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7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乐昌不可能不关心。

    一旦人选选错了,将会诱导着小沧海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等到发现再想挽回的时候,一切可都晚了。

    当李荩忱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她自然也跟着打起精神。

    而尉迟炽繁、萧湘等人也都把目光投过来。晋陵公主作为大汉的“长”公主,当然也不能落于人后,肯定是要跟着小沧海一起去读书的,在让女子读书学习上,李荩忱已经比较宽宥,尉迟炽繁当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另外萧湘等人诞下的儿女,虽然年岁还小,但是也就是比小沧海小了一岁左右罢了,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也得考虑类似的问题。

    而且很有可能陛下会让他们这些皇子公主们一起读书接受启蒙教育,因此老师是谁是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少傅之职,便交给傅宜事(宜事,傅縡表字)吧,”李荩忱斟酌说道,“傅宜事生性平和,不喜争端,又学富五车,当是教导朕之儿女的不错人选。”

    乐昌微微颔首,傅縡是前朝东宫旧臣,由于信奉佛教的缘故,为人不卑不亢,素来不会无事生非,而且他年幼时也是乡里舍间有名的小神童,学问上自然也不用说,否则当初也不会掌管东宫文书往来。

    “另外朕会告知金陵书院萧山长,从金陵书院遴选两名贤良先生,辅助傅卿家一起授课。”李荩忱紧接着说道。

    大汉现在以书院为基础行君子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谓君子教育,自然就是弘扬君子六艺,当初秦汉时期的儒家士族,可都是下马做学问,上马挥刀枪的,可不是后世那种文弱书生的形象。

    随着南北朝乱世开始,不少古人的史书典籍被付之一炬,而士人的形象也开始有所变化,这些书生更喜欢坐而论道,谈论一些玄而又玄的事情,无聊的时候便饮酒作乐、作诗词歌赋聊以娱情,虽然说南北朝时期的诗词歌赋发展迅速,为后来唐宋时期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魏晋成为风流的代名词。

    而实际上文人士子的身体素质也在这种闲散的生活之中随之降低,最终士子就只会摇头晃脑的读书,自然无从说什么“上马击狂胡”。

    因此金陵书院在设立之初就考虑到要从根本上,也就是从年青一代就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已经毕业的李渊他们,平日的学习之中就有击剑,乃至于一些身体强壮的学生还可以去学习搏斗,金陵书院专门为他们请来了军中老手来负责教导,让这些士子们在毕业之后不仅仅能够精通文章、能够治国理政,还有本事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挥动刀剑、为国征战。

    李荩忱名义上说的是以恢复君子六艺为目标,主要还是打着孔老夫子的名头让那些有意见的儒生们无话可说,毕竟你们就算是再有意见,也不能说孔老夫子说的不对吧?

    但是实际上和文艺复兴一样,这些都更像是披着复古的皮来行创新的事,毕竟书院之中教授六艺这种事,古往今来倒是不怎么多见啊。

    李荩忱要让书院抽调先生来,自然是想要有人专门负责锻炼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身体素质上也不至于差强人意,若是真的能够有适合战场冲杀之猛将材质显露出来,那李荩忱当然也不吝惜于培养,他也想要像当初曹操那样捋着胡须得意的说我有“黄须儿”。

    虽然不知道李荩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也知道李荩忱肯定不会害了自己的孩子,而且师傅自然也是多多益善,所以乐昌她们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傅縡也不可能一直都有时间盯着这些小皇子和小公主,多几个人总归是好的。

    “那陛下打算选择谁家孩子作为伴读?”尉迟炽繁先问出了乐昌同样关心的另一个问题。

    少傅的事情倒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朝堂内外有贤德的臣子众多,李荩忱肯定不会亏待了自己的儿子和闺女,所挑选的也必然是有口皆碑的大臣,可是伴读这可就不好说了。

    伴读牵扯到的利益同样不少,毕竟有资格成为皇子,甚至还是未来太子伴读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几乎就等于确定是了下一代的栋梁之才,所以各个家族争破了脑袋也都想要让自家的子弟能够有机会成为皇子,尤其是太子的伴读。

    李荩忱却摇了摇头:“朕并不打算让谁成为伴读,请傅宜事过来也只是作为启蒙先生而已,大汉的皇子不能长在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等他们再长大一些能够断文识字了,就让他们去金陵书院求学,当和普通学子接受一样的教育。”

    乐昌等人讶然看过来。

    让自己的儿子出去求学,也亏李荩忱敢想。

    不过很快乐昌就反应过来,微微颔首:“陛下所言极是!”

    伴读的选择本来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各家各户谁不想着自家的孩子能够入选?如果因为这件事引起朝堂之上大小臣子之间的矛盾,反倒是不好了。

    而如果让皇子们前去书院可就不一样了,或许皇子们出去求学安全稍微不比宫中——金陵书院的北侧就是石头城,是有驻军保护的,不过终究比不过皇宫之中深墙大院又有敢称天下第一的侍卫亲军——但是一旦他们和周围的学生们打成一片,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金陵书院这一代学生,这些江南学子之中经过选拔培养的翘楚,都将成为伴读。

    这可远比选拔出来几个伴读陪着皇子一起成长来得好。

    虽然乐昌等人对李荩忱“深宫妇人”的说法嗤之以鼻,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李荩忱这样做的确是对这些儿女们有好处。

    “那晋陵又该怎么办?”尉迟炽繁不放心的问了一句。

    “金陵书院已经筹办女学,等开春就可以入学,女学所教授者,琴棋书画之外也有诗书古籍,到时候保不齐还会邀请你们过去讲一讲呢。”李荩忱不由得哈哈笑道。

    zwqiushu

第一五九九章 调皮的陈宣华() 
既然李荩忱想要让女人也站出来承担一些社会压力,借以解放社会生产力,那么女学也会不可避免的应运而生。当然了李荩忱也好,金陵书院主持工作的山长萧琮也罢,也不敢太过分了,女学主要还是教授一些文学和琴棋书画这些大家闺秀的必备技能。

    至于之后是不是能够有所突破,那还要根据形势来看。

    想到了什么,李荩忱又转而看向乐昌,“当年乐儿在建康府之中,也是有口皆碑的才女啊,到时候女学之中说不准又会多了一位皇后娘娘来充当先生呢。”

    乐昌俏脸微红,好汉不提当年勇,更何况当年自己的那个才女更多的是因为同行衬托,真的和自家夫君这种出口成章的人物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姊姊当初在建康府,单纯论诗文也是一等一的,这是大家都晓得的。”陈宣华此时也帮腔,不过旋即她的话里更多了几分戏谑,“当时姊姊还说了,只有遇到诗文能胜过自己的年轻后生才能嫁,闹得父皇当时以为姊姊这辈子都嫁不出去了呢!”

    乐昌狠狠的瞪了陈宣华一眼,上一次你诓骗我去你的寝宫,结果被李荩忱来了个大小通吃的事情还没有找你算账呢,而陈宣华则向着乐昌吐了吐舌头,要不是因为那次,你现在肚子里还怀不上呢,而且更不要说陛下会有机会和你谈心,最终把那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姐妹同心,对方心里所思所想,只是看眼神就能够明白,乐昌又狠狠的剜了陈宣华一眼,真的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自从陈宣华从小郡主摇身一变变成后宫的妃嫔,乐昌自然就不太好继续和之前那样像个家长一样管她,而陈宣华也是有恃无恐,叛逆期的小姑娘仗着李荩忱不会把她怎么样,当然不再怕自家姊姊。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她知道乐昌同样不舍得把她怎么样,所以也就是招惹招惹乐昌,别的后宫姊妹,除了一向看不对眼的杨妙之外,一个个当然是笑脸相迎。

    所谓“巴掌不打笑脸人”,陈宣华本来就年纪小,再加上平日里一向不会惹是生非,所以尉迟炽繁等人无论是出于爱护之心,还是不堪僧面看佛面——得给乐昌面子,都不会把陈宣华怎么样,因此后宫之中要说过的最开心自在的,肯定还是这个小丫头。

    这中秋赏月,虽然算不得什么正式的场合,但是身为后宫妃嫔,吐舌头、做鬼脸,陈宣华却也是独一份。

    “孙思邈那边进展如何了?”李荩忱看到了对着乐昌做鬼脸的陈宣华,不由得摇了摇头,一巴掌拍在了她的小脑瓜上,当然并没有真的用力。别人可以不看僧面看佛面,李荩忱可不用,可得提醒一下这个小丫头,不能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忘了。

    年轻人切莫浮躁。

    陈宣华顿时露出为难的神情:“陛下”

    李荩忱皱了皱眉:“进展不善?”

    孙思邈当初可是拍着胸膛承诺,豪言壮语也没少说,李荩忱相信他肯定不会是那种只能动动嘴皮子的人,难道是遇到了什么就连这名流后世的神医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么?

    毕竟李荩忱不是学医术的,如果孙思邈真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李荩忱不见得就能给他解决了,要真的论在医学上的造诣,李荩忱和孙思邈当然不在一个档次上的,他只不过是因为有后世的经验,所以能够在某些环节上提点一下。

    而陈宣华旋即笑嘻嘻的说道:“当然不是,昨天孙大家就已经掌握了做手术的技巧,现在就等着什么时候可以真刀真枪的试验一下了,尤其是陛下上一次所说的尽可能的把酒提纯,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工部那些家伙被孙大家压着埋头苦干了半个多月,可算是找到了合适的办法,不过这似乎也跟着便宜了不少酒鬼。”

    李荩忱点了点头,既然要提炼出来浓度合适的酒精,这个过程中肯定也会促进大汉酿酒业的发展,这是意料之中的。而孙思邈在上一次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大多数手术的技巧——既然华佗当年有胆量直接给关羽和曹操动刀子,那就说明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外科医术也并不是一窍不通。

    真正让孙思邈犹豫的还是消毒的方法,没有合适的消毒方法,那些身体强壮的人尚且能坚持过去,身体虚弱的人光是伤口愈合时候的发炎就足够他们喝一壶的了,更何况手术过程中还有可能因为缺少消毒措施而造成感染,那更是要人命的。

    同时还有手术时候麻醉的事情,毕竟不能让患者咬着根木棍就上手术台在,这样的办法在军中尚且管用,这帮大老爷们要是喊疼的话,甚至觉得自己不够爷们,但是和之前的消毒也是一个道理,能用在士卒身上的简单办法,自然不能用到普通人身上。

    不过好在记载华佗医术的青囊书被付之一炬,但是这个时代距离三国末年并不算远,口口相传下来的医术还是有的,孙思邈到底还是学医的,很快就根据从民间搜集来的只言片语和一些碎片式的文献记载,总算是把华佗的麻沸散给重新发明出来了。

    因此实际上孙思邈面对的问题实际上并不算大,解决了在情理之中,解决不了倒是出乎意料,果不其然,陈宣华这个小丫头很快就演不下去,如实招供了。

    “你这个小丫头诓骗朕?”李荩忱佯装生气。

    陈宣华顿时扑到李荩忱怀里撒娇,和刚才的小晋陵、小沧海如出一辙。

    李荩忱一脸黑线,儿子闺女这样也就算了,你怎么也这样,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当小妈的好不好。

    不过这丫头虽然让自己和乐昌惯得有些调皮,似乎还没有长大,甚至都没有为人(和谐)妻的觉悟,但是至少她做事上并无什么差错,甚至药房在她和杨妙的合力打点下发展得有声有色——这两个小丫头也都是识大体的,有矛盾也绝对不会带到药房之中。

    而且她们两个之间的矛盾现在也早就没有这么尖锐,反倒是有时候同气连枝,这同气连枝也是被逼无奈。

    

第一六零零章 谁能同去() 
毕竟李荩忱一手提起来一个丢在床榻上并且摩拳擦掌的时候,陈宣华和杨妙这两个经验一点都不丰富的小丫头,要是再不同气连枝,恐怕会被大灰狼吃的连屁都不剩。

    所以小姑娘童真未泯,调皮一些李荩忱也就不管了。

    历史上的陈宣华,先是以待嫁公主的身份入掖幽庭,后来又辗转于杨家父子手中,个中艰辛苦楚、步履维艰,恐怕只有亲自经历的人才能知道,所以现在既然一切都已经改变,那李荩忱出于怜惜的心态,也会惯着她。

    可欺瞒君上,也是“大罪”。

    当下李荩忱在她的小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陈宣华很识相的呼痛,好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