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让傅縡在惊讶之余,也升起依靠岭南抵挡李荩忱的信心。

    毕竟岭南是南陈的龙兴之地,这里很多的士族和南陈都是有关系的,自然也不想看着南陈分崩离析,因此尚且坚定的站在沈君高和敷在这一边。而沈君高和傅縡也进行了分工,西部归傅縡,东部归沈君高,就算是不求能够拯救南陈,也可以先挡住李荩忱,在岭南这里另外开辟一片天地,也算是能够为南陈留下一丝火种。

    不过现在建康府的消息再一次传来,也让岭南人心波动,陈叔陵的所作所为让大家觉得继续为这个朝廷效忠似乎很不值得。而傅縡现在虽然恨不得把陈叔陵碎尸万段,却也只能亲临一线,稳住军心。

    要是萧世廉真的杀入严关,那岭南一带无险可守,尤其是蜀汉强大的水师可以顺着漓水直扑广州,到时候就算是人心向着南陈,恐怕也为时晚矣。

    当侯亶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傅縡更是打起了十二分小心。因为他能够感受到身后投来的目光,这些岭南官员和将领们有犹豫、有担心、更有好奇,显然他们也想知道萧世廉这个“岭南后裔”会开出什么价码,毕竟荆州的吕忠肃和顾觉的例子摆在那里,萧世廉至少不会亏待大家的。

    “侯君此来,想要说什么?”傅縡冷声问道。

    侯亶是开国功臣、武将栋梁侯安都的儿子,所以他还真的不敢做出什么“斩杀使者、彰显决心”的举动,更何况“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也算是长久以来的传统,作为一个佛教徒,傅縡肯定不会做出这种杀戮的事情。

    而侯亶微笑着说道“当然是劝降。”

    周围的人都有些诧异,大家当然知道你是来干嘛的,但是也不用说的这么直白吧?

    难道萧世廉真的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还有一些文官更是觉得这是在是侮辱,不管怎么劝降,好歹你得在面子上遮掩一下吧。

    侯亶根本不给傅縡开口的机会,径直说道“路途遥远,可能傅公还不知道,就在三天前,贵国岳阳王已经率部在豫章郡投降,而更早的时候,荆州刺史陈慧纪开寻阳郡投降,江州刺史黄玩献晋熙郡(今安徽潜山),如此一来赣水沿线、鄱阳两侧以及江右之地已经全归入我大汉麾下。”

    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默,而傅縡脸上神情一变再变。岭南和江南有梅岭作为阻拦,再加上严关在西侧,路途遥远以及战乱,所以他们这里的确还没有收到消息,如果侯亶说的是真的,那么现在李荩忱应该已经剑指建康府。

    南陈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别说岭南了,恐怕建康府之外还在发生什么,他们都已经不在乎了。

    这岭南之地,注定没有援兵,而且作为皇亲国戚的陈慧纪和陈叔慎都投降了,大家真的还要再坚守下去么?

    侯亶看上去并不像是在劝降的,反倒是像来下最后通牒的······

    “去留如何,征东大将军愿意给诸位一天考虑,一天之后若是没有回复,立刻攻城。”侯亶郑重一拱手,转身潇洒离开了城楼。

    。

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 
“荒唐!”萧世廉伸手一拍桌子,怒道,“某是让你去劝降的,不是让你去下战书的!你还真是好大的胆子!”

    站在面前的侯亶却是沉声说道:“将军,大势如此,顽抗者不过是化为齑粉,事到如今如果我们再低声下气的说话,以后这些人入了我大汉,岂不是要骑在我们头上耀武扬威,此时就是要告诉他们,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萧世廉皱了皱眉,侯亶说的倒是没错,李荩忱在南陈的进攻进行的实在是太顺利了,大量的南陈文武官员涌入,加入到这个团体之中,如果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个位置得来的宝贵,那么自然也没有办法保证他们对于南陈的忠诚。

    还不等萧世廉开口,一名斥候便快步冲进来:“启禀将军,富川方向发现陈人旗号大队兵马,人数应该在五千左右,另外象郡方向似乎也有援军正在向这边赶来。”

    登时在场的将领们神情都是一动,唐孝沉声说道:“是什么人的旗号,可曾探查清楚?”

    “似乎是岭南部落还有越人,不过其中也掺杂有陈人兵马,旗号各不相同。”斥候有些无奈的说道,显然他们对于岭南这边的具体状况也不算熟悉。

    萧世廉皱了皱眉,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沈君高这个平越中郎将调动的兵马,或许这些军队都不算什么精锐,甚至还有蛮人混杂在其中,但是要是真的死守这严关,那倒是个麻烦

    更重要的是现在援军来了,傅縡还会考虑投降的事情么

    “事不宜迟,把所有的斥候都派出去,沿途截杀敌人的使者,大军速速挺进到严关城下!”萧世廉急声说道,“准备攻城!”

    “报!”又是一名斥候冲进来,“将军,严关城头升起‘沈’字将旗,应当是平越中郎将沈君高!”

    这一次唐孝和李询等人都坐不住了,当即纷纷拱手说道:“将军,不能再等了,准备开战吧。”

    沈君高带着援兵一来,显然傅縡和原本的严关守将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一边说着,大家一边看向旁边脸上带着庆幸神色的侯亶,忍不住感慨一声,这小子还真的是命好。如果不是他丢下一番狠话就跑,现在有可能已经沦为沈君高的阶下囚了。这位沈公可是出了名的果断决绝,当然不会和傅縡一样好说话。

    萧世廉微微眯眼看向远方的严关,沈君高和傅縡,你们既然想要当孤臣,那某就成全你们。

    而他身后的李询等人脸上也露出激动的神色,萧世廉带着进攻岭南的军队有两万,除了唐孝一部之外,其余的都是李询和罗毅的兵马,这些人马之中一部分是北周降兵,一部分是新招募的蜀汉士卒,都属于没有功劳甚至还有罪过在身的人,所以他们巴不得能够和南陈军队大战一场以求能够建功立业。

    若是南陈军队真的都和豫章郡、寻阳郡那样望风而降,那大家还有什么可打的,因此现在沈君高和傅縡要打,他们当然摩拳擦掌。

    ————————

    沈君高是一路从广州狂奔而来的,当然他还尽最大可能调动了岭南能够调动的兵马。

    不管怎么说岭南也都是南陈的龙兴之地,这里有大量效忠于南陈的越人和其余各族部落,而这些部落的统领就是赫赫有名的冼夫人。

    冼夫人名叫冼英,现在已经年过花甲,她一声致力于岭南的稳定和繁荣,可以说岭南有今日的景象和冼夫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南陈也因此册封冼夫人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

    历史上南陈灭亡之后,岭南各族想要趁机反隋自立,冼夫人为了防止隋朝大军进攻,凭借个人威望统筹安抚岭南,硬生生的将这一股反叛浪潮压了下去,而隋文帝对此也大加赞赏。而历朝历代对于冼夫人这种追求和平、避免战乱和华夏统一的精神也多加赞扬和追封,尊称其为“岭南圣母”,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总理更是以“巾帼英雄第一人”称赞之。

    但是这个在岭南有着很大声望的冼夫人,却让沈君高头疼不已,他集结兵力实际上主要还是依靠的本地百越,而冼夫人似乎对沈君高率兵抵抗的行为并不怎么赞扬,因此沈君高最终只能调动和南陈朝廷最为亲近的几个部落,否则所有的百越兵马动起来,至少得有四五万之众。

    不过大战将至,沈君高也顾不得去考虑冼夫人在想什么,只能尽量把更多的兵马向严关汇聚。

    这一路紧赶慢赶,总算是看到城头上的旗帜依然还是南陈的,这让沈君高也长松一口气。

    并没有注意到自傅縡以降有些怪异的目光,沈君高沉声说道:“萧世廉率领的兵马应该只有两万左右,而我们可以在三天之内汇聚将近三万兵马,完全可以出城一战,只要从萧世廉手中抢下湘水渡口,我们就能够阻拦其水师顺灵渠进入漓水。”

    傅縡顿时神情一振,说实在侯亶的威胁尚且还在耳边回荡,要说心里一点儿都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说句实话,如果不是沈君高这么快抵达,恐怕傅縡真的得和下面人商量一下该怎么办了。

    “傅公,国难临头,我们必须要共渡难关了。”沈君高咬着牙说道。

    傅縡郑重的一点头,只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些想法实在是可耻。

    风吹动着衣袖,两个人站在城头上对视一眼,国家危亡,他们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谁是忠臣!

    只不过沈君高和傅縡并不清楚,就当他们两个下定决心的时候,不远处的上城步道入口,几名严关守将对视一眼,神情复杂。其中一个人真的忍不住了,压低声音说道:“凭借那帮冼夫人都打不过的百越人,靠谱么”

    “而且听说冼夫人似乎不愿意追随沈公啊。”

    “你且听听,这不过三万乌合之众,就打算出城邀战,到底是两个文人,也不看看对面的是谁。萧世廉也好,李询也罢,哪个是好惹的?这帮家伙从出蜀之后几乎一场像样的大战都没有打过,就等着拿咱们打牙祭呢。”

    

第一千一十九章 颠倒() 
“那怎么办,我们应该告诉······”一名年轻的仗主忍不住说道,不过注意到周围人的目光都不对,声音顿时小了下去。

    “他们两个要当孤臣,让他们当去,”一名偏将声音冰冷,“咱们这么多弟兄不能白白交代在这里,到时候连抚恤都没有,咱们哪里还有颜面活在这世上。小七,你还是萧家旧部呢,下午的斥候是你的麾下抽调出去的,你知道该怎么做么?”

    被叫到的那名仗主郑重一颔首:“放心。”

    “咱们到时候就听从萧将军的吩咐。”另一名偏将也说道,“说什么也不能给这两个家伙陪葬。”

    ————————————

    萧世廉也没有想到,原本的进军竟然直接演变成了一场大战,更没有想到沈君高和傅縡竟然直接率军出城,大军直接扑向萧世廉率军屯驻的湘水渡口。

    实际上他们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原因,严关毕竟是在山中而不是在灵渠边,因此如果萧世廉率军直接走灵渠绕过严关也不是不可能,为了防止被包抄后路,沈君高和傅縡只能先一步抢夺湘水渡口。

    但是在萧世廉看来,他们未免有些托大,虽然他们的麾下有三万兵马,但是这些兵马是什么性质的,严关城中透露出来的消息已经分明告诉了萧世廉,更何况严关的守将们显然就等着萧世廉的命令倒戈一击,因此实际上沈君高他们能够依靠的人也就是两万多。

    沈君高和傅縡这么不知天高地厚,更是让李询等人觉得受到了侮辱,这分明是不把他们看在眼里。

    南陈军队是在上午开出严关的,沈君高率领由岭南各州府本地乡兵和新兵总共七八千人组成的主力作为中军,而百越兵马六千掩护左翼,象郡等地的乡兵五千掩护右翼,而傅縡率领五千严关守军作为后军,剩下的军队把守严关。

    这个布阵中规中矩,可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知道内情的蜀汉将领们却都心知肚明。

    “文官误国啊。”罗毅勒住马缰,看着前方汇聚的南陈兵马,忍不住感慨一声。这些兵马看上去声势浩大,但是只要粗通军事的人都能够看出来,这也就是行军布阵稍微有一些章法,但是军队阵列不齐,旗帜更是混乱不堪,乱哄哄的就完全像是一群乱民。

    再看看萧世廉这边,萧世廉亲自带领中军坐镇中间,而李询在左翼前出的位置,唐孝的部下最少、并且在之前的大战之中已经多有斩获,所以被萧世廉布置在了右翼侧后方,主要是为了掩护身后的渡口。而水师的几艘楼船拱卫着一艘五牙大舰在渡口外的水面上随时准备支援战斗。

    整个蜀汉军阵形成弯刀形状,李询的左翼是刀尖,而萧世廉的中军是刀刃,整支军队以渡口为刀柄,随时准备将任何敢于进攻的军队劈砍成两半。

    更重要的是蜀汉军队都是至少经过阵列训练的,大军守株待兔、以静制动,一排排士卒排列整齐,随时准备进攻。

    “这话不全对,”李询似乎心情不错,微笑着说道,“如果沈君高和傅縡再不上的话,这仗就没得打了。要打的是文官、不想打的是武将,倒真是有趣。”

    罗毅不由得笑道:“也对,要是他们都不打,咱们真的是不战而胜了,这功劳可就少了太多,将军,你觉得沈君高接下来会如何变阵?”

    李询紧紧盯着前方乱糟糟的南陈阵列,沉声说道:“百越人只是附庸,肯定会先让他们充当炮灰的,再往前不超过百丈,沈君高必然会变阵,十有八九会让左右两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