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朱由检深知一个普通人和一个训练有素的战士之间,区别实在是太大了。如果采用“抓壮丁”的办法,固然可以拼凑出一支队伍。但是这样的军队既无训练又无作战经验,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可言。如果就这样把他们驱赶上战场,那无异于是将他们送进了绞肉机。

    遥想前世的二战期间,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就采用了这种人海战术,结果无辜牺牲了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红军战士的生命。这种杀敌一千,自损一万的战术,朱由检当然不会效仿。

    但秦兵也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处在守城的位置。守城的一大好处,就是双方的士卒直接面对面厮杀的机会很少,守城士卒可以充分利用城墙和各种器械,远距离杀伤敌军。在这种情况下,新兵与老兵之间的差距就被缩小了。如果能熟练掌握一两样守城工具,那么新兵也完全可以当老兵来用。

    因此,秦兵自成军以来,第一次进行了大规模扩军。其实说是“大规模”,也不过临时征召了两千人而已。而且这两千人全算是预备役,待战事结束,还可以从事原来的工作。当然,如果表现突出,也可以转入序列,成为名正言顺的官军。

    之所以只征召了两千人而不是更多,朱由检也自有考虑。首先秦兵现有的装备数量还不够多,基本上也就够武装两千人的。他可不想像前世的电影《兵临城下》里演的那样,一堆士兵只有一个人有枪,其他人只能空着手往上冲,捡阵亡战友的枪使用。那对战士的生命是极大的不负责任!

    而且,只要是兵就得进行训练,没有经过训练的兵,和普通老百姓也差不了多少。即使流贼兵临城下,朱由检仍要对这些新兵进行最基本的训练,至少要让他们克服对死亡和杀戮的恐惧,保证在作战时服从指挥。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上了战场也是添乱,还不如不去。而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两千人的训练量已经是现有能力的极限了。

    在新兵的使用上,朱由检也尽可能让他们与老兵有所区别。因为他们既没有作战经验,更没有作战技巧,如果让他们独当一面,那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朱由检给他们安排的都是辅助性工作,比如为鸟铳手装弹。

    在“增兵”方面,朱由检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至于削弱敌方的兵力,这个就更难了。显然指望李自成主动撤兵是不现实的,而泾阳附近全是平原,不像富平和铜川那样有山地可以利用,因此像几天前那样派兵主动出击,也难以收到效果。所以秦兵能做的只有守城。

    经过认真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想要消耗敌军兵力,就必须充分发挥火器的力量!

    现在秦兵可不像前日剿匪时那样,只有几十条鸟铳了。首先朱由检利用各种渠道,又买到了两百多条鸟铳。其次秦王庄的兵工厂现在也开始制造鸟铳,到现在一共造出了一百多条。

    本来按照朱由检最初的想法,鸟铳也就是火绳枪,是应该被淘汰的品种,燧发枪才是发展的方向。但经过实践才知道,燧发枪的结构比火绳枪要复杂得多,试制起来难度颇大。

    就以最关键的击发部分来说,单是一个小小的扳机,就分为扳机、扳机簧、拉杆、阻铁、阻铁簧、击锤、击锤簧等一系列小零件。一个零件制作得不规矩,都会导致击发失败。

    尤其是弹簧,这是决定击锤打击力度的关键部件。如果弹簧强度不够,击锤打燧石的力量也就不够。那么从燧石上打出的火星也就不够大,常常不能引燃黑火药。

    可是在这个时代,弹簧的制作工艺还很粗糙,或者说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工艺都很落后。孙华龙等工匠试制了很多次,做出的弹簧都达不到原来那支燧发手枪里面零件的标准。后来他们终于发现了原因,原来制作弹簧用的钢丝就不达标。

    对此朱由检并没有责难工匠们,他知道科技的进步是非常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燧发枪的研制遭遇瓶颈的情况下,他果断命令兵工厂生产鸟铳。这种火器的生产就相对简单多了,几十名工匠用了一个多月,就制造出一百多支。

    因此,秦兵现在可用的鸟铳共约四百支,弹药储备也极为充足。富平之战时之所以没有携带,主要是考虑到弹药运输不便。而现在是守城,弹药库就在城里,那就可以敞开使用了。

    充分发挥鸟铳的威力,朱由检还故意在未完工的城墙上又往下扒了一截,造成“短板”的假象,引诱流贼在此聚集。

    而在城墙后面,每个鸟铳手都配备了五名新兵,专门负责填装弹药!鸟铳手要做的,就是接过已经填装好的枪,点燃火绳,然后用枪随便对着城墙外的某个地方就可以了。击发之后,再将鸟铳交还给新兵,接过另外一支枪,重复以上的动作。

    火绳的燃烧时间只有几秒钟,相对于填装弹药的时间的一分多钟,简直可以说是神速。而流贼偏将刘黑子不明就里,还以为秦兵的鸟铳不需要填装就可以击发。这种现象已经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围,所以他才会吓得尖叫起来。

    不过在密如爆豆的鸟铳射击之下,刘黑子也没叫多一会儿,就被一枪击中心脏,惨叫着死于非命。不单是他,几百名流贼已有一多半中弹仆地,城墙外霎时尸积如山!

第三百六十六章 短促突击() 
流贼第一次试探性攻城,由于遭到了密集的近距离鸟铳射击,顷刻之间伤亡过半,带队的偏将也被击毙。在后面观阵的刘宗敏见势不妙,马上对李自成道:“闯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还是先撤回来吧!”

    李自成虽然被朱由检气得快要爆炸,但战局他还是看得懂的。要照这样打下去,就算把前锋营的几千人全填上去,也无法攻破城池。因此只得恨恨地下令道:“撤!”

    后面的传令兵忙鸣金收兵。残余的流贼听到锣声如蒙大赦,急忙向本阵败退。可是,已经太晚了!

    突然间城门大开,吊桥放落,一队早已在内瓮城等得不耐烦的重甲骑兵呐喊着杀了出来,直取在城下与秦兵对射的那一百多名弓箭手。而在吊桥落地的短暂片刻,城头的鸟铳手也猛然加大了火力那些弓箭手无暇向骑兵射击。在吊桥落地的一瞬间,鸟铳手停止射击,剩下的就交给骑兵了。

    而那些贴在城墙边上的流贼,见敌方骑兵并没有追杀自己,还有些暗自窃喜。他们不敢也没时间去走吊桥,仍是凫水游过内护城河。至于身后的鸟铳射击,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打着谁就算谁倒霉吧。

    可他们刚跳入护城河,后面的秦兵却停止射击,数十条绳索从城头垂下,几十名手持长枪的士卒顺着绳索直接下到城墙之外!他们向前紧走几步,对准河里的流贼就下了手。可怜这些流贼身在水中,根本没有反抗能力,顷刻之间就被刺死大半,鲜血将整条河水都染红了!

    与此同时,骑兵对弓箭手的屠戮也已经接近尾声。那些流贼正要撤退,本来就无心恋战;面对冲到近前的重甲骑兵,弓箭也根本不起作用。秦兵只一个冲锋,就把流贼的阵形冲了个七零八落。残余的流贼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转身就往回跑,可两条腿毕竟跑不过四条腿,不一会儿就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这时骑兵们再兜回来,把那些侥幸凫水游过内护城河的流贼彻底歼灭。从闯营鸣金到第一波流贼全军覆没,大概只用了三分钟不到的时间!

    而杀光这批流贼之后,秦兵还故意不紧不慢地清理战场,给那些尚未断气的流贼补上一刀。全部结束之后,才高唱着凯歌缓缓返回城内。

    对面的李自成等人看在眼里,既气得七窍生烟,又惊得浑身冷汗。他们自造反以来走南闯北,还从来没见过战斗力如此强悍、下手如此狠辣的官军!

    城头的朱由检与几位将领却是眉开眼笑,不单为挫败敌军,更为新战术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原来朱由检经历过遵化、宁远两次守城战后,对于传统的守城方法总感到不大满意。尤其是敌军攻城受挫,开始退却之时,守城的士卒基本上只能看着,顶多是放箭或是放鸟铳。而弓箭和鸟铳毕竟有射程和射速限制,难以给敌军造成太大的伤害。

    所以朱由检就向戚美凤等将领提出,要设计一种新战法,在敌军败退的时候要进行短促的突击。

    诸将却有点不理解,认为既是守城,能将城守住也就行了。如果主动出击,反而会增加伤亡。

    朱由检只好又搬出老人家的光辉理论,耐心地为他们讲解:“不管是守城还是其他类型的作战,关键是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你把敌军都杀光了,他还能攻城么?至于伤亡问题,你们想想,如果听任敌军跑回去,下次攻城的时候,守城士卒不是一样要伤亡么?如果趁他们败退之时击杀,敌军无心恋战,战斗力大减,付出的伤亡反而会小很多。”

    诸将这才恍然,纷纷敬服朱由检的理论。朱由检也懒得谦虚了,只是要诸将拿出具体的方案来。因为城墙虽然是对守军的极大保护,但在由守转攻时,同样是个不小的障碍。如何越过城墙,给予敌军短促而有力的打击?这个问题朱由检也解决不了,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将领们的聪明才智就充分发挥出来了。经过反复探讨和实际演练,一套守城新战术渐渐成型,那就是先集中火力压制住对方的远程部队,骑兵则借机从城门杀出去。

    与此同时,长枪兵直接从城头下去,专杀在护城河附近的敌兵。这个点子还是朱由检借鉴了前世的“飞虎队”想出来的,果然大大提高了兵力出动的速度。

    今天这一仗,还是新战术第一次应用于实战,果然大获成功,将来袭的五百余名流贼尽数歼灭。而秦兵这边的伤亡却是微乎其微,只有城头的鸟铳兵被弓箭射伤五人,出城杀敌的重甲骑兵和长枪兵则连个受伤的都没有。

    而对面的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却把肠子都悔青了。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们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但若不改变战术,仍是这么冲锋,那还等于是送死。经过短暂的商议,闯营停止了进攻,却也不撤走,就这么与秦兵对峙着。

    这时候双方距离在二百步左右,如果再出击,就等于是和敌军硬拼了。所以秦兵也只是固守城池,静观其变。

    “唉!可惜没有佛朗机炮和红衣大炮!”朱由检不禁长叹一声,这个距离本来是火炮的最佳射程啊!可惜他现在一门能用的炮也没有,前些日从土匪老窝里缴获了两门佛朗机炮,却早已锈迹斑斑,根本无法使用。而且这玩意属于朝廷严格管制的火器,就有钱也没处买去。

    而要自己铸炮,难度可比制造鸟铳大多了。就以佛朗机炮来说,自明朝中叶就传入中国,朝廷也仿制,但与西洋的原装进口货比起来,无论是射程还是可靠性都差了一大截。

    即使是这样,朝廷仍将铸炮技术视为机密,会铸炮的匠户全在京师,被兵部的官员看得紧紧的。即使如孙元龙等能工巧匠他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铸炮,也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因此,朱由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流贼。不出半天,闯营的大部队也终于赶到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火力压制() 
随着大队人马的到来,李自成四面围城,将秦王庄围得如铁桶一般。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全是流贼,单是那骇人的气势,已经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威压。

    刚才那次试探性进攻,李自成只是选择了城北一个方向,故而朱由检也将防御的重点放在这里。现在不同了,四面八方全是流贼,朱由检也只得将兵力平均分配。

    他命李定国、李来亨、解勇各领五百士卒,分别负责东、南、西三面的防御。而压力最大的北面,则是朱由检与戚美凤亲率八百人驻守。还剩下七百秦兵作为预备队,哪面吃紧就赶紧顶上。

    过了一阵,四面八方同时响起喊杀声,流贼开始攻城了!

    但是这次攻城与上次不同,流贼冲到外护城河附近,不再急着过河,而是用盾牌组成防御阵形,在盾牌后面布置弓箭手,在这个距离上就开始向城头放箭。而其余流贼则开始掘土,企图用土填平外护城河。

    朱由检见状,也不禁对李自成的应变能力感到佩服。上次进攻流贼之所以惨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外护城河的阻隔。若流贼能将河沟填平一小段,过河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不论是攻城还是撤退都方便多了。

    外护城河离城墙约有五十步,双方都在对方的射程之内。当然对于流贼来说,难度要更大一些,因为弓箭的初速度怎么也比不上鸟铳的弹丸,又是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