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不上就要面对现实了。

    鸣金的声音骤然响起,打破了战场上有些单调的吼声和风声。

    快速推进的潮流终于缓缓减速,迎风舞动的旗帜开始倒卷,将士们逐步后退。而突厥人也似乎终于松了一口气,当然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没有勇气重新杀过来,只是减慢速度依托大河列阵,随时准备过河。

    看着周围照亮黑暗的火焰,看着那些满地乱跑的牛羊和人影,徐德言闭上眼睛,长长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这一战总算是以汉军的大胜落下帷幕。

    ————————…

    曹忠带着休整的五千将士前来支援的时候已经是小半个时辰之后了,而此时突厥叶护阿施步已经渡过了大河,算起来他的身边应该还有五六千的骑兵。

    这一支骑兵应该已经没有勇气重返战场,但是却已经是西北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尤其是已经彻底丧失了一切的突厥人,无疑将会变得更加暴虐和肆无忌惮,为了生存他们有可能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至少突厥人的主力已经被消灭殆尽,而突厥人也留下了大量的车马牛羊、金银珠宝,更重要的是仅仅是汉人奴隶就有三四万之多,而且这之中大多数都是青壮年,这意味着是一股不可忽视的人口补充,对于已经千疮百孔的西北,这些人的作用可想而知。

    更遑论还有大量突厥人俘虏,对于他们,没有人打算心慈手软。让他们感受一下汉人奴隶的待遇,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草原民族和华夏民族的斗争之中,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心慈手软,只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因此可以说这一战也算是收获颇丰,至少对得起这些钱粮消耗,也对得起这么多将士的浴血奋战。

    当然有人满意就有人不满意,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看上去有些简陋,营帐帘幕被一下子掀开,寒风骤然卷进来,于玺捧着头盔,他的衣甲上还有细细密密的冰棱,只不过此时这个年轻将领看上去非常有脾气,一副有奸佞的神情审视着大帐之中的人:

    “为什么下令收兵?!是谁下的命令?!”

    “见到上官都不行礼么?!”于翼一拍桌子。

    对于自己的父亲,于玺当然还是不敢大吼大叫的,急忙说道:“父帅,为什么要鸣金收兵,我们明明都已经快要追上突厥人了!”

    “这是老夫下的命令,你可有异议?!”于翼哼了一声。

第一一五六章 祸水西引() 
自家老子生气了,于玺顿时没了脾气。

    而跟在他身后的侯秘皱眉说道:“将军明鉴,于少将军只是想要询问收兵的理由,毕竟当时我们或许的确有能力把突厥人击杀在河边。”

    于翼冷冷的看过来,却没有说话,而徐德言大步走上前,伸手掀开营帐的帷幕:“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更何况是人!你们且来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

    于玺和侯秘有些诧异,他们是一路上气冲冲走过来的,也看到了很多,但是终归没有放在心上,此时他们方才诧异的发现,很多刚才还生龙活虎向前冲的将士,此时已经瘫坐在地上,而少数能站着的也是一步一拐的向前走。

    后续上来的将士正在搬运东西,而被解救出来的汉人妇孺也在帮忙烧火做饭。

    当最后一口气呼出去之后,所有人剩下的就只有筋疲力尽。

    从南向北冲杀的这一支汉军尚且还好,至少他们原本的任务是接替之前城上的将士们准备迎战突厥人,所以精力充沛,而对于从北向南的这一支汉军,之前的风雪行军本来就已经消耗了他们很多的体力,否则也不会这么长时间方才绕过并不算非常长的河谷。

    毕竟在原野戈壁上和在河谷之中是截然不同的。

    而等今天晚上进攻发起之后,从南到北一路狂奔,几乎没有什么停歇,可以说是追着突厥人打了一路子,现在显然已经消耗干净了他们最后的一点儿体力,之前还能够因为那一股愤懑之气支撑着,如今收兵之后累的站都站不起来。

    这一支军队的体力,已经被完全压榨了出来。

    继续向前冲的话,说不定真的会出人命。

    于玺默默地放下帷幕,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固然没错,但是现实摆在这里,于翼和徐德言的考量也没有错。

    要怪那就怪突厥人跑的实在是太快的。

    “追不上也就追不上吧,这未尝不是什么好事。”曹忠此时缓缓说道,让营帐之中的气氛缓和了些许,“突厥人向西去,本身就符合我们的愿望。”

    “这?”于玺怔了一下。

    而对于大汉在西北的安排布置更加清楚的侯秘已经明白过来:“也是,我们在武威那边同样重兵云集,而且还能依托长城和烽燧步步为营,所以本身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从武威继续向西,可就不是我们的掌控了,给吐谷浑人找点儿麻烦未尝不是好事。”

    吐谷浑现在虽然和大汉保持着结盟共同对抗突厥的关系,但是谁都清楚这实际上只是在突厥人的压力下的不得已罢了,毕竟吐谷浑人也好,大汉也罢,对于河西走廊以及更辽阔的西域肯定都有觊觎的,只不过现在无论是谁都没有能力全部掌控河西,只能维持现在大汉在东侧武威、吐谷浑在西侧沙州的局面,而实际上等到打败了突厥人,双方少不得要有大战。

    历史上隋唐都有和吐谷浑开战,唐太宗更是尽遣大军,征服了吐谷浑。

    现在在大汉很难把重心放在西北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这些突厥人给吐谷浑制造一点的麻烦,未尝不是好事。

    “但是既然突厥人能够在这里向西渡河,自然也能够在南边重新回来,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徐德言紧接着说道,突厥人肯定不会不记仇,“既然突厥人的牲畜等等全部都丢在了这里,那么就算是他们直接从回乐城南下也没有办法凭借骑兵威胁到灵武,我们也是时候抓紧南退了。”

    对这一点大家都是同意的,当初坚守灵武和回乐的目的就是为了挡住突厥人的脚步,更或者说是挡住如此大数量突厥人的脚步,这么多突厥人一下子涌入西北,哪怕他们单纯的只是想要就食,也必然给整个西北带来灭顶之灾。

    现在突厥人已经没有了劳力和牲畜,不过就是一群游兵散勇,就算是他们能够流窜入西北也不惧怕他们,毕竟西北的农耕和放牧等等和中原有所不同,多数都是采用军屯和村寨相互连接、相互依靠的方式,单纯一支突厥骑兵就算是冲进来,短时间内也很难造成什么破坏。

    而且突厥人这一战想来也被杀破胆了,就算是重新回到大河东岸,继续南下的可能也不大,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们是这个时候真的已经是丧家之犬的突厥叶护阿施步,恐怕也不会冒险掉头,倒不如趁着吐谷浑那边还没有反应过来,先去打打秋风。

    所以就当前的战局来看,大军南返已经是必然,只要加强沿着大河一线的侦查就可以了。

    更何况大军在北方停留的时间也不短了,人吃马嚼的消耗已经快把蜀中运来的粮食消耗干净,而且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杨坚正在西北的萧关和平高郡一带屯兵,若是大汉占有灵武郡,那么灵武郡和大汉控制的西北各郡之间就等于被横插一脚。

    不管朝廷是怎么想的,杨坚又是不是打算要主动惹是生非,大军停留在灵武显然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必须要尽快把这一战的缴获运到南边去。

    毕竟灵武这个地方还是太靠北,而且一座孤城悬在塞外,也不利于进退,大汉现在经营的重点还是天水、安定和武威形成的这个三角。

    当然既然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自然也就要说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于翼甚至是整个蓝田于氏以及其麾下上万将士的归属。杨坚显然已经做好了壮士断腕的准备,派遣梁睿前来显然就是不打算给于翼任何在其中摇摆的机会。

    梁睿不但是于翼的老上司,也以杀伐果断著称,若是于翼想要在双方之间寻找到一个骑墙的位置,梁睿肯定会果断的和他划清界限,然后牢牢地关上萧关的大门。

    而如果于翼想要在这个时候回到北周的怀抱之中,继续做北周的忠臣,那么等待他的肯定是解甲归田,甚至整个蓝田于氏都少不了会因此一蹶不振,毕竟双方的关系现在已经到了非常敏感的地步,杨坚肯定不会让于翼再担当重任,更不要说和大汉这边关系更近的于玺等人,毕竟他们是真正的和汉军并肩作战过的。

    

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 
因此留给于翼的好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至少投靠向李荩忱这边,也算是于翼军中上下的共识。

    一时间营帐之中有些诡异的沉默。

    曹忠和徐德言对视一眼,曹忠缓缓开口:“老将军,关于贵军的去留,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我们必然不会横加干扰。不过还请老将军放心,现在朝廷正在和贵国派出的使者谈判,陛下的态度还是非常明确地,要求贵国一定要确保老将军以及将军麾下所有将士家眷的安全。在当前的情况下,除非杨坚真的打算撕破脸,否则是不会违背约定的。”

    于翼并没有说话,而旁边的于玺不由得露出喜悦的神情。

    这实际上才是他们最担心的一环。虽然在这个时代,因为各个家族的庞大背景摆在这里,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的把一个家族连根拔起或者拿着谁的家眷作为威胁。

    当初北齐宰相杨愔被杀的时候,北齐的朝廷也想灭了杨氏满门,结果朝廷上下一致反对,无奈之下只能把惩戒控制在杨愔的直系亲属,这才给了弘农杨氏救人以及之后东山再起的机会。

    相同的道理,虽然杨氏、李氏等都已经倒向了李荩忱,但是杨坚终究没有敢把他们怎么样,这些家族早就已经和北方的各个世家盘根错节的交织在一起,不管是清算谁,都会把其余的所有家族都牵扯进来,这不啻于自毁根基。

    甚至后来陇西李氏之中的李询投降李荩忱,杨坚都没有把以李穆为首的李氏众人怎么样,以李穆的身份,一旦打压,恐怕半个军队都要造反了。

    但是事实归事实,也不可能一点儿都不担心的。说到底家人都是自己的,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家人承担这样的风险。而现在李荩忱竟然直接把这个加入谈判条件,显然也是要付出一定的让步和代价的。

    这也是让于玺感动的地方。

    而于翼只能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李荩忱直接把这个拿出来作为谈判条件,分明就是不打算给他再留下任何一点儿选择的余地了,甚至就算是自己真的回到北周当一个种田翁,恐怕杨坚也会不放心的天天派人盯着自己。

    当即于翼郑重的向着南方遥遥拱手:“某于翼,愿为大汉陛下效犬马之劳!”

    曹忠和徐德言顿时都轻轻松了一口气。

    或许对于大汉来说,这一战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击败了突厥人,而是得到了于翼父子以及这一路兵马,蓝田于氏倒向大汉,代表着原本支撑整个北周国本的柱国制度已经开始晃动,于翼这个老将的加入显然要比杨素和李渊这些年轻人来的有分量。

    毕竟在才能的旁边,身份和名声也是非常重要的。

    ——————————……

    西北千里之外,中原,洛阳。

    再一次走入尉迟迥的府邸,许善心显得信心十足。

    他伸手弹了弹衣袖上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灰尘,大步走入议事堂。

    相比于上一次,尉迟迥和李惠脸上的笑容都看上去真诚了不少。

    实际上许善心也已经在尉迟迥这里坐了很久的冷板凳,尉迟迥显然不打算在宇文宪回到邺城并且给他明确的指示之前,和这个南边来的使者有太多的接触。

    毕竟尉迟迥和南方的关系怎么看都有些敏感,冷落一下南方的使者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今天却不一样了,大汉西北大捷的消息和宇文宪的命令前后脚。尉迟迥也好,李惠也罢,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北周两方北伐,竟然让大汉打了一场恶战,而这场恶战还真的打赢了。

    西北大捷的战报通报天下,大汉朝廷声称消灭突厥大军五万、解救汉人奴隶十万以上,另外粮草牲畜以及抓获的俘虏不计其数。无论是什么时候,汇报军情肯定都有些水分,但是能够把这么大的数字摆出来,就说明大汉实际上获得的好处也不少。

    更重要的是北周重将于翼携带部众归降李荩忱,虽然现在他们这万余兵马不过是无根飘萍,归属李荩忱也在情理之中,双方在西北合作了这么久,杨坚是根本不可能再信任这些人。

    这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