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一下,许善心紧接着说道:“山东世家多为前齐旧臣,手中并没有掌握多少兵权,要是真的硬碰硬,他们也未必就是宇文宪的对手,因此他们也不太可能会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更何况晋阳那边素来都是陈王宇文纯一手遮天,而宇文纯又以宇文宪马首是瞻,一旦宇文宪下了命令,山东世家这边是很难影响到宇文纯的判断和决策的。”

    陈禹摇了摇头:“但是如果内忧外患一并到来,宇文宪还会这样不管不顾么?”

    许善心一怔,旋即明白陈禹的意思:“陛下打算有所动作?”

    “没错,陛下会在十日之后于华阴校阅兵马,同时两淮、南阳等地我军都将大规模拉练和调动,正是为了向宇文宪示威。而且白袍也做好了在晋阳等地制造骚乱、吸引宇文纯的注意,”陈禹压低声音说道,“但是这些毕竟都是战场上的事,都是可以通过武力解决的,可是朝堂上的事,就要仰仗许公的三寸不烂之舌了。若是山东世家能够随我大汉一起向宇文宪施压,宇文宪可还敢动?”

    “这是要让山东世家们选边站啊。”许善心苦笑一声。

    到了检验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成果的时候。

    ————————————————

    自从杨坚上台之后,元晟还从来没有入过宫。

    可是当他再一次入宫的时候,皇宫之中甚至已经换了天,坐在上面的不再是宇文氏,而是南方的汉人。作为一个鲜卑人,而且还是血脉纯正的鲜卑人,元晟当然是不想看到这一幕的。

    但是事实如此,而且李荩忱已经用行动证明,他的确有资格成为长安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元晟所能做的,也就只有竭尽全力带着元氏家族求生存。

    不管是鲜卑人也好,汉人也罢,只要元氏能够生存下去就好。

    自己的女儿能够这么快就把意思传达到,这也让元晟有些惊讶,看来坊间的传闻没错,这位皇帝陛下的确也不是没有弱点的。

    至少他并不排斥政治联姻。

    走上御书房前的台阶,元晟微微低头,深深吸了一口气。

    李荩忱并没有在大殿上召见自己,而是选择了御书房,说明李荩忱现在还不打算让这件事太过张扬,因此元晟也要跟着把握好度。在不知道这位皇帝陛下的脾气之前,自己一切都要拿捏住。

    “宣元晟觐见!”内侍的公鸭嗓有些尖锐。

    元晟跟着打了一个激灵,大步走入御书房内。

    实际上御书房中总共就只有两个人,李荩忱坐在上首正翻阅着奏章,而元乐尚跪坐在他的身边,负责整理。

    这个时代虽然胡床,也就是长板凳,已经比较流行了,但是在大多数正式场合,皇帝必须要采用传统的跪坐来表示皇家的尊严,即使是北方鲜卑人也是如此,李荩忱自然也更不好有所改变。

    当然了等觐见完了之后,他就会很舒服的盘膝而坐。

    屁股下的软垫,可舒服着呢。

    “草民元晟,参见吾皇!”元晟一眼看见了元乐尚,心中也算是放松了些许,至少这说明李荩忱并没有打算冷言相向,否则也不会让元乐尚跟在身边。

    倒是元乐尚有些紧张,手都有些发抖。

    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但是陛下真的会接纳元氏么?

    要知道元氏之前不管怎么说都是站在大汉的对立面。

    李荩忱看到了元晟的神情,又看到了元乐尚的紧张,不由得在心中笑了一声。

    天下的半数风云人物都成了自己的老丈人,也不差一个元晟。不过不知道元晟是不是正是拿捏住了自己的这个弱点,所以才把女儿推过来的。

第一四五零章 出卖() 
不过不管怎么说,李荩忱不得不承认,政治联姻这个手段的确挺好用的。

    既然自己已经答应了元乐尚,自然也不能不给老丈人面子。老丈人看上去很紧张啊,不过他的心境李荩忱也能理解。

    要是杨坚什么时候也能这么紧张和畏惧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并且俯首称臣,那该有多好。

    只不过那个老丈人,显然没有眼前的这个乖巧。

    “卿家平身,”李荩忱微微抬手,打量着元晟,微笑道,“朕之前曾经在建康府见过尉迟家的老夫人,卿家和老夫人还有几分相像啊,老夫人性情坚韧,朕颇赞赏之,卿家应当也不差。”

    “臣不敢!”元晟急忙说道,他受宠若惊。

    李荩忱直接就把尉迟家的太夫人元氏给抬了出来,这是真的很给他面子了,这是皇帝陛下在套近乎啊。

    李荩忱倒也不跟元晟再多寒暄,开门见山:“朕现在也并没有想要问罪元氏的意思,卿家这么着急的想要前来见朕,所为何事?”

    元晟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地,但是李荩忱嘴上是这么说的,谁知道会不会做什么别的,因此他也并没有想改变自己之前的打算:

    “启禀陛下,元氏一向俯首以待天听,唯命是从,奈何年轻子弟之中颇多叛逆之人,现在杨坚逆贼麾下,尚且有元氏子弟多人,这些人也并非完全不知悔改,现在草民愿意出面劝说他们回头,恳请陛下给予草民这个机会。”

    李荩忱顿时明白了元晟的来意。

    元家现在虽然没有遭到清算,但是之前的身份地位都已经丢得一干二净,元晟他们这些主持家务的人当然是心有不甘的,毕竟谁都不愿意几代人小心维持的东西都丢得一干二净,更不愿意家族的年轻一辈必须要和那些贫苦人家子弟一样白手起家。

    这样作为元家这一辈的主人,他们是要被钉在家族的耻辱柱上的。

    因此他们也在想方设法改变这样的局面。

    现在元家手中的确已经不剩什么了,元乐尚入宫,也不过只是给元晟一个能够面见陛下的机会,想要凭借元乐尚东山再起,那显然有些痴心妄想。毕竟李荩忱后宫之中得宠的人还不少呢,背后也是北方世家、巴蜀世家和东南世家的角力,元家若是贸然掺和进去,有可能会粉身碎骨。

    因此现在元家所剩的,也就只有家族还在外面的元谐、元浩这些子弟了,他们毕竟是杨坚手下现在唯一能用的兵马的统帅。

    元家把这些子弟召回来,就等于把杨坚出卖的干干净净。

    出卖杨坚,元晟没有任何一点儿负罪感,尤其是若是出买杨坚就能够换来家族的复兴,那么元晟不介意把杨坚卖个七八遍。

    当元谐他们注定已经不可能再担负起元家的未来之后,元家不仅仅要做出取舍,而且还要争取把他们这些已经被舍弃的人也尽量的利用起来。

    李荩忱露出喜色,自己正在为北方战事迟迟不能结束而犯愁呢,元家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若是能够把元谐他们劝着倒戈,那杨坚手中将再无可战之兵!

    到时候不管是宇文宪还是铁勒人,在得知杨坚已经没有一兵一卒了,还会支援他么?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因此元晟就算只是把元家的子弟带着投降李荩忱,也等于抽掉了杨坚最后的依靠。

    釜底抽薪,不过如此。

    “据朕所知,你们元家的这些年轻子弟,似乎和家族之间矛盾不少啊。”李荩忱又想到了什么。

    元谐等人和元家大家族之间可是没少发生冲突,当然这种冲突或许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于政局的看法有所不同,也有可能是必须要呈现给朝廷看的一种状态,但是不管怎么说,根据白袍刺探的情报,现在元谐等在外的元家子弟和元家大家族内部是处于分裂的状态,双方之间已经几乎没有了什么来往。

    因此李荩忱的问题也很好理解,元晟是哪里来的信心认为自己能够把这些已经和家族划清界限的年轻子弟们重新拉回来?

    “陛下所知不假,”元晟提了一口气,不管李荩忱只是随口一问还是对这件事本身就有所怀疑,至少自己要给李荩忱一个合情合理的答复,“不过毕竟这些在外的子弟也都是我元家出身,身上流淌的是元氏的血脉,臣愿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管他们是为了家族的存亡还是为了个人的性命,总是有可能会松动的。”

    元晟不敢再把话说得太死,这样无疑就是在告诉李荩忱,元家本身就是在两边下注。

    其实元晟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李荩忱也知道元家的盘算。现在杨坚已经是秋后的蚂蚱,元家也想要想办法尽量保全一些年轻人的性命,毕竟年轻人才是家族的未来,元晟这种已经上了年纪的以及元乐尚这样的弱女子,终究没有办法继续维持整个元氏的继续前进。

    可是明知道如此,李荩忱却也没有办法拒绝元晟的请求。

    “如此甚好,”李荩忱微笑着说道,这个时候他也只能“信以为真”,“那就有劳卿家尽快动身北上,现在通事馆之中还缺少人手,就先委屈卿家担任通事郎吧。”

    元晟额头上已经有了汗水,生怕李荩忱会揪住这个问题不放。毕竟大多数的世家在乱世的时候都会选择多方下注,所以元氏的这个做法实际上都是大家心照不宣,但是如果李荩忱真的抓住这个问题不放,那么元家的忠诚性自然就很值得怀疑。

    一旦以后李荩忱遭遇挫折,元家会不会也这样很容易的倒戈?

    不过李荩忱显然并没有打算纠缠这件事,让元晟总算松了一口气。

    至于李荩忱委派的官职,倒还是其次。李荩忱让他北上,毕竟不会依旧让他以白丁之身的。

    通事馆虽然不是什么朝廷中枢机构,但是负责和各方势力往来打交道,对于现在急需结交新朝新贵的元氏来说,倒是一个不错的职务。

    “臣,谢陛下!”元晟郑重的拱手。

    而旁边的元乐尚,同样背后也已经出汗了不说,而且她也没有她的父亲那么轻松。

    

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 
从元乐尚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的看到,李荩忱放在膝盖上的手,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握紧,放松,再握紧······

    对于元氏,李荩忱很明显并没有打算就这么放过。

    只不过现在李荩忱需要元氏的帮助,所以他不介意给元氏一些小恩小惠。跟在李荩忱身边有一天了,元乐尚也算是对大汉的官职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个通事馆,可不是什么清闲的位置,甚至还经常要到敌人的腹心之处去,作为使者和敌人打交道。这可不一定是李荩忱信任元晟,而是对元晟忠诚度的又一层考验。

    元家,恐怕还没有那么容易就得到李荩忱的信任啊。

    元乐尚看着面带笑容告退的父亲,也只能轻轻叹息一声。

    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够让陛下至少对元家有所好感吧。

    “你爹爹很紧张啊。”李荩忱微笑道。

    “啊?”元乐尚打了一个激灵。

    “你比他还紧张。”李荩忱皱了皱眉,“朕身边的人,一惊一乍的,这可不好。”

    元乐尚急忙行礼:“奴有错,还请陛下恕罪。”

    李荩忱摆了摆手:“好了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事,不用上纲上线的。对了,你觉得你的几个兄弟,会不会归顺大汉?”

    元乐尚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会直接把这个问题丢过来,沉默了良久,方才谨慎的说道:“回陛下,以妾身对几位兄长的了解,几位兄长一向都是执拗的性格,恐怕······”

    “利益和义气,孰轻孰重啊,”李荩忱笑了一声,“走,陪朕出去走走。”

    “啊,好,”元乐尚急忙起身,她实际上还在回味着刚才李荩忱想要表达什么,“陛下想去哪里?”

    “去户部看看吧,朕倒是比较想告诉他们北方战斗快要结束的好消息。”李荩忱径直起身。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比较想知道大汉在关中到底还有多少可用的钱粮。

    作为一个皇帝,李荩忱是相信自己的官员的,并且他也知道自己要给予官员们足够的信任,尤其是这些刚刚提拔起来的年轻官员,他们应付公事、无所事事的可能几乎没有,但是李荩忱也不介意多走走、多看看。

    趁着自己年轻,最好还是要亲眼看到自己的手中到底有多少力量。

    ————————…

    要是自己还能再年轻十年二十年该有多好。

    十年前的自己,追随兄长转战南北,何等的意气风发。

    宇文宪凭栏看着邺城繁华的景象,却有一种早生华发的感慨。

    作为一个枭雄、一个河北和山东等地实际的统治者,他实际上应该为自己这等年纪就取得这样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的,毕竟刚刚不惑的年纪就能掌控这么大的地域,在历史上也是寥寥无几了。

    但是和李荩忱一比,自然就相形见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