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荩忱怔了一下:“敌人的水师有多少?”

    “黄龙大舰两艘,楼船四艘,其余小船未知,不过应该在十艘以内。”王昌上前一步回答,显然敌人的水师规模是他们主要的关注对象,所以在这之前就已经把敌人的船队构成弄清楚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这样规模还算不上大,至少现在的巴蜀水师对付这样的一支船队还是绰绰有余的,可是毕竟在这后面荆州水师的主力还没有出动,所以李荩忱不能贸然动手。

    “这应该是萧摩诃对我们的试探,”李询果断说道,“狼尾滩位于信州西北、三峡入口处,是我们想要顺流而下入荆州的第一道防线。信州现在都已经荒废,想要跨过信州维持这一支军队的给养是很难的,所以萧摩诃这一次也没有派遣太多的人。”

    “但是至少说明萧摩诃已经对我们有所防范,”罗毅紧接着说道,伸手在沙盘上点了点,“狼尾滩正是出三峡之后的险滩,江流回转、水势湍急,形状如狼尾,而船行其上,若群狼环伺,的确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萧摩诃既然派兵驻扎这里,显然也是为了防止我们能够轻易的突破狼尾滩、冲入荆州。”

    李荩忱凝神思索,没有说话。

    而王昌按捺不住:“殿下如果觉得敌人这个营寨实在是刺眼,那水师请缨将他们拔掉!”

    狼尾滩是一片悬崖下的浅滩,能够安营扎寨的地方也就是岸边的几处高低错落的平台,通过山上小路抵达这里很艰难,所以几乎可以说想要到达此处只能依靠水师船只。

    因此王昌只要能够击破荆州水师,那么就能够让敌人这一支规模不大的步卒陷入困境。

    王昌主动请缨,罗毅等陆师将领也纷纷想要说话,现在大汉与南陈的分界线是以三峡为边界,三峡内实际上是双方不设防的地区,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三峡内的秭归等城镇因为连年的战乱已经近乎废弃,所以也就变得没有多少战略价值,有三峡这么一个天然的缓冲区对于双方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

    但是萧摩诃骤然出兵狼尾滩,已经进入了三峡的范围内,这分明就是在试探,更是在挑衅!

    是可忍孰不可忍,难道萧摩诃真的以为蜀中无人么!

    不过李询一直没有开口,罗毅等人要么就是李询曾经的部下,要么也已经对这位治军严谨的老将颇为敬佩,所以现在都没有说话。

    李询沉吟片刻,看向李荩忱:“殿下,末将以为萧摩诃不驻扎信州而驻扎狼尾滩,一来是试探我们的态度,二来恐怕也是想要缓解建康府那边的压力吧,他身为骠骑大将军、统领主力,又和我们这边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在,建康府那边未必就会放心。通过这种办法的确可以一举两得。”

    “没错。”李荩忱沉声说道:“萧摩诃十二岁参军,一生戎马,如果真的想要以狼尾滩为跳板进攻巴蜀或者坚守防线,那么不可能忽视信州的存在。”

    当初李荩忱进攻巴蜀的时候,就是派骆牙修缮信州旧城,先期准备粮草器械,才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三峡。如今单单凭借狼尾滩一处险要,难道萧摩诃真的天真到觉得可以阻拦自己的地步么?

    ps:书友们,我是然籇,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九百三十五章 进退维谷() 
至少李荩忱认识的萧摩诃不是这样的。

    更何况有李荩忱入蜀的经验摆在这里,萧摩诃就算是依葫芦画瓢也不至于这样做。

    当然更重要的是李荩忱并不觉得萧摩诃有能力在这个时候进攻巴蜀,让萧摩诃率军进攻,估计建康府那边是真的疯了,因为恐怕谁都没有办法保证萧摩诃是去进攻,而不是将手下的军队送给李荩忱。

    李荩忱相信建康府那边对于萧摩诃的信任恐怕也就比对当初李荩忱的信任多一点,只不过萧摩诃通过荆州之战已经将这个军中第一人的位置坐稳了。在现在南陈内部无大将的情况下,萧摩诃也是唯一一个有资格统军的人。

    否则若是真的换了江总担任这大帅的位置,恐怕军中早就已经乱作一团了。而偏偏吴明彻和黄法氍等老将或是离开或是过世,而年轻一辈的吴惠觉以及樊毅等人更不用说,要不已经变成了敌人,要不因为上一次被贬,现在还没有办法直接起用,所以萧摩诃还真的是现在南陈朝廷的唯一选择。

    但是这种唯一选择显然并不代表南陈朝廷的信任,在大战还没有爆发的时候,朝廷并没有足够的理由派遣监军,可并不代表不会给萧摩诃施加压力,所以为了证明自己至少现在对南陈朝廷的忠诚,萧摩诃采取一些试探手段也在情理之中。

    更重要的是李荩忱现在根本就没有全力开战的资本,空空如也的府库、刚刚播种的粮草、还在整顿的襄阳军队、不过才接收了几艘战船的水师······

    “萧摩诃这么做试探多于其余目的,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能轻举妄动,一旦大战因此而起,我们现在很难支撑下去。”李荩忱果断的说道,“水师派出船只严密监视就可以,其余兵马加紧操练,只要夔门和白帝城还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就有进退的资本!”

    既然李荩忱都已经这么说了,其余将领自然也就不再发表意见,王昌和李询等人齐声应是。

    而李荩忱下意识地抬起头看向舆图。

    萧摩诃,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事到如今,就必须要大打出手么?

    三百年乱世,流的血太多了!

    ————————…

    萧摩诃的亲随队长陈禹风尘仆仆的走入议事堂,看到披衣站在偌大的舆图旁边的萧摩诃,有些错愕,不过还是急忙说道:“将军,狼尾滩的营寨已经开始建设了。”

    萧摩诃微微颔首,并没有转身,而是叹息一声:“你说李荩忱那个小兔崽子那里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狼尾滩扼守三峡出入之咽喉,某将这么一支军队挡在狼尾滩,就是锁住了他东进的道路,这小兔崽子一向心高气傲,会不会直接对我们动手?”

    陈禹跟随萧摩诃南征北战这么多年,甚至可以说是全天下最了解萧摩诃的人,见萧摩诃有如此一问,不由得在心中感慨,大将军终归还是不想和这几个自己曾经一手提拔的年轻人为敌。

    更何况乱世三百年,多少生灵涂炭,虽然身为将领并不畏惧战争,但是如果能够避免战争那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是有些事情本来就不是萧摩诃能够决定的,朝廷以长沙王陈叔坚为监军前往江陵,这其中所透露出的不信任已经不言而喻,而萧摩诃现在也的确没得选。

    他不可能等到陈叔坚到来之后再慢吞吞的出兵,而且陈叔坚身为长沙王,当年可是担任过湘州刺史的,在南陈没有拿下来江陵的时候,湘州可是实打实的前线,十多年前的吴明彻进攻西梁之战,就是从湘州出发,而后来战败之后时任摄政王的陈顼也是率领援军赶到湘州稳住了阵脚,而这几场大战陈叔坚虽然年幼,但是并未缺席。

    也就是说陈叔坚可是实打实经历过战阵的,并且本来他也是公认的皇室宗亲之中最擅长打仗的,朝廷派遣陈叔坚前来,一来应该是考虑到陈叔坚本身的能力,二来也是因为陈叔坚在之前坚定不移的支持陈叔宝,已经足够证明他的忠诚。

    现在到了南陈生死存亡的关头,朝廷必须要保持对荆州这一支大军的掌控权。

    历史证明,宗室虽然也并不一定安全,但是至少要比萧摩诃靠谱。

    因此萧摩诃只能抢在陈叔坚之前动手,这样也能避免在陈叔坚到来之后双方的关系过于僵硬,而且更避免陈叔坚真的激怒李荩忱。

    只要是精通于兵阵并且对荆州这一带的地形地势了解清楚的人都能够看出来,萧摩诃只是派出兵马占据狼尾滩,实际上让战局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从江陵到狼尾滩还有一段的距离,意味着给养的输送很困难,不可能在这里保留太多的兵马。。。

    而从狼尾滩继续向前的话,虽然三峡之中也不缺秭归这样的重镇,但是都已经荒废,继续向西可就是夔门了,夔门外就是白帝城,李荩忱在那里布置了重兵,不顺流而下进攻就已经是不错的了,凭借现在荆州的兵马想要溯江冲上去谈何容易。

    因此萧摩诃在狼尾滩安排这么一点儿兵力,既没有办法真的阻挡李荩忱顺流而下,自己也没有办法以此为跳板西进,显得很是尴尬。

    而也正因此,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这不过是萧摩诃在摆摆样子向李荩忱示威罢了。

    若是真的打起来,这一支军队说不定会被萧摩诃很快撤走。

    已经废弃的信州一带根本无法坚守,而且偏离江陵主战场。在江陵这边面对来自襄阳的压力时候,不可能分兵向西构筑防线。

    萧摩诃这么做显然也是向李荩忱表明自己的意思,可是当陈叔坚抵达之后,弄清楚这荆州的实际情况,肯定也就清楚萧摩诃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只是不知道这位长沙王殿下到时候又会怎么办?

    陈禹也好,任忠和鲁广达等人也罢,可都清楚,现在侧翼暴露在襄阳裴子烈的兵锋之下,萧摩诃当真是进退维谷!

    也因为这,萧摩诃当初做出的撤出襄阳战场的举动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甚至可以说南陈朝廷对萧摩诃也逐渐失去信心,也和萧摩诃轻易地让襄阳落入李荩忱的手中有很大的关系。

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总是短() 
可是萧摩诃心中的无奈又有几个人知道?

    作为跟在萧摩诃身边的人,陈禹也算是经历过当时萧摩诃和李荩忱的针锋相对,当然清楚李荩忱都拿出来了什么威胁萧摩诃。

    面对江陵可能受到的威胁,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做出和萧摩诃一样的选择。更何况襄阳城高池深,萧摩诃为了攻破襄阳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继续坚持下去也就意味着将要付出更多的兵马伤亡,这是兵员已经越来越少的南陈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能接受的。

    而且萧摩诃以为李荩忱会在襄阳城下消耗很长的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内,足够萧摩诃整顿兵马、加固城防,甚至还能够配合朝廷对付有二心的淮东和淮西各路兵马。

    可是事实却残酷的打了萧摩诃的脸,李荩忱用一种谁也没有想到的方式、更或者说是一种崭新的作战思路突破了襄阳城。更重要的是李荩忱用的时间太短了,短到当时萧摩诃甚至还没有返回江陵。

    然而在陈禹看来,任何以现在的既定事实指摘萧摩诃的都是事后诸葛亮,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无疑萧摩诃确保后方安全的做法才是最重要的,他不能成为第二个走麦城的关云长。

    可是事已至此,说这些也没有什么用,不管李荩忱达成的成就有多么的惊人,当初萧摩诃主动放弃了进攻襄阳的行动,就应该承担责任、接受朝廷的质疑。

    陈禹在心中为萧摩诃的忠诚、甚至可以说是愚忠感到深深的不值,

    显然相比于现在已经混乱不堪、奸臣当道的南陈,李荩忱那边才是萧摩诃最佳的选择。

    本来李荩忱那边的几个年轻人就和萧摩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萧世廉是儿子、裴子烈是女婿,李荩忱更算是外戚,因此绝对不会亏待萧摩诃。更何况李荩忱军队呈现出来明显的年轻化,这让军队在更有斗志的另一方面,显然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经验。

    因此李荩忱军中实际上是非常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将的,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积极地联络淳于量、招降李询等人,而这天下又处在壮年、又有经验的将领,实际上少之又少,淳于量已经上了年纪,而李询本身并没有多少独领一军的经验。

    相比之下萧摩诃实际上才是李荩忱最佳的选择。

    可是现在这条路既然这是大将军自己的选择,那自己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所能做的也就只有紧紧追随大将军罢了。

    萧摩诃看着低头不语的陈禹,心思沉沉。

    自己忠诚于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是因为不想辜负武皇帝陈霸先当年的提携之恩,自己十二岁便征战于沙场,如果不是武皇帝处处照拂,恐怕早就已经变成沙场上的白骨,埋没于黄沙之中,这恐怕才是支撑着萧摩诃坚持下去的动力。

    可是武皇帝的恩情毕竟只限于自己,和后来追随自己的陈禹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自己就这样让陈禹以及众多的将士们这样追随自己,是不是未免有些自私?

    当真是难走的歧路啊!

    也不知道那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