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万死不辞!”

    “好!你马上随朕去宁远,然后赶到祖大寿军中,撤回边军!”

    袁崇焕猛地一怔道:“圣上,大凌河不守了?”

    “不守了!”朱由检决然道,“只要把祖大寿部完整地撤回来,你就立下大功一件;否则,朕罚你个二罪归一!”

    “可是城池马上就要筑好,也消耗了朝廷百万粮饷。现在大凌河贮存了的军械、弹药、粮饷物资,足可坚守数月,若就这么放弃,实在太过可惜圣上三思!”袁崇焕心有不甘地道。

    “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可是最宝贵的是人,你懂么,是人!!!”朱由检疾言厉色地道,“守的时间再长,到最后让鞑子一勺烩,连城带城里的东西,不是一样完蛋?现在祖大寿部是辽东实力最强的部队,尤其是还有崇瑶一手建立起来的关宁铁骑,朕决不允许他们葬送在大凌河!若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朕到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崇瑶!”

    袁崇焕做为宁远之战的亲历者,自然知道朱由检与李崇瑶二人之间不渝的深情。此时见朱由检神情激动、双眼泛红,他虽然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皇帝的判断,却也不敢再出言反对了。

    不过沉了片刻,袁崇焕还是忧虑地道:“既然圣意如此,臣自当领命。但祖大寿麾下都是辽东人,最近在大凌河附近开垦了不少荒地,臣怕他们舍不得那些田产…”

    “所以朕才要你袁大人同行嘛!”朱由检从半是甜蜜半是痛苦的回忆中蓦然惊醒,勉强笑道,“祖大寿为人桀骜不驯,朕看也就是你能降得住他。好了,现在时间紧迫,把皮岛交给你的部下,咱们即刻登船启程回宁远!”

    可是二人下山来到海岸边,却全都傻了眼。只见狂风自西向东横扫海面,激起怒涛翻滚,比前两日更为猛烈。忽听“咔嚓”一声,二人惊抬头看,却是袁崇焕座舰上的主桅禁不住如此大的风力,竟然生生折断栽入海中,转瞬间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八百一十一章 整顿东江() 
海况如此恶劣,朱由检自然是走不成了,只好等风暴稍小些再登船。可他也实在没想到,这一等居然就是七天!

    这时朱由检也不禁有些懊恼,心想这个时代要是有天气预报就好了。如今自己被困在皮岛上,在大凌河的边军却是越来越危险,真是急死人不偿命。如果仅仅是在陆地上相隔千里,朱由检还可以使用信鸽;可皮岛接近黄海东岸,信鸽也不能远涉大海,他完全无法获得辽东前线的消息!

    可是即使提前知道海上会有暴风,是不是就不要来皮岛了呢?如果那样,袁崇焕一定会杀了毛文龙,东江镇也就此不复存在,同样是一场难以承受的灾难。朱由检不禁苦笑,都知道两害相权择其轻,可当局者迷,孰轻孰重,谁又能分得清楚?

    不过闲着也是闲着,既然回不了宁远,朱由检也只得利用这几天时间,将东江镇好好整顿了一番。

    首先,自然是清查岛上军民人数。原来毛文龙拦着不让查,朝廷也从来不知道皮岛到底有多少人,需要供给多少粮饷。现在毛文龙已经成了阶下囚,这项工作自然好做了。

    经过清点,不算那些已经死掉的乱兵,整个东江镇共有在册边军八千多人。其中驻在皮岛本岛上的有三千多人,在周围大小数十个上还分驻两三千人。其余两千多人,则驻在一海之隔的朝鲜半岛平安北道铁山郡。

    这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毛文龙管辖的地区之所以叫“东江镇”,其实就是指鸭绿江以东,这里已是朝鲜的领土。朝鲜原为大明的属国,毛文龙在此驻军,等于是帮朝鲜人抵御女真人的进攻,因此最起码刚开始时,朝鲜对东江镇的存在还是欢迎的。

    但现在朝鲜已经投降后金,尤其是阿敏率领四旗大军侵略朝鲜时,顺带攻破铁山,将此地的汉人军民屠戮殆尽。现在后金军虽然退走了,但铁山城已是城垣破败,难以御敌。毛文龙之所以舍不得这块地方,一方面是他在铁山占据了不少田产,另一方面,没准他还真有入侵朝鲜的想法,因为此时的朝鲜实在就是个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上一下。

    但朱由检经过认真的考虑,还是决定立刻放弃铁山。道理也很简单,现在已经查清,皮岛的实力根本不像毛文龙吹嘘的那样强大,即使加上没在册、半兵半匪的万把人,也没到两万兵力。之所以毛文龙能成为后金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是因为他占据了铁山,而是因为他拥有皮岛,而女真人没有海船,只能望洋兴叹。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首先朝鲜已经投降后金,暂时成了大明的敌国。那么滞留在铁山的两千多士卒,无疑就成为朝鲜的一个很好的攻击目标。就算朝鲜军队战斗力低下,也没必要在这个地方无谓地消耗宝贵的兵力。

    再者,朝鲜可是有一支水师的,几十年前还出过一个李舜臣,与明军联手在露梁海大败日本海军。虽然现在也衰落得不像样子,毕竟有海战能力。再加上叛逃的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如果他们都被后金组织起来向东江镇发起进攻,铁山和皮岛必然首尾不能相顾,还不如收缩防守,巩固最的皮岛的防御。至于铁山,已经暂时失去了原来的战略地位,不要也罢。

    于是,朱由检立即下达了从铁山撤军的圣旨。但是他不可能自己跑到铁山去指挥撤退,还是要依靠下面的将领。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东江镇军事领导层的重建。

    毛文龙已经抓起来了,孔有德等人叛逃,现在皮岛上原有的将领,有点分量的也就是毛文龙的养子毛承禄了。不过皮岛驻军军纪太差,朱由检是深有体会,用和毛文龙做派差不多的毛承禄,他岂能放心?

    这时袁崇焕向他自己帐下的两名参将,也就是那两个扮作贴身中军的高手,一个叫黄龙,另一个叫曹文诏。

    “曹文诏?”朱由检眼前一亮,这不是李崇瑶的家将么,当年自己还曾与他同乘一马呢!

    他赶紧召见黄曹二将。曹文诏见了朱由检,自然也想起故主李崇瑶,二人不禁潸然泪下。

    朱由检忙拭泪问道:“曹将军,关宁铁骑不是归你统领么?怎么现在独自跟着袁大人?”

    曹文诏闻言叹了口气道:“不敢欺瞒圣上,自从大小姐后,李氏已经绝后,祖总兵以资格最老、军职最高继任家主。可他当上家主之后,却不以才能高低选用人才,而是随意任用亲信,尤其是他祖氏一族的人。像祖大弼、祖大乐这些人就不说了,就连他的家仆祖宽都混了进来。祖总兵先是将关宁铁骑划出去一半让祖宽统领,后来干脆把剩下的一半直接划归自己帐下,成了他的亲军。末将空有参将之职,麾下却无一兵一卒,也得不到祖总兵重用。幸得巡抚大人赏识末将,将末将收入大人的中军。”

    袁崇焕也蹙眉插话道:“圣上,祖大寿虽然骁勇善战,但器量狭小,不能容人。不惟曹文诏,这位黄龙将军,臣原来派他驻守锦州。可祖大寿总觉得他并非李氏嫡系,对他颇为排挤,臣不得已,只得将黄将军撤回宁远。”

    黄龙也忿忿地道:“这个祖大寿也着实可恨,不光是排挤末将,就连同为李氏一门出身的朱梅、何可纲,因为性情忠厚耿直,看不惯他任人唯亲那一套,也让他挤兑得不轻。朱梅和末将一起回了宁远,何可纲虽然留在大凌河,据说也整日受到祖大寿训斥。”

    朱由检听罢沉吟片刻,问黄龙道:“如果朕让你统领皮岛这一万多兵痞,你能把他们管带好么?”

    黄龙当即声如洪钟地道:“圣上,末将敢在此立下军令状,若在三月之内不能彻底整肃皮岛军纪,或是东江镇有差池,甘受军法!”

第八百一十二章 皮岛商行() 
在袁崇焕的力荐之下,朱由检任命黄龙为东江镇总兵官,归辽东巡抚高第节制。按理说黄龙之前只是正三品参将,而总兵一般都是一品,中间还隔着个二品副将,晋升似乎太快了点;但毛承禄已经是正二品,黄龙要想节制他,当然得比他品级更高才行。

    黄龙之前一直郁郁不得志,这次一下升为一品大员,出镇一方,自是喜出望外。曹文诏却是十分眼红,虽然嘴上不敢说,心中却有些抱怨朱由检,也不看在李崇瑶的份上,照顾照顾他这个老熟人。

    朱由检早看出他的心事,笑呵呵地道:“曹将军,不要着急。过几天你随朕一起回宁远,今后立功的机会还多着呢,拜将封侯也不是难事。你的长处是骑战,朕还打算让你统领关宁铁骑!”曹文诏这才转忧为喜。

    接下来的几天,黄龙与毛承禄等人冒险乘船渡海抵达铁山,将城中的士卒分批撤到皮岛。与此同时,朱由检与袁崇焕又开始清查各岛上的居民。因为皮岛上除了边军之外,毛文龙还聚拢了不少百姓,有的是渔民,有的是做海上走私生意的商人,当然也有不少情愿或是不情愿的倡技,加起来竟有三四万之多。

    对于这些人,袁崇焕主张将他们全部发回内地,以免兵民混处,使边军产生松懈怠慢之心。尤其是那些走私商人,违反了朝廷法度,更应从严治罪。

    朱由检思索了半日,却首先将那些走私商人集合到一起,亲自训话道:“尔等不遵朝廷法度,擅自出海走私,罪可至死!”

    这些商人立时吓得魂飞魄散,痛哭流涕告饶不止。朱由检却奸笑着道:“不过朕有好生之德,也知道你们多是因为家境贫困,实在活不下去才冒险出海,法无可恕,情有可原。现在朕给你们指一条活路,不知你们肯不肯走?”

    这些走私商人一听可以不死,当然庆幸不已,皆磕头如捣蒜道:“只要万岁爷饶小人等不死,情愿为朝廷当牛做马!”

    “那倒不必。”朱由检悠然道,“你们之前走私挣了银子,不过估计也花了不少,现在要你们退,恐怕也退不出来了。只好把你们的船只充公,此前的走私行为既往不咎。”

    船只就是这些走私商人的饭碗,把船没收了他们当然不会高兴。但比起掉脑袋,这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众人正要谢恩,朱由检却又借着道:“但是没有了船,你们生计无着,朕也不愿意看着你们饿死。这样吧,朕要成立‘皮岛商行’,你们要是愿意加入的,可以留在船上干你们的老本行;不愿留下的也不勉强,等风暴结束后,官军把你们送回原籍,此后再不得进行走私。”

    这些人都是在家中活不下去才出来走私的,谁肯回去等死?因此皆道:“小人等愿意留下!”

    朱由检满意地笑道:“好!不过,皮岛商行算是官民合营,自然要有些规矩,与你们过去胡乱走私有所不同。首先,每条船的船长从边军水师中选拔,并且选派士卒上船,实行军事化。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船长有权临机处置;但一般他们不会干扰你们正常做生意,与夷人接触时,也不会暴露身份,只装作你们的伙计。这么做也是你们的安全着想,以后每次出海有官军保护,岂不是好?”

    其实这些走私商人过去偶尔也会做一些类似海盗的抢劫行为,如今一听船上有官军监管,这种事自然做不成了,有些人便犹豫起来。朱由检也不客气,凡是不同意的立即剔除出去,连个重新考虑的机会也不给。

    剩下的自然是些老实本分的商人了,皆对军管没有异议。朱由检便接着道:“贸易的利润,官民五五分成;官军在船上的饮食自带,费用自理,如确需征用你们的物资,返回皮岛后照价付银。账册一式二份,一目了然,互不相欺。怎么样?”

    这些商人一听又是老大不情愿,因为走私贸易利润丰厚,白花花的银子谁愿意和人分一半?但转念一想,现在船都没了,如果不做,那就一两银子都挣不到了;反之,如果接着做,虽然单次的利润减少了,但这可是皇帝亲口许可的贸易,并且有官军保护,可以正大光明地进行,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只要多跑几趟,说不定比过去挣得还多。因此权衡利弊之下,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同意。

    最后,朱由检肃容说道:“朕知道你们过去没少和倭人、朝鲜人甚至是女真人做生意。今后,此种生意还可以做,但是贸易的种类必须严格限定。比如,对女真人只可出售茶叶、瓷器等物,严禁出售粮食、铁器及军械弹药。并且绝不可泄漏你们已经加入商行的秘密,否则以通敌论,定斩不饶!”

    众人虽然不大理解朱由检的用意,不过皇帝发了话谁敢不从,也只得凛遵而行。包括袁崇焕等人在内,都不明白朱由检为什么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如此上心,朱由检也懒得跟他们多解释。

    其实朱由检此举有两大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