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些人和被俘的叛军一起囚入大牢旨后再做处置。

    与此同时,李来亨也请傅宗龙代为清点各处府库。因为秦兵的突袭非常成功,叛军什么物资都没来得及转移,粮草堆积如山,银库中还存有两个月以来搜刮的五十多万两银子,傅宗龙依例全部暂时封存。当然,粮食就不能省着了,除了秦兵再也不用发愁吃饭问题外,还赈济给了城中穷苦百姓一些。

    第五,尽快与李定国部取得联系,并用飞鸽传书把收复重庆的消息立即传回京师。

    三天以后,李定国的大队人马也抵达重庆。他们由于要等着纤夫把马匹拉过三峡,耽误了好几天时间。因为江水湍急,还翻了几艘船,损失了将近一百匹战马。当然抵达奉节以后,路程就比较顺了,骑兵有了马匹如鱼得水,很快就赶到重庆。

    二将合兵一处,加上陈天工和傅宗龙,商议下一步如何行动。陈天工首先道:“圣上希望二位将军能速战速决,如今大军从京师出发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复了重庆,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现在将士们太过疲劳,无论如何也要在重庆休整几天,还望二位将军认真考虑。”

    傅宗龙也道:“重庆虽然收复,附近各县可能还有叛军盘踞,学生以为应先将这些近敌肃清,然后再图进取。”

    李定国点点头道:“二位大人说得很有道理。如今我们第一步已经成功,占领了重庆,则将永宁与水西叛军拦腰截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我料围攻成都的奢崇明得到消息后,肯定会无心再攻成都,急于逃回永宁,和水西叛军互为支援。我军正好可以以逸待劳,休息几天后找个奢崇明的必经之处设下埋伏,狠狠地打他一下。”

    李来亨也赞同几人的主张,不过提出要派出小股侦察部队,先去成都、永宁、水西三个方向打探敌军动向。

    四人便联名上奏,将战况和行动计划转为密码后,再次用飞鸽传书急报京师。

    两天之后,三只信鸽中的两只顺利飞抵京师。已经改名为李思红的红娘子接报译出之后,连夜送入宫中的内阁;内阁也不敢怠慢,立即到养心殿送呈御览。

    朱由检看罢急奏后大喜,却又沉吟了片刻,喃喃自语道:“是时候了!”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八百八十八章 新的任务() 
第二天清晨,李来亨收复重庆的消息理所当然地在朝中、尤其是内阁引发热议。以孙承宗、王在晋、袁可立等中立派大臣为首,再一些新晋的官员,认为官军在各战场上屡战屡败,这一战的胜利显得尤为宝贵,理应重重嘉奖,以振奋官军士气。

    但是不少东林系官员却认为,皇帝既然派成基命监军,李定国和李来亨就该等成基命抵达军中,然后依令而行。如今成基命还没赶到湖北,二将就擅自冒进,虽然这一仗侥幸取胜,仍是功过不能相抵,应该申斥才对。

    当然也有为二将辩护的,比如中书舍人王夫之就认为,二将出发在先,成基命领命监军在后。二将进兵神速,根本不知道皇帝又派了监军,此即所谓“不知者不罪”。

    又有东林党人马上反驳:既然李来亨可以飞鸽传书报捷,难道朝廷就不能飞鸽传书命令他停下等成基命么?

    王夫之则从飞鸽传书的原理出发,马上驳了回去:远征军在移动当中,信鸽飞回京师当然可以,京师的信鸽却不知道远征军的动向,自然无法返回军中。

    就在官员们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之时,皇帝朱由检却一反常态地沉默着,并不急于表态。

    前一段时间朱由检很少上朝,基本上只在忙一件事,就是接见、培训新晋官员。跟着他忙的还有吏部,此前吏部对地方官员的任命和调动,基本上到正七品县令这一级就行了,下面的县丞、主簿、典史等低级官员,往往是下面报上来,吏部走个批准程序,因此低级官员基本上都是父子传承。

    这次朱由检却要求将新科进士地派到地方做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并把替换的官员全部召进京师述职,政绩优异者升迁,平庸或不称职者或贬或免。

    这个工作量就太大了。数千新科进士,就得对数千个岗位做出调动。还得考虑到籍贯、官员年龄等各方面因素,把孙承宗忙得不可开交。

    朱由检借着这个机会,便以“方便吏部办公,有事可及时面君“为由,将吏部衙门搬到了紫禁城内。

    紫禁城内的房间称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空着的实在太多。朱由检把文华殿北、称为“南三所”的一处宫殿简单收拾一下,就让吏部搬了进去。这南三所共有二百多间屋子,吏部虽然职员众多,也只占用了五十间,剩下的暂时空着,朱由检还打算陆续把其他衙门也搬进来。如此一来,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办公,官员推诿拖沓的毛病果然收敛不少。

    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吏部总算把这几千新科进士大部分安排了出去。其中有些颇具才干的,朱由检还亲自过问。比如熊汝霖就被派到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任典史;袁枢任山西大同府大同县主簿;杨廷麟任北直隶大名府大名县县丞;罗明祖任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知县;许国佐任山东济南府通判;钱嘉征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

    官员外放以前,朱由检一一亲自接见勉励。这些刚刚步入仕途的官员无不感恩戴德,纷纷表示要在任上做出一番成绩,绝不辜负皇帝的圣恩。

    今天朱由检又轻车简从出了紫禁城,大臣们还以为他又是去国子监培训进士了,谁也没有在意。

    孰料朱由检转了个弯,径直奔信王府而来。自从骊妃朱存棋进宫,就只剩陈圆圆和秋琳娜在此居住了。

    二女见皇帝突然驾临,又惊又喜,却都忍不住泪水涟涟。朱由检屏退左右,一手拉着一个,不好意思地道:“这段时间实在太忙,冷落了你们两个,我这不是给你们赔罪来了么,就不要伤心落泪了。”

    其实朱由检是非常想将二女接入宫中的,蕊儿也屡次跟他提过。在秦王府两年,陈圆圆和秋琳娜已经融入了这个大家庭,这次分别了这么久,彼此之间的思念都十分强烈。

    陈圆圆何等聪明,还不待朱由检解释,已经柔声说道:“万岁不用自责。圆圆出身风尘,秋琳娜是番邦女子,以我们二人的身份,一旦进宫,就会引来朝野很大非议。万岁能将圆圆救脱苦海,圆圆已经感恩不尽了,又岂敢有非分之想。”

    秋琳娜也黯然地道:“皇帝陛下,我知道自己是外国人,不能嫁给陛下为妃。可是我还是怀念在秦王庄的那段日子,我要求并不高,只要能经常见到皇帝陛下就行了!”

    朱由检心中又何尝无动于衷。既然已经接纳了这两个身世坎坷的女子,他又怎忍心把她们推出去。不过陈圆圆所说,也确实是朱由检所顾虑的。封建礼教控制的舆论还是非常厉害,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都不要紧,但若纳清楼女子或是西洋女子为妃,那可绝对是违反祖制,不但东林党,天下读书人都会反对,朱由检好不容易布的局就有被打乱的危险。

    因此朱由检满面愧疚地道:“对不起,虽然我现在做了皇帝,但皇帝也不是什么事都说了算的。我肯定会把你们接入宫中,但可能还要再过一段时间。”

    二女听了虽然不敢说什么,却都露出失望的表情。

    朱由检赶紧笑道:“不过你们也别着急。我怕你们烦闷,特意给你们安排两个有趣的工作,你们可愿意做?”

    陈圆圆和秋琳娜听了大喜道:“只要能为万岁做事,再苦再累我们也愿意!”

    “秋琳娜,你是西洋人,又精通各国语言。”朱由检笑眯眯地道,“朝廷马上就要成立外交院,归属礼部,负责与世界各国打交道,到时候给你安排个差事。葡萄牙的若昂公爵近日就要抵京,你很快就可以大出风头了。”

    秋琳娜高兴得一下子跳入朱由检的怀中,格格欢笑道:“太好了,希望这位公爵能给我带来一些俄国的消息!”

    朱由检赶紧后退两步,尴尬地笑道:“至于圆圆姑娘,你的任务就比较紧迫了,帮朕办一份报纸吧!”

第八百八十九章 京华时报() 
两天之后,在京师的街头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小到七八岁,大到十几岁的孩子,抱着一叠厚厚的纸高声吆喝:“看报看报!定南将军大展神威,借雾渡江,光复重庆!”

    路人无不好奇地驻足观看。在这个时代,消息传播的速度非常缓慢,官府又有意实行愚民政策,即使朝廷已经知道了前线的捷报,传播到民间至少也得有几天的时间,因此老百姓对重庆大捷还是一无所知。

    更让他们感到新鲜的,则是这些孩童怀中抱着的这一叠叠纸。难道如此的大事,竟是记在这些纸上,任小孩子当街随意发放么?

    有些人便上前讨要,却被这些小孩子一顿奚落:“这叫‘报纸’,是卖的,可不是白给的!一文钱一份!”

    不少老百姓一听说还要钱,立即扭头走开。原因有二:第一,很多人根本就不识字,拿了也看不懂;第二,一文钱能买一个大馒头,肚子还填不饱呢,看这东西有什么用!

    不过京师毕竟是首善之地,有钱人和读书人还是不少的。一文钱对他们来说,当然也根本不算问题。有人出于好奇,便掏钱买了一份。只见这份名为“报纸”的东西,是四大张白纸从中间对叠而成,共分八版,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墨印的小字。头版最右上角是四个漂亮的行楷字:京华时报。

    这已经够让人感到新鲜了,但大字后面还附有五个小字,就更是极能吸引眼球。

    这五个小字是:主编陈圆圆。

    陈圆圆,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之一,色艺双绝,谁人不知?不过两年以前,她从金陵教坊司脱了籍,去向不明,坊间传言她入了秦王府,成为当时的秦王、如今的万岁崇祯爷的爱妾。难道这份“报纸”,竟是出自她之手?

    这下立即满街轰动,很多人心想这辈子没机会见陈圆圆,能摸摸她接触过的东西,也算是一种心理安慰。再说大家也都好奇陈圆圆究竟会在报纸上写些什么,于是马上哄抢起报纸来。几乎是转眼之间,报童的报纸都被抢购一空,没买到报的人则是大失所望,连连追问报童:“这些报纸你们是从哪得来的?”

    报童们一下子收入了几十文到一二百文不等的铜钱,也是眉开眼笑,边跑边喊道:“想看报纸就得出手快,今天的报已经没啦!不过没关系,明早还有卖,先到先得!”

    街上车水马龙,报童们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没买到报纸的人心有不甘,便围在那些买到报的人身边,伸长了脖子想看看上面是什么。

    有些小气的就不愿意让别人沾这个光,把报纸往怀里一揣扬长而去,众人只好干瞪眼。当然也有些好热闹的,不但让别人看,还站在高处大声朗读。

    众人初时还只是出于好奇而围观,可是听到报上的后,却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人越聚越多,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因为这份报纸的,实在是太丰富了!

    第一版叫做“头条新闻”,写的是近期发生的国家大事。恩科新取六千进士、扩建京师外城、太医院防治鼠疫等都以一句话的简明形式出现在头版,但是绝大部分版面都被两个的消息占据,一是李来亨取得重庆大捷,二是葡萄牙公爵若昂即将抵京会见皇帝。

    对于“葡萄牙”是哪里的番邦,“公爵若昂”又是谁,老百姓倒是不大感兴趣。但重庆大捷就很受了,因为朝廷用兵虽然远在千里之外,说到底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像辽东那样屡战屡败,长此以往,那不就亡国了么?这回好不容易朝廷大胜了一回,老百姓们也都很感振奋。

    不过得知这场大胜就发生在五天之前,而且还是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重庆,又有些人产生了怀疑。因为即使是驿站六百里加急,五天消息也难到京师,陈圆圆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第二版和第三版叫“深度报道”,全是对重庆大捷的详细介绍。从二将奉旨出征开始,到因缺乏粮草被困夷陵,荆王劳军,勇穿三峡,再到奇袭重庆,每个环节都介绍得极为详细。

    而且报道所用的语言并非文言文,而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听懂的白话文。把人们听得如痴如醉,简直比听评书还过瘾。当听到李来亨施巧计,把叛军统统赶进长江,人群中登时爆发出一片发自内心的叫好,以及经久不息的雷鸣般掌声!

    第四版一变,名为“环球风云”,以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了葡萄牙这个番邦国家。

    有了前面的吸引,老百姓对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