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样不就等于羊入虎口么!”顾野王当即反对道,“我们在这上面坚决不能向朝廷让步。”

    戴才虽然没有说话,不过也郑重的点了点头,显然表达一样的意见。李荩忱沉声说道:“先看看朝廷的态度吧,我们这边不要慌,现在应该慌的可不是我们······”

    顾野王和戴才诧异的对视一眼,若有所思。

    朝廷这一次根本就没有在李荩忱这个要求上过多纠结,而是直截了当的同意了,说明朝廷至少现在也需要李荩忱,也想要知道李荩忱在当前时局上的态度,因此需要李荩忱进京,既然如此,那么整个基调就已经定了下来,应该慌张的是着急想要和北周作战中取得更多胜利、而不是现在这样屡屡失手的朝廷,而不是完全可以不插手这些事情、在巴蜀安心发展军事和经济并且坐观风起云涌的李荩忱。

    谈判的时候,如果一边慌张,那么另外一边就应该表现得淡然一些,这样说不定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件事暂时先这样,传令萧世廉和裴子烈速速前来蜀郡,某有要事和他们商量。”李荩忱吩咐一句,旋即抬头看了看天,“罢了,看来今天是没有办法在这里蹭饭吃了,某先回城,子栋,明天的演练一定要安排妥当,还有明天演练完之后来找某汇报一下!”

    朝廷骤然表态,李荩忱就算是不着急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必须先和手下的人达成一致,同时商量出来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自然也没有功夫继续在这校场看着操练了。

    李平和顾野王等人急忙应了一声,而戴才也拱手让开。

    李荩忱微微皱眉,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径直走下点将台。

    而等到李荩忱离开,几名偏将顿时好奇的凑上来:

    “将军,顾老爷子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是为什么?”

    “就是啊,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

    “难不成朝廷还是周人那边刁难我们了,咱们这是准备打仗了?”

    “真是的,咱们可是憋着一口气好久了,要是谁敢欺负上门来,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毫发无损的离开!”

    眼见得几名偏将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就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大有剑拔弩张、准备打仗的架势,戴才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不过现在这些事情都没有定下来,他只能将这几个好战分子骂了一顿。

    几名偏将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看着戴才快步离开,都不知道到底是哪里说错了。

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书() 
    裴子烈和萧世廉现在都已经是地方主官,当然不是说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就可以放下的,等他们把一切安排妥当了再赶过来,恐怕也得两三天。

    因此李荩忱也并没有指望着能够很快就见到这两个家伙,不过李荩忱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很快就见到了另外一个人。

    当穿着护甲、头戴兜鍪的武毅将军行军主簿徐德言站在李荩忱的面前,李荩忱都不敢相信这个瘦削而腰杆挺直的年轻人是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才子徐德言。

    这个时候的徐德言,相比于当初在建康府,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如果不是他还有些瘦削的体型尚且还有当年白衣士子的感觉,恐怕李荩忱真的以为是有人冒名顶替。

    对此李荩忱只能表示,人都是会变得,战火将徐德言洗礼成这个样子,李荩忱虽然不知道是对是错,但是至少可以让他不需要和历史上一样承受丧家辱国的痛苦。

    徐德言当然不知道李荩忱为什么用如此怪异而复杂的目光打量自己,只道是李荩忱对于自己这个裴子烈的手下骤然出现在蜀郡有些惊讶,当下里拱手行礼之后朗声说道:

    “启禀将军,家祖着亲信送来家书一封,信中种种,提及朝廷之上的变化,属下自知兹体事大,不敢怠慢,禀报武毅将军之后先行前来蜀郡,还想请将军过目此书信。”

    徐德言的爷爷是徐陵,徐陵没有直接给李荩忱写信,而是以家书作为借口经过徐德言的手转交给李荩忱,显然也是不想给自己留下太多的把柄,这个老狐狸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依旧不忘了将自己的尾巴收起来。

    李荩忱伸手接过来徐德言手中的信,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脸色微微一沉,也难怪徐陵会如此谨慎,因为现在给许善心的批复实际上只是陈顼向朝廷中大臣们妥协,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代表陈顼的主观意见。

    徐陵将这句话摆着这里,就已经足够告诉李荩忱,事情到底有么的复杂和危险。陈顼现在做出了妥协,不代表他之后依旧会一切遵循徐陵等人的思路,更不代表陈顼就会老老实实的让李荩忱前来京城,然后再乖乖的让李荩忱回去。

    到时候一言不合,双方大打出手的可能性很大。

    除此之外,徐陵还慎重的询问李荩忱对于现在的局势到底是什么态度,或者说李荩忱这一次执意想要率兵前往建康府,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是对于朝廷之前要求的反驳、是单纯的想要率兵自保、还是正如很多人猜测的那样,李荩忱真的打算趁此机会将整个建康府搅动的天翻地覆。

    也难怪徐陵会如此谨慎,这些话显然都不是应该直截了当前来询问李荩忱的。

    不过徐陵在这个时候写信,显然他也想知道李荩忱的态度,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更是在明确的告诉李荩忱,现在他是站在一个世家族长的身份上和李荩忱交谈这些事情,如果李荩忱所做出的选择和判断有道理的话,那么徐陵不吝惜于给予一臂之力。

    并且徐陵在之前劝说陈顼先行答应下来李荩忱的条件,实际上就已经算是帮了很大的忙了。

    李荩忱的手缓缓攥紧,建康府中的这几个老爷子显然在看不清楚事情发展状况的情况下也已经坐不住了。毕竟现在李荩忱到底想要干什么他们并不清楚,甚至陈顼到底对李荩忱是什么态度、对于现在已经呈现出来内讧局势的北周又是什么态度他们也琢磨不清。

    这自然而然就导致他们必须要自己主动跳出来询问了,李荩忱甚至觉得自己有理由怀疑徐陵的这一封信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意见,甚至有可能是和吴明彻等人达成一致之后方才写下来的。

    毕竟至少现在徐陵、吴明彻等人都在朝堂之上,要进退肯定一起。

    这一封家书无疑告诉李荩忱,当前的局势远没有他想象之中的那么轻松,不过相对应的,至少李荩忱在朝中并不是一无是处,徐陵和吴明彻等人在关键时候显然还是很乐意给予他一臂之力的。

    李荩忱斟酌说道:“既然是给修远你的家书,所以还是你来回比较好,你可以明确的告诉孝穆公,某现在并没有想要对朝廷不利的意思,这一次前往建康府执意要携带兵马主要还是出于自保的考虑,毕竟某一介无能之辈贸然进入建康府那一潭深水之中,恐怕就出不来了,携带一些兵马也在情理之中,还请孝穆公能够理解并且帮着劝说陛下,只要陛下依旧信任某,那么某也依旧是大陈的臣子。”

    徐德言急忙颔首,他知道这至少是现在徐陵想要的最好的答案了,双方不撕破脸皮自然是最好的,而李荩忱此时的注意力不在南陈身上,就说明依旧还在北周上,这样李荩忱和南陈就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虽然双方曾经有过不少芥蒂,但是只要有相同的利益,还是很容易可以达成一致的。

    而还有一点自然便是现在徐家并没有完全的投入到李荩忱这边,所以从一个世家的角度来看,如果李荩忱贸然和南陈开战,对于徐家并不是什么有利的事情,徐陵显然并不想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更不想因为李荩忱和南陈之间的矛盾激化而被李荩忱彻底仇视。

    现在李荩忱这一个回答显然只是代表此时李荩忱的态度,但是对于徐陵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李荩忱紧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一事麻烦转告孝穆公,一旦事成,某前去建康府,可还需要孝穆公多多照拂。”

    徐德言怔了一下,旋即露出一抹喜色,急忙拱手:“遵命!”

    李荩忱这是在明摆着向徐陵示好,而这种示好显然是徐陵很乐意见到的,说明徐陵之前的出手相助并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对于李荩忱来说,若是想要让徐陵接着帮助自己,那么这种示好自然也是必须的。

    这本来就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徐德言拱手离去,而李荩忱则手撑着桌子若有所思。

    徐陵几乎已经是在直白的问自己到底有没有想要谋反的意思了,自己这一次不管会不会前去建康府,看来都需要和他多多接触一下。

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 
    李荩忱很清楚,这个能够混迹三朝而不倒的老狐狸,肯定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毕竟李荩忱在权谋上并不怎么擅长,若是能够得到徐陵的指点,自然再好不过。

    李荩忱虽然有着远比这个时代其余人多的经验,但是这样的经验实际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科学技术和军事指挥上,话句话说是他的理科知识和军事思想要在这个时代之上,但是并不代表着李荩忱对于所谓的“帝王术”和“臣子术”很了解。

    货与帝王家,这是很多古代士子的想法,这也就导致权谋之术的飞快发展,出现了很多不传之秘,进而使得中国古代朝堂上的斗争总是分外的残酷。而这种算计显然是李荩忱缺乏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宁肯走出来打下一片天地,也不愿意直接留在京城中一步步向上奋斗——哪怕是在有徐陵和吴明彻等人的庇护下这种奋斗将会更为简单。

    因为李荩忱不确定自己走的下一步是不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从而能够顺利走下去,也不确定自己每一步走过,又有多少人会在暗中记恨自己,所以与其走的这么憋屈,还不如在外面轰轰烈烈的打开局面,至少刀枪晃动,都是自己能够看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往往会出现重文轻武的现象,因为在那些掌控中枢的文官眼中,地方上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大老粗显然和自己跟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而真的要是斗争起来,只要这些大老粗还有些忌惮不敢直接动武,那么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是文臣的对手。

    所以李荩忱并不敢贸然直接返回京城,他需要徐陵在暗中的帮助,需要以吴明彻为首的武将在京势力的庇护——至少从根源上,李荩忱是从吴明彻的麾下走出去的,而且李荩忱的部将之中也有裴子烈这等吴明彻的弟子,和吴明彻以及整个南陈武将体系也算是渊源颇深,到时候只要不是造反杀头的事情,吴明彻等人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好在现在徐陵的帮助主动送上门来了,也让李荩忱松了一口气。

    而徐德言快步走下台阶,却在庭院中微微一顿,他下意识的回头看向书房,迟疑片刻,方才继续向门口走去。

    实际上徐陵不只是给徐德言写了一封家书,这一封家书分明就是要转交给李荩忱的,而还有一封是徐陵嘱托徐德言的。徐德言看过之后就直接烧掉了,但是上面的内容他记得清清楚楚。

    徐陵让徐德言确定李荩忱到底有没有逐鹿天下的决心,显然徐陵并不相信李荩忱会老老实实的做南陈的忠臣,他想知道李荩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到底只是这巴蜀一隅安居之地,还是最终成为整个天下的帝皇?

    显然如果这个答案是李荩忱志在天下的话,徐陵肯定就要有所准备了,徐家的兴亡当然不能仅仅寄托在一个徐德言身上,还有更多的财力物力必将送到李荩忱的手中。

    这些徐陵都毫不避讳的直接在书信中提到了,这也是为什么徐德言不打算留下这封信。

    如果说徐陵给李荩忱的那一封信已经足够骇人听闻,那么这一封可就是句句诛心了。徐德言虽然觉得祖父身为南陈的臣子,却已经开始筹谋帮助一个反贼怎么都有些不道义,但是他也知道现在的南陈已经不可避免的展现出来颓势。

    徐陵身为一家之主,为了家族的未来,有如此选择和防备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显然李荩忱突如其来的对朝廷的示好让徐陵一时间也有些疑惑,不确定李荩忱到底想要干什么。毕竟徐陵的一言一行牵扯到的可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态度,整个徐家,甚至还有那些朝堂上和徐陵走得近的官员,都会和徐陵所说的话、所做的事牵扯上关系,所以徐陵需要李荩忱一个准确的答案。

    虽然李荩忱没有明确的说,但是显然也已经给了徐德言一个准确的答案,至少现在李荩忱并不打算跟南陈动手,但是也说明只要联手解决掉北周这个敌人,在未来李荩忱一定会和南陈站在对立面。

    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