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摩诃的话掷地有声,而陈顼的脸上一流露出一抹赞赏的神色。同时坐在陈顼下手的徐陵缓缓抬起头,看了陈旭一眼,微微颔首。

    陈顼并没有激动的直接站起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显然这一位南陈的皇帝还在犹豫:“攻打西梁是上策固然不假,可是上一次攻打西梁,虽然卿家不在军中,想必也知道吧。”

    对于西梁,南陈不是没有过来往。

    九年之前,韩子高谋反失败,和韩子高素有来往的湘州刺史华皎害怕朝廷追查怪罪,转而投降西梁,而西梁和北周自然不会放过这等上好机会,借此机会发动大规模进攻,希望一举将内政也动荡不安的南陈陷入死地。只可惜他们的对手吴明彻不是那么好惹的,很快西梁和北周惨败而归,

    而借此机会,刚刚废掉陈伯宗的陈顼也希望能够一口吞掉西梁,一来可以解决南陈数代以来的边患问题,二来也能够立威,毕竟杀鸡儆猴,这鸡还是外来的鸡比较实惠。

    只可惜南陈虽然大张旗鼓,徐度、淳于量、吴明彻,将星云集,甚至还曾经一度攻克江陵,最终还是在西梁和北周军队的全力反攻之下不得不败退回来,功亏一篑。

    可以说九年之前那一场大战是南陈无限接近于战胜西梁的大战,然而最后依旧失败。刚刚登基的陈顼对此在心中多少也留下了阴影,对于西线转攻为守,尽量保持现在的防线,不再轻易招惹西梁而或者说招惹其背后的北周,转而将目光投降淮南。

    这才有了后来吴明彻挂帅的收复淮南之战,以及后来的吕梁之战。

    可是谁曾想到,兜兜转转,九年光阴过去,到头来南陈又回到了当年转移战略方向的位置上,只不过现在的南陈已经不是当年的南陈,有了淮南这等长江以北的缓冲之地和战略要地,不用担心朝夕功夫北朝军队就饮马大江,但是现在的北周,又岂是当年的北周?

    吞并了北齐的北周,现在只剩下了南陈和北方时常骚扰边境的突厥这两个忧患。

    北周皇帝宇文邕年纪虽轻,却是一等一雄才大略的主,相比于宇文邕,南陈皇帝陈顼虽然五十多岁,但是终究是上了年纪。而在宇文邕的麾下,无论王轨、韦孝宽,还是杨坚、尉迟迥,都是天下公认的名将,随便拉出来一个南陈都得派出吴明彻这样的名宿来应对。

    而南陈这边,诸如吴明彻这样征战沙场多年的名宿,却已经所剩无几。十年之前进攻西梁之后,司空徐度病逝,而去年当初和吴明彻配合北伐的征西大将军黄法氍也撒手人寰。南陈的星空之上虽然依旧是群星璀璨,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一片星空正在逐渐黯淡。

    这也是为什么陈顼对于萧摩诃有这么大的兴趣,因为陈顼作为大陈的帝王,实在是清楚现在这南陈的国情。现在的南陈,太需要一个能够鼓舞士气、支撑起整片天空的英雄了。

    吴明彻已经老了,而裴忌终究少在沙场,真正能够站出来和北朝名将们相抗衡的,也就只剩下了萧摩诃以及荆州刺史樊毅等寥寥数人。

    现在陈顼重新将九年之前那一场功败垂成的大战提出来,自然也是有他的忧虑。九年之前北周和北齐打得不可开交,照样可以有力量支持西梁,使得西梁竟然在连江陵都丢掉的情况下,依托纪南城积蓄军队,硬生生的将吴明彻打过了大江。

    现在南陈更改进攻的方向,会不会重蹈九年之前的覆辙?

    萧摩诃咬了咬牙,沉声说道:“所以末将以为,现在于我大陈,最好的对策就是对准西梁、静观其变,但有可乘之机,便果断出手,一击致命,一切都在一个用兵快上。”

    “到头来······”陈顼的脸色有些狰狞,“还是一个等字?!”

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么样的君王() 
宫城之外大街上,一处茶铺。

    来来往往的车队人流让整个大街显得热闹非凡,毕竟这条直通宫城的道路是南陈都城的御街,也是整个建康府的主干道,城中好的商铺和酒楼基本都集中在这御街周围,即使是已经快到傍晚,照样难掩喧嚣之气。

    “怎么还不出来,真是快急死人了!”萧世廉端着茶杯,有一口没一口的抿着。从皇宫中出来,无论是前往乌衣巷吴府还是前往夫子庙后萧府,都得从这里经过,可是他和李荩忱坐在这里也有小半个时辰了,怎么两家马车的影子一点儿都没有看到?

    “伯清别着急,不会有事的。”李荩忱优哉游哉的品着茶,实际上这只是路边最常见的大碗茶,而这也就只是遮风挡雨的茶铺显然并不是给达官贵人享受,而是给那些脚夫、车夫解渴的。

    不过这里相比于周围两侧巷子里的茶楼,终究是视野开阔一些,而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李荩忱也好、萧世廉也罢,都没有那么多讲究。

    萧世廉哼了一声,一副敢情不是你爹爹的样子。

    放下茶碗,李荩忱沉声说道:“大都督还有裴尚书都在,就算是将军真的因为性格直爽,有可能出言不逊,两位大人也不会看着他受责罚的,更何况令尊在官场上素来谨慎,肯定会拿捏清楚,估计也是陛下着急问计,所以才用时久了些。”

    萧世廉苦笑一声:“但愿如此。”

    李荩忱眯了眯眼,下意识的看向皇城方向。

    汇报不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相比于其余人,实际上李荩忱对陈顼的性格琢磨的更为透彻,毕竟他有着历史常识,知道陈顼在未来做出的一些决断,而更重要的是,李荩忱是以一个穿越客的角度在看陈顼,而其余人是以君臣的角度在看陈顼。

    私自揣摩上意在任何时候都是大忌讳,即使是吴明彻,平素谈论问题也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有站在陈顼的角度考虑问题。

    简而言之,所有人都是站在自己的方向上,而李荩忱却是站在了陈顼的方向上。很多或许吴明彻和萧摩诃等前线将领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到了陈顼那里就不一定理所当然了。

    历史上对于陈顼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而在李荩忱自己看来,陈顼应该是一个介于雄才大略和志大才疏之间的君王,他看不惯醉生梦死,看不惯偏安一隅,想要建功立业、想要收复北方故土,完成南朝三百年一统天下的宏愿。

    可是在一定程度上,陈顼又总是看不清现实,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他太渴望一场真正的、彻彻底底的胜利,但是老天爷并不总是眷顾他,而北伐也不可能都像南陈进攻淮南那样顺顺利利。

    吕梁之战的起因就是陈顼低估了北齐的实力,不断催促吴明彻动兵,吴明彻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挥师北上,最后更是险些因为其害怕违背皇命和没有办法建功立业的心情而将整个大军断送。

    但要是单纯的说陈顼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君主,又似乎有些贬低他,毕竟陈顼发展国内经济、注重经营荆州、江南的防卫,同时重用贤臣,使得南陈能够在北方强大的压力下依旧平稳的发展进步,能够做到这一点,陈顼确确实实有本事。

    也正是因为陈顼的潜心经营,南陈虽然不容易北上,但是北朝也不是那么容易打过来的。

    只可惜在历史上,陈顼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础,到头来被陈叔宝糟蹋的干净。那些潜心修筑的防线也在陈叔宝的不管不问之中荒芜,最后隋朝大军轻易渡江,而陈叔宝竟然还对萧摩诃依托京城防卫节节防守的策略嗤之以鼻。

    这样的儿子,让李荩忱真的怀疑是不是陈顼亲生的。

    因此在李荩忱心中,陈顼是一个善于守成,但是难于进取的君主,相比于那些打下江山却坐不住江山的君主,陈顼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坐得住江山但是打不下来更多江山的君主。

    而且还得加上一句,这是一个至少在培养儿子上不怎么样的君主。

    人无完人,至少南陈能够摊上这样的君主,也算是幸运,陈顼再不怎么样,也要比北齐的那几个疯子来的好,和他儿子陈叔宝相比更是再典型不过的虎父犬子。

    看着这热闹非凡的建康府,又有谁会想到,在历史上短短十多年后,这一切都将化为冲天大火和灰烬?

    “世忠,你在想什么呢?”萧世廉在李荩忱面前晃了晃。

    李荩忱啊了一声,回过神来:“没什么。”

    萧世廉皱了皱眉:“你真的一点儿都不担心?”

    “这个问题自从出门之后你已经问了四五遍了,”李荩忱慢悠悠品着茶,“还记得当初陛下诏书到达钟离的时候,某说过的话么。”

    “担心也没用,还不如不担心。”萧世廉没好气的哼了一声。

    “这不就得了。”

    ————————————————

    “到头来还是一个等字?!”陈顼重复了一遍,神情有些狰狞,“等,等,等,朕已经等了这么多年,还能等多久?!”

    顿了一下,陈顼径直走到舆图前,重重拍了拍那张图:“你告诉朕,这大陈,又能够等多久?!”

    整个御书房中众人都是悚然,吴明彻和徐陵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就要开口,而一直坐在后面默不作声的裴忌此时也缓缓撑起半边身子,随时都可以站起来。

    不过不等吴明彻他们开口,萧摩诃就已经率先拱手:“启禀陛下,从晋室衣冠南渡到现在,整个华夏已经等了三百年。”

    “你还知道?!”陈顼脸涨得通红,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都已经三百年了,可是你还让朕等下去?!”

    萧摩诃霍然抬头,直直迎着陈顼似乎在喷火的眼睛:“正是因为已经等了三百年,所以我们还可以等下去。”

    顿了一下,萧摩诃抢在陈顼前面,郑重说道:“我们现在等的,是一丝一毫的破绽,只要能够找到、能够等到这破绽,我们就可以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夺江陵!若是还像九年之前那样不管不顾的盲目进攻,到头来只有失败!”

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么样的胜利() 
陈顼脸上微微抽搐一下,紧攥的拳头缓缓松开。

    萧摩诃字字句句,敲打在他心头最痛的地方。成为一个圣明的皇帝,是陈顼多年以来的梦想,而在这乱世之中想要做到这一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统乱世。

    古往今来,开创大统一王朝的帝王都将受到后世的赞扬,比如“祖龙”秦始皇,又比如汉高祖,又比如汉光武,这样名垂青史的机会,要说陈顼不想要那是不可能的。

    而想要统一乱世,就要北伐。

    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北伐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阻碍,九年之前江陵之败,九年之后吕梁之退,都在明明白白的告诉陈顼,他积攒了那么多年的力量,下定了那么坚决的决心,到头来却还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际上这九年中,整个南陈上下都没有闲着,一边舔舐早年侯景之乱和后来韩子高之乱留下的伤口,一边不断地向北推进。至少在这九年间,南陈的国力蒸蒸日上,并且终于拿回来了淮南之地,也让陈顼心中多少有些安慰。

    但是单单只是这样的安慰还是远远不够的,收复淮南只能说是收复失地,因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淮南就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南方土地,按理说这就应该是南朝的地盘,所以拿下淮南并没有办法带给陈顼多少满足感。

    这条北伐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却再一次遭受了吕梁之战的挫折。

    陈顼的目光缓缓在御书房中每一个脸庞上扫过,徐陵重新正襟危坐,吴明彻似乎着急想要说什么,而裴忌微微抬身紧盯着舆图,至于萧摩诃,他至始至终都盯着陈顼。

    九年马不停蹄,到头来拿到的只有淮南,甚至就连江陵还有川蜀南部都还在北周和西梁手中。陈顼不想推卸责任,他是南陈的皇帝,是下达进攻命令的人,现在的无所收获主要问题也肯定在他身上。

    或许真的如萧摩诃所说,自己太急躁了?

    深深吸了一口气,陈顼坐回到椅子上,沉声说道:“卿家所言之‘等’字,到底应该等多久,应该等什么?”

    一直不知道在看什么的徐陵,此时豁然睁开眼睛,老人瞥了陈顼一眼,虽然还是依旧默不作声,但是脸上多少流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轻松神色。

    萧摩诃当即一拱手:“等突厥动手,或者等宇文邕对突厥动手!”

    “突厥?”陈顼声音微微提高,下意识的看向舆图,这个时候他才有些尴尬的发现,自己这一张涵盖了整个南陈以及半边北周的舆图上,并没有一丝一毫突厥人的标注。

    毕竟突厥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草原上民族,而且相对于江南,他们实在是太遥远了。当陈顼始终都把自己的目光集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