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主言重了!”朱由检忙道,“你现在不就出来了么?”

    “这次是存棋挂念殿下的安危,才不顾一切地冲出来的。”朱存棋刚说到此,忽觉不妥,赶忙缄口不言,脸颊却如同火烧般迅速红了起来。

    朱由检倒没在意,接口道:“而且刚才郡主还说,碧云霞是一位友人所赠。”

    “那是存棋唯一的朋友!”朱存棋顿时喜上眉梢。

    不知为何,朱由检竟感觉心中产生一丝妒意,暗想这位友人一定是朱存棋的心上人了。不知是谁这么幸运,能获得这位高雅的郡主的芳心。

    可他赶紧又在心中告诫自己:喂!人家可也姓朱,虽然血缘已经被稀释了多少代,可在名义上还是自己的姐妹!你个人面兽心的东西可别太过分了,连自己的姐妹也要下手!

    想到此处,他赶紧收摄心神笑道:“郡主的友人定非凡品,他日有机会,一定要为我引荐引荐。若还觉得寂寞,也可以来秦王庄走动走动,与王妃她们做做伴。”

    朱存棋却对他俏皮地一笑道:“他呀!他也早想认识殿下了,只怕太过唐突。不过他现在却不在陕西,什么时候回来就不一定了。至于王妃娘娘,存棋有些怕她呢!”

    “有什么好怕的?她又不是老虎。”朱由检笑道。

    “王妃娘娘生得太美,存棋不敢和她站在一起嘛!”

    二人一路谈笑,沿着干涸见底的泾河向上游寻去,不多时便渐渐地进了嵯峨山。忽听前方一阵大喊:“喂!别往前走了,这里危险!”

    朱由检定睛一看,却是喜出望外地道:“郝大明!你们怎么样了?”

    四号工程的工头郝大明也认出了朱由检,满头大汗地跑过来道:“尤掌柜,你来的太好了!前面两个山头让地震给震倒了,把泾河水给阻断了!现在周围的山头还在不断地往下掉石头,掌柜的一定要小心啊!”

    朱存棋与朱由检对视一眼,一是惊讶于他的判断如此准确,二也是不明白为什么他被别人喊作“掌柜”。

    朱由检却顾不上解释,先问郝大明工人的情况。

    郝大明擦了擦汗道:“大伙儿平常干活儿就晚,地震的时候都没睡觉,所以人是没什么事。可惜了前些日凿出来的石块,全被山头给埋住了。”

    “人没事就好!”朱由检大喜道,“石块被埋这没什么。其实你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不地震,这两个山头上的石头,咱们什么时候能全凿下来?这一地震,咱们倒省事了!”

    “对呀!”郝大明一拍脑袋,兴奋地哈哈大笑道,“让掌柜的这么一说,地震还是一件大好事了!”

    “好和坏都是相对的。”朱由检笑道,“只要动动脑子,把不利的因素转变成有利的因素,坏事也就变成好事了。”

    “掌柜的说得太深,咱听不懂,您就说怎么干吧!”郝大明跃跃欲试地道。

    朱由检道:“眼下开采石头的事先放一放,咱们必须把堰塞湖的问题解决掉。你带我们上去看看!”

    郝大明便在前面引路。山路陡峭崎岖,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朱由检与朱存棋只得下马步行。一边走,朱由检一边向她悄声解释,自己是泾阳商帮的出资人,以王爷的身份出面当然不行,只好假借“尤掌柜”的身份。

    朱存棋默默地听着,心中却没来由地一阵甜蜜,细细地品味着方才的“我们”二字。

    不多时,几人已经攀上山顶。朱由检抬眼望去,不觉惊叹一声:“好大的堰塞湖!”

    原来泾河本是从两山夹着的山谷穿过,如今两边的山体滑落下来,将泾河的河道堵了个严严实实。那山谷便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堰塞湖,湖面宽度足有数百米,长度则有二里多长,深不见底,且水面还在缓慢地继续上涨。

    朱由检看了看堰塞的坝体,大约有五六十米高。他心中默算一遍,已经大概知道:如果这座堰塞湖灌满河水,就可以积攒上亿立方米的水量。一旦决口,那可就真是“黄河之水天下来”,下游不冲个稀里哗啦才怪。

    “不行!得赶紧想办法!”朱由检急急地道,“郝大明,你派人给我日夜盯着这湖水的高度,每天回报两次!我赶紧回去组织人手,必须得想办法把这个堰塞湖给打通,将水缓缓地放出来!郡主,咱们马上去泾阳县城!”

    “好!”朱存棋也紧张地道,“我马上派人回府去,将府里的几十名仆役全派过来帮忙!”

    朱由检忙拱手谢道:“眼下必须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方能化解这场大难。郡主深明大义,我先代泾阳百姓谢谢你!”

    朱存棋也敛容回礼道:“殿下才是百姓的大救星。若没有殿下,只怕直到堰塞湖决口,人们还浑然不觉呢!”

第二百四十四章 筹措火药() 
“不行…还是不行!”

    朱由检在地震棚中来回踱步,不时冒出这样没头没尾的半句话。蕊儿等人却知道他正在思考问题,谁也不敢上前打扰。

    最后秋琳娜实在憋不住了,上前轻声问道:“王爷,您是在说什么不行啊?”

    朱由检这才停住脚步,长叹一声道:“时间紧任务重,人手不够啊!堰塞湖的水位随时都在上涨,危险也越来越大,必须马上泄洪。可要挖开坍塌的山头,又需要大量的人力。而眼下最缺的就是人!”

    “泾阳商帮不是有八百工人么?”秋琳娜疑惑地道。

    朱由检却苦笑一声道:“堰塞坝的主体均是山石,有的石块长至数丈,重达万斤,用人工凿开谈何容易?如果是八千工人还差不多!况且我们并不是只凿开堰塞湖就算完了,那洪水积攒了许久,一朝倾泄而下,河道必不能容纳。如何控制住水势,这一点更加重要!”

    秋琳娜沉默了片刻,突然喃喃地道:“这堰塞湖的水坝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在我出生的地方,对待堡垒只有一种办法,就是用大炮轰!”

    “对呀!”朱由检突然眼前一亮,兴奋地搂着秋琳娜大笑道,“我怎么忘了这一点了!眼下虽然没有大炮,但用火药崩山,道理是一样的!秋琳娜,你可帮了我的大忙了!”

    “王爷,您把我搂痛了!”秋琳娜忙奋力挣脱,却是娇喘微微,满面通红。

    朱由检也尴尬地笑道:“那什么,我一时得意忘形了,不好意思啊!快派人把孙大人请来!”

    不多时,孙传庭匆匆赶到。朱由检开门见山地问道:“泾阳县存有多少火药?”

    孙传庭闻言一愣道:“县城内是有火器弹药库,但库内只有数门佛郎机炮和几十杆鸟铳,并无火药。”

    “什么什么!”朱由检大吃一惊道,“没火药?没火药那些枪炮还有个屁用?”

    “火药原来是有几箱。”孙传庭长叹一声道,“不过由于平日疏于管理,那几个箱子都被雨水淋湿,根本不能用了。”

    “真是关键时刻掉链子!”朱由检气得捶胸顿足。

    孙传庭诧异地道:“殿下,此刻您寻火药做什么?”

    “咱们现在不是人手不足嘛!”朱由检痛心疾首地道,“本来我都想好了,让工人们先利用地震造成的巨大裂缝,将其直接改造成为水渠。然后在水渠终端,多挖一些像秦王庄砖厂旁边那样的大坑。

    “等水渠挖得差不多了,堰塞湖的水位也就接近极限了。这时候我们先在坝上开一道导流渠,然后利用火药将坝顶炸开一点,让湖水缓缓地顺着导流渠流入泾河河道,再沿着河道注入各条水渠,最终抵达那些大坑,成为一个个人工湖。如此一来,水势就可以得到极大缓解。等堰塞湖水位下降,咱们不但度过了这个难关,而且原来计划中的灌溉渠也同时完成,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嘛!可惜卡到火药上面了!”

    孙传庭认真地听完,也兴奋地大声道:“殿下,您这个法子绝对可行!泾阳县虽然没有炸药,西安城里却定是弹药充足。我们可以向西安知府和陕西巡抚要,如果他们不给,就直接找三边总督!”

    “好!我马上修书陈明利害,你派人分别送给这些官员,务必要尽快把火药搞到手!”朱由检就如同捞到了救命稻草。

    孙传庭前脚一走,朱由检立刻集合了泾阳商帮的全部人手,又从百姓中临时雇用了两千多人,总数已经达到三千人,这也基本上是他能动用的人力极限了。

    在火药没送到之前,他先安排这三千人开挖水渠。由于地震造成了地表巨大的改变,到处都是开裂的大口子和塌陷的大坑,这项工作倒变得十分简单了,只需将这些口子和坑连起来,再稍微扩宽一些就行了。

    朱由检将原来的水渠路线稍加改动,基本上仍能照顾到每座村庄。此时也等不得孙传庭来确认了,朱由检当即拍板,马上动工!

    由于不知道堰塞湖还能顶多久,朱由检这次真是豁出命来干了。他将工人安排到各个工段以后,便率领秦王府全体成员,一齐投入到挖掘土方的工作之中。就连王妃蕊儿和秋琳娜等人也都抡着铁锹上了阵,只有包玉怜作为唯一的医生,在医馆中忙得不可开交。

    工程的进展十分迅速,到黄昏之时,数十条水渠已经初具轮廓。即使堰塞湖现在就冒水,这些水渠已经可以起到泄洪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只要洪峰不来,工人们就继续将水渠拓宽加深。

    至于原来设想的在水渠中铺青石防渗,现在条件不允许,只能暂时作罢了。好在水渠截流也很容易,这项工作就留待将来完成。

    朱由检正光着膀子干得起劲,孙传庭风尘仆仆地赶来,头一句话便给了他当头一盆凉水:“西安不肯提供火药!”

    “为什么?他们难道就不拿老百姓的死活当回事么!”朱由检气得脑门上青筋迸起,“我倒想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知府推巡抚,巡抚推总督。”孙传庭也忿忿地道,“到了三边总督杨鹤那里,他却说河水既已堰塞成湖,不妨先加固湖坝,徐图长久之计。火药乃国之利器,不可轻用。倘若流贼趁灾来袭,西安城中有炮无药,这责任他可付不起。就算要用,也得上奏朝廷,待兵部行文抵达,方可调用。”

    “我襙他大爷!”朱由检终于勃然大怒道,“还他妈等流贼!堰塞湖一决口,西安城都冲没了,他留着那些火药还有个狗蛋用!还上奏朝廷,等朝廷的旨意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殿下…”孙传庭却欲言又止。

    “孙大人,但说无妨!”朱由检气哼哼地将铁锹丢掉,一屁股坐在地上道。

    孙传庭终于鼓足勇气道:“下官也是情急之下疏忽了。若不是您修书讨要火药,可能会好一些!”

    “怎么意思?”朱由检诧异地道,“我好歹是个王爷,面子不还大一些么?难道这杨鹤和本王有仇,或者也是魏忠贤的人?”

    “非也!”孙传庭苦笑道,“这位杨鹤杨修龄倒并非阉党中人。他是湖南武陵人氏,素有清望,万历三十二年考中进士。初授洛南知县,之后短短十数年,即历任御史、两淮盐法、贵州巡按等职,现已累进至兵部右侍郎,可谓官运亨通。由于名气太大,连魏忠贤也对他忌惮三分。不过此人向来道学迂腐,此次不肯提供火药,恐怕竟是为了防范殿下利用火药图谋不轨…”

    朱由检这才恍然大悟,哭笑不得地道:“我都快喂王八了,还有心思造反么?再说就那点破火药,真要造反又能顶个屁用!”

    孙传庭也摇头叹息道:“下官也一再向杨总督陈说灾情之重,以及堰塞湖之危害。奈何杨总督见了殿下的亲笔信,便有些先入为主,无论下官再说什么,他也不肯相信了。”

    “唉!合着坏事还坏到我身上了!”朱由检大为懊悔,一个劲地拍打自己的额头。

    孙传庭赶紧道:“殿下也不必过于灰心。传庭还有一个法子,却是没有多大把握,也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大人但讲无妨!”朱由检急道,“咱们现在只有有百分之一的机会,都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西安的火药虽不可用,咱们还可以试试附近的其他城池。”孙传庭沉吟道,“像那潼关守备贺人龙,手中也必存有大量火药。下官听说贺人龙为将贪酷,常有吃空饷及倒卖军粮军械等行为。不如咱们剑走偏锋,在他那里碰碰运气。”

    “你是想让贺人龙私卖火药给我们?”朱由检被这个匪夷所思的想法惊呆了片刻,却随即赞赏地挑起大指道:“高!实在是高!孙大人自从出任泾阳知县,这为官的水平是噌噌见长啊!这招虽然有些流氓,但在眼下的情形下,也不失为见效最快的法子了!”

    孙传庭不好意思地笑道:“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