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九边的边军即使奉诏赶赴同一战场作战,也是只听自己长官的命令,各打各的,根本谈不上什么协同。所以才会有满桂与祖大寿交恶的情况出现。除非最高长官“督师”出面,否则谁也不服谁。这样的部队,不被各个击破才怪!

    而卫所截然不同于边军,可以看作是明军分驻各地的地方卫戍部队。按明初之制,凡州府必设一所,几个府合起来共设一卫,卫、所之间是上下级的统辖关系。卫设指挥使,统兵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统兵一千一百二十人,长官是千户;千户所下有百户所,统兵一百一十二人,长官是百户。百户所之内,五十人为一总旗,一总旗下设五小旗,长官为旗长。

    总的来说,卫所制就是按照辖地进行兵力的平均分配。这在兵种单一、作战手段简单的冷兵器时代以及和平年代,当然未尝不可。可现在已是乱世,一则军户制名存实亡,各卫所吃空饷现象十分严重,兵力普遍不到定额的四成;二则面对凶残的女真和蒙古骑兵,以及飘忽不定、来去如风的流贼,以卫所为单位的明军也明显力不从心。

    除此之外,还有京师三大营,即所谓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每营定员五万。在明朝开国之初,这本是马上皇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军,战斗力最为强悍。不过土木堡一战,三大营全军覆没,虽然后来重新组建,但逐渐不再承担野战任务,而转为京师的卫戍部队,战斗力直线下降。而且同样缺员严重,实际只有七八万人而已。

    最后还有“亲军二十六卫”,像孝陵卫、锦衣卫、腾骧右卫、秦王卫等等都算。这些“卫”名为军队,实则并非执行作战任务,真上战场是不行的。

    当然,因为流贼肆虐,官军应接不暇,又出现了“民军”,像秦兵、天雄军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部队的建制就更加混乱,甚至根本没有建制。

    而朝廷虽然在名义上设有五军都督府,负责全国兵力的调度,但实权则控制在各地的镇守太监手中。这些太监哪懂军事,基本上是谁和他关系好,他就让谁升官做主将,更把本来就战斗力低下的明军搅得一塌糊涂。而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则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像辽东边军,现在已经快成了祖大寿的私兵了。

    了解到明军的建制现状以后,朱由检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还按照明军这一套来,根本无法实现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现代战争模式,也无法充分发挥秦兵的威力。因此他决心按照现代军队的编制方式,对秦兵进行一次整体改编。由于解胜的部队就驻在秦王庄,又打着民团的旗,所以就成朱由检最先进行改编的一支。

    众头目给朱由检见礼之后,朱由检开门见山地道:“今天召集各位,是要对民团进行改编,组建一支新式军队。这支军队按照大体‘三三制’组建,也就是说,高一级的单位下辖三个较低一级的单位,而这较低一级的单位又下辖三个更低一级的单位。

    “具体来说,最底层的单位为班,每班设班长一人,战士九人,标准建制为十人。三个班为一排,三个排为一连。一个连约为一百人。三个连为一营,三个营为一团,一个团约为一千人。咱们现在共有三千人,如果组建更高级别的师,人数嫌少了些,不如组成一个加强团,下设八个营。”

    “殿下,为何要实行‘三三制’?”陈五娃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不是‘二二’或‘四四’、‘五五’?”

    “问得好,说明你肯动脑筋!”朱由检先肯定了陈五娃的敢于发问,然后耐心地解释道,“一个最小、最基本的作战单位,就是三个人。这三个人可以形成掎角之势,互为支援掩护。而在兵力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安排一部主攻,一部辅攻,剩余一部做预备队,也恰好是三部。所以‘三三制’较为方便部队的作战。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像咱们这个加强团,就要设立八个营。每个营都有每个营的作战特点,打仗的时候才好调配。”

    众将听了恍然大悟,均对这位王爷的军事素养和精心安排感到敬佩。其实朱由检并不是军人出身,只不过在前世看过一些军事方面的书籍,又有现成的制度,可以直接照搬而已。

    接下来,朱由检宣布将这个团的番定为秦兵第一团。当然番只对内,对外还是叫民团,以免太过招摇。至于番的意义,朱由检也为众人讲解了一番。有了番,除了调配部队更为方便之外,一旦在战场上打乱了套,尤其在是军事长官阵亡或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部队的番迅速收拢和安置部队。

    对获得“第一团”这个番,众将都极为激动,因为“第一”这个称还有更多的象征意义。朱由检也趁机为他们打气道:“希望诸位不要辜负‘第一团’这个光荣的名字,事事处处都要勇争第一!”

第六百二十三章 标准建制() 
<;!……开始……>;

    既然是形成建制,秦兵第一团的编制,朱由检尽量按照现代军队最正规的路子来。首先设团部,团长为解胜,副团长为陈五娃。因为嫌陈五娃这个名字太土,朱由检给他改名“陈武”,与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大将同名。陈武当然感激不尽,也发誓要全力配合解胜,将第一团尽快带出个样来。

    团部中下设参谋处、政治处、装备处和后勤处。参谋处负责在作战时辅助军事长官制定和执行作战计划;政治处负责士兵的教育、宣传以及人事奖惩工作;装备处负责武器弹药的分发和维护;后勤处负责全团的粮饷和医疗。另外,团部还直属一个警卫连,负责团机关的保卫工作,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团以下设八个营。一营、二营为步兵营;三营、四营为骑兵营;五营为炮兵营;六营为工兵营;七营为侦察营;八营为车兵营。

    这其中,两个步兵营的兵力最多,分别各有六百人。军事长官为营长,下设三个作战连,一个通讯排,一个警卫排,一个炮兵排,一个狙击班。普通单兵的装备包括鸟铳、长矛和盾牌。

    当然,尽管兵工厂对于鸟铳的生产已经很娴熟,但毕竟产量有限,之前生产的鸟铳又大多数交付给了有作战任务的李定国、李来亨、解勇、郝永忠等部,分给解胜的只有不到三百支。这样平均到一个营,才有一百多支鸟铳,只能兵工厂产能增加以后慢慢补充。至于长矛和盾牌,可以直接采购,数量倒是很充足。

    步兵营的作战方式是以鸟铳为主,长枪和盾牌为辅,形成多列轮换射击的阵地战。在之前的战斗中,这种战斗模式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不仅对敌军步兵和弓箭手有极大的杀伤力,就是对付骑兵也有一定效果。这样的两个营部署在战场正面,朱由检有信心对付数千敌军的冲击。

    而营部直属的那几个排和班,则各有各的。通讯排负责和上级及平级的联络;警卫排负责营部的保卫;炮兵排在营长的直接指挥下,辅助作战连正面作战;狙击班则配备新研制出来的燧发鲁密铳,对敌军目标进行远距离狙杀。

    两个骑兵营的兵力要少一些,分别各有三百人。他们的装备中没有鸟铳,因为在马上作战的特点,决定了根本没有填装弹药和瞄准的时间。相应地,他们的装备都符合骑兵作战的特点。营长以下,设两个轻骑兵连,一个重骑兵连。轻骑兵的标准装备是单手马刀、短弓和皮甲,适应长途奔袭作战;而重骑兵的装备则是双手长刀、长枪和重铠,只为短距离冲锋所设。

    当然,解胜麾下的战马现在只有一百匹,这两个营还只能说初具雏形,离形成战斗力还早,现阶段还是以训练为主。不过比起骑兵营来,炮兵营就更惨了。虽然人数同样是三百人,但是一门能用的炮都没有!

    可时间不等人,朱由检要做的是先把部队的架子搭起来,尽快展开训练。至于装备,只有慢慢添置。炮兵营下设两个轻炮兵连和一个重炮兵连,轻炮兵连以速射炮、开花炮和小型佛朗机炮为主,是野战的主力;重炮兵连的装备则是大型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是攻坚战和守城战的部队。但秦王庄兵工厂现在还没有生产大型炮的能力,这个连只能暂时也配备速射炮,待以后生产出来或缴获到了再逐步换装。

    工兵营的兵力也很多,达到四百人。他们不直接担负作战任务,而是进行辅助性的工作,如挖战壕、架桥、给主力部队运送弹药等等。虽然是辅助,却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真正打仗的时候,最苦最累的就是他们,所以要挑选那些最吃苦耐劳的士兵。

    侦察营的设置有点奢侈,因为在现代军队中,一般师以上的建制才会有直属的侦察营。但朱由检现在是着眼未来,因为今后军队的规模肯定要扩大,现在的新兵会变成老兵,以后分散到其他部队中都是骨干,可以直接做军官,因此侦察营这二百人颇有些培养人才的意味。他们在战斗中是一支奇兵,主要负责侦察、穿插敌后和执行特殊作战任务,单兵素质也是各营中最高的。

    最后是车兵营,兵力二百余人。这是一支作战与辅助并重的部队,也是朱由检受到戚家军车阵的启发而设置的。在没有战斗的时候,车兵负责运输辎重;一旦发生战斗,则可组成车阵,对付骑兵的冲击有奇效。

    在朱由检的构想中,以后车兵还要发展成类似前世坦克部队那样的重装甲部队,可以直接冲锋陷阵,根本不惧普通步兵和骑兵的威胁。当然现在科技还没到那个水平,如果真有了那样的部队,秦兵简直可以横行欧亚大陆了。

    在完成建制的设置后,就是任命各级军官了。这可是件麻烦事,因为解胜手下可用的头目并不多,今天来参加会议的只有二十多人,最多只能任命到连一级。至于下面的排长、班长,朱由检就放手让解胜等军官自己去任命了。

    虽然是职位多而头目少,这些职位可是有级别高低的,众人顿时争当营长而吵闹起来,谁都觉得自己不含糊,除了团长解胜和副团长陈武,不应该再受别人指挥。

    对于这种情况,朱由检倒是很满意,因为他觉得军人就是要有一种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气质。不是有那么句话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连职位都不敢争,那面对凶残的敌人时,还不全得吓得麻了爪?

    当然,职位的竞争还是要有一个公开公平的选拔制度,否则难以服众。朱由检当即笑道:“各位不要着急,如果是在战时,咱们可以凭借战功来晋升职位。现在第一团还没有什么战事,那就公开竞聘,来个综合素质大比武。不光是你们,全团将士有一个算一个,谁有能耐谁就当营长!”

    <;!……结束……>;

第六百二十四章 军官选拔赛() 
从秦王庄向西北方向走,有一条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秦兵的新营地就在小路的尽头。时值盛夏,烈日当空,即使是泾阳商帮的工人,也都选择了暂避酷暑,等到太阳落山、暑气稍退之时,才重新出来劳作。

    可在简易的木栅栏围成的营地之内,却是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在秦兵第一团团长解胜的主持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军官选拔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而设计选拔科目的朱由检也换了一身普通士兵的装束,混在人群中看热闹。当然,他周围的数十人全是特战队员假扮的,外人连他的身边十步都靠不过去。

    “今天参加选拔的,是民团过去的二十多名头目,以及十几个自告奋勇的老兵和新兵,共有四十二人。”解胜颇具威严地宣布道,“他们要竞争的,是八个营的营长、副营长,以及团部的参谋处、政治处、装备处、后勤处主官,共二十个职位。谁成绩最好,谁就可以优先挑选职位。成绩不行的,也别以为就能自动当上连长或者副连长了,低级军官由本团长和相关营长商议后直接任命,未必就是你们!好了,现在选拔开始!”

    第一项考试是听写。参加选拔者每人发一张纸、一支笔,解胜朗读一段《孙子兵法》里面的,众人不但要一字不差地写下来,还要再翻译成白话。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解胜根本不用看书,这一大段便脱口而出。众人忙奋笔疾书,不多时便纷纷交卷。

    朱由检感到很满意,显然这些人都具有一定的文化,这也说明秦兵的选拔和入营后的文化教育都是较为成功的。

    不过接下来的当众评卷,就让人感到有些忍俊不禁了。解胜拿着一份卷子气呼呼地高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