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李荩忱突然在巴郡练兵,针对的是谁大家自然都清楚。可是萧摩诃能做的也就只有静观其变。

    “这一次练兵人数并不多,应该主要还是想要防范京城有变故,”萧摩诃斟酌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不提高警惕啊。”

    听到这话周确只想翻白眼,别人都有资格说提高警惕,不过似乎你萧摩诃还差一点儿。

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后的旨意() 
    谁都知道你萧摩诃刚刚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李荩忱的得力干将裴子烈,更不要说你的长子萧世廉就在李荩忱军中,而且李荩忱直接将对北方的战事全都交给了萧世廉,信任自然不言而喻。

    再加上你家本来就和李荩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谁都可以说提高警惕,你萧摩诃恐怕不可以吧,陛下若不是考虑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代替你的位置,而且你也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的过错,恐怕早就已经把你换下去了。

    虽然这样想着,周确当然不能明说,当即沉声说道:“此言不假,我们的水师是不是也应该回到大江上了,继续在沔水的话恐怕会给李荩忱可乘之机。”

    荆州水师厉害是不假,但是之前为了支援襄阳战事,一直都在沔水上,现在是时候返回大江了。

    实际上李荩忱手下的水师也是从萧摩诃麾下的荆州水师中抽调出去的,不过显然现在荆州水师甚至在战功上都比不过李荩忱麾下的水师,因为王昌上一次可是带领水师实打实的将蜀郡拿了下来,而荆州水师进攻襄阳的时候却只是攻破了敌人的水寨,最终并没有威胁到城池,更不要说有所突破了。

    不过话虽如此,荆州水师依旧是现在南陈实力最强大的水师。

    萧摩诃不知道李荩忱到底想要干什么,所以让荆州水师在这里镇着也没有什么错,至少这个家伙别在自己的地盘上闹出来什么幺蛾子就好。

    至于京城那边,萧摩诃并不想过多的参与,他自己很清楚,自己对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并不擅长,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否则也不会在建康府的时候处处被人算计。

    现在李荩忱有胆量想要参与其中,萧摩诃并不拦着,但是他也并不插手,就这样坐山观虎斗最好,他自问不是凶猛的老虎,可淌不起这一趟浑水。而一旦李荩忱和朝廷之间出现了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萧摩诃才会找准时机插手,这样他虽然没有办法获得最多的利好,但是也能够因为身份之尊而不会吃亏。

    至少从现在来说,萧摩诃还是看好李荩忱的。

    垂垂老矣的南陈显然不是李荩忱的对手,而萧摩诃并不觉得直接站在李荩忱的对立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现在李荩忱还表现出了对于南陈的善意。就算是真的想要开打,也至少等到双方之间共同的敌人被击败再说。

    大致也能够猜测到萧摩诃的意思,周确一时间欲言又止。东宫那边本来是想要撸起袖子和李荩忱好好较量较量的,所以作为东宫曾经的顶梁柱,现在也是最重要的外放大臣,周确当然需要肩负拉拢和劝说萧摩诃的职责。

    不过很快沈君高和傅縡的态度就因为李荩忱态度的转变而有所转变——说到底大家都知道李荩忱是怎样的棘手角色,再加上之前很愉快的共事经历,让大家并不想和李荩忱轻易撕破脸皮。

    这自然就让周确很犹豫,自己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坚持原本的立场,而萧摩诃越来越令人看不穿的举措,到底是表明自己的模棱两可,还是他的心已经走到了李荩忱那一边?

    周确正想要开口说什么,一名侍从快步冲进来:“大人,建康府,陛下旨意!”

    周确和萧摩诃一下子怔住了,同时看向那一份八百里加急快报。

    现在襄阳这边战火已经平息,所以不用想也知道陛下的旨意如此着急地传达下来,肯定是关于李荩忱的。

    轻轻吸了一口气,周确和萧摩诃同时站了起来。

    陛下已经纠结了有一段时间,而现在到了公布结果的时候。

    “陛下旨意,命李荩忱率领八百士卒入建康府夸功,随同水师船只三十艘。”

    周确有些不可置信的将消息念了出来,没有想到陛下最后还是妥协了,不过相对应的,李荩忱麾下的兵马也被削减到了八百人,虽然大家都对禁军的战斗力心知肚明,但是李荩忱仅仅凭借这八百人,想要自保恐怕都有问题,更不要说搅起什么风浪了。

    但是实际上在这个旨意上还有一个明显的疏漏,那就是陈顼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李荩忱携带的水师战船都是什么类型,而相对应的水师士卒又有多少。

    这说明陛下终究没有直接将李荩忱逼到角落里,给李荩忱留下了一点儿回旋的余地,也说明陛下对于李荩忱有可能带来的麻烦还是心中有数的。

    不过熟悉陈顼的人,对此只能无奈地一摊手,陛下可是出了名的眼高手低,九年之前华皎之乱,陈顼做出了进攻江陵的计划,结果差点儿将吴明彻和南陈军队主力葬送在那里,之后的吕梁之战以及最近的对北周的全面进攻也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陈顼觉得胸有成竹的事情,不一定就能够成功。

    归根结底这一次还是要看李荩忱。

    “估计李世忠也不会耽搁太久。”周确喃喃说道,“怕是过不了几天就会见到他了。”

    萧摩诃谨慎的点了点头,李荩忱毕竟是想要和南陈联合的,肯定会积极一些,这说明不久之后应该就会见到李荩忱了。

    不知道李荩忱会怎么面对荆州的这几个人呢?

    “启禀将军,襄阳城一部分守军连夜调往了樊城。”陈禹快步走过来皱着眉头说道,“人数不少,足有两三千多人。”

    萧摩诃的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两三千人并不是一个小数量,尤其是对于襄阳守军,毕竟襄阳是面对南陈的第一线,而襄阳城中的兵力虽然不少,却并不是能够轻易调动的。

    更重要的是,襄阳守军是尉迟迥的嫡系,襄阳兵马调动,而且是向北调动,说明杨坚和宇文宪的斗争已经愈发白热化,甚至已经到了不得不调动前线兵力的时候。

    明白过来这一点,萧摩诃和周确对视一眼,忍不住轻吸一口凉气。

    这一次对于南陈和李荩忱来说都是天赐良机,如果可以抓住的话,恐怕北周少不了要四分五裂,而相应的,如果抓不住的话,之后南陈和李荩忱恐怕都要面对一个更加难缠的对手。

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来客() 
    李荩忱放下茶杯,看着舆图上勾勒出来的形势。。。

    这是一张关于南中的舆图,而年代已经是数百年之前,当时这一片土地的主人还是蜀汉。在这之后南北朝烽烟滚滚,中原王朝和江南王朝也就一直止步于巴蜀,很少有继续向南伸展的政策和行动。

    在名义上南中依旧是北周的土地,不过这种联系已经很薄弱了,有些类似于后世的羁縻,这些部落显然已经不再臣服于北周,对于南陈更是没有多少臣服之意。而北周甚至连巴蜀这一摊都没有收拾好,自然更不用说治理南中了。

    久而久之,南中就已经不再属于中原王朝的统辖范围。

    当李荩忱拿下巴蜀的时候,这些部落和北周之间最后一点儿薄弱的关系也被斩断,当然因为消息不通,实际上一直到杜齐前往南中,这些南中部落方才知道外面的天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对于整个天下来说还不算,但是对于和外界只有巴蜀这单一联系的南中各部落来说的确如此。

    他们实际上更习惯臣服于的并不是中原的主人,而是巴蜀的主人。

    李荩忱并不指望着南中这些已经和中原太久没有联系的部落一见面就会想自己低头,毕竟相比于当时的巴人,他们的生活境况虽然也不怎么样,但是自给自足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南中并没有多少汉人活动,所以这些南中部落也不需要刻意的躲避什么。

    不过李荩忱也知道自己并不是没有筹码,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盘散沙的巴蜀,无疑是一个可以追随的新的老大。而李荩忱本身也不是默默无名之辈,他这一路走来,被他踩在脚下的韦孝宽、尉迟迥等等都是李荩忱能力的最好证明者。

    南中就算是再怎么闭塞,和中原也不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的,甚至北周时不时还会派遣使者和官员前去,依旧能够保持北周在南中各个部落心中的威望,而李荩忱想要感谢的正是这些官员和使者。

    根据杜齐的描述,拜这些官员和使者所赐,南中各部对于北周的那些将领还是很了解的,毕竟想要表明北周的实力,用这些名将的事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现在这一切的努力显然都是给李荩忱做了嫁衣裳,因为击败韦孝宽和尉迟迥等人的战绩已经足够证明李荩忱比北周更厉害,哪怕是现在无论是国力、兵力还是什么方面,李荩忱都没有和北周相提并论的资格。

    对于南中各个部落来说,所谓的土地、钱粮什么的实际上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更崇拜和听从的依旧是强者,只要个人的实力足够强,那么自然就有带领更多人的能力,那么自然也可以给南中各个部落他们想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杜齐很快就传来了好消息的原因。

    南中各部对于土地、钱粮什么的要求很宽泛,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任何要求,毕竟一个洞主想要在位置上坐牢固、让手下的人都拥戴他,那么也需要给手下带来好处,证明自己有这个资格和本事。

    而追随李荩忱这一个新崛起的巴蜀强者,并能够在未来天下的角逐之中获取一定的利益,对于这些洞主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李荩忱就坐在舆图前,静静的端详着南中的地形地势,而脚步声匆匆响起,杜齐的身影出现在李荩忱的眼帘之中。李荩忱不慌不忙的抬眼看过去,相比于一个多月前,杜齐变黑了不少,而且也更加壮实。

    李荩忱不得不承认,这些巴人在山地之中往来的能力确实是要远远胜过汉人,他们小巧的身姿、结实的肌肉简直就是为了山地作战而生的,如果自己没有巴人的帮助、甚至和巴人是敌人的话,简直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杜齐看到李荩忱也怔了一下,不由得在心中轻轻感慨一声,现在的李荩忱端坐在桌案前,一袭干干净净的白袍,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圣贤子弟。

    可是明白的人心里面才清楚,这一尊杀神用怎样的手段击败了任何想要挑战他的对手,又用怎样的雷厉风行镇住了整个巴蜀。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兵家行事,自当如此。

    杜齐虽然没有读过几本书,但是这个道理还是很清楚的,这样知道进退得失的敌人可以轻松的将整个战局掌控在手中,更能够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动手,而什么时候则应该冷眼旁观。

    如果让杜齐选择的话,他同样不想要和这样的人做对手。他和不少汉人打过交道,唐亦舜之流的已经算是难对付的了,不过难对付并不代表不能对付,而只有李荩忱,让杜齐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参见将军!”杜齐不敢怠慢,一边行礼,一边微微侧身,“将军,属下前往南中,幸未辱命,这位便是南中北部十一部落推选出来的使者董山平。”

    跟在杜齐身后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壮实中年人,相比于杜齐,这董山平似乎更黑了一圈,晒得黝黑的脸棱角分明,一双铜铃大的眼睛直直的看着李荩忱。

    杜齐轻轻地咳嗽一声,这董山平似乎才意识到坐在眼前的是什么人物,有些僵硬的一拱手:“董山平参见镇西将军。”

    李荩忱站起身来做了一个虚扶的手势:“请起。”

    董山平的汉语说的尚且流利,让李荩忱有点儿惊讶,不过转念一想,南中和中原也并不是一点儿联系都没有,南中的人会说汉语也在情理之中,而这些南中部落推选董山平前来,肯定也有考虑到这一点。

    董山平显然也不和李荩忱客气——更或者换一句话说,对于这些蛮夷部落来说,能够勉强遵守汉人的礼仪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当即笑着说道:“南中各部久仰镇西将军之威名,今日得见镇西将军,那些传言可看来不假!”

    李荩忱也是一笑,他虽然还没有完全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但是对诸如顾野王这样的汉家老臣和对杜齐、董山平这样的蛮族当然不能用同样的语气和态度。

    虽然李荩忱对于蛮族这种不讲究有的时候多少有些抵触,并不是李荩忱矫情,而是作为上位者,为了保持基本的尊严和地位,当然只能是李荩忱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