇了撇嘴,之前他不是没有和李荩忱打过交道,他们父子当初可就是在章山郡城下撞了个头破血流。

    所以按照尉迟迥的第一反应,李荩忱肯定是要严防死守。

    尉迟迥微微皱眉:“你真的觉得这个李荩忱就只会守城?”

    “孩儿认为应当如此。”尉迟顺虽然因为自家爹爹的反问而收起语言之中的轻蔑,不过还是准确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啊”尉迟迥捋着自己白色的胡须,说的很慢,似乎在思考什么,“老夫有的时候都弄不清楚,这李荩忱到底是一记奇招,还是一枚弃子。如果说他是奇招的话,那按理说岛夷应该会在之后源源不断的输送兵马和粮草才对;而如果是弃子的话这个弃子能够走到现在,当真非常人也!”

    尉迟顺的神情顿时也变得严肃起来,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自家爹爹的这个问题。

    这个李荩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与北() 
    “阿爹打算什么时候出兵?”尉迟顺的目光转而落在舆图上。不管如何推测李荩忱,真正想要弄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对手,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直接和他交手。

    尉迟迥轻轻摩挲着下巴:“李荩忱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当初在荆州的时候,他手中只有两千多兵马,都有胆量直接堵在章山郡,老夫可不觉得他会老老实实的守住合州。更何况现在根据我们斥候的情报,陈人也没有向巴郡调集粮草和兵马的动向,如果单纯是守城的话,这李荩忱又能够守多久?”

    “可是如果他想要进攻的话······”尉迟顺迟疑道,“难不成他敢直接来打阆中?”

    “阆中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尉迟迥喃喃说道,“只是老父担心这个家伙的野心不仅仅于此啊。”

    “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个实力了。”尉迟顺声音也转冷,“想要拿下阆中,就和虎口夺食有什么区别,难道真的不把爹爹还有韦孝宽当一回事么。而如果阆中都不能满足他,那这家伙不是野心大,而是不知好······”

    “永平(尉迟顺表字),不可轻敌。”尉迟迥直接打断自家儿子,“现在蜀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尉迟顺也察觉出来自家爹爹对这李荩忱很是重视,当下里也收起来之前的轻蔑。自家爹爹戎马多年,还真是少见他对哪个敌人、尤其是还处于劣势的敌人如此慎重。

    而如果让尉迟迥解释为什么他会对李荩忱如此谨慎和重视,恐怕也只能说是“直觉”。

    尉迟顺相信自家爹爹的这种直觉,他很清楚,这种直觉是不知道多少次浴血奋战之后方才磨砺出来的,当下里也不敢怠慢:

    “孩儿昨天就已经派出斥候前去探查,蜀道上的积雪并不是很多,因此三四天之内就应该可以清扫出来一条道路开拔,另外孩儿已经着人去寻找向导,毕竟对蜀道的情况不了解,所以孩儿觉得应该小心一些。”

    “嗯,你做的没错。”尉迟迥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尉迟顺,而还不等他开口,一名亲卫快步走进来:

    “启禀将军、少将军,从长安快马送来的信,是韦孝宽将军所书。”

    尉迟顺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伸手拿过来递给尉迟迥。拆开火漆之后,一封信滑出来,上面只有短短的几行字。

    “弟舍大军单骑而来,不日将抵汉中,请兄稍后,当与一晤。”

    “这······”尉迟顺皱了皱眉,韦孝宽和他们尉迟家一向不对付,韦孝宽和尉迟迥共同领兵,这是朝廷的决定,尉迟迥也没有办法反对,但是很显然尉迟迥并没有打算等韦孝宽前来。

    一来现在蜀郡那边仍然在李荩忱的兵锋威胁之下,尉迟迥尽快前去支援是最好的选择,就算是韦孝宽在这里也说不出来什么反对意见;二来韦孝宽和尉迟迥一旦碰面,就算是他们两个可以商量着安排布置,下面人也少不了会有冲突,因此这两支大军虽然有着相同的作战目的,但是最好不要靠近。

    显然韦孝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只不过在他看来,未来的巴蜀战局更需要他和尉迟迥当面讨论,所以宁肯将大军丢在后面,也要先一步赶来汉中。

    “这李荩忱,如此不好对付么?”尉迟顺不由得喃喃说道。。。

    而尉迟迥抬起头看着舆图。

    现在大雪阻挡了前路,所以只能让李荩忱来走这第一步了,他相信李荩忱肯定不会放过这难得的先机。

    只是他会如何做呢?

    ————————————……

    当尉迟迥正在巴蜀北面的汉中城外对着舆图发呆的时候,李荩忱站在南部郡的码头上,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脸上带着一抹笑容。

    巴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山城,而合州、泸州等地与之类似,并且都地处群山之中,所以李荩忱手下的州府虽然也不少,但是真正有平整地方可以建设工坊、囤积粮食的却不多,因此李荩忱只能将自己的这个后勤基地选在南部郡。

    随着从北面来的难民逐渐安置下来以及峡江唐氏的全力投入,这南部郡工坊的建设也开始陆续展开。

    虽然是冬天,但是一帮棒壮小伙子干脆就赤着上身,肩扛着木头和铁器运步如飞,仿佛那刺骨的寒风都不存在。而整齐的口号声从码头上传来,自上游和下游而来的船只正在紧张的转运货物。

    从上游临江郡来的木头,从下游白帝城等处来的粮食,都汇聚在这南部郡,一时间南部郡这个原本只是作为巴郡粮仓的小城,成为整个临江三郡当中最热闹的一个。

    这里最不缺少的,就是生机和活力。

    大军已经在巴郡城外整备,准备出征。李荩忱却并没有在军中,而是来到了南部郡。大战在即,李荩忱真正担心的不是敌人有多强大,而是自己的粮草和攻守城用的器械是不是充足。

    欧阳莫到底是大匠出身,至少李荩忱这个外行人都能看出来欧阳莫的工坊搭建的颇有些水准。几台已经造好的霹雳车已经被小心翼翼的拆开,准备用船送往巴郡。

    这一场雪只是下到了江北,因为地温依然高的缘故,所以大江上并没有结冰,只是在江北岸一些地方可以看到些许浮冰,也算是最让李荩忱欣慰的一件事情了。

    毕竟这些大家伙想要从南部郡走陆路转运到巴郡,所需要耗费的功夫实在太多,现在李荩忱可耽误不起这个时间。

    “今天还会有两台床子弩和两台霹雳车生产出来,应该足够将军几周内的攻伐使用。”欧阳莫站在李荩忱身边低声说道,“将军之前提出的生产方法当真管用,让整个工坊的生产快了不少。”

    所谓的李荩忱提出的生产方法,实际上就是在后世再常见不过的“流水线”,只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还是一种前所未闻的生产思路。

    毕竟中国古代这么多年来,主体的生产思路就在于老师傅带徒弟,讲究的是手艺的传承,因此往往强调一个人生产整个器物的能力,这也就使得很多时候分工并没有那么明显。

    现在欧阳莫调集自己手下的工匠,一改以往一个人负责指挥一台投石机或者床子弩的生产方式,变成一个人只负责其中的一小部分,从而自然而然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荩忱的战争() 
    现在李荩忱能够为工坊提供的主要劳力就是之前的难民以及后来峡江唐氏补充进来的一些子弟,这些人只有少部分曾经接触过机械的生产和制造,因此想要让他们从头学起过于耗费时间,所以这种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对于李荩忱来说,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

    毕竟学会一小部分和学会整个生产过程之间所需要的时间可是截然不同的。而欧阳莫显然也很好的理解了李荩忱意思,否则这草草搭建起来的工坊也不可能保持这么高的生产效率。

    “将军,现在工坊这边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前方战事吃紧,是不是需要把工坊里的小子们全都调到前线去?”欧阳莫见李荩忱在打量那些忙碌的年轻人,不由得试探性问道。

    这是欧阳莫以及工坊之中其余工匠们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和担忧的问题。现在李荩忱面临的困境,他们就算是不了解详细,也能够揣摩到一些,钱粮之类的还可以吃家底,但是兵马是真的没有地方补充。所以这些工匠们都以为李荩忱专程前来南部郡,是看中了这些年轻人。

    这些年轻小伙子都是大家平日里辛苦教导培育出来的,让他们前去上战场和敌人短兵相接,心里当真是舍不得。不过欧阳莫等人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他们也很清楚,如果这一战打不赢,其余的什么都不过是空话,所以就算是舍不得,只要李荩忱需要,他们也得把这些小伙子们集中起来。

    这等紧迫关头,大家说什么都不能拖后腿。

    因此看李荩忱一直没有开口,欧阳莫终于忍不住问道。

    而他这一说话,周围陪同的几名工匠,甚至那些码头上来往的年轻人们也都下意识的看过来。

    片刻之后,整个码头上已经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李荩忱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关于这一片工坊,关于他们未来的答案。

    李荩忱显然有些诧异欧阳莫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旋即笑了一声:“欧阳老先生,你都在想什么,来,你看看!”

    一边说着,李荩忱一边伸手拽着欧阳莫走上了码头一侧的大石上,这里地势更高,可以看见浩浩大江上穿梭的船只,可以看见不远处已经初具规模的工坊:

    “这是我们的船队,这是我们的工坊,这里是我们的南部郡。是这里的所有人一起努力建起来的这一切,也是你、他还有在场的所有人一起搭建的这些工坊和码头,这里——”

    李荩忱用力跺了跺脚下的土地,让欧阳莫恍恍惚惚间都觉得这石头都要被李荩忱硬生生的踏碎!而李荩忱接着说道:“这里就是我们的根基之地,这里就是我们的后盾!是在场的每一个人,支援着在前线浴血拼杀的袍泽弟兄。而他们拼搏,就是为了守护你们,就是为了守护这一方土地上的一切,守护我们的根基!”

    整个码头上,无数的目光交织汇聚,但是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不过他们的心都在怦怦直跳。

    他们很清楚李荩忱的意思,更激动于李荩忱对他们的定位。

    “所有人都留在这里,某需要更多的投石机,需要更多的床子弩,需要更多的弓弩箭矢,某需要你们留在这里!”李荩忱的声音愈发洪亮,而他能够感受到身边的欧阳莫激动的微微发抖。

    老爷子估计这大半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吧。

    “不要怀疑你们是不是做无用功,也不要后悔你们没有参与到这一场大战之中,因为此时此刻,你们的战斗已经开始了!”李荩忱骤然扬起手臂,“诸位,助某一臂之力,也不要辜负了无数将士的付出!”

    “李将军万岁!”欧阳莫率先举起了手臂。

    “万岁!”下一刻,整个码头上,欢呼声如浪潮奔涌。

    “万岁!”不知道多少人在呐喊,他们只知道,自己的辛苦不是在白费,而自己此时就身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

    “万岁”在宋代以前,并不是皇帝专用的称呼,当王侯将相建立了卓越功勋之后,士卒百姓同样会称呼其“万岁”来表示尊重和抒发心中的喜悦,现在这“万岁”之声就在码头上回荡。

    因为李荩忱给了他们一个允诺,也告诉了他们活下去的意义。

    他们不仅仅是在挣扎求生,更身在大潮之中,创造一个奇迹。

    李荩忱从石头上跳下来,伸手推动距离自己最近的一辆大车,高呼道:“大家还愣着干什么,都来啊!”

    整个码头上再一次沸腾,人们重新各自归位,不过他们的脸上不再有担忧,而只有亢奋。

    “将军,您别”欧阳莫忙不迭的赶到李荩忱身边,伸手就要拦住李荩忱。堂堂荡寇将军,在码头上推车,这算什么事?

    “欧阳先生,一起来啊!”李荩忱笑着说道,挽起自己的袖子,“要是连一辆车子都推不动,那某又何谈带着你们在这乱世之中挣扎向前,最后战胜那些该死的敌人?”

    欧阳莫登时怔在那里,眼睛已经笼上了一层雾气。身为一个工匠,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一直处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