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荩忱沉默了良久,郑重一点头:“这没有什么好欺瞒的,至始至终某都为了收拾这支离破碎的山河。”

    且不说作为一个穿越客,不走到登峰造极的位置上的确有些白来一遭的感觉,单单就是自己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就让李荩忱愈发的坚定决心。

    这乱世,太残酷了。

    “你就是个骗子。”乐昌捶了一下李荩忱的胸口。

    本来想抓住她的手腕,不过最终李荩忱还是没有这么做,任由乐昌又打了两下,方才笑着说道:“某就是个骗子啊。”

    一边说着,李荩忱一边将乐昌扑倒在床榻上,看着女孩流下来的泪水,急忙掏出手帕帮她擦干净,不由得苦笑道:“后悔了?”

    “有用么?”乐昌瞪大眼睛,气鼓鼓的说道。这个家伙,从当初在建康府的时候就开始骗自己,现在什么都被他骗到手了,想想真是后悔。

    “没用。”

    乐昌登时抓起枕头就要砸过来,李荩忱敢忙抱住头:“谋杀亲夫啊!”

    “不行么?”

    “行”

    

第九百八十一章 尴尬的顾觉() 
看着登门的蜀汉使者,公安太守顾觉感到自己非常的尴尬。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顾觉现在手下真的没有多少兵马了,这大战当前,公安城中实际上已经是空城一座。

    公安城之前算不得一座大城,只不过因为时任左将军的刘备在坐拥荆州的时候曾经屯兵此处,考虑到“油江口”这个名字实在不符合气质,所以取“左公安营扎寨”的意思,命名为“公安”,一直保留到今日。

    尤其是在南陈和西梁隔江对峙的时期,公安是南陈荆州的治所所在,城池的规模有很大的扩展,一跃成为荆州最繁华的城市和屯兵重镇,历任荆州刺史都会屯兵于此,随时准备渡江进攻江陵。

    但是后来萧摩诃入江陵,公安的守军都已经被抽调一空,再加上江陵落入南陈手中,荆州的治所自然而然的重新回到了江陵,所以公安城也就随之失去了原来的重要意义,城中也就只有千余名士卒。

    就是这千余名士卒,在之前的夷陵之战中还损失了一小部分,所以实际上根本不够千人,然而这也已经是南陈在荆州南部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了。

    尤其是现在萧摩诃被堵在江陵、荆州刺史陈慧纪在郢州、长沙王陈叔坚在湘州,所以这就意味着公安、松滋等原来的荆州南部要塞已经群龙无首,各地都在观望风向,而最大的风向标自然就是兵力最雄厚、官职最高的顾觉。

    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太守一下子走到了风口浪尖上,顾觉当然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而也是在这个时候,蜀汉的使者大张旗鼓的前来见他,更是让顾觉明白,自己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了。

    说句实话,看到眼前的蜀汉使者,顾觉还是很惊讶的,因为来人正是曾经的南陈光禄卿顾野王,双方官职上的巨大差距以及本来就存在的远房亲缘关系,让顾觉根本不敢怠慢。

    这几年顾野王一直在负责和南陈、北周的外交事宜,毕竟已经上了年纪,所以逐渐退出一线,不过这一次李荩忱出征江南,这个都已经在家含饴弄孙的老人毫不犹豫请求追随李荩忱出征,显然对于南陈顾野王还是有感情的。

    这一次作为蜀汉的使者,也是顾野王主动请缨。他一个老人也不能上阵,而且新占领地区的民政之类的也用不到他来操心,自然也就只有当使者这种事情可以做了。

    对此李荩忱倒是没有反对,老人的心思他能够理解,而且顾野王的声望摆在这里,顾觉就算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怎么样,毕竟在这个时代,名誉还是很重要的,顾觉就算是动了这样一个老人一个手指头,后人也能把他骂死。

    “顾公!”顾觉郑重行礼,看着顾野王颤颤巍巍的走过来,几乎是下意识的上前搀扶。

    不论别的,单单就是亲缘关系上这也是家中的长辈,可怠慢不得。

    顾野王微微眯眼,把顾觉上下打量一番,笑着说道:“得有十多年没见了吧,上一次在宗亲大会上,当时你还是个刚刚加冠的年轻人,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啊,现在都有出息了。”

    顾觉急忙说道:“顾公何出此言,顾公精神矍铄,更胜往昔啊。”

    “这天下要太平了,心情自然好了。”顾野王笑眯眯的点头。

    顾觉皱了皱眉,顾野王这可是话里有话啊,这天下若是要太平了,肯定就是现在的三国归一,就目前的情况看,已经节节败退的南陈和还在分裂之中的北周显然都难承其重,李荩忱当然已经是能够结束这一切的最好的人选。

    顾野王既然直接把这话说了出来,那么自然而然就是已经毫不遮掩的表明自己这一次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劝降。

    投降对于顾觉来说,或许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这个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荆南几个还有点儿实力的郡府不都是打着这样的心思,这个时候带着一个郡府的军队和百姓以及粮草物资投降,肯定要比到时候蜀汉军队打过来的时候再投降来得好。

    更何况同僚之中也算是有口皆碑的南康内史吕忠肃,不也是投降了么,而且李荩忱对他当真是不吝封赏,一个小小的南康内史现在已经是信州刺史,随着李荩忱大军的向前推进,现在主要是在信州安蜀城和狼尾滩一带转运粮草的工作。

    信州本来就没有几座城池,而李荩忱似乎并没有想要安排一个荆州刺史的意思,所以可想而知这吕忠肃就注定是未来的荆州刺史了。想想各个太守们还没有当上刺史呢,倒是让吕忠肃抢了先,所以大家更是蠢蠢欲动,现在投靠就算是不高升,至少保留原职还是可以的,若是再晚一步,恐怕就只能保住性命了。

    现在所有人都在看着顾觉表态,而显然李荩忱派遣顾野王前来,也是想要以顾觉作为平定荆南的突破口。

    沉吟片刻,顾觉低声说道:“顾公,生前身后名······”

    “你才多大?”顾野王手中的拐杖重重的敲了敲地,“只要能够为这天下带来太平,老夫这等岁数了都没有担心身后名,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担心了?之后只要一心造福百姓,那么你的生前身后名哪里用得到你来担心?”

    顾觉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年轻人了,但是在顾野王面前自然还是实打实的小辈,当下里不敢多说,而顾野王声音冰冷:“我吴郡顾氏门庭能够维系到今天,绝对不是因为为了那些许名利,只要人认真着的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你想要的一切自然就会到来!”

    顾觉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的拱手行礼:“顾公教诲,晚辈铭记在心间。顾公此次前来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教育晚辈的吧?”

    顾野王看过来,淡淡的说道:“这城继续守下去,不过是百姓徒遭无妄之灾,汉王殿下裹挟天意而来,夷陵之战既然已经战败,就证明了你们继续抵抗也只是螳臂当车。那么都是华夏子民,还有什么好自相残杀的。降了吧。”

    一道道目光都汇聚在顾觉的身上,那是周围的公安郡上下官吏,他们的想法显然更简单。

    “顾某为官一方,既为汉之遗民,便发誓不降异族,”顾觉喃喃说道,“但是汉王殿下并非异族,顾某愿降。”

    

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为() 
湘州城头,看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水,刚刚赶到的长沙王陈叔坚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上一次自己离开湘州的时候,南陈正是国势正强盛的时候,浩浩荡荡的大军渡过大江直扑寿春,一举扫清当初兵败江陵的阴霾,恢复南朝全盛时期的版图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谁曾想到短短几年之间,盛极而衰。

    看着刚刚送到的战报,陈叔坚已经没有心思再发出感慨。

    顾觉归顺了李荩忱,而随之一并归入李荩忱麾下的,还有湘水以西的郡府,这些郡府实际上多数都是山林和荒芜之地,但是毕竟占地面积足够大,并且在版图上也和李荩忱逐步增强控制的南中连为一体,让李荩忱在荆州发展的力量可以和南中的力量畅通无阻的进行交流,而不再需要北上绕行。

    更重要的是李荩忱无论是从南中向西还是从荆南一路向南,都可以直接抵达交州,而交州和岭南那可是南陈的大后方,是南陈的龙兴之地,更何况南陈在那里的军队可并不多,甚至维持现在完善的统治也得依靠当地的土著帮助,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冯氏家族和那个即使是在后世也让人津津乐道的冼夫人。

    据说这些岭南家族曾经参与过陈叔陵的谋逆,也导致后来沈君高和傅縡被贬岭南之后和这些岭南家族的关系并不算融洽,若是李荩忱趁着这个机会进入岭南,那么南陈在湘州一带的防线可就真的形同虚设了。

    “顾觉啊顾觉,你当真害人不浅!”陈叔坚冷声说道。

    而此时大步走上城楼的湘州刺史陈叔慎和水师将军戚昕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反倒是在心中轻轻松了一口气。

    陈叔慎是陈顼的十六子,人如其名,性情温和,封为岳阳王,在陈叔坚回到建康府之后,朝廷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这个一看就不会搞事情的小王爷来主持湘州防务,毕竟岳阳就在湘州的北面,这也算是就近原则了。只不过在之前的荆州之战中,陈叔慎考虑到湘州的兵马也不算很多,再加上北方随州和淮西一带也有敌人直接南下威胁,所以并没有出兵支援,这正在害怕陈叔坚会不会怪罪呢。

    至于戚昕自然更不用说,夷陵之战的主要责任虽然不在荆州水师,但是荆州水师也没有挡住敌人水师向前,甚至被蜀汉水师一路追到了郢州城外,损兵折将,也不知道多少战船付之一炬,而沿线的一些协助本地城池防守的小战船更是被扫荡一空。

    元气大伤而且失去了对江面控制权的荆州水师自然是大踏步的撤退,这个时候再退入沔水自然已经不现实,所以戚昕干脆一路撤退到了巴陵,依托洞庭口和湘水安营扎寨。

    八百里洞庭是云梦大泽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曾经的云梦大泽一眼望不到边际,让南巡的秦始皇在感慨烟波浩渺的同时,也愈发升起了东巡去观海的想法。

    只不过后来随着泥沙的堆积,云梦大泽已经逐渐被更多的山林所取代,被分割成几个部分,八百里洞庭是主体,除此之外还有东面的马骨湖(洪湖的前身)以及西面的大浐湖(今华容一带)等,只不过前者已经明显和洞庭水系分开,而后者这些年已经变成了沼泽和旷野,比如华容道,原来是水路,而现在则变成了沼泽地和湿地。。。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代,八百里洞庭依旧是整个大江中游的战略要地,此处向外可以进入大江,向内可以掩护湘水和湘州,长期以来也都是训练水师和攻防的重要所在,戚昕的这个选择或许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为过。

    但是毕竟夷陵之战的另外两个参与者——吕忠肃和顾觉都已经投降了李荩忱,并且得到了重用——当然对于降人来说,能够保持原位实际上就已经是重用,更何况吕忠肃从内史到刺史更是实打实的一步登天。

    在这种情况下,难保戚昕不会有什么想法,所以陈叔坚很有可能会打着追究责任的幌子把戚昕换掉,因此戚昕还是很担心的。不过从今天陈叔坚的表现看来,这个责任应该会落在顾觉身上了。

    都注意到了对方的神情变化,显然戚昕和陈叔慎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个时候唯有内心各自叹息一声。

    当一个王朝危亡关头,这个王朝的重臣和皇室都已经开始想着不承担罪名和责任的时候,哪里还有支撑下去的可能。

    这日子,得过且过,能坚持一天是一天吧,至少现在李荩忱还在公安郡,今天还不至于杀到城下,还没有到立马就决定是死是活的时候。更何况真到了那时候,是死是活,哪里是还是他们能够决定的。

    陈叔坚也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看过来:“公安和松滋都已经陷落,现在的局势可不怎么样啊。”

    陈叔慎苦笑一声:“兵无战意,将无决心,士气低落,这一战,当真是不好打啊。看来我们都看错了的人是骠骑大将军啊,荆南不过是一面对敌就已经崩坏若此,而至少江陵一座孤城尚且还在坚守之中。”

    戚昕不自在的抖了抖肩膀,他知道这位岳阳王一向慎重的性格,不该说的话绝对不会乱说,因此这或许只是随心之语,但是此情此景下,戚昕听着陈叔慎这句话还是觉得有含沙射影的意思。

    陈叔坚沉声说道:“江陵支撑不了多久的,而且我们现在这些兵马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