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贞妍却认真地道:“不错,贞妍虽是番邦女子,但自幼仰慕中华文化,又有郡主这样的好朋友。所以无论如何,贞妍也绝对不会赞成哥哥去与女真人结盟,转过身来与大明为敌。”

    稍停片刻,她又无限感慨地望着周遭的景物道:“真希望我的家乡有朝一日,也可以像这里一样美丽,一样充满生机!可自从丰臣秀吉大举入寇,朝鲜三千里江山满目疮痍,王京数度毁于战火,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景象。如今女真人又屡屡犯境,不知何年何月,朝鲜百姓才能像泾阳的百姓一样,不用担心异族的烧杀抢掠,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丰收的喜悦!”

    朱由检闻言也颇有感触地道:“贞妍,中朝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理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女真人和倭寇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只有同仇敌忾,方能战胜强敌。如今大明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泾阳只是一个特例罢了。只要仍是阉贼把持朝政,恐怕女真人就会继续肆虐,眼前的美景还是有被破坏的危险!”

    “殿下字字珠玑,贞妍受教了!”李贞妍恳切地道,“可时局如此,殿下有无救国的良策呢?”

    朱由检沉吟片刻,字斟句酌地说道:“也没必要瞒着你,我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要扳倒魏忠贤这个国贼,重振朝纲!但是我现在力量还很弱,若立即与魏忠贤摊牌,无异于自取灭亡。所以我现在急需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和贞妍开展更深度的合作,当然这种合作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

    “殿下,真是太好了!”李贞妍欢叫一声道,“贞妍正有此意,只怕太过唐突!其实我们朝鲜国小民弱,无论如何也不是女真人以及倭寇的对手。如果殿下能扳倒魏忠贤,重振天威,诛灭女真人和倭寇,我们朝鲜全体臣民必定感念殿下的大恩大德!只是…”

    “只是什么?”朱由检微笑着道,“贞妍不必有什么顾虑,如今你我探讨的,可以说是国与国之间的大事。有任何想法,一定要摆上桌面。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我们的合作才会更顺畅、更长久。”

    李贞妍受到鼓励,便试探着道:“殿下,哥哥虽然对大明不很恭敬,可他毕竟是我的亲哥哥。贞妍会尽力劝他不要与大明为敌,可万一他固执己见,还是要倒向女真人,贞妍当然不会助他,可希望殿下您也能对哥哥网开一面。”

    朱由检沉思片刻,便颔首笑道:“这也不能全怪你哥哥,如果不是魏忠贤把他往外推,你哥哥也不一定会倒向女真人吧。你放心,只要朝鲜不直接出兵与大明对阵,我是不会责怪你哥哥的。一旦打败女真人,只要你哥哥向朝廷上表请罪,我想万岁宽宏大量,是不会怪罪的,说不定还会正式册封你哥哥为国王呢。”

    其实李贞妍要的就是这句话。她闻言当即滚鞍落马,拜倒在朱由检的马前,强忍着喜悦的泪水道:“殿下大恩,没齿难忘!”

    朱由检赶忙也跳下马来,搀起李贞妍道:“这是互惠互利的事嘛!好了,咱们马上入城,共商大计!”

    ps:今日友人新店开张,小弟前往祝贺,耽误了码字,所以只有三更,容后补上,望各位读者大大鉴谅!

第三百一十二章 日新月异() 
用“日新月异”这个词形容秦王庄,是再恰当不过的。趣*朱由检才只离开了几天,不但宏伟的城墙初具雏形,城内的各种建筑也在规划之下,如同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

    由于城墙分为内外两道,内城是紧贴着原来的外层护城河建造的。而原来的内层护城河之内,则成为了城中之城,颇有些王城的味道。秦王庄的大部分核心建筑,包括秦王府、医馆、小学、钱庄、战略储备库等等,都分布在这里。当然这里还留有面积不小的空地,以备将来建立其他要害部门。

    在两道护城河之间,则是普通百姓的民居,以及秦王庄大食堂。这里预留的空间并不太多,朱由检主要是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些商业设施,比如驿站、客栈、茶肆、饭馆,以及各种商铺。

    有了这些设施,一方面秦王庄就可以成为一座功能齐全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可以满足百姓生活的各种需要;另一方面,居民在这里消费,他们的薪资就能快速回流到朱由检手中。

    这也算是一种简单的拉动内需,因为朱由检自前世穿越而来,又是学经济的,自然懂得“内需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这个浅显的道理。

    而在内城墙之外、外城墙之内,则是外城,也是这次建城新开辟的区域。像砖厂、兵工厂、民团营地、化粪池等重要设施,均分布于此。当然这里原来也有些农田,但全被朱由检高价收购,然后将土地平整,准备兴建新的设施。

    在朱由检的设想中,外城除了可以建造更多的民房、容纳更多的外来人口之外,现阶段还是主要提升它的防御功能。万一强敌来袭,可以暂时放弃外城,退入内城坚守,同时在外城与敌军展开巷战。

    因此在外城还比较空的情况下,朱由检让工人们在这里修筑了不少坚固的工事。比如用青石砌成的小型堡垒,这种堡垒高达丈许,四面无门,只在顶部开有四面小窗,内部则通过地道与其他堡垒相连。

    一旦敌军进城,鸟铳手和弓箭手们就可以藏身于坚固的堡垒之中,居高临下地射击。而敌军若想拿下堡垒,则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万一堡垒守不住,我方则可顺着地道溜走。而敌军若敢进地道追击,地道中的机关就可将他们困死在地下。

    当然除了这些永久性工事之外,地面上还有不少鹿砦、铁丝网,也可做迟滞敌人进攻之用。敌人若攻进来,光是清理这些东西就要费很多功夫,鸟铳手就可以趁此机会,优哉游哉地进行**打靶演习。

    而在守城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城墙,则是朱由检花费心思最多的地方。在他的构想中,守城的主力兵种必须是炮兵。虽然现在火炮技术还不怎么成熟,自己又只有两门缴获的佛郎机炮,但热兵器取代冷兵器这个大方向,他是一定要坚持的。

    之前的遵化和宁远之战中,一旦敌军贴近城墙,由于角度的关系,火炮就无法发挥威力,还得在城墙上临时掏洞。有鉴于此,这次朱由检在城墙上专门预留了很多火炮位,此处做成活动的石门。石门开启之时,火炮可以立即发射;而当石门关闭,敌军仍是冲不进来。

    当然,不管是何种建筑,朱由检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构想,具体的设计和施工,还是要靠孙传庭和他手下的能工巧匠,以及千千万万的工人。

    可是眼看就要到芒种节气,工人们其实都还是农户,总要回家抢收,朱由检只得给他们放了七天长假。因此现在大部分建筑都处于半停工状态,只有从西安城中来的“临时工”,仍是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但他们毕竟工作时间较短,技巧上还欠缺一些,主要是做些诸如运砖、取土之类的只需卖力气的工作。

    对此朱由检也是无可奈何。千百年来,农户都被牢牢地束缚于土地之上,所有吃穿用度,绝大多数来源于自己的生产。如果生产不出来,也就只好凑合着过,这就是所谓的小农经济,或叫自然经济。

    在西方,直到十八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开始,小农经济才逐渐被商品经济所取代。而在中国,则是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这也是中国近代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根本原因。

    虽然朱由检极力想改变这种局面,已经着力打造一支工人队伍,但只有对农业所有制度和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支工人队伍才会彻底摆脱农户的身份。而这项改革,朱由检想等到收获之后再一并进行。

    却说众人行至外城南门时,先期返回秦王庄养伤的蕊儿早得到消息。两位公主级的人物来访,这在秦王庄短暂的历史中还是第一次。因此蕊儿也极为重视,率秦王府全体成员和民团的全体团勇列队迎接。

    众人相见,自是一番嘘寒问暖。尤其是戚美凤、包玉怜与秋琳娜,已经在一场场恶战中结下深厚的情谊,见了面更是抱头痛哭,诉不尽往事前情。得知包玉怜已经有了身孕,戚美凤更加惊喜,情不自禁地轻轻抚摩着包玉怜稍稍凸起的小腹,心中却涌起一丝嫉妒!

    包玉怜自然明白她的心思,笑着对她耳语道:“美凤姐是不是很喜欢孩子?不若也赶紧生一个吧!”

    戚美凤闻言臊得满面通红,忍不住用手指头轻刮包玉怜的粉面,连声嚷道:“不羞不羞!”

    朱由检见状苦笑不已,心想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如今自己身边的美女是越聚越多,以后如何相处,恐怕要大伤脑筋!

    入城之后,朱由检先带众人参观了全城风貌,自己也借机查看工程进度。之后又在大食堂来了一次简单而热烈的聚餐,席上没有酒,更没有山珍海味,大家吃得与工人完全一样。

    别人都了解朱由检的习惯,倒还罢了,朱存棋与李贞妍对他却是更加敬佩。她们身为王族,见过的王爷也多了去了,却没有一个像朱由检这样既俭朴又勤奋的!

    用餐已毕,朱由检却将众人让至秦王府内宅,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

第三百一十三章 组建秦兵(二更)() 
秦王府的议事厅体量颇大,足可容纳百余人同时与会,然而此时也是尚未完工。趣*讀/屋 四面墙砌好了,房梁和椽子也架上了,但瓦片还没来得及铺设。

    因此就在蓝天白云的见证之下,一场与会人员堪称高规格的秘密会议,就这样因陋就简地进行了。

    会议的发起人和核心人物,自然是秦王朱由检。与会成员还包括:两位皇室成员,秦王妃蕊儿和骊山郡主朱存棋;外宾,也是朝鲜王室成员,妙香翁主李贞妍;朝廷命官,泾阳县令孙传庭;辞官将领,原登州卫参将戚美凤;特勤处的燕凌、解胜;民团的团练、头目解勇、李定国、李来亨。

    这些与会人员,就是朱由检现在的核心班底。至于秦王卫指挥使林佑坤,尽管对自己也忠心耿耿,但他毕竟是皇帝派在自己身边的人,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让他知道为妙。因此朱由检一直让他负责外围的侦察工作,此次秘密会议也没有通知他参加。

    会场内的气氛庄严肃穆,这也是朱由检第一次召集的正式会议。大家都知道秦王有重要的事情宣布,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盼。

    朱由检首先慷慨陈词:“咱们闲言少叙,直奔主题。不客气地说,如今我大明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内有阉贼当道、流贼纷起,外有凶敌入侵、列强环伺。再加上天灾频仍、民生凋敝,若朝廷和全体臣民仍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大明就有亡国的危险!”

    众人听罢,皆是面面相觑,心头剧震。朱由检说的这些情况,他们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但因都是局中人,当然不可能像朱由检一样看得那么透彻,尤其是不曾想过大明会有亡国的危险。

    可细品朱由检的发言,又不得不承认,上述任意一种情形,均是亡国之兆。而这些情形叠加在一起,简直已成了必亡之局!

    朱由检见众人耸然动容,便接口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本王虽只是一介藩王,但不忍见天下生灵涂炭,更不忍坐视中华民族滑向灭种的深渊。而当前种种困局,皆因阉贼乱政而起。因此本王决计清君侧,铲除魏忠贤这颗毒瘤!”

    其实像蕊儿、孙传庭等人,早已了解朱由检的抱负,倒还不十分惊奇;而朱存棋、李贞妍和戚美凤却是大吃一惊。因为她们深知魏忠贤权势滔天,可以说代皇帝掌控天下,要将他扳倒谈何容易。

    但见朱由检说得斩钉截铁,她们也不禁大为敬服。朱存棋率先起身表态道:“阉贼窃据朝纲,任用奸佞,残害忠良,就连王室成员都不放在眼里。似此等逆贼,早该铲除!”

    李贞妍也道:“就凭他屡屡刺杀秦王,也是罪不容诛!”

    戚美凤也忿忿地道:“一将无能,累死全军。前方将士流血流汗,魏忠贤却在后方争权夺利、克扣粮饷,不将他除了,辽东难免沦于敌手!”

    燕凌和李定国都是热血男儿,当然也发自内心地拥护朱由检的决定。至于解胜、解勇、李来亨等人,则根本不知道魏忠贤是谁,反正只要殿下说要除掉的人,那就必须得除掉,因此也是举双手赞成。

    而蕊儿和孙传庭,更是朱由检的最坚定支持者。

    朱由检见大家很快统一了认识,心中也是一阵欣喜,却是尽量不动声色地道:“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魏忠贤蒙蔽圣上,掌握批红之权,再加上势力遍及全国,党羽众多,端的难以急除。而本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