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臣子,就不好揣摩上意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打量着周围的人群,又紧接着看向二楼。

    陛下如果想要派人来,而又不引人瞩目的话,乐昌公主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正如之前在石头山诗会一样。

    想到那一道时常盘旋在心头的倩影,李荩忱深深的呼了一口气,不知不觉有些恍惚。

    刹那间,似乎有自己熟悉的淡淡幽香扑鼻。

    而李荩忱不知道的是,二楼一处鉴赏珍玩的雅间窗户微微打开,一双翦水秋瞳默默地透过窗户的缝隙打量着来往人群。

    片刻之后,这目光落在了李荩忱的身上。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画卷() 
今夜这聚宝斋再怎么暗流涌动,该办的正事还是要办的。

    随着聚宝斋之中大多数的灯火缓缓熄灭,黑暗之中人们下意识的屏住呼吸,一道道目光透过黑暗落在前方仅有的几处烛火摇曳的地方。

    聚宝斋的店伙计都是清一色的一身短打,抱臂而站,店掌柜在几名店伙计的陪同下,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筒轴走过来。灯笼和蜡烛将他的身影照亮,也将他手中的筒轴照亮。

    实际上这才是今天晚上的主角,只不过之前出现的陈伯固和东宫众臣,怎么看都有些喧宾夺主。

    李荩忱饶有兴致的打量四周,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拍卖会那种概念,而这一次也是以鉴赏为主,不过至少在气氛的营造上,已经不输于后世。

    “诸位客官,小小聚宝斋今日能有如此多客官光临,真的是蓬荜生辉!”聚宝斋掌柜的朗声说道,能够执掌徐家重要财产之一的聚宝斋,这个人自然而然也有些本事。

    黑暗之中鸦雀无声,毕竟在场的大多数都是朝廷大臣、京城权贵,自然不可能放下身份大声喝彩。而那聚宝斋掌柜的显然也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不慌不忙的说道:“近日聚宝斋新得汉代画卷,弥足珍贵,聚宝斋自知不应藏私,特以此集会向诸位展现这汉画之美。”

    汉代画卷在后世鲜有存世者,一来是因为汉代造纸术不过是刚刚改进,所能用的纸张本来就不多,能够拿来做画的更是少之又少,一般也就只有宫廷画师才能奢侈到用纸帛作画;二来也是因为东汉末年以及三国两晋以来,战乱不断,这种画卷不同于青铜器,很难保存,即使是到现在算起来不过三百年,汉代画卷就已经少之又少。

    也正是因此,当得知聚宝斋竟然获得了汉代画卷的时候,建康府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也都坐不住了,否则也不会有今天如此热闹的局面。

    “掌柜的,这画卷难道聚宝斋以后准备私藏么?”不知道是谁开口问了一句,顿时黑暗之中一片片低语声。虽然还没有看到这汉画,但是所有人都清楚这画卷的珍贵所在,所以对于能够在一睹芳容之后彻底将其占为己有多少都抱有希望。

    所以这句话正敲在大多数人的心头。

    掌柜的一边吩咐店伙计将筒轴打开,一边朗声说道:“我聚宝斋何德何能,能够私藏此画,自然是当把此画交于最有心护它者,”

    听到这句话,李荩忱不由得轻轻一笑,能够把出价最高说成最有心保护它,这掌柜的口舌功夫倒是不错。

    而随着掌柜的向后侧出一步,整幅画卷缓缓展开,画的是仕女图,图画上的仕女身姿婀娜、衣着华贵,虽然是微微侧身,但是其美貌根本难以掩饰,这侧身的动作反倒是平添几分神秘和主人公本身的羞涩,让整个画卷显得愈发有灵气。

    “好一副《仕女图》!”沈君高忍不住低声赞叹道,“此画惟妙惟肖,仕女华贵之姿、温婉之态,跃然纸上。”

    “看来这一次聚宝斋是真的捡到宝贝了。”傅縡也是眼前一亮,一时间注意力都被这《仕女图》吸引去了,“且不论真假,这幅画就算是现在画出来,也足以令人赞叹。”

    周围同样是议论声纷纷,不过多数都是赞叹之声,由此可见,这一幅《仕女图》对得起聚宝斋此次如此大的场面。

    “敢问聚宝斋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一幅画?”一道声音在黑暗之中响起,紧接着传来很多附和之声。

    这样一幅《仕女图》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因此很多人都想知道聚宝斋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这样的宝贝。

    按理说一个商铺货物的来源也是商业机密,不过聚宝斋掌柜的这一次倒也没有含糊,微笑着一拱手说道:

    “这画卷是我聚宝斋派出去的人手从淮南梁郡征集到的,原本这画卷和很多普通的家什放在一起准备一起变卖,正好被路过的我聚宝斋鉴定师和店伙计看到了,一时间惊为天人,便将这幅画请了回来。”

    顿了一下,掌柜的故作神秘说道:“至于这幅画为什么会出现在淮南梁郡,诸位请看这里。”

    掌柜的手向上一指,在画卷的一角有一方红印,众所周知,这往往代表着画卷的作者或者曾经的收藏者,而这一方印的颜色颇为鲜艳,相比之下画作本身的色彩有些暗淡,显然并不是和画作同一时代,应该是后来收藏者的章。

    “在场诸位都是博学多识者,还请站在前面几位上来看看,这章是真是假。”掌柜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而他所指的几个人显然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

    而到这个时候,李荩忱才发现,沈君高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最前面去了。不过转念一想,以他的身份,只要是识相的肯定都不会和他争抢。

    更何况沈君高本身就精通收藏,对于这画卷印章之类的更是有发言权,而且沈君高的为人作风摆在那里,谁都不会相信他会给聚宝斋做托。

    一看沈君高也在,前面的几个人都下意识的让开道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对于沈君高他们还是信任的。

    “这印章······是弘农杨愔!”沈君高只是看了一眼,便惊呼出来,“这上面写着的‘秦王藏印’这个是杨愔的私印。之前某曾经看到过一副晋朝的山水画,在上面也看到过这个印章。”

    周围人群顿时鸦雀无声,一道道火热的目光都落在那画卷上。杨愔是什么人,他们可都清楚。

    杨愔出身弘农杨氏,字遵彦,小字秦王,是北魏司空杨津之子。而事实证明他也对得起自己这个颇为霸气的小字。在杨愔年轻的时候,弘农杨氏因为站队问题得罪尔朱荣,导致被灭满门,只有杨愔和三个弟弟妹妹侥幸逃过一劫。

    当所有人以为弘农杨氏就此成为过眼云烟的时候,杨愔却以一己之力辅佐高欢称霸,从而使得弘农杨氏从绝地走出,重新成为北地一等一的大世家。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杨愔() 
同时杨愔自己也走到了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上,又是顾命大臣,其当时在北朝的地位要比现在徐陵在南陈的地位还要高上很多,只可惜杨愔忠诚于少帝高殷,结果在计划铲除意图谋反的常山王高演的时候失败被杀,死后追赠司空。

    虽然杨愔最后身死,但是他也依旧是北朝曾经有过的数一数二的能臣和贤臣,也是南朝一度的眼中钉、肉中刺,即使是高演也对这个政敌很是尊重,在不得以杀死杨愔之后后悔再三,由此杨愔此人的胸怀、性格、能力等可见一斑。

    南北朝横跨三百年,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朝,在风云变化和时代更迭之中,都是英雄辈出、枭雄遍地,但是有如杨愔这样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一个家族和一个王朝的臣子,却是屈指可数。

    至少现在整个南陈,包括徐陵在内,还没有人有自信能够和杨愔相比,哪怕他是对手和敌人,也值得尊敬。

    因此此时看到杨愔的印章,包括沈君高在内,所有人都多少有些激动,如果这印章是真的,一来能够说明这幅画的真实性更高——能入杨愔法眼的,是假货的可能性更低,二来由于杨愔虽死,弘农杨氏却还在,所以他本人的藏品后来流传于世的也并不多,此画上加盖杨愔的印章,更是使得这幅画有了超出其本身的价值。

    “此印章应当为真,”沈君高沉声说道,“杨遵彦专用于收藏之印章,不用其表字‘遵彦’,而用小字‘秦王’,同时这印章上文字之写法,于‘秦’字一撇一捺两处藏锋收笔,以表示此‘秦王’非真‘秦王’,乃杨愔避嫌之用,笔锋纯熟流畅,唯有习惯于此写法的人才能够轻松写出。”

    “沈公博学多识,小老儿佩服。”那聚宝斋掌柜的急忙一拱手。

    沈君高微微点头,算是承认了这样的恭维,同时伸手指着画卷说道:“这画卷某也看过了,应当为汉代宫廷画师所留,且有杨遵彦之印章于其上,就算是某看走了眼,杨遵彦也不会看走眼。”

    沈君高这几句话相比于之前,掷地有声,算是有了一个定论:“只是敢问聚宝斋,这画卷又是如何流落到梁郡的?杨遵彦为北朝汉人,终身仕于北朝蛮夷,其收藏之画作应当主要都还留在弘农才对······”

    掌柜的显然早就已经料到沈君高会有如此一问:“当时他们也好奇于此,方才知道当年虽然北朝蛮夷赦免了杨愔的家人,但是家中妇孺还是害怕北朝蛮夷会翻脸报复,毕竟弘农杨氏有上一次尔朱荣之乱的前车之鉴,所以家中妇孺收拾细软,挑选忠心仆人,准备南渡。”

    所有人都怔住了,没有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事情。

    不过想来也对,整个北朝在北齐高氏的统治下基本上就没有出现过正常的皇帝,如果真的要算起来,或许杀害杨愔的高演已经是明君圣主,可惜高演在位一年就撒手人寰。

    因此皇帝本身的禽兽以及皇位更迭的混乱和快速,使得杨家人对曾经的罪过的高演和高演篡位的帮凶、其继承者高湛没有一点儿信心,也是在情理之中。

    对于杨家人,在当时趁着朝廷放松对他们的警惕和杀心,趁机南下,也应当算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弘农杨氏经不起第二场灭门之祸,对于一个世家来说,基业没有了,还可以依靠一代代的人来积攒,但是要是连后人都没有了,那就是真的完蛋了。

    沈君高皱了皱眉:“算起来杨愔遇害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了吧。”

    “是啊,”掌柜的也感慨道,“奈何当时南下正逢战乱,原本人数颇多的队伍也因此走散。那几名想要变卖画作的,正是当年负责在后面运送行李的仆人,他们和走在前面的妇孺失去联系,最后艰难逃出生天,在梁郡落脚,做些小本生意,这些年家道中落,不得不拿出来这画卷以及家中不少家具,想要变卖。”

    “原来如此······”沈君高几乎是下意识的想要伸出手去触摸这画卷,毕竟这画卷已经不仅仅是承载着汉代宫廷记忆的画卷,还见证了一个家庭更或者说一个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不过当要触及画卷的时候,沈君高还是停下了,只是叹息了一声:“不知道那些妇孺又去了哪里,杨愔一代能臣,某还真是好奇,其后裔会成长为怎样的人物?”

    话刚刚说完,沈君高便自失的摇了摇头。

    这乱世之中,几名妇孺在战乱里,甚至都没有仆人保护,身上也没多少金银细软,又能够走到哪里?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北朝对于这几个妇孺并未多加阻拦——她们想要自寻死路,那么当时的皇帝高演何乐而不为呢?

    恐怕杨愔就算是真的有孩子被带了出来,也早就没于兵荒马乱之中,二十年来,恐怕已经化为一抔黄土了。

    想到这里,沈君高不由得自嘲一笑,什么时候自己都变得如此悲天悯地了?当下里他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这画作上:

    “聚宝斋既然说不想私藏这画作,那就是打算转手他人了,不知道多少价钱能够买下?”

    掌柜的登时眼前一亮,自己之前费尽心思将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可不就是希望眼前这位以及黑暗之中的诸位达官贵人们能够怦然心动么,现在沈君高如此开口,掌柜的却不慌不忙的说道:

    “沈公为天下有名文学大家,沈公觉得这画卷应当价值几何?”

    眉毛一挑,沈君高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有如此一问,斟酌说道:“单单论价值,应当为无价之宝。”

    掌柜的喝了一声彩:“好一个无价之宝!正是因为这是无价之宝,聚宝斋也不敢善做主张为其估价,而且观此画,在场怦然心动者肯定不在少数,不若就请诸位心仪此画卷者各自出价,最后价最高者就当为此画卷之主人,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掌柜的话尚未说完,黑暗中就传来一阵阵附和声。

    而李荩忱忍不住微微皱眉,哪怕是这些声音不是聚宝斋的“托”发出来的,眼前这样卖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