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四尺丹相传是东汉造纸大家蔡伦的弟子孔丹所发明,采用青檀树之纤维制造,工艺复杂,但是制造出来的纸张软硬适度,易于书写,极为珍贵。而在后世漫长的演变之中,这种“丹纸”最终因为宣城所制造最佳而成为“宣纸”,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这个甚至很多文书案牍甚至都还是以木片和竹简为载体的时代,能够买得起这样纸张的,当然也都是豪门大户。

    李荩忱静静看着乐昌公主誊写,一抹阳光洒在她的侧脸上,女孩认真的样子让李荩忱有些恍惚。冰肌玉骨,雪肤乌发,不过如此。似乎察觉到李荩忱的目光,乐昌微微抬起头:“怎么,公子觉得小女子所写可有问题?”

    “不,看乐儿姑娘书写,颇有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令人心驰神往。”李荩忱急忙正色说道。

    “公子说笑了。”乐昌公主淡淡说道,放下笔看着墨汁淋漓的纸,若是这家伙带着笑说这样一句话,总让乐昌觉得是在溜须拍马,但是李荩忱一本正经的说,神情郑重,让乐昌心头微微一动。

    这个人······还真是不太一样。

    李荩忱当然不知道眼前这个有着倾世姿色的女子在想什么,他只是想抓紧把她伺候好了、安安稳稳的送走,然后拿着这一篇《爱莲说》去请徐陵过目。

    李荩忱不是太监,也不和陈文帝那样有断袖之癖、龙阳之好,活生生一个大美女站在眼前,要是不想多交流一下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李荩忱更清楚什么是当务之急。

    更何况眼前这个女子肯定身份非凡,李荩忱还是有这个自知之明,不该招惹的绝对不能招惹,毕竟有的时候是会要命的。

    见李荩忱不卑不亢的站在一侧,乐昌公主也是忍不住秀眉微蹙,她对自己的容貌很清楚,平日里就算是那些皇兄们见了,也会忍不住对这个出落俏丽的妹妹多看一眼,更不要说其他人。倒是今天这位李公子,似乎一直有心事,倒是奇怪。

    另外还有一点,为什么李荩忱会在徐陵的书房之中?难道真的单纯只是来读书以及写文章向徐陵请教的么?

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 
如果说在之前,对此乐昌肯定不会感兴趣,但是如今已经容不得她什么都不管不问。陈叔宝和陈叔陵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朝堂上官员也开始站队,就算是以后得不到好处,也得求个自保。

    而乐昌公主很清楚,等到朝堂上官员站队有个分明之后,恐怕就要轮到皇家了,尤其是已经封王并且在外做官的皇子,还有几个在陈顼身边最得宠爱的公主,比如乐昌,又比如宁远。

    更或者说,皇家的站队实际上早就已经开始了,毕竟这些皇子们也不想自己在新君继位之后因为当初没有支持新君而受到猜忌和打压,要知道皇家内部的猜忌,可是会出人命的。

    就连京城的皇子们都开始蠢蠢欲动,比如那个陈叔俭和陈叔澄,更不要说在外面的了。

    对于到底支持谁,乐昌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主见,她只想要自家父皇可以少受些气,父皇还没有五十岁,却已经头发斑白,每天睡眠也不好,动不动就发火,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四十多岁、正当壮年的君主应该有的行为。

    因此单单是为了父皇,乐昌也不得不关心现在愈演愈烈的储君之争。而现在她也意识到李荩忱出现在徐陵的书房,肯定没有那么简单,这说明陈叔宝的目光已经转移到了徐陵身上。

    “李公子是来孝穆公这里读书的么?”看着正在漫不经心翻着那本《陶渊明文集》的李荩忱,乐昌试探着问道。

    “姑娘前来孝穆公这里,也是为了读书么?”李荩忱缓缓放下书——对面是聪明人,自己拿着本书作掩饰也没有什么用,所以还不如直接开诚布公。这一个问题扔出去,不至于完全落入乐昌的逻辑控制之下,同时也可以试探一下乐昌的来意。

    乐昌公主秀眉微蹙,她本来就不是真的见过太多世面的人,大多数的知识实际上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面不改色的撒谎这种本事当然是没有的,此时对上李荩忱这一句话,顿时有些犹豫。

    要是之前,乐昌会问心无愧的说是,但是现在她前来徐陵这里,不也多少有帮着父皇试探一下徐陵口风的意思么。

    毕竟徐陵上一次那句话未免过于模棱两可,即使是陈顼也还是有些犹豫,而等陈顼做出对扬州刺史罚俸一年的决定之后,徐陵更是称病两天,之后虽然如常上朝,却变得愈发寡言少语,对此陈顼当然不相信,不过也明白这是徐陵在变相的表达自己对于陛下这个处理方式的不满。

    因此趁着宁远公主和徐陵之间的约定,陈顼嘱咐乐昌务必要探一下徐陵的态度。

    见乐昌一时间竟然不回答,李荩忱的心也是没来由的跳动一下,难道她还真的另有所图,那所需的是什么?和李荩忱一样,需要的是徐陵明确的态度?

    可是她又是为了谁,陈叔陵?

    李荩忱顿时打起精神,目光也变得冰冷几分。而乐昌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李荩忱的变化:“其实也不是,久闻徐家藏书丰厚,恰好今日舍妹想要来徐家玩,便陪着她来了,既然来此,自当参观一下此处,只是没有想到竟然会遇到李公子。”

    说到这里,乐昌惭愧微微低头:“说起来,还真算不上前来读书,倒是让李公子见笑了。”

    呼了一口气,李荩忱对她的敌意散去几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让人在潜意识中都想接受的理由。

    乐昌公主重新抬起头,打量着李荩忱,唇角露出一抹笑容:“李公子是来读书的么?”

    这一抹笑容有如三月春光,洒在李荩忱的心头,让他最后一点儿敌意都消失殆尽。不管这姑娘到底是什么来路,哪怕是陈叔陵派来的美人计也罢,李荩忱也难以继续冷眼相向。

    挠了挠头,李荩忱只能干笑两声:“是啊,那天诗会上明公相邀,某前来之后见此处书籍确实多,而且某的文章写的不好,便趁机向明公询问提升之法,这不是刚刚看了没有几篇,姑娘就进来了。”

    乐昌公主俏脸微微一沉,这李公子的文章她可是看的清楚,如果这样的文章都算不上好文章,哪什么才是好文章?如果真的要在这《爱莲说》之中挑刺,恐怕最多就是语句长短不一、表达有些口语,但是这些和整篇文章的优点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这样的文章还算不得上好,那世上恐怕也没有多少文章能称之为好文章了。这个李荩忱,到底是真的谦虚,还只是想要隐瞒什么?

    “孝穆公年事已高,近些年少有传授人诗书文章,甚至就连指点后辈都少,”乐昌公主的声音愈发冰冷,“没有想到对李公子倒是青睐有加啊。”

    “姑娘或许不知,李某山野村夫,诗词文章多由先父传授于山林之间,先父见溪流、见鸟鸣则令小子吟诵之,并多加修改指点,方有今日,因此余所学多为先父所亲口传授,诗词文章虽知道不少,但是鲜有知道全篇者。”李荩忱脸色有些黯淡,低声说道。

    顿了一下,李荩忱不等乐昌公主惊讶之余开口,伸手指了指桌子上的书:“诸如这陶元亮的诗词,某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却不知道全诗有何物,知‘田园将芜胡不归’,却不知其出自《归去来兮辞》,所学所知皆为一盘散沙。”

    “因此此次前来向明公请教,主要也是借明公此处书籍甚多,可连我之点成线、再成面之缘故,姑娘或许难以理解······”

    乐昌公主霍然站起来,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眸直直的看向李荩忱,而李荩忱也郑重的看着她,目光之中满满的只有真诚。

    突然间意识到自己这是在和一个加冠未婚的男子对视,乐昌公主顿时霞飞两颊,急忙连连摆手:“对······对不起啊,我不该······那个舍妹独自在外,本······我也不放心,李公子请读书吧,小女子不叨扰了。”

    看着乐昌转身落荒而逃,李荩忱突然意识到什么:“诶!”

    “嗯?”

    “你走反了,姑娘是从这边进来的。”李荩忱伸手一指。

    看着那一抹白色倩影快步消失在层层书架中,李荩忱苦笑着摇了摇头,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她带来的淡雅香气。

    佳人如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里来的小萝莉() 
“老臣见过殿下,殿下似乎脸色不太好。”徐陵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旋即听见匆匆关门的声音。

    重新拿起《陶渊明集》的李荩忱恰恰听见这句话,苦笑一声,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只是不知道这位公主殿下为什么并不想告诉自己真实的身份。

    不过通过这短暂的几句交谈,李荩忱分明能够感受到这位乐儿姑娘肯定是涉世未深,甚至连脸上的喜怒哀乐都掩藏不住,很容易就被李荩忱以早就打好腹稿的理由糊弄过去。

    轻轻呼了一口气,李荩忱此时也没有心情继续读书,两位公主殿下驾临徐陵家,却没有什么大的排场,这是陛下在表示自己和徐家的亲近以及对于徐陵的信任,简而言之,现在陛下需要徐陵的帮助,而归根结底这问题肯定还是出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上。

    显然对于一向平庸无能的陈叔宝和曾经展现出来过极强能力的陈叔陵之间,陈顼也逐渐开始摇摆和犹豫。或者说之前这种犹豫一直被陈顼藏在心底,而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陈叔陵的蠢蠢欲动而不得不直面。

    如此一来,倒是也好解释为什么这位公主殿下并无太大的敌意。

    事已至此,李荩忱也不想再久留,这两位公主殿下带来的可是陛下的征求更或者说是警告,徐陵也不傻,陈顼就算是再怎么敬重他,想要他的脑袋也是随手的事情,所以这个老狐狸可以说从两位公主殿下踏入院门的那一刻开始,就真的保持中立了。

    否则徐陵无论是偏袒哪一边,恐怕都少不了会引起陛下的怒火。至于徐陵最后会给陈顼怎样的意见,这李荩忱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他也不是这个老狐狸肚子里的蛔虫。

    提笔在纸上写下两行字,大致的意思是不知明公家中有客人,先行离去,改日定当拜访。

    李荩忱突然发现,刚才乐昌走得匆忙,她自己誊写的《爱莲说》还没有带走。微笑着摇了摇头,李荩忱小心的将那一份娟秀字体写好的《爱莲说》折叠起来收入袖子中,将自己的那一份留下。

    ————————————

    作为南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老臣,徐家自然是家大业大,大院前门开在乌衣巷上,并且正对着朱雀桥,是整个乌衣巷对昂贵的地皮,千金难求。

    当然这昂贵只是对于达官贵人来说的,对于商贾更或者其余普通老百姓,就算是再有钱也不可能在这乌衣巷中买下一套房子,更不要说靠近朱雀桥的“黄金地段”。

    虽然徐陵绝对不是那种喜欢炫耀的人,但是作为南陈第一大臣,徐陵就算是不考虑别的,也得为整个家族考虑,徐家数代人在南朝为官,纵横宦海,最终在徐陵这里实现了成为大世家或者说成为第一大世家的宏愿,若是不买下这朱雀桥头的屋舍,反倒是会为人所不齿。

    这枉顾家族的罪名,徐陵可是担待不起,毕竟在南北朝这种家族的利益高于个人和国家的时代,家族永远要放在考虑的第一位上。

    徐家宅院很大,前门在朱雀桥,后门已经延伸到了箍桶巷。李荩忱当然也不想大摇大摆的从徐家正门走出来,也不想再惊动徐陵,所以很干脆的走了后门。

    不过在向引路的仆人道谢之后,李荩忱快步向着夫子庙外萧摩诃府邸走去。既然徐陵在短期、甚至长期内都不可能有所偏依,那就索性放弃,毕竟整个朝野上也不是除了徐陵之外别无他人。

    更何况以徐陵的性格,李荩忱还真的不敢打保票,他今天答应了的和明天说出来的就是一样的。

    正当李荩忱低头思忖着,前面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哟,这不是李大公子么,怎么在这儿碰到您了?”

    阴阳怪气的声音让李荩忱一怔,旋即抬起头,不由得眉毛一挑。站在前面的正是陈叔俭和陈叔澄两人,而他们两个身边还跟着五六个凶神恶煞般的随从,显然这些随从也记得那一天吃瘪的事情,现在前前后后将两个皇子护的滴水不漏,而每一个人都拿着各式各样的家伙,只要陈氏兄弟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扑上去将李荩忱痛打一顿。

    陈叔澄面容甚是狰狞,压低声音说道:“阿兄,也不知道是不是乐昌那个小贱人看到了什么,老东西竟然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