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落实下去,一旦在发生什么冲突和人事变迁,不知道会引来什么乱子。

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 
“夫君,用茶。”乐昌从清荷的手中接过来茶杯,递给李荩忱。

    而李荩忱心疼的起身扶住她“好啦,你都挺着一个大肚子,就别走来走去的了。”

    “若是不走来走去,坐在那里也不舒服。”乐昌笑了一声,李荩忱看上去明显心事重重,让她又忍不住担心的问道,“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这倒没有。”李荩忱轻轻握住乐昌的手。

    同时对付北方两个枭雄,一个明争一个暗斗,的确不是什么令人省心的任务,而且国内的各项事宜也有接二连三的压过来,淮西那边雪灾刚刚处理好,淮南这边又有耕地和互市的事情需要处理,而枢密院那里李荩忱自然也不能放手不管,缺乏经验的杨素和年迈了的蒋元逊显然很难支撑起来这个摊子,只能等裴子烈抽出身来。

    虽然李荩忱知道,自己现在手上有这么多人才应该知足了,但是还是多少感觉到捉襟见肘的无奈,恨不得把其中可以独当一面的裴子烈、萧世廉等人拆开来当做两个用,而自己更是能够来个影分身多好。

    可是这本来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只是李荩忱,杨坚和宇文宪又何尝不在面临这个问题。三百年的乱世,已经从根本上摧毁了这个民族积攒了秦汉两个朝代的财富和资源,民间对于教育的忽视和一些古籍的散佚,更是进一步限制了人才的产生。

    纵观整个华夏上下历朝历代,凡是开国君主,手下必然都会人才济济,而在这么多朝代之中,人才的实力最弱、文臣武将最不为人所知的,应该就是杨坚的隋朝了,后人可以对于秦汉或者唐宋扶危定难、开创基业的能臣名将如数家珍,可是对于隋初恐怕可以叫上名来的也就只有一个越国公杨素了。

    因此不仅仅是李荩忱现在面临着人才的缺乏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宁肯在选拔人才的制度改革上让步,也要保证学院的顺利开张。真正到了战时需要用人的时候,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至少在学院受过教育的要比随便抓来的靠谱。

    不过到底能够靠谱多少,至少现在李荩忱自己心里面也没有定论,只能说他现在已经播下了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有的时候真的要看上天造化。

    “陛下今天去东宫,可见到了沈姊姊?”乐昌也意识到李荩忱必然还是有什么烦心事,急忙转移话题。

    李荩忱怔了一下,方才想起来乐昌说的是谁,素淡的衣着,清冷的容颜,还有那如泣如诉的琴声以及乍放即收的哭声,骤然浮出脑海。在离开了东宫后院之后,李荩忱先去枢密院,再见陈禹,一时间都把这个女子丢到脑后了。

    不过李荩忱不得不承认,沈婺华的容貌姿色没的说,而且也成功给自己留下了印象“见到了。”

    “沈姊姊也是个可怜人。”乐昌低声说道。

    而李荩忱目光变得怪异,他看了乐昌一眼,自家娘子怎么现在开始热衷于拉皮条,而且还是给自己的夫君和嫂嫂拉皮条?还是她觉得陈叔宝罪大恶极,所以想要给自己这位兄长戴上几顶绿帽子好解气?

    感受到李荩忱的目光,乐昌无奈的说道“陛下莫要多想,沈姊姊这二十年过的悲凉,臣妾也不想让这么好好的一个人儿就此孤独终老。夫君若是不嫌弃,能够照拂自然最好。”

    李荩忱大概反应过来,乐昌怜惜沈婺华命运悲惨是一方面,十有也是因为张丽华和孔氏等人的存在以及之后还要入宫的未定的几个女子而感到了威胁,毕竟沈婺华的前车之鉴摆在这里,乐昌没有危机感也不可能。所以她干脆一边收拢后宫之中萧湘和尉迟炽繁之心,一边想要尽量把和自己熟悉的人都塞给李荩忱。

    不得不说,这丫头的手腕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是也算操控的有模有样。当然了,从乐昌这几天的愤懑来看,宁远主动招惹李荩忱,是她始料未及的。不过宁远这么一个俏生生的小姑娘放在李荩忱的面前,早晚会被李荩忱吃下去,因此乐昌并不是没有心理准备。

    “丧父之后,又是十年冷宫,的确可怜。”李荩忱淡淡说道,“东宫那边基本要移交给枢密院了,她的身份毕竟······继续留在东宫也的确不合适。朕明天就把东宫后院的事情交给怜儿来处理,她一个长公主也不能每天游手好闲的。至于沈婺华······便让她先跟在朕身边处理处理文书之类的吧,现在公文案牍日益增多,黄琦又不可能晚上也一直随驾,张丽华忙不过来,有个人帮衬也是好事。”

    其实不只是乐昌,李荩忱也不倾向于让张丽华一个人长期担任自己身边文书的任务,而孔望仙因为之前有好几次通风报信的功劳,所以李荩忱安排了她帮助乐昌管理宫中财务,自然不可能再给她分权过多,因此有一个人,尤其是和张丽华势同水火的人,能够出来制衡一下张丽华也无坏处。

    对于张丽华这个女人,李荩忱不得不承认她非常的有魅力,也很聪明,但是这种聪明更多的是小心机和小聪明,也难怪陈叔宝在历史上屡屡让张丽华帮着批改奏章,没有差错却也难见建树。而这种小聪明如果用错了地方,诸如争风吃醋上,很有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冲突,甚至有可能直接威胁到某个人的安全,毕竟萧湘和尉迟炽繁都是性格爽直的女孩,真的要说这心计之争,必然不是张丽华的对手。

    而李荩忱就算是明显偏袒于萧湘等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朕时常奔波在外,家中还得多劳烦乐儿了。”李荩忱捏了捏乐昌柔若无骨的纤手,“现在这个小家伙快要出来了,乐儿每天重要的是平心静气、好生休养,只要有什么问题,朕来解决。”

    乐昌柔柔一笑“陛下放心便是,妾身心中还是有分寸的。”

    “对了,怎么没有看到宁远?”李荩忱总算是把话题落到自己一直想问的上面了。

    而乐昌秀眉一挑“宁儿背书去了。”

    。

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党() 
李荩忱讪讪一笑。

    那天宁远就是因为背书背的少,结果好几次没有接上来,一杯杯酒喝下去,趁着醉酒吻上了李荩忱,俨然乐昌现在下决心要提防这件事情,不能再给这个小丫头机会。

    看到了李荩忱的神情,乐昌轻轻叹息一声:“夫君,宁儿虽然也不算小了,但是虽然从小父皇就宠爱她,但是毕竟父皇每日忙碌,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时间来陪伴她,这丫头能够平平安安的成长到现在,妾身已经谢天谢地了。既然人都已经落在夫君的手中了,夫君就让她再快快乐乐的做几天孩子吧。”

    李荩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朕又不是好色之徒,怎么可能是个女人就要拉过来行苟合之事,此事都听你的。”

    “哦?”乐昌声音一提,上下打量着正襟危坐的李荩忱。

    说的我好像都信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而国之根本,在农耕。

    尤其是对于一个农业民族来说,面朝黄土背朝天才是大多数人接受的生活,肚子都吃不饱,其余都是免谈。

    还没过年的时候,春耕就已经开始准备,毕竟在去年一年之中大汉实现了从无到有,流动的人口、偌大的土地,如何分配官吏以及为数不多的青壮年,本来就是一个难题,因此朝廷也只能尽量早的准备。正是因为看出来了朝廷在这一点上的无奈,所以杨素干脆建议把大规模北上的时间推后至少一年,止痒至少也给朝廷一个喘息的机会。

    否则朝廷上下可不都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那些老一辈的官员一直这样连轴转的话,是要出问题的。

    按照规定,李荩忱身为皇帝是要主持春耕大典以劝农桑的,而在这件事上李荩忱落实的一向非常好,他去年就曾经亲自下到田里耕种,种子才播种下去,人心就已经狠狠的收割了一波,导致后来宇文宪都跟着有样学样当然了让宇文去做自然就有些勉强,恨不得死在冯小怜肚皮上的宇文是不会考虑脚踩在冰凉的泥泞之中扶着犁耙向前走的。

    而今年李荩忱本来就打算到淮南去视察农耕情况,所以负责规划行程的黄琦干脆建议李荩忱合二为一,李荩忱自然乐得于此,因此今年李荩忱会在广陵这个淮南的中心举行春耕典礼,也算是对于朝廷新的淮南开垦政策背书。

    刚刚过了上元节没有多久,李荩忱便从燕子矶登船顺流而下,直接前往瓜洲渡,春耕的时间算起来已经临近,自然也不能太晚。

    大汉水师的五牙大舰上,旗帜迎着江风舞动。

    而李荩忱捧着一本《商君书》,看的津津有味。新年伊始,事情还没有那么多,各地的州府都忙着处理新年期间积压的工作,就算是有什么新的问题也不会这么早就上报,这也让李荩忱有难得的机会看书,毕竟平日里他每天都快被堆积的奏章压在下面了,哪里还有这个闲情逸致。

    尤其是大汉去年从东到西,再从南到北,几乎没有消停,各种各样的事情自然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很多官员都是新官上任,没有经验也不敢妄下结论,所以只能让李荩忱定夺。

    想想自己守着几个如花似玉的老婆这么久,都没有机会温存几天,李荩忱就想流泪,甚至还有些羡慕宇文同志,至少这位同志每天竟然还能饮酒作乐,要知道就连陈叔宝怀里抱着美人都得批改奏章呢。

    “陛下,时候不早了,该休息了。”一名女子跪在李荩忱的身侧,微微挡住了烛光,正是这一次被李荩忱带出来的沈婺华。

    相比于和李荩忱第一次见面,这次她换上了女官的服侍,显得更加中性化,但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于如此佳人来说显然并不怎么适用,即使是如此朴素的打扮,李荩忱的目光瞥到她依然心中一动。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绝色娇娆李荩忱也不是没有见过,无论是乐昌和宁远,还是尉迟炽繁和萧湘,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又焉能是等闲姿色?更不要说还有张丽华这个鼎鼎大名的“红颜祸水”在。

    不过或许是因为出于同情,又或许是因为被她身上这一股始终和人若即若离的气质所吸引,李荩忱承认自己心动还是难免的。

    所谓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时间尚早。”李荩忱笑了一声,虽然这个时代极度缺少计时工具,但是大概的时间他还是心里有数的,外面月亮才不过刚刚升起来尚未到中天,在后世这个情况下也就是晚上**点钟的样子。

    沈婺华欲言又止,她毕竟生在沈氏这样的豪门望族,从小还真的没有干过什么伺候别人的事情,所以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只能微微低头。

    而李荩忱意识到她平日里应该作息时间都非常规律的,尤其是古人的作息习惯和后人又有不同,因为蜡烛和油灯等等照明用具的珍贵,所以古人为了减少在黑暗之中的活动时间,基本上都会睡得很早,当然了相对应的起床也会早,比如上朝的时候,路远一些的大臣甚至三点就要起床更衣,而五点多就会聚集到宫门口等待上朝。

    相比之下,李荩忱每次批改奏章,实际上都要推迟到每天的亥时甚至到将近子时,也就是后世十一点左右才会睡觉,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熬夜修仙党了。

    “你若是疲倦了,就先去睡吧。”李荩忱微笑着说道。

    沈婺华现在已经完全是送到他嘴边的肉了,这一次李荩忱轻车简从前往淮南,身边的女人只带了一个沈婺华,实际上也是乐昌在想办法给他们两个创造机会罢了,当然了尉迟炽繁要照顾自己的女儿,萧湘被乐昌拽着盯住宁远读书,后宫之中也的确没有谁能够跟着李荩忱出来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荩忱并没有着急直接把沈婺华吃抹干净,毕竟这感情还是要培养的,“日久生情”虽然也并非不可以,但是这女人万一心里不情愿、大呼小叫的,让外面的人听见了,李荩忱也觉得丢人。所以现在李荩忱住在内间,而沈婺华以随身女官的身份住在外间,倒也没有什么可以引起非议的地方。

    

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内法() 
“奴婢不困。”沈婺华低声说道。

    “也罢,那聊聊天?”李荩忱放下书,否则让俏生生一个女子在旁边看着自己看书算什么事,“朕这很长时间都没读过书了,真的怀念当初,至少孝穆公的书架上的书随便抽一本就能看多半天。”

    李荩忱虽然有着对于整个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知识面,但是这些只是太多也太繁杂,并且其中的很多或许并不适用于这个时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