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洛?蓝田?

    高熲在心里否决掉了这两个地方。

    “我们必须要为隋王争取时间,”贺若弼沉声说道,“坚守住武关的每一刻,都是给隋王争取到的时间······时间,就是命啊。”

    。

第一二七八章 年轻人的把戏() 
武关城上,已经是前所未有的紧张。

    贺若弼和高熲是半天前才抵达的,而他们斩掉的那个偏将便是之前淇水防线的守将,这个家伙竟然在看着敌人要冲上来的时候就丢下军队先跑了,所以杀他自然也不冤枉他。

    毕竟贺若弼和高熲带着大军从蓝田一路狂奔到武关,竟然也就比萧世廉从南阳冲过淇水快了一点儿,几乎可以说北周军队在淅阳郡、淇水等地组织的反抗根本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所以贺若弼大发雷霆、并且以这么一个败将杀鸡儆猴,也是必然的。

    否则士气低落、将领各怀心思,这武关就不要守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武关也都是关中东南门户,也是从先秦时代开始就作为重镇经营的地方,所以关城高大坚固,城中储存了大量的守城器械。而且随着贺若弼和高熲带着五万兵马抵达武关,武关的守军数量更是攀升到了八万之多。

    显然杨坚也是下了血本,如此要地绝对不容有失。

    而历史上武关也并不是没有被攻克过,刘邦入关中而成就大汉的霸业,走的就是武关道。而也正是因为此,当七百年后,汉军卷土重来的时候,困守关中、和当初的秦朝几乎别无二样的周人,心中少不得惴惴。

    历史总是喜欢重演,而天道也总是轮回,所以周人也害怕自己会重新走秦人的道路。

    不管是出于对这个战略要地的重视,还是出于这种心理安全的需要,杨坚都不允许武关出现问题,而这样的压力自然而然也就落在了贺若弼和高熲的肩膀上。

    “报,五里外,有敌人哨探!”传令兵飞快的冲过来。

    这么快?!

    贺若弼和高熲下意识的对视一眼。

    这样算的话,萧世廉应该是马不停蹄、衔尾追击而来。

    这家伙还真的是发疯了?

    “擂鼓,备战!”贺若弼果断的下令。

    不管你们汉人如果席卷如潮水,都要让你们在武关这铜墙铁壁之下撞一个头破血流!

    ——————————…

    “报,敌人迫近岐州,人数在五万以上!”

    “报,天水有一队约两千人骑兵南下,目标应当是岐州城北的军寨!另有超过万人的步卒紧随其后。”

    一条又一条的战报送到右扶风郡大将军行辕。

    李衍眉头紧皱,看着舆图上标注出来的敌情。

    现在汉军的战略目标似乎非常明显,兵锋分成两路直指岐州,如果没有算错的话,在攻破岐州之后,他们就会直扑右扶风,就算是不拿下长安,也会先把右扶风这个长安的西侧最后屏障拿下来。

    岐州能够坚持多久,说句实话李衍自己心里也没有数,但是他很清楚,岐州不能丢。

    “走,我们去岐州。”李衍果断的说道。

    守在岐州的是右卫大将军虞庆则——相比于南朝,北周的各个官职都喜欢在前面加“大”和“上”等来凸显尊贵,实际上右卫大将军类似于南陈的右卫将军,为京城外禁军的统帅之一,但是能够走到这个位置上的也非等闲之辈。

    虞庆则在之前一直负责北方的平定工作,不久之前才因为南方军力紧张而调动南下,其虽然并没有什么煊赫战功,但是一向严谨稳重,否则也不会镇住北方众多游牧部落,杨坚把他放在岐州,显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而历史上的虞庆则也不是什么善于之人,杨坚篡位之后,虞庆则便请诛杀北周皇族以斩草除根,而杨坚登基的时候他也是最重要的祭祀大臣之一,只可惜心狠手辣之人却最终毁在了同样心狠手辣的亲人手中,最终虞庆则在南征中被小舅子诬告被杀。

    让虞庆则镇守岐州,杨坚不求虞庆则能够杀入巴蜀,只要能够守住岐州就可以了。

    将帅相互怀疑和不信任,本来就是军中大忌,不过战事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也容不得李衍考虑这些问题了,几乎没有什么和大汉军队交手经验的虞庆则的确令人担忧。

    就当李衍准备动身的时候,一名信使冲进来:“报,将军,萧关急报,敌安定守军向萧关正面调动,蒋国公(作者按:梁睿封蒋国公)认为此事非同小可,请求支援。”

    “如果老夫没有记错的话,安定的敌人应该只有三万上下吧,甚至还不如萧关的兵马数量多,就算是再加上灵武等地,零零散散可能凑齐五万?”李衍不满的重新走回到舆图面前,“难道梁睿还担心这些人就能够威胁到萧关?!”

    “蒋国公认为,敌人的主要目标有可能并不是三辅,而是萧关。”信使急忙说道。

    “笑话!”李衍一挥手,“天水的南蛮都已经南下了,难道还能再折回去进攻萧关不成。更何况南蛮的汉中主力被拦在岐州,也不可能北上支援,难道南蛮还有胆量两线作战?”

    虽然北周现在处于防守态势,但是实际上在军队数量上并不比汉军差到哪里去,所以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相信汉军会兵分两路同时进攻岐州和萧关。

    以现在大汉的国力,并非没有和北周抗衡的能力,甚至已经在很多方面上都占据了上风,所以也没有必要这样冒险。

    除非这些家伙真的疯了。

    更何况一旦汉军拿下岐州,接下来就是右扶风,是长安城,为什么又要去管那个远在西北的萧关?

    这梁睿到底有多么想要凸显出来自己的重要性?

    李衍也忍不住腹诽。

    梁睿的父亲战死沙场,所以他自幼是被宇文泰抚养长大的,正是因为没有长辈渊源在,因此他也并不被看作是关陇集团的一份子,而这么一个人却取代于翼主持整个西北战场,这让剩下的关陇世家对其更加没有好感。

    战争都已经进行到如今这个地步了,这个远在西北的家伙不好好的准备南下支援,竟然还想给自己加戏,更是让李衍不满。

    还真以为自己才是战场的核心了?

    一点儿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雕虫小技,就能自乱阵脚,也当真可笑。

    李衍当即冷声说道:“告诉梁睿,不过是一些南蛮年轻人的小把戏罢了,让他不要大惊小怪!”

    那信使还想要说什么,不过看李衍非常不耐烦,哪里还敢多说,也只能一拱手:“遵命。”

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馅饼() 
从长安变乱到现在的大汉两路杀向关中,天下大势骤然风起云涌。

    而当初挑起来这风云变化的人,这个时候却分外狼狈。

    上洛,这里连接武关和蓝田,是武关之后的唯一一座算得上规模的城池了,也因此从各地而来的粮秣车辆一般都会汇聚在上洛,再转运到武关,毕竟武关作为一座关城,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囤积粮食。因此上洛和武关也可以说是一体的。

    只不过相比于武关,上洛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仓库。

    街道上尘土飞扬,街道两侧的客栈、货栈以及不远处朝廷的大仓库,都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这一次关中大军调动,军中所需要的粮秣全都经过上洛转运到武关,而从武关甚至淅阳郡、南阳郡等地向关中逃避战乱的商贾以及更多的妇孺老少们,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也终于找到了一个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远离战乱地方,能够让他们好生坐下歇歇脚、喝口水。

    或许是因为战乱的时间太长、太久了,以至于大多数的人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流离失所的状态,所以当新的战乱再一次袭来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轻车熟路,轻车熟路的令人可怜。

    “能有什么办法呢,家里老小都还在长安城,难道我一个人落在南阳么?要不是为了帮着掌柜的押送一批布匹到南阳,又何必如此?”一间小小的茶铺中,风尘仆仆、一身短打的伙计无奈的说道,一边说着,他还一边不断的撇头看向茶铺的旁边,那里有一辆空马车,显然就是他运送货物用的。

    只可惜回来的时候太匆匆,根本顾不上再装一些东西。

    还不等坐在他对面的人说话,街道上就响起了马蹄声,紧接着就看到一队士卒冲过来,把茶铺旁边的几辆马车全部控制住,而茶铺之中三三两两的客商行人们也都惊慌的站了起来。当即有胆子大的向前一步:“几位官爷,敢问这是要······”

    “军中需要转运粮食,你们的车都被征用了!”带队的幢将毫不犹豫的说道,“快,全都拉走!”

    一时间茶铺外面人喊马嘶,好不热闹。

    “这是我们的马车!”

    “上面还有我家的东西!”

    “你们怎么能这样?!”

    人们顿时着急的想要上前,结果亮光一闪,当先的一排士卒已经抽出了佩刀,警惕的看着这些人,似乎只要他们再有胆量上前一步,这刀就会毫不留情的落在他们的脖颈上。

    毕竟这乱世的时间已经太久了,人们也已经习惯了这乱世之中的种种规矩,和军队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些士卒们绝对不介意用鲜血来证明王朝的权威。

    能够表示一下抗议和不满,已经是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所能够做的所有,可是人终究还是要活下去的,现在不过只是抢夺了他们的一些车马罢了,还没有要他们的性命,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足够了,既然如此自然就犯不着和官府拼命。

    伙计骂骂咧咧的重新回到原来的板凳上,这一下好了,当真是两手空空了,也不知道回去之后应该怎么和掌柜的交代。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坐在自己对面那个一直听自己抱怨和唠叨的年轻小子——看他的衣着打扮应该和自己的遭遇差不多——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放了几个铜钱离开了。

    虽然还没有听那家伙说什么,但是伙计也不在意,这个时候他更想要找到一个新的倾诉对象,而整个茶铺之中还真不少。

    “这帮大头兵,也是坏透了。”

    “听说南面的兵就不这样,不抢掠、不勒索,就和当初汉高祖入关中的时候约法三章一样!”

    “当初汉高祖可就是过了咱们上洛入的关中,现在这传得神乎其神的南朝李天子,保不齐也是这样。”

    “要不是这北面的兵打不过南边的兵,又怎么会平白无故来抢咱们的东西······”

    “诸位,慎言,慎言呐!”茶铺的店伙计惊慌的伸手让众人安静。

    不过这个时候,大街上来往收缴车马的北周士卒们,也已经无暇去管这么多人在说些什么了。

    ————…——

    而不远处一处僻静的小院子里,就坐在刚才那卖布的店伙计对面的年轻人,谨慎的回头看了一眼有没有人跟随,方才伸手推开门走了进去。

    “进来。”站在门后的另一名年轻人拉了他一把,又探出去头看了看,方才把门关上。

    这里正是白袍在上洛的分舵,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也足够让从关中撤出来的羽林骑歇歇脚了。毕竟大多数的人在得到李穆的掩护而平安离开之后,也都分散到各个州府小心藏身,来到上洛的也就只有程峰和他带着的那六七个羽林骑,而其余的羽林骑也将会通过其余的道路分散向各个地方离开关中,毕竟现在上洛到武关这条路也不能算畅通无阻了。

    不过好在现在来看汉军应该很快就会抵达武关城下,程峰他们在这里静观其变就可以。

    “街上开始收缴车马?”程峰眉毛一挑,笑着说道,“这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坏事,说明武关战事吃紧,高熲他们为了能够尽快的转运更多的物资,也只能无所不用其极了,而这人心可就是向我们这边推过来了。”

    “统领觉得这其中有可乘之机?”主持上洛白袍分舵的于清,是于家的一个旁系子弟,借助于家曾经在这里的一处产业得以立足。

    “这是天上掉馅饼,正好砸在咱们头上了。”程峰一拍手,“这上洛不是有他高熲和贺若弼着急要的东西么,那我们就让他得不到!”

    几名白袍和羽林骑将士对视一眼,纷纷颔首。

    自家统领是依靠什么出名的?

    火烧襄阳呗!

    这几乎都是羽林骑和白袍耳熟能详的了,甚至已经被当做了经典战例,大家都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再创造一次诸如襄阳的奇迹。

    现在程峰就站在眼前,更是让他们觉得这个奇迹并非不可能。

    “羽林骑,听从统领调遣!”

    羽林骑的几名人率先站起来。

    而旁边的白袍们面面相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