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说,宇文宪如果要打的话,我们就奉陪到底,如果想要谈的话,朕说什么也要从他的身上咬下一块肉来!”李荩忱霍然起身,“前线将士的血肉换来的战果,任何人都不能白白浪费!”

    “臣等遵旨!”杨素等人也都提起一口气,只觉得热血上涌。

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愿意和不愿意() 
这些年轻的臣子们看着身姿笔直的陛下,有一种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感觉。

    或许也就是这样的陛下,才值得他们奋斗追随。

    杨素告退之后,刚刚走下未央宫的大殿,陈叔慎就已经快步追了上来:“杨参军!”

    杨素倒是有些诧异,脚步一顿,而走在他侧后方的唐中、商部侍郎薛道衡和工部侍郎蒋芒也都停下,紧紧盯着陈叔慎,颇有几分敌意。

    众所周知,工部、商部一直都和军方站在一起,而户部等其余四部则站在对立面。说的俗气一些,一边想要发战争财,而另外一边则想要发经济发展的财。

    换句话说,一边是鹰派,一边是鸽派——当然在大汉的朝堂上,鸽派也只是相对平和一些罢了,一旦惹恼了他们也不是好对付的。

    所以两边一向不对付,甚至势同水火,再加上前者掌握在北方和巴蜀家族手中,后者掌握在东南世家手中,更是为双方的对立平添几分必然。

    现在一向没有什么私下里往来的对面人突然喊杨素,杨素诧异不说,其余几个人自然也都提起精神。

    且不说唐中,工部侍郎蒋芒是欧阳莫的得意门生,当初曾经带人追随杜齐闯入南中,发现了现在大汉境内最大的铜矿,为大汉的冶炼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常年在南方荒蛮之地,不仅让他皮肤黝黑,而且看上去颇为威猛。

    而商部侍郎薛道衡则是北方世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之前曾经奉命当过梁士彦所部的监军,后来杨坚失踪,他也随之失势。

    不过杨素当初在长安就和他是故友,两人常常和诗。

    汉军入长安之后,杨素也看重他的才能,一力举荐,再加上和韦孝宽、梁士彦的相处中,薛道衡不卑不亢,也让这两个老将对他都颇为看好,所以李荩忱将商部侍郎的位置交给他。

    一来是稳定新投降的长安百官人心,二来也是为了制衡唐正良等人,防止巴蜀世家在商部一手遮天。

    李荩忱需要的是归属于国家掌控的经济,而不是操控国家经济命脉的寡头,峡江唐氏如果不加以遏制,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终究会成为大汉的心腹之患。

    事实证明,薛道衡也的确值得信任,在他的主持下,商部放缓了原本杂乱无序的北上,开始有条不紊的真正把关中和西北这些地方融入大汉的经济网络之中。

    商部官员的身份以及北方的出身,自然让薛道衡站在杨素这边。

    陈叔慎倒是被对方的阵仗吓了一跳,而他身后的刑部侍郎袁承家和吏部侍郎骆义也急忙上前一步。袁承家是袁宪的儿子,骆义则是骆牙的儿子。

    袁宪和骆牙年事已高,而且也都位极人臣,所以都逐渐退出了官场,就在李荩忱离开京城的时候,骆牙户部尚书的位置被姚察所取代,而顺势骆牙的儿子骆义也就从吏部主簿的位置上提拔到了侍郎。

    毕竟李荩忱不可能不给骆牙一个交代和安慰,再加上骆义颇有乃父之风,赏罚分明,之前制定的官员升迁贬谪颇为公允,引得顾野王、唐亦舜等朝中主官称赞,因此让他坐上侍郎的位置也是合情合理。

    入长安之后,吏部、刑部都忙的不可开交,袁承家和骆义也都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可当大任。

    一时间大殿下倒是有几分火药味。

    不过毕竟陈叔慎还有国舅爷这另一层身份在,所以大家还不至于直接挽起袖子就打架。杨素颇为好奇的看向陈叔慎,他倒是很好奇这位刚才还横眉冷对的国舅爷会说什么。

    陈叔慎笑道:“某只是想说,参军认为大汉需要土地最重要,但是也可以适当加上钱粮,这应该不冲突。”

    杨素怔了一下,旋即微微颔首:“侍郎也是。”

    两人正色拱手告别。

    反倒是唐中和骆义等人有些莫名其妙。

    陈叔慎径直向外走去,骆义快步追上:“子敬(陈叔慎表字),这是什么意思,你为何要······”

    “大局当前,陛下愿意看到我们出现争执,但是绝对不愿意看到我们对立。”陈叔慎微笑着说道,“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又互相照顾,难道不好么?”

    骆义和袁承家也都不是傻子,登时恍然。

    而他们的身后,杨素看着陈叔慎的背影,这个不过十几岁就掌握关中钱粮的年轻人,步伐很稳健。

    良久之后,他不由得笑道:“陈顼有此子,幸也。”

    大殿外的对话当然不可能瞒得住李荩忱,更甚至陈叔慎也没有打算瞒着李荩忱。若是他把杨素拉到一个角落里窃窃私语,那李荩忱恐怕才会怀疑他们才对。

    “是个聪明人,”李荩忱看着夕阳下那两批人的身影,喃喃说道,“要是他再大十岁,恐怕朕当初对付他也要颇费脑筋啊。”

    历史上的陈叔慎应该也是南陈诸多亲王之中最有才能、抵抗的最为激烈的一个了,甚至还能有那么众多部下誓死追随,当然有过人之处。而李荩忱也期待着自己这个小舅子能够更快速地成长。

    现在的大汉,需要人才,需要中流砥柱。

    而乐昌,也应该愿意看到弟弟有出息吧。

    —————————————

    长安城的夜,因为换了主人而变得有些不同。

    至少大街两侧的灯火不会早早地就没有了踪迹,甚至朝廷允许的花街范围内,歌舞的声音会持续到后半夜。

    并不是因为李荩忱完全放松了警惕,而是这花街的背后最大的财主就是朝廷,就是商部,李荩忱并不介意国库从中牟利,这也不过是当初管仲的故智罢了。

    而也正是因为里里外外都是朝廷的人,所以这青楼楚馆之中传出来的一言一行,也都会传入白袍、城中守军乃至于李荩忱的耳朵中,所以也用不到担心会有小人谋乱,因为朝廷会把这种可能扼杀在萌芽之中。

    鸿门大捷,也让李荩忱几天来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他虽然知道有火枪在手,汉军将士几乎是不可战胜的,但是毕竟世上有很多未知的可能,尤其是在战场上。

    更不要说这本来就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年代了。

    只有真正听到大胜的消息,李荩忱才彻底放松。

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见到阿爹的时候() 
彻底放松,自然就放松到了后宫。

    云消雨散,杨妙的俏脸上还带着红晕。

    小小丫头初尝滋味,正是缠人的时候,这几天李荩忱也无暇顾及她,自然让她甚是寂寞,李荩忱总算是来了,等待带来的孤单和期待自然也就化成了绕指柔,纵然李荩忱是百炼钢,也要融化在这温柔乡中了。

    感受着男人温暖的气息,杨妙眨了眨眼,而李荩忱手已经开始不老实的滑动起来。

    “陛下,”杨妙抱着李荩忱,低声说道,“是不是明天尉迟姊姊就能够见到她爹爹了?感觉尉迟姊姊很高兴的样子。”

    李荩忱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明天萧世廉就要送尉迟顺来见李荩忱,毕竟尉迟顺是国丈的身份,大家也都得客客气气的。而得到消息的尉迟炽繁已经开始准备明天的饭食了,萧湘和徐素也都给她打下手,一帮深宫之中的女子因为没有什么经验,自然是忙的鸡飞狗跳。

    李荩忱点了点头,而杨妙期待的说道:“不知道当妾见到阿爹的时候,又是什么情形。阿爹会不会瘦了······”

    李荩忱一时默然。

    说句实话,他是不想见到活着的杨坚的。

    杨坚可不是宇文赟和陈叔宝,前者只要有一个冯小怜就能够拴住他的野心,而且李荩忱估计用不了几年宇文赟也就会被掏空身体,而陈叔宝更不用说,这位爷只要能够看书写诗,并不在乎有没有皇位,甚至他很享受这种田园生活。

    而杨坚······李荩忱可不会相信他会安心于寄情山水,这个人有野心,而且胸怀也没有那么宽广,李荩忱和他之间,可是有怨有仇的。

    杨妙无意间看向沉默的李荩忱,见李荩忱一句话都不说,以为是自己说错了什么,急忙说道:“陛下,奴多言,请陛下恕罪。”

    一边说着,她一边在心中责备自己。

    当初入宫的时候,母亲可是千叮万嘱不能惹怒陛下,杨家剩下这点儿人的性命全都在自己和姊姊的身上,所以不但要听姊姊的话,而且自己伺候陛下的时候也要万分小心,不该说的坚决不能说。

    这其中,自然就包括父亲的死活。

    可是杨妙还是想不明白,陛下能够和那么多人化敌为友,父亲也能够容忍那么多对手,为什么他们两个就水火不容呢?

    李荩忱回过神来,看到杨妙惊恐的样子,不由的笑了一声,伸手将她拽过来,要是他再不出手的话,这小姑娘能吓得直接从床上滚下去。李荩忱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朕还没有说什么呢,你怎么这么害怕,难不成朕会吃了你?”

    不过李荩忱的玩笑话似乎并没有逗乐杨妙,她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真的会吃了奴家么?”

    李荩忱嘴角抽了抽,突然间才意识到自己的名声似乎在长安也被诋毁的差不多了。

    当初白袍就曾经向李荩忱报告过这件事,北周朝廷自然有意无意的散播李荩忱的谣言,说他日啖小儿三人等等,这样的谣言一旦传出来,经过街坊之间的口口相传,自然也就变得稀奇古怪,而李荩忱的形象也随之越来越邪恶。

    北周人这么做自然也是为了树立李荩忱的负面形象,以起到恐吓百姓、劝诱百姓抵抗李荩忱的作用。只不过这种谣言很快就不攻自破,先是从南方来的商人带来了真正关于南方、关于李荩忱这位大汉天子的事实,其次在之后的战斗中,也轮不到这些百姓们去抉择,北周将领们就已经望风而降,大家当然也就知道这些不过是谣言罢了。

    当然这种谣言消散在市井之中,却并没有消散在深宅大院中,毕竟深宅大院和外面有高墙阻隔,消息也不通畅,即使是杨坚的女儿,自然也或多或少的从家中仆人那里听到过类似的传言。

    “风评被害啊。”李荩忱忍不住吐槽道,同时狠狠揉了揉杨妙的小脑袋,“朕要是吃人的话,你这么鲜嫩可口,早就把你吃了。”

    杨妙打了一个哆嗦:“陛下不能这么吓唬妾身。”

    一边说着,她一边抱住李荩忱的胳膊,泪水已经顺着脸颊落到李荩忱的胳膊上。

    “怎么了?”李荩忱搂紧了她,“真的害怕?”

    “不,妾身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入宫的时候娘亲也说,入宫之后姊姊也说,说不能提起爹爹,甚至还要忘了这个人,忘了他的存在,”杨妙伏在李荩忱的怀里哭了起来,“可是,可是那是生我养我的爹爹,难道身为女儿就真的连一点儿思念都不能有了么?尉迟姊姊马上就要见到自己的爹爹了,湘儿姊姊也有爹爹在建康府,他当初还是皇帝呢,为什么她们都能有爹爹?”

    李荩忱轻轻拍着她的背,伸手拿起床头的手帕给她擦眼泪,小姑娘泪水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落个不停,眼睛也跟着红了起来。

    李荩忱低声说道:“你也有爹爹,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你说他、思念他。如果你想的话,也可以写信给他,朕会派人把信送过去的。等到有一天前线的将士把你爹爹生擒活捉之后,你自然就能见到他了。”

    “陛下不会伤害他么?”杨妙眼泪汪汪。

    李荩忱苦笑一声,他就算是真的想要杀掉杨坚,这个时候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否则这小姑娘能哭一晚上。

    “朕只能保证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会想办法留他一条性命。”李荩忱淡淡说道,若是在乱军之中经过这么多杀伐,杨坚还能活着,甚至也没有兵败自杀,那李荩忱倒是不介意把他养起来。

    实际上李荩忱又何尝不想见一见这位大名鼎鼎的枭雄人物呢?

    尤其是现在杨家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并非没有借助杨丽华和杨妙以外戚的身份东山再起的机会。

    如果杨坚真的是一个能忍的枭雄,那么他应该会接受这样的结果并且选择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

    不过这些都不过是李荩忱的一个美好幻想罢了,毕竟他也不可能为杨坚做决定。这种有能力搅动风云的人物,也不一定就会屈从于时代的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