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荩忱一挥手:“传令,水师加快前进,同时让蜀郡官员前来见某。”

    几名将领轰然应诺,而等着他们离开之后,裴子烈放在抬头看向窗外。

    云雾缭绕青山。

    而在这朦胧的雾气之中,裴子烈感觉似有所变化。

    这雾气流转,如天下风雷,隐隐欲动。

    ——————————————…

    说句实话,当牛弘坐上小船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

    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终究不是杨素那个家伙,即使是天下风雷已经在耳边蓄势待发,依旧能够捧着一卷书靠在窗前看的悠然自得,哪怕是下一刻风雨就要透过窗户吹进来,都无动于衷。

    此时的牛弘就身在前往沔水南岸的船上,看着身后的营寨越来越远,看着自己距离前方河岸上飘扬的旗帜越来越近,此情此景,牛弘心中又怎么可能不紧张?

    毕竟他要做的,说好听一点儿是“弃暗投明”,说难听一点儿是“背主谋反”。刹那间牛弘想到了三百年前,同样是在这一条奔流的沔水上——只不过那个时候还叫做汉水——一叶小舟轻渡,王平将曹操军队的安排布置尽数告诉了刘备,而刘备也以此为契机制定计划,最终击败曹操、全有巴蜀汉中。

    不知道当时身在汉水之上的王平,又在想些什么?

    实际上杨素交给牛弘的任务主要是稳住李询,可是谁曾想到李询竟然没有待在沔水防线这边,而是前往了定军山。不过这也怪不得李询,有自己的弟弟李谈把守南岸,北岸又有牛弘率领汉中守军的主力接应,李询确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只不过他算漏了一点,那就是在他面前诚惶诚恐的威烈将军牛弘,嘴上所说的和心中所想的并不一样。

    说实在的,牛弘也没有想到萧世廉竟然会来的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被李询作为沔水以南唯一也是最坚固屏障的李谈所部,竟然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直接崩溃。这也让牛弘对于李荩忱所部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

    这群疯子明明昨天才刚刚从蜀道之中冲出来,转眼就直接将李谈重兵把守的营寨冲垮。算起来他们一路上得马不停蹄、一点儿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才能赶在这个时候抵达沔水南岸,若是换做自己的部下,早就已经筋疲力尽,可是这把家伙竟然硬生生的将草料场给拿了下来。

    想到这里,牛弘不得不感慨杨素的眼光。

    李荩忱的潜力单纯让牛弘来看,他自问是看不出来的。

    只希望李荩忱可以一直维持这样的能力和实力,一直到······登临大宝。

    就在这个时候,船身微微晃动了一下,打断了牛弘的思绪。

    “牛将军,幸会!”一名年轻将领站在简易的码头上,冲着牛弘一拱手,“在下萧世廉。”

    牛弘急忙拱手还礼。而萧世廉上下的莱昂着这个曾经的对手、现在的合作者,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牛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跳下船,踏上了沔水南岸的土地,这里曾经是北周的土地,不过就在短短半天之前,换了主人。

    萧世廉一边沿着山坡向上走,一边沉声说道:“长话短说,现在汉中还有两支军队需要我们一起解决。”

    牛弘眉毛一挑:“将军是说定军山和阳平关?”

    萧世廉点了点头:“有牛将军相助,汉中已经是汉中侯的囊中之物,不过这定军山和阳平关,一个扼守进出汉中的道路,一个则是封锁关中和汉中之间的通道,之后汉中侯想要进入关中,就必须要把这两个地方拿下来。”

    牛弘斟酌说道:“这是必然,不过这两个地方都是李询和韦孝宽的嫡系兵马戍守,阳平关尚在北方且不说,这定军山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山上有李询的两千多兵马,并且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器械,李询吸取之前作战的教训,在周围的几座山上也都安排布置了营寨,就是想要防备我们从其余几个山头上观察定军山营寨的情况。”

    萧世廉脚步顿了一下,这倒也在预料之中。李询善于防守,所以将这定军山经营成一个要塞也在情理之中。

    顿了一下,萧世廉淡淡说道:“定军山并不重要,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阳平关。”

    “这······”牛弘皱了皱眉,定军山主要是阻挡从阆中到葭萌关之后翻越米仓山挺进汉中的道路,属于米仓道上的重要一环,而这一次萧世廉是直接穿过蜀道冲进汉中的,定军山已经在萧世廉主力的侧后方,确实是不妨碍萧世廉前进,但是如此一颗钉子钉在身后,不但随时有可能威胁到汉中,还会阻断从汉中南下的道路。

    萧世廉怎么会如此着急地想要攻打阳平关,却不在乎定军山。

    “实不相瞒,”萧世廉淡淡说道,“某的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冲入关中,至于其他的······汉中侯会亲自来解决。”

    牛弘微微张嘴,刹那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怜悯李询了。不过他知道,李荩忱亲自出马,意味着定军山这边的确是不值得萧世廉关注了。

    而李荩忱的作战方式让牛弘有些诧异,直接挺进关中,那李荩忱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难不成······

    萧世廉停住脚步,此时已经站在了半山腰上,向前就可以看到滚滚奔流的沔水。

第七百四十五章 长安夜色() 
    而萧世廉似乎知道牛弘心中的疑惑是什么,微笑着说道:“汉中侯可不只是想成为汉中侯,这一次难得的好机会,他不会放过的,至于最终能够走到哪里,恐怕不是汉中侯说了算,而是得看宇文宪和杨坚的了。”

    牛弘微微点头,李荩忱的野心有多大他并不清楚,但是现在北周朝堂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他却很明白。若是在这样任其发展,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阳平关那边还有多少可战之兵?”萧世廉适时地转移话题,他不奢望着牛弘能够因为几次战斗和会面就会对李荩忱忠心耿耿,牛弘之所以愿意追随李荩忱,更多是因为他和杨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他对于李荩忱心服口服。

    但是这一切的信任都是需要时间的,萧世廉愿意给牛弘机会,不过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这些道理更应该让牛弘自己去体会。当前萧世廉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拿下阳平关。

    牛弘沉声说道:“阳平关的守将是韩擒虎,此人为大将军、八州刺史韩雄之子,从小精通文武,经常徘徊在宫廷之中,结交权贵皇族,长大之后从军,韦孝宽等人都亲自点拨过他,之前进攻齐国的时候就曾经崭露头角,这一次韦孝宽让他把守阳平关,将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交给此人,对此人的信任和认可可见一斑。”

    “韩擒虎······”萧世廉皱了皱眉,低声说道,“可惜他这一次要面对的,不是虎。”

    旋即萧世廉声音一扬:“倒要看看他有多少本事!”

    ——————————————…

    北周,长安城。

    长安大,居不易。

    自从汉代以来,数百年来这里都是整个华夏最大的都城,都是整个王朝的象征。哪怕是期间一次又一次的战火洗礼,长安依旧是长安。繁华的市井、连绵的宫室、巍峨的城墙都在象征着这座城池傲立于东方的身份。

    即使是入夜时分,长安城中依旧隐隐可以听见喧嚣的声音。从龙首原上的宫城开始,灯火一点一点的点亮,并且逐渐延伸到整个城池,灯火摇曳,遮挡了天空中日月的光辉。

    这么多年来这里一直都是华夏权力的象征,一直都是万众瞩目的地方,从长安城中传出来的每一个消息、发出来的每一个命令,都有可能激荡起天下风雷。

    今日的长安城一如既往,城中的喧闹恐怕还得多半个时辰才能彻底平息下来,当然只有明眼人才看的清楚,今天这个夜晚,长安城似乎有些不太平常。

    一队一队的士卒悄无声息的上了城墙,紧接着城门楼之中放哨的禁军就被下了兵刃,负责警戒的将领还在呼呼大睡就变成了阶下囚。

    “快,都跟上!”黑暗之中,一队队士卒快步向前,他们身上的衣甲颇新,而且多半是年轻士卒,或许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行动,所以脸上都带着激动的神色。

    “什么人?!”终于还是有城门上的禁军有所警觉,惊呼一声,不过迎接他的是呼啸的箭矢。

    “敌袭!”这最后一个城门上的禁军们不得不徒劳的奔走,不过很快人数远远比他们多的敌人冲上城门,这些敌人似乎也并没有直接动手的意思,只是将这些禁军俘虏。

    只是看着来者身上穿的衣甲,负责指挥的禁军幢将就知道是什么来路,不由得低低叹了一口气,显然在京城的这一场斗争之中,齐王殿下终究是输给了随国公。

    “抓紧封锁齐王府,你们两个,带队从左侧包抄,另外的人从右侧包抄!”一名将领快步走上来,而那幢将一边按照命令跪在一侧,一边微微抬起头打量着来者。

    是随国公心腹之一的高熲。

    看来这一次随国公是真的不打算放过齐王了。

    而就在此时的齐王府邸,大门紧闭,一队队弓弩手已经占据周围楼房的高处,另外还有大量的刀盾手和长矛手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破门而入。

    “将军!”当高熲从城墙上走下来的时候,几名将领已经在等候。

    “城墙那边都已经解决好了,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高熲低声问道,“这一次可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尽在掌握之中!”将领们急忙回答。

    而一名负责弓弩手的仗主快步跑过来:“启禀将军,我们已经占据了旁边府邸的二层小楼,可是从那里向下看,似乎有些异常······”

    高熲顿时眉毛一挑,而那仗主迟疑片刻,无奈的说道:“外围墙体后面似乎并没有敌人,只能看到内院还有敌人的兵马在调动,不过人数也并不多,并且人人带着盾牌,显然早就已经提防我们会射箭。”

    “不对······”高熲皱紧眉头,一挥手,“不能再等了,进攻!”

    按照原来的计划,至少得随国公带着更多的援军赶过来并且彻底封锁道路才能正式发起进攻,毕竟齐王府是现在长安城中最大的王府,其富丽堂皇的程度甚至可以称之为行宫,而身为以武立身的王爷,齐王府内是有一个训练亲卫的小演兵场的,而因为齐王府的庞大,整个府邸之中的可战之兵恐怕有足足六七百人。

    这些人是宇文宪赖以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都是这么多年来追随他南征北战的老部下,可以说都是身经百战。这也是为什么高熲执意先将城墙那边拿下来,再进攻齐王府,这样齐王就没有办法和城头以及宫中的禁军相联络,更没有办法直接突破城门。

    瓮中之鳖,就算是之前曾经翻动再大的风浪,又有何用?

    但是现在高熲隐隐察觉到了不对,按理说听到外面的动静,齐王府之中现在应该已经开始行动才是,至少宇文宪不是那样坐以待毙的人,哪怕是知道整个长安城都已经被控制,他也肯定会轰轰烈烈的抵抗,可是这一次为什么如此安静?

    撞门用的巨木很快被抬了过来,府邸大门被撞击的砰砰作响,而将士们也都屏住了呼吸。

    俨然大门之后并没有什么阻拦,所以很轻松的就被撞开了,大门敞开,整个空荡荡的外院展露在眼前。

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 
    “上!”高熲一挥手,却并没有再看前方,径直伸手拽过马缰,“随国公在哪里?!”

    他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就是宇文宪早就已经离开了长安城,否则不可能如此安静,否则禁军不可能根本没有抵抗的意志。说到底这一支禁军才是随国公杨坚和宇文赟长期以来的眼中钉和肉中刺,杨坚虽然组建了新的御林军,但是这些新兵显然并不是禁军的对手。

    所以之前杨坚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等待韦孝宽压上来,一个就是利用陛下的支持和士兵数量和宇文宪决战。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办法,都有很大的风险,毕竟宇文宪在军事上的造诣足够对杨坚形成压力。

    可是现在眼前的情况却足够让高熲诧异,禁军的不抵抗和慌乱、宇文宪府邸的空荡荡,让高熲几乎可以肯定,宇文宪已经走了。

    要说杨坚和宇文宪之间的斗争,杨坚之所以可以和宇文宪旗鼓相当,主要还是因为陛下的支持,如果没有宇文赟不管不顾的扶持,杨坚早就已经是宇文宪的手下败将了。

    因此长安城和陛下是杨坚最大的优势,在这样的优势下,杨坚很容易获得了大量朝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