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晰的听见身后呼啸的刀风声,但是眼前同样近在咫尺的刀剑更是随时可能会取走陈智深的性命。

    “当!”陈智深手中的长枪堪堪拦住了两把刀,可尉迟顺的那把刀眼见得就要落在他的头上。

    尉迟顺到底是追随尉迟迥多年征战的,无论是动作还是时机的选择都毫无问题,只要这一刀看下去,陈智深非死即伤。

    不过恰在此时,一支长枪斜地里刺过来,一下子挑开了尉迟顺手中的刀。尉迟顺下意识的回头看,李迅瘦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窜了窜,转瞬就消失了。

    能够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来上这么一下的,肯定是李荩忱麾下那些身材瘦小和灵活的巴人。

    想到这里,尉迟顺不由得悚然一惊,这些身材比较有特点的巴人显然并不是进攻城池的好人选,他们灵活的身形固然擅长于攀爬,但是在城头上刀刀见血、完全就是堆人命的厮杀之中几乎派不上用场,只会平白无故的给敌人送战功,因此只要将领还有一点儿理性,就不会让这些巴人冲上来。

    可是此时这些巴人的确出现在了城头,这说明李荩忱真的是一点儿兵马都没有留下,全部派上了战场。

    想到这里,尉迟顺心中不由得暗暗叹息一声。

    李荩忱可以在第一次进攻的时候就倾尽全力,但是作为防守的一方,他们却只能添油加醋一般向城头增添兵力,这无疑是兵家大忌,可是整个战场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李荩忱的手中,曹孝达也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没有人知道襄阳城还能够坚守多长时间,没有人知道李荩忱这样雪崩一般的进攻还要持续多久,但是包括尉迟顺在内,所有脚踏实地站在襄阳城上的人,却并不能感受到脚下的这座城带给他们的安全感。

    一名巴蜀士卒及时的将陈智深的斧头递给他,虽然肩膀上还插着箭矢,身上也不知道多了多少伤口,但是陈智深挥动大斧依旧虎虎生威,北周士卒只能无奈的后退。

    尉迟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挺刀纵身而上。不管怎么说,得先把陈智深从城头上赶下去。

    而陈智深显然也意识到周人的防御正在变得有条理,霍然举起自己的斧子,巴蜀将士也在他身边逐渐汇聚。如果周人决定列阵,而巴蜀将士依旧以小团体的形式各自为战的话,那自然就很容易被各个击破,狭小的城头上很难让两支军队展开阵型,这自然而然也是对统帅指挥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

    好在从章山郡到襄阳城,陈智深也算是参加过很多次攻坚的了,这些都不算什么难题。

    上城的巴蜀将士越来越多,所以尉迟顺很干脆的压了上来,继续僵持的话对于守军可没有好处。

    1秒记住爱尚:。。阅读网址:

    

第八百三十九章 鸣金() 
“压住阵脚,放箭!”就在这个时候,曹孝达的声音骤然响起,预备队总算是赶到,箭矢呼啸而来,很多为了攀爬方便而根本没有携带盾牌的巴蜀将士惨叫着倒下。

    襄阳城中守军数量同样不充足,这固然之前尉迟顺在檀溪岸边损失的兵力多有关系,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襄阳城着实是有些大。在北周的定义中,襄阳城是南方最重要的屯兵和屯粮的地方,襄阳城中应该能够至少驻扎四万左右的兵马,同时城外也应该能够屯驻将近十万兵马,这么多的人马是北周面向南陈的保障。

    十多年前的江陵之战,吴明彻最终功亏一篑,并不是因为当时西梁的誓死抵抗,西梁虽然战斗意志很坚定,但是毕竟兵微将寡,凭借他们根本不可能挡得住吴明彻,主要还是因为从襄阳而来的北周军队,襄阳距离江陵很近,所以这些大军朝发夕至,差点儿让吴明彻无法脱身。可是现在为了屯兵而修建的偌大的襄阳城,其庞大的城池却成为了城池守卫的弊端。

    在守城的将领眼中,城墙高是好事,但是城池大却并不一定是好事,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兵力来守城,也意味着敌人有更多的进攻方向选择,比如现在,李荩忱的主攻方向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这就意味着带领预备队的曹孝达只能四处奔走救火。

    更主要的是襄阳城是北周修建来面对南陈的,从南面而来的兵马,主要的进攻方向当然是在南面,因此相比于东西两面,南面的城墙更高大厚实一些,毕竟南陈的兵马主要是从南侧而来,如果在东侧和西侧列阵的话,就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要面对从汉中方向和从樊城以及中原方向过来的援军。

    事实证明也正是如此,每次萧摩诃提兵北上都是越过岘山进攻襄阳南侧。

    至于襄阳的北侧面向沔水的城墙更是低矮,主要是以防范南陈水师有可能的进攻为主。对于当初襄阳的设计者来说,在这乱世之中,最是钱粮告急的时候,因此修建一座实用而又省钱的城池才是关键,当敌人能够从其余的方向杀过来的时候,那就说明北周已经风雨飘摇了,作为北周最南端防线的襄阳不过是一座孤城,守与不守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更何况以北周当时的强势,谁能想到竟然会有今日的境况?

    所以现在曹孝达面对自己陪同尉迟迥也戍守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襄阳城,却有一种深深的无奈。

    “盾牌!”陈智深的声音有些喑哑,连日的征战让他的体力流失的也很快,不过他也知道,如果抵挡不住这一次敌人反扑的话,这些人都得被从城头上赶下去。

    上城容易下城难,想要从城头上安然无恙的下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几名盾牌手同时护卫在陈智深的身边,陈智深霍然提起来自己手中的斧头,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力气有如刚才那样继续冲锋几次,身上越来越多的伤口已经让他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体力正在以比之前更快的速度流失。

    几名仗主和幢将已经下意识的聚拢在陈智深的周围,而他们的身后,源源不断的有巴蜀将士登城,显然李荩忱也意识到了这是最后突破的机会,所以不断地向上派遣军队。只不过因为北周援军也在源源不断的冲上来,双方只能在城墙上来回拉锯。

    陈智深下意识的侧头看去,不远处的城墙上,北周的旗帜已经被拔掉,取而代之的是李迅、郑凯源和卢青等人的将旗,显然李荩忱已经把这边能够指挥到的所有将领都派上城了,恐怕如果还没有办法取得突破的话,裴子烈甚至是李荩忱都要上城了。

    箭矢呼啸着从盾牌之间穿梭,北周弓弩手几乎是顶着巴蜀将士的盾牌射箭,箭矢带着强大的力道打在盾牌上,很多刀盾手只能踉跄后退。而陈智深此时不退反进,当他看到迎面的两名弓弩手退入人群之中开始张弓搭箭的时候,伸手一把推开前面的亲卫,大吼一声,直接向着北周士卒杀过去!

    几名仗主和幢将同时发力,前方猝不及防的北周刀盾手被硬生生的冲开,而那些退后同伴后面张弓搭箭的弓弩手看着转眼之间近在眼前的刀斧,目光之中仅剩下了恐惧!

    “嗖”一声锐响破空,一名跟随在陈智深身边的幢将中箭倒下,而陈智深不退反进,手中的开山斧大开大合,当真有劈山断水的气势,十多名北周弓弩手几乎是被他砍瓜切菜一般砍翻在地。

    “放箭!”曹孝达眉头紧皱,对付这样的对手,他并不想堆人命。

    “当当当!”一声声锐响在城头上回荡,这些箭矢有的被陈智深挥动斧头拨开,有的被从了斜地里杀出来的一人拨开。

    李迅一把扯住陈智深的衣袖:“陈将军,鸣金,收兵!”

    “什么?!”陈智深瞪大眼睛,只道是自己听错了。

    “将军有令,鸣金收兵!”李迅扯着嗓子又喊了一遍,顺便伸手向城下的方向指了指。

    这个时候陈智深方才反应过来,李荩忱鸣金的声音虽然不算非常响亮,但是在城头上还是可以听的很清楚,只不过刚才陈智深一直都集中注意力在厮杀上,没有注意到罢了。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鸣金!”陈智深皱眉说道。

    李迅伸手向着城门的方向一指:“曹孝达的将旗已经竖起来了,敌人的援兵估计都在赶来的路上,我们的登城速度根本比不上敌人援兵开上来的速度!”

    陈智深跺了跺脚,只能一挥手:“撤退!”

    一名名刀盾手开始收缩,而城墙上原本各自占据一小块地盘的巴蜀军队也开始汇聚,李迅和郑凯源等人都带着亲卫顶在了最前面。长矛手紧跟在他们身后,将敌人逼退。

    “他娘的,闪开!”陈智深却并没有和李迅等人一样先退入自己阵中,反而向前踏出半步,一个人挡住两三名想要上前的北周士卒。

    “掩护陈将军回来!”陈智深不在,李迅自然而然的统带两人的兵马,随着他一声令下,上城的少数五六名弓弩手全部集中火力在这边,箭矢不断的落在陈智深的左右两侧,阻拦那些想要围攻陈智深的北周将士。        

第八百四十章 进退有据() 
城上的杀声传到城下,震撼着每一个观战和准备参战的人。

    李荩忱默默地站在巢车下,看着城头上旗帜攒动。

    巴蜀将士正有条不紊的从城墙上撤退,一台台他们曾经拼命攀登的云梯,这个时候却成为了他们推后的工具,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喜欢捉弄人。

    并不是人人都是陈智深,所以巴蜀军队在城头上很难立足,毕竟他们是通过云梯依次向上,而敌人可以通过宽阔的上城步道快速的涌上城墙,这中间的差距就意味着当曹孝达带领援军赶到的时候,李荩忱就不得不下令撤退,否则后果必然会很严重。

    相比于一味的死撑,最后将足足近千名将士丢弃在城头上,李荩忱更倾向于在敌人援兵尚未完全赶到的时候抓紧将有生力量全都撤下来。士气低落了还可以再提升,但是军队损失惨重却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补充完整的。

    “陈智深他们一个都没有下来。”裴子烈站在李荩忱的身边,看着前方的战场,忍不住担心的说道。

    随着撤退下来的兵马越来越多,城上的断后必然也就更加的艰难,曹孝达是不会这么大方的直接将人放走的。

    “他们会退下来的。”李荩忱淡淡说道,“先下城的都是早早上去的将士,所以他们更加疲惫而且几乎人人带伤,这说明留下来的都是后来登城的人。”

    李荩忱说到这里,裴子烈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久战之兵在城头上应该都是顶在最前面的,毕竟狭小的城墙上根本没有多少列阵和换人的机会,只能等着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才能够冲上去,而现在这些久战疲惫之兵竟然能够先下城,就说明城墙上巴蜀军队的撤退依旧是有条不紊的。

    否则乱糟糟的肯定不会是这些原本顶在最前面的将士先下来。

    此时,代表卢青的将旗被一名士卒拿着从城上下来,而原本的四面将旗缩减为三面,虽然一个个都千疮百孔,但是依旧骄傲的在城头上飞扬。

    相比于东侧城墙苦战一天没有任何突破,西边城墙在第一次进攻就能够登城,已经很是成功了,毕竟没有一个人奢望着能够在第一次进攻就拿下襄阳城。

    卢青浑身是鲜血的飞快跑到李荩忱身边,径直拱手:“未能突破城池,还请将军恕罪!”

    李荩忱一把托住他,冷声说道:“襄阳一日可破,某倒要寻思寻思这其中有什么花哨了。别在这里废话,去把城上的人接应下来!”

    “诺!”卢青转身去了。

    而李荩忱看着身边跃跃欲试的裴子烈,微微颔首:“大士,你到前面去压阵吧,撤退的差不多了,城上估计还有一两百人,三个主将都在,曹孝达估计不会让他们轻松离开。”

    裴子烈也不含糊,当即一挥手,一队弓弩手快步跟上。

    “霹雳车,对准城门,三发!”李荩忱紧接着下令。

    早就严阵以待的霹雳车之前因为害怕误伤友军而不得不暂时停火,此时霹雳车周围的士卒再一次飞快奔跑起来,一块块巨大的石头呼啸着砸向城门。

    城上的巴蜀将士已经收缩,距离城门有一段距离,因此只要不是闭着眼睛投弹,肯定就不会误伤他们。

    “砰!”一声巨响,一块石弹正正好好掠过曹孝达的头顶,撞入他身后的城门楼中,石弹从城门楼的二层冲进去,一路摧枯拉朽,整个城门楼都剧烈的晃动。因为考虑到霹雳车攻击威力巨大的缘故,所以这战时可以充当藏兵楼的城门楼并没有使用,否则这一下也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

    曹孝达一把推开扑在自己身上的亲卫,大口喘着气回头看向已经出现一个大窟窿的城门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