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无论是羽林骑还是侍卫亲军,能够宿卫陛下,忠诚和勇敢自然不用说,可以最大限度上防止刚刚使用火炮的时候出现什么岔子。

    吴明彻肯定也知道李荩忱在这种事上绝对不会有疏漏,不过老人家了嘛,话多是必然的,李荩忱也并不和他生气。

    他比较喜欢吴明彻和徐陵带着长辈的语气和他说话。

    作为长辈,看到小辈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必然也会直言相告,可如果是君臣关系,那么考虑到君王的心思,臣子就未必有这个胆量了,尤其是徐陵和吴明彻,可都不是那种总是直言进谏的二愣子。

    而且他们两个现在更像是闲云野鹤一般,就算是真的保持着这样和李荩忱亦师亦友的关系,于整个朝堂也并无大碍。

    “刚才陛下说到想要让皇后出面号召天下女子参与到生产之中,”虽然李荩忱并没有因为吴明彻的碎碎念而生气,徐陵还是将话题转移开来,“老臣思虑之后,觉得似乎有些不妥。”

    李荩忱当然知道徐陵会摇头。

    试问从小接受的就是女人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教育,现在骤然说让女人也出来干活,谁能接受得了?

    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男人,大男子主义是普遍存在的。

    

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当向北() 
徐陵却紧接着说道:“不过现在朝廷用人之际,老臣认为只要能够把握住分寸,也并非不可行,只是······”

    “孝穆兄,你这话可就说的太弯弯绕了。”旁边的吴明彻不满瞥了徐陵一眼,一副你再说就要被绕晕了的神情。

    虽然心态已经佛系,但是文武之间不对付也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当初统兵打仗的吴明彻和负责处理国家内政的徐陵之间,小摩擦可也是不断地,因此根本不打算给徐陵留情面。

    也不给徐陵再说的机会,吴明彻径直拱了拱手:“陛下,老臣以为可也,国家大事固然不能交给女人,但是其他的耕织之事、工坊生产制造之事,自然可以交给女人。所谓‘男耕女织’,古人也并非让女人在家里一动也不动,采桑尚且还有秦罗敷这个姑娘呢,女人如何做不了别的?”

    说到秦罗敷,吴明彻的语气还刻意的顿了顿,有些揶揄的看向徐陵,毕竟秦罗敷的故事就是徐陵从乡间搜集来,第一次写在《玉台新咏》上才为人所知的。

    当初你可是好好歌颂了人家姑娘,现在反倒是在这里为女子能不能参与到社会劳动中而犹犹豫豫了?

    徐陵却不以为然的瞪了吴明彻一眼。

    这能一样么?

    按照李荩忱的意思,绝对不只是让这些身处社会底层的女子动起来,恐怕无论是富裕人家也好、朝中权贵也罢,家中女眷怕都在李荩忱所划定的鼓励范围之内。

    到时候皇后娘娘出面号召,只要有那么几个猴急的先响应,怕不是满朝文武都得让自家的夫人妻妾找点儿事情做,否则岂不是要和朝廷的政策反着来?

    没有人敢小觑皇后的号召能力,乐昌的出身本来就让她在朝堂之上有大批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多数都是南陈的老人或者出身东南士族的人,而或者干脆就是陈叔慎这样的亲戚。

    一旦乐昌出面,至少陈叔慎这等肯定是会全力支持的。

    毕竟乐昌的地位和他的地位,虽然称不上息息相关,但是不管是他自己还是朝野之间都清楚,肯定是脱不开关系的。

    更何况皇后本身这个头衔就有着绝对的威望,乐昌又是乐施好善的性子,朝野之间、茶楼酒馆之中,当初当今圣上和皇后伉俪之间共患难以至于惺惺相惜的那些故事,也早就已经流传开来,哪个不是听得津津有味?真要乐昌出面,百姓们未必也不会随从。

    历史上唐朝初年,因为连年的战乱再加上饥荒,国政艰难,当时的皇后长孙氏本来就素有贤名,以身作则号召天下女子制作裙子的时候都裁短一截,露出鞋子和脚面——在这之前女子的裙子都是几乎拖在地上的,露出脚面被认为是不雅的事情——以求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为朝廷节省下来些许布匹钱财,一来充盈国库,二来也能为边疆戍守的将士们所用。

    原本这在很多自视清高的卫道士们看来无比荒诞的事情,却因为长孙皇后的贤名,在民间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上行下效,竟然真的为风雨飘摇之中的大唐尽了一份力,同时也涤荡了民间因为常年的战乱而形成的封建礼教的思想,让大唐成为华夏封建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开放的时代。

    虽然不知道现在连她爹长孙晟都还是个年轻人的长孙氏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做出来的事情,但是徐陵可是万万不敢小瞧了乐昌。

    这也是个说做就真的能做出来的狠丫头,这些年看尽了人世间的起起落落和红尘喧嚣,乐昌早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柔柔弱弱的宫中女子了,她必然自有主见。

    “陛下,老臣并不反对陛下如此之想法,但是······”徐陵斟酌说道,他知道自己反对应该也没啥用,不说别的,旁边那一向喜欢凑这种新鲜热闹的吴明彻就瞪着眼睛随时准备和他唱反调,“陛下也要把握好尺度,祖宗礼法,依然是现在大汉之根骨,不可乱。”

    李荩忱默然,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他知道自己的思想和做法不能太超前了,现在固然大汉需要人,但是也不能真的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落在女人的身上,毕竟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至少在现在还没有什么变化,真的要让女人出来抛头露面,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少非议,到时候保不齐又是朝野之间的汹汹议论,因此女人就算出来了,能做什么、该做多少,还需要李荩忱仔细把握。

    不过这件事李荩忱到也不打算自己全部都去管,乐昌既然已经主动请缨了,那自己就尽可能的把这件事都交给她来做,免得乐昌又有意见,说什么自己不信任、不放手之类的。

    对于自家的正宫娘娘,李荩忱还是放心的。

    更重要的是,除此之外李荩忱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去管的事情。

    最重要的自然还是现在大汉所面临的敌人。

    就算是李荩忱不管不顾,也会有人提醒他一定要去管。

    吴明彻似乎也不想再和陛下在这种事上纠缠,对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来说,怎地总是说些女儿家的事呢,当即他沉声说道:“陛下,如今南方已平定,军中又有火炮这等助力,陛下之目光,似也可是向北眺望了。”

    吴明彻一说,旁边的徐陵不由得瞥过来。

    这已经是再分明不过的劝说陛下,是时候着手准备北伐的事情了!

    如果是下面正被军方纠缠的脱不开身的陈叔慎听到了这话,恐怕会冲上来,拿起插在腰间的笏板照着吴明彻的脑袋来两下。

    搞事,搞事,让你搞事情!

    还嫌朝廷的钱不够花么!

    不过徐陵肯定不会这么干,甚至还在旁边点了点头。

    虽然现在已然过着闲云野鹤一样的生活,但是就和当初那山中宰相陶弘景一样,人在田野、书院之间,徐陵的心实际上至始至终都在朝堂之上,毕竟今日的大汉,有他的一份心血在,看着大汉成长,也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

    他知道吴明彻肯定也深有同感,两个人纵然小口角、小争端不断,但是在这上面却是一致的。

    如今挡在这个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最大一只拦路虎,就是北方的北周了。

    

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 
什么时候真的把这只哪怕现在看上去懒洋洋、气息奄奄的卧虎杀掉,大汉这个大家心尖上的孩子才能够无忧无虑的成长。

    同时对于所有的南人们来说,三百年南北割据,收复中原、收复北方一直到幽燕的国土,又何尝不是夙愿?

    有生之年,真希望能够看到这一幕,看到大汉的赤色旗帜漫卷山河而去啊。

    若还能踩一踩中原的土、掬一捧大河的水尝尝,那自然是更好。这些生长在南方的子弟,真的想看看这哺育了华夏民族的土地和大河,又是什么样的!

    等这些事情了结之后,就算是有再大的牵挂、再大的恩怨,也都可以放下了吧?

    徐陵和吴明彻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心思。

    有生之年,真的不想留下遗憾啊。

    李荩忱一时默然,霍然起身,负手向北望去。

    两山开处,隐隐能够看到江阔云低的景象。

    自从大汉开国以来,基业定下,李荩忱每时每刻都在向着能够有挥师北上的那么一天啊。关中只是一小步,因为对于华夏来说,关中也好,江南和巴蜀也罢,都算不得真正的中原故土,现在的洛阳到邺城这一带才是华夏公认的中原沃土所在地,是自从东汉开国以来数百年的国家核心所在地。

    可是现在这一方最重要的土地,还在胡人的马蹄下啊。

    “快了,当是快了。”李荩忱凛然说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定要让两位好生看着!”

    吴明彻和徐陵默然,只是站在李荩忱的背后,努力的想要挺直自己一天更比一天佝偻的脊梁。

    他们真的盼望自己能够亲眼看到这一天。

    而李荩忱径直转身走下看台。

    这种事情,只是说,只是想,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落在实处上。

    今天李荩忱前来看完试炮之后,就要和裴子烈、杨素等人一同返回太尉府。

    火炮可以说是李荩忱给这些军中将领的最后一颗定心丸,之后大汉针对北方这个强敌的安排布置,就要完全拉开帷幕了。

    李荩忱不想等,也不能再多等下去了。

    若是再这么僵持下去,保不齐还会产生什么出人意料的变故不说,说不定南北割据的局势再一次显现出来日久之后,也会让军中以及朝野之间都以为朝廷没有了提兵北上的心思,自己的那一腔热血自然也就随之淡了。

    “朕自不会‘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李荩忱喃喃说道,“天下一统,乃是朕的功业,朕只会去取!”

    ————————……

    李荩忱这两年并没有怎么出门巡视,朝中的大小事务一般也都是在朝堂上解决的——大家也都知道这是陛下在向朝堂上的臣子们“示好”,若是李荩忱每天都在外面乱跑的话,等到大汉举国北伐的时候,可就没办法恬着脸说自己也要御驾亲征了。

    而且顾野王等人年迈,实际上已经很少处理朝政,更是让李荩忱不敢四处巡视,原来的时候朝堂上的分寸都有顾野王和裴猗等人把控,现在换成了年青一代,万一出了什么岔子,他们恐怕没有能够稳住时局等待李荩忱回来的能力啊。

    当初南方世家作乱,虽然坐在皇位上的是李沧海,垂帘听政的是乐昌和沈婺华两个,但是若没有顾野王乃至于徐陵出面维持局面,恐怕朝中的议论之声早就已经把大殿的顶给掀翻了,而到时候南方世家保不齐也会跟着散播谣言,说什么陛下已然大行、只剩下孤儿寡母之类的话,趁机引起更大的骚乱。

    所以这些年在年轻一辈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之前,李荩忱是万万不敢丢了建康府四处乱跑的。

    而朝堂上军方一向是不会出现太多的人的,一般有杨素代表太尉府以及裴子烈代表军队那边就已经足够了。

    因此今日太尉府之中群将聚集的场面,确实少见。

    陆军这边还未北上的李询带着鲁世真、冯仆等南征将领都在,海军这边王昌、邱志等人亦在,另外再加上裴子烈、蒋元逊、程峰、李平、李靖等建康府侍卫亲军以及朝堂上的诸多军方将领,绝对算得上人才济济了。

    不过李荩忱和这里面的大多数人虽然已经许久未曾谋面而或者每次也就是朝堂、御书房中打个照面,但是双方并没有多少生疏感。

    李荩忱和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君臣情谊,而且还是军中厮杀、互相以生死相托的情谊,这种情谊绝对不会因为时间而被消磨,甚至长时间不见或者未曾交谈之后,反而倍感亲切。

    大家参见过陛下,又互相拱手示意,目光交换之间,心中已然有数。这一次,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快了,大汉要北伐的时候,越来越快到了!

    “有了新式火器,海军战船如虎添翼,再加上新式战船下水,海军将拥有从水上向岸边的进攻乃至于压制能力。”杨素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面前,侃侃而谈,“因此海军将有用武之地,甚至还将作为大汉之前锋。”

    这舆图上,象征着大汉兵锋的赤色箭头纵横交错,从各个方向,直指向舆图上标注了蓝色的地方。

    “杨长史此话怎讲,我海军当真可以为大军之先?”王昌和邱志对视一眼,顿时来了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