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世廉凑到李荩忱耳边低声说道:“此人是南豫州刺史、忠武将军樊猛帐下将领,这樊猛想必你也清楚。”

    李荩忱对于南陈将领的认识也就停留在萧摩诃和吴明彻这一层,不过好在这几天他没有少向萧世廉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而萧世廉好不容易找到自己比李荩忱优越的地方,当然毫不吝啬相传授。

    这樊猛是南陈南豫州刺史、忠武将军,在军中地位仅次于萧摩诃,而他的兄长樊毅则是南陈荆州刺史、护军将军,总督沔、汉一带军队,可以说是南陈在荆湖坐镇的唯一一员大将,兄弟二人都是当年高祖陈霸先起兵时候的从龙元戎,战功赫赫,算得上军中颇有声望的大将了。

    不过樊毅和樊猛都是性格刚直之人,素来不喜欢参与到权力之争中,按理说不会是他们在背后捣鬼。

    而站在李荩忱另外一边的裴子烈轻轻叹息一声,有些无奈的说道:“此人某也认识,唤作袁英,是在樊将军帐下不假,但是却是当初扬州刺史推荐给樊将军的,樊将军虽然对他不甚喜欢,但是碍于扬州刺史的情面,也不得不用他。”

    李荩忱和萧世廉的脸色都是微变。

    如果说这件事是扬州刺史在背后指使的话,那牵扯可就大了。

    扬州刺史是谁,他们两个当然心知肚明。扬州刺史陈叔陵是南陈当朝皇帝陈顼的次子,号称皇室第一名将,年仅十六岁就官拜都督,去年更是晋封扬州刺史。扬州是南陈在淮南的第一重镇,也是京城门户,让陈叔陵来坐镇扬州,陈顼对他的信任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陈叔陵是次子,没有办法继承皇位,而偏偏身为太子的陈叔宝一直没有什么令人赞叹和折服的建树,所以陈叔陵对于太子之位的觊觎之心可谓众所周知,只是陈顼显然也有考察这两个孩子的意思,所以对此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陈叔陵的能力是实打实摆在那里的,对于陈顼来说,只要陈叔陵不会威胁到自己,他自然也不会去伤害自己的孩子。

    不过话虽如此,陈顼对于陈叔陵还是多有节制手段的,比如陈叔陵虽然是扬州刺史,但是南陈在淮南的大军军权却都在大都督吴明彻手中,另外一支荆湖驻军人数并不多,并且军权也是被樊毅牢牢掌控,陈叔陵所能够掌控的也就只有扬州一地的军队,远远不足以对京城造成威胁。

    而且陈叔陵虽然作战勇猛,但是早年在湘州等地为政的口碑却不好,所以支持他的以将领为主,缺少文臣谋士。这就更使得陈叔陵着急想要获得军队的掌控权。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最重要的还是兵权。

    只是可惜之前掌控南陈大军的吴明彻,加上南梁算是五朝老臣,自然不可能将自己卷入这旋涡之中去。而即将接替吴明彻的萧摩诃,则是一直偏向陈叔宝,毕竟无论怎么说陈叔宝都是陈顼亲自选定的太子,是正统所在,而且这么多年来陈叔宝在朝堂上稳步前进,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业,但是也没有什么过错,而且陈顼并没有表示过对于太子的不满。

    如此看来,陈叔陵想要打乱军中权力从吴明彻向萧摩诃的过渡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军队保持中立总要比站到自己对立面来得好,而且很显然陈叔陵也清楚萧摩诃的能力,如果不能阻止萧摩诃走上军中统帅的位置,那么之后萧摩诃肯定不会再给他更多机会。

    李荩忱轻轻呼了一口气,事情已经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一道道目光转而落在李荩忱身上,显然想看他如何继续说。

    李荩忱眉毛一挑,这家伙的说话方式实际上李荩忱很熟悉,后世不少公知可不就是这么带节奏的么,明明漏洞百出的话只要增添一点儿春秋笔法,就能够说的大义凛然。

    只是这家伙的水平还是差了一点儿,才不过修炼到歪曲事实的地步。李荩忱整好以暇的看着这名作袁英的参军,不慌不忙的说道:“袁参军此言诧异,弟兄们刚才讨论的,并非是大都督或者武毅将军的对错,而是这吕梁之战的对错,众所周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吕梁之战大都督有得也有失,弟兄们心平气和的讨论,如何不行?”

第九十一章 陈叔陵() 
顿了一下,李荩忱接着说道:“就算是大都督和武毅将军当面,听到诸位弟兄们有如此多的教训和经验,恐怕也会感到欣慰,一支知道吸取经验、努力向上的军队才是我大陈赖以为中流砥柱的军队。”

    周围的将士们都下意识的屏住呼吸,显然李荩忱这一句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中,甚至硬生生的将他们喝酒之后的吹牛拔高了一个档次,自然让他们心中对李荩忱也多了几分好感。

    此人还真是会说话!

    而李荩忱看了紧皱眉头的袁英一眼,微笑着说道:“而袁参军开口就说诸位将士诋毁武毅将军而或者诋毁大都督,不知道袁参军是听到何人所说,又是如何得知的,可否指出那人,又可否说出那人到底是怎么说的,让诸位将士以及某心中有所明了?”

    袁英的额头上已经冒出汗珠,而周围的将士们都瞪大眼睛看着他,每一个人眼眸之中都隐约有怒火在跳动,这袁英想要给他们泼脏水,他们当然不愿意,这种诋毁上司的话,就算是真的在无意之间说出来,此时也坚决不能承认。

    袁英此时也意识到自己落入李荩忱的圈套之中了,实际上李荩忱的反击手段和他一样,依旧是调动这些将士们,毕竟对于这些将士,袁英虽然说得在理,但是也意味着他们必须要因为诋毁上司的罪名而付出一定的代价,他们当然不愿意。

    下意识的环顾四周,袁英发现周围已经站满了“等他解释”的将士们,而跟在他身后的几名亲随此时早就没有了踪影。

    “弟兄们,揍这个家伙,竟然敢诽谤我们!”不知道是谁先大吼了一声,紧接着刚才还想要红着眼睛对打的士卒们,此时却整齐划一的齐齐向着这袁英扑过来。

    对于这有些戏剧性的转变,李荩忱也不由得苦笑一声,只能祝愿这位袁参军皮比较厚,不过看在他脸皮很厚的份儿上,估计应该没事。而旁边的萧世廉和裴子烈也是相视苦笑,显然李荩忱反驳更或者说是煽动军心的手段让他们也暗暗赞叹一声。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是高明不过。

    这些士卒实际上需要的只是一个发泄对象,什么原因都可以,所以李荩忱干脆将他们发泄的原因从吴明彻同萧摩诃到底谁更厉害这个话题转移到了袁英想要诽谤他们上,这样便巧妙地避免了军中士卒对于萧摩诃怀疑心态的产生。

    “走吧,这里应该用不到我们操心了。”裴子烈轻笑一声,“至少把这袁英打了,这里的将士们也算是默认了萧将军和大都督之间的交接。这军心还是萧将军的。某在这二楼包了一个雅间,不如我们进去喝几杯酒歇息一下······这家酒楼的酒倒还真是没的说。”

    李荩忱也是点了点头,实际上他做的不过就是站在士卒的角度把袁英的话重新解读了一遍,归根结底一切这么轻松,主要还是萧摩诃在士卒之间的威名响亮。

    对于这些战场百战余生的将士们来说,尊重的还是真正的强者。这袁英三言两语就想要挑拨士卒们对于萧摩诃而或者吴明彻的信任,未免有些天真。

    “扬州刺史难道就派出这样的小鱼小虾?”萧世廉皱了皱眉,看着混乱的楼下,那袁英不用想肯定下场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法不责众,就算是吴明彻和萧摩诃真的要惩罚,恐怕也没有办法对这数百人下手。

    更重要的是······吴明彻和萧世廉肯定不会傻乎乎的惩罚这些出手维护他们的士卒,这件事多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武毅将军在军中素有声望,扬州刺史自然不会指望从这里下手。”裴子烈苦笑道,“若是某是扬州刺史,肯定还主要在将领们身上多做功夫,毕竟这些士卒到头来还是得听从自家将领命令的,只要能够争取到将领,就算下面人不满意也没有用。”

    “主要是扬州刺史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李荩忱手撑桌子,皱眉说道,“到底是一支忠诚于他的大军,还是忠诚于他的武毅将军。他想要一支大军······陛下会同意么?”

    裴子烈和萧世廉脸色都是微变,下意识的对视一眼。

    要知道陈顼虽然一直将陈叔陵放在外面,但是却至始至终都没有给过陈叔陵完整的军队操控权力,无论是樊毅也好、吴明彻也罢,虽然看上去是和陈叔陵平起平坐,甚至还要低他一级,但是实际上军队都掌控在他们手中,吴明彻负责东线的进攻,樊毅负责西线的防守,分工明确,这分明就是并不打算给陈叔陵掌控军队机会的架势。

    现在就算是军队的权力从吴明彻向萧摩诃的过渡出现问题,陈顼也不会坐视军队被二儿子掌握,因为这样只会导致陈叔宝和陈叔陵之间的斗争从之前的暗地里互相使绊子变成最终的明朗化、白热化。

    一旦陈顼插手,陈叔陵只会前功尽弃。

    难道这李荩忱还有裴子烈等人都能看穿的必然,陈叔陵就看不穿么?现在陈顼不过五十多岁,尚且算不上老,当然还有和自家儿子斗智斗勇的力气,只要陈叔陵不傻,就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挑战老爹的权威,陈顼插手,陈叔陵甚至连反击的能力都没有。

    “不,扬州刺史肯定不会逼迫武毅将军将军队掌控之权力拱手让出来的,因为那就意味着他也要将自己打拼出来的一切也都让出来。”李荩忱沉声说道,“他最佳的选择就是逼迫武毅将军保持中立。”

    “荩忱你的意思是······”萧世廉怔了一下,旋即恍然大悟。

    裴子烈把玩着桌子上的酒杯:“李兄弟说的不错,扬州刺史现在所做的一切,挑拨士卒也好、联络军中将领也罢,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让武毅将军看到他手中能够掌握的力量,从而让武毅将军知难而退。对于扬州刺史,他现在从年龄和功业上都占据优势,之前大都督两不相帮的态度实际上对他就非常有利,只要武毅将军继续保持这个态度,就已经足够了。”

    “可是······”萧世廉此时早就没有心情在意桌上重新准备好的酒菜,无奈的皱了皱眉,“以爹爹的性子,肯定不会······”

    李荩忱和裴子烈对视一眼,同时颔首。

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 
萧摩诃是什么样的性子,他们两个也是心知肚明。萧摩诃直肠子也就罢了,做事还总是喜欢认死理,既然他认准了陈叔宝,那么就算是山崩地裂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意向。

    李荩忱清楚的记得,在历史上陈叔宝之所以能够逃过陈叔陵的暗杀以及后来的举兵,主要就是依靠护卫在身边的萧摩诃。陈叔陵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却最终因为萧摩诃的存在而饮恨。

    当然李荩忱并不想评价萧摩诃力保陈叔宝对于南陈来说到底是对是错,毕竟相比于陈叔宝,战场冲杀历练出来的陈叔陵虽然也曾经做过不少荒唐的事情,但是至少在大敌当前不会醉生梦死。

    正如萧世廉所说,以萧摩诃的性格,就算是陈叔陵动用金银美色收买也好、威逼利诱也罢,根本不可能转变自己的立场,因此现在等待萧摩诃的是陈叔陵的拉拢,但是过不了多久这拉拢就有可能变成十足十的敌意。

    “在这钟离城一亩三分地上,扬州刺史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真的对阿爹怎么样。”萧世廉皱着眉说道,“一旦事情闹大了,对他也并非好事。”

    李荩忱坐下来给自己斟了一杯酒,轻轻抿了一口:“因此陈叔陵要是真的想对付武毅将军,绝对不会选择在钟离城。而无论是武毅将军本身,还是你我,都不会允许他前往扬州,因此扬州刺史剩下的选择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只有两个。”

    “一个是荆湖,一个是京城。”裴子烈轻声说道,回答了李荩忱这个问题,“若是在荆湖动手,一来扳倒了武毅将军,二来也可以震慑樊刺史,迫使樊刺史处于中立甚至直接倒向扬州刺史,这对于扬州刺史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

    萧世廉端起酒杯看着这琼浆玉液,自己却一点儿兴趣都提不起来:“可是在荆湖也未免有些冒险,一旦樊刺史率先倒向太子和阿爹,那扬州刺史岂不是得不偿失。”

    李荩忱点了点头,伸手沾了点儿酒在桌子上写下两个字:“那他最好的甚至可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这个了,用这一招可以让武毅将军不得不返回京城,而相比于荆湖,京城也是一个不错的战场。”

    裴子烈和萧世廉同时探出头看了一眼,都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