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禁看得入神了。

    “皇帝陛下,您看得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是不是觉得圆圆小姐太美了?”秋琳娜的一句玩笑,将朱由检和陈圆圆同时惊醒,两人也都立刻臊了个大红脸。

    朱由检赶紧用话掩饰道:“是,啊不,不是…那什么,我是来看看陈姑娘办报纸还有什么困难,嘿嘿嘿。”

    陈圆圆也赶紧低下头去,略有些犹豫地道:“万岁,圆圆听说朝中大臣对这份报纸意见很大…”

    “不用管他们,只要老百姓欢迎就行。”朱由检笑道,“估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报纸出现,他们才是你的竞争对手。现在京华时报的发行量才五百份,实在太小了,要尽快达到五千份,并且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昨天给了你顾炎武的文章,今天用王夫之的这一篇,记住一定要用笔名,可不要让他们的身份暴露了。以后还要公开接受投稿,这样你就不用为排版发愁了。至于怎样让报纸的更受老百姓欢迎,我想以陈姑娘的冰雪聪明,肯定有更多的好点子,我就不过多干预了,呵呵。”

    看着朱由检与陈圆圆二人谈笑风生,秋琳娜颇有些嫉妒地道:“皇帝陛下,你对圆圆小姐的承诺已经实现了,那对我的承诺呢?”

    “快了快了!”朱由检满头黑线道,“最多还有三五天,葡萄牙人就会进京!”

第八百九十二章 葡萄牙使团() 
朱由检并不是在忽悠秋琳娜。三天之后,以刚刚宣誓就职的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为首的使团,乘坐四艘葡萄牙海军军舰抵达天津卫大沽港,并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礼部侍郎徐光启隆重接入京师。

    对于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事先朱由检并没有与大臣商量。直到算着日子差不多了,他才让陈圆圆的京华时报披露了这一消息。

    立时又是满朝大哗,官员们对这件事同样看法不一,议论纷纷,立场则大致分为两派。

    以礼部尚书来宗道为首的一派,坚决反对朱由检与若昂会面。理由也是冠冕堂皇:大明乃天朝上国,而不管是“葡萄牙”也好,“佛郎机”也罢,不过是海外蛮夷。若其遣使纳贡,承认大明为宗主国,国王接受皇帝册封,尚可以“朝觐”的名义来京师叩见皇帝。可该国与大明并无封贡关系,皇帝自然没有理由接见。不但不能接见,为避免惹出事端,连让他们在天津登陆都不行。

    而以阁臣钱龙锡为首的另一派,则认为葡萄牙人早就在澳门生活,与“倭寇”、“红毛”等夷人不同,他们的活动还算规矩,可谓虽未有封贡之名,但有封贡之实。而且其国出产佛郎机炮与红夷大炮,做工精良,远胜国内工匠。得到这些火器来抗击建虏,皇帝可以接见其国王,但应明确封贡关系,即葡萄牙必须奉大明为宗主国。

    对此朱由检真有点哭笑不得,心想你们也不看看大明现在都什么德性了,别说对付不了海上来的强敌,连区区几十万人、只会骑马射箭的女真人都搞不定,还有什么可妄自尊大的!

    这次他可不给大臣们面子了,立即降下一道严旨,说明此次对葡萄牙使团的接待,一切都由皇帝亲自安排,官员不得非议阻挠,否则以抗旨论。

    在使团抵京的那一天,朱由检盛排威仪,以最高规格接待。他命令京师三大营选派精锐将士三千,在永定门外排成整齐的方阵,又令京师三品以上官员一齐随自己的銮驾接出城外。大臣们虽觉得礼节太过,但碍于皇帝的严旨,也只好闷闷不乐地随行。

    不多时,一支庞大的使团队伍由远至近,人数至少也有三四百,看来若昂同样非常重视此次的会晤。

    朱由检远远地望见若昂在徐光启和汤若望、马尔蒂尼等传教士的陪同下,骑着马渐渐接近,便下了銮驾徒步上前迎接。众大臣目瞪口呆,再想阻止也来不及了,都觉得皇帝此举实在有损天朝上国的颜面。

    若昂望见朱由检,也赶紧远远地下马,大踏步上前,亲热地与朱由检来了个拥抱。众大臣见了无不气得吹胡子瞪眼,心想这洋人也太过放肆!

    朱由检却不理众人,只爽朗地对着若昂笑道:“朕刚从徐光启的飞鸽传书中得知,阁下已经宣布不承认西班牙对贵国的统治,并就任葡萄牙国王。朕在此代表大明,对阁下和贵国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祝贵国人民早日将西班牙人驱逐出去,恢复**。”

    他一边说,身旁的秋琳娜一边翻译成流利的葡萄牙语。若昂认真地听罢,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串外语。大臣们当然听不懂,只能眼巴巴地望着皇帝身边这位金发碧眼的异族少女。

    秋琳娜便朗声翻译道:“若昂国王殿下说,非常感谢大明皇帝陛下对葡萄牙王国和人民的祝福。他还说,葡萄牙王国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今天能与皇帝陛下在京师会晤,意义非常重大。希望此行能加深与皇帝陛下之间的友谊,并达成广泛深入的合作。他还邀请皇帝陛下在合适的时间访问葡萄牙。”

    众大臣一听,更是把鼻子都气歪了,嘴上不敢说,心里却都在想:你个小小的蛮夷国家,还真想与我大明平起平坐?尤其可气的是,还想让圣上去你们那小破国?圣上乃是天子,有道是“贵足不踏贱地”,这个若昂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接下来就是双方互相介绍下属。朱由检将十六名内阁成员向若昂一一介绍,对此阁臣们倒还有些受用,说明最起码皇帝还是看得起自己的嘛。于是不管心里情愿不情愿,好歹也与若昂一一见礼。

    葡萄牙使团方面,若昂首先向朱由检介绍了他的亲妹妹安娜公主。安娜今年十七岁,与朱由检同岁;生得与若昂颇为相似,都是面庞轮廓分明,眼睛大而深邃,皮肤稍黑,嘴唇,即使以东方人的眼光看,也是一位绝色。

    若昂介绍完毕后,安娜对朱由检灿然一笑,用刚学会的汉话生硬地道:“皇帝陛下,您好!”说着便落落大方地伸出手来。

    朱由检先是一怔,立即想起人家这可是西方的礼节。女方手都伸出来了,男方要是不接着,那可就太不礼貌了。于是便用右手将安娜的手轻轻托至身前,蜻蜓点水地吻了一下。

    这下周围的官员们又是大哗,心想这么的外交场合,皇帝怎么如此不尊重!那洋婆子也太过无耻,怎么就敢公然以色相勾引皇帝!早知如此,还不如让皇帝多纳几个妃子,女人见得多了,也就不稀罕了!

    倒是有不少夹道欢迎的百姓见此情景欢呼起来,有的还互相打趣道:“张二哥,你老盯着那洋婆子作甚,莫非是看上她了?小心回家嫂子戳瞎你那双眼!”

    “李老黑,你别胡说八道!洋婆子俊倒是俊,但你没看万岁爷都亲她手了么。说明万岁爷看上她了,不日就要将她封为皇妃。我有几个脑袋,敢对万岁爷看上的女人动心思?”

    朱由检听了也不敢乐,心想这吻手礼不过是西方常见的礼节,中国人少见多怪,以后人员来往多了,见多了,也就不会有这些非议了。

    接下来若昂又介绍了他的一些部下,包括葡萄牙海军总司令埃斯特拉达上将、果阿总督卡斯特罗、葡萄牙印度洋舰队司令平托中将等人。

    朱由检则一眼看见夹在人群中的郑森,马上把他叫过来笑道:“半年没见,你可长高了不少啊。怎么样,在澳门生活得还习惯吧?”

    郑森忙跪倒叩头道:“陛下嘱托,末将半刻也不敢忘!只要陛下降旨,末将等立即回来,不管是建虏还是倭寇,这次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八百九十三章 款待使团() 
葡萄牙使团进京后,朱由检亲自带着他们四处参观,整整花了一天时间。而这些使团成员也恰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被这座气势恢宏的大明帝都彻底震撼了。

    在这个时代,欧洲虽然有些地区出现了强有力的王权,但大多数地方还是封建领主林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城市。即使是欧洲最大的城市伦敦,人口也不过三十万左右,而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更只有五万人,城市规模也就可想而知。

    而京师本来就有一百多万人口,现在又在扩建外城,招募流民做工,人口已经超过二百万。面对着川流不息的街市和接踵摩肩的人群,若昂和安娜都有些看傻了,连连询问朱由检,到底如何治理这么多的臣民。当朱由检微笑着告诉他们,京师并非大明最大的城市,而全国人口至少也在一亿以上时,葡萄牙人更是惊讶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心中充满了对这个神秘而伟大的东方国度的敬畏。

    至于气势磅礴的内外城墙、美轮美奂的皇城、庄严瑰丽的天坛、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就更是让葡萄牙使团赞不绝口,这样的建筑别说让他们建造,就是想他们都不敢想。

    本来朱由检还想带他们去看看最能代表中国的建筑:万里长城,可是考虑到路程太远,使团日程紧张,只得作罢。但只听朱由检和秋琳娜的讲述,葡萄牙人已经长大了嘴巴,心驰而神往之了。

    朱由检让葡萄牙使团参观京师,当然不仅仅是出于礼节。他还想让若昂认识到,大明是一个何等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伟大国家,和这样的国家打交道,你必须得心存敬畏,而绝不能把对付其他殖民地的手段往这里套。

    当天晚上,朱由检与皇后蕊儿一起在紫禁城乾清宫大摆宴席,盛情款待葡萄牙使团一行。不过这宴席也符合朱由检一贯的风格,丰盛而不奢侈,管你吃饱吃好,却绝不搞什么花样而肆意浪费。陪同出席的不少大臣都不禁大摇其头,心想我泱泱中华饮食文明何其博大精深,皇室盛宴更应极尽奢华之能事,怎么到了当今圣上这里,一下子变得穷酸起来,甚至还赶不上一个大臣的家宴。

    若昂却是对朱由检肃然起敬道:“皇帝陛下,我在欧洲参加过很多王室的宴席,在澳门也接触过一些贵国的商人。与他们相比,不得不说,今天的宴席显得简朴一些。但这也让我更为尊敬皇帝陛下,您做为帝国的主宰,难道不比那些商人更有资格享用精心烹制的美味么?但您没有那么做,说明皇帝陛下并意这些东西,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

    朱由检故意让秋琳娜大声翻译了若昂这段话,然后朗声笑道:“国王殿下能与朕有相同的看法,朕觉得找到了知音。大明帝国是很大,也很富有,但如今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坦率地讲,还有很多穷人。我们中国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朕愿意做这样的人。”

    话音刚落,中国官员全都离席向朱由检叩拜,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倒把葡萄牙人吓了一跳,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当秋琳娜费力地将这句话翻译过去后,若昂没有说话,却陷入深深的沉思。倒是安娜公主满脸崇敬地向朱由检举起酒杯,说了一串葡萄牙语,然后一饮而尽。

    秋琳娜忙为朱由检翻译:“公主说她在欧洲见过很多君主,还没有一位像您这么年轻而不贪图享乐的。她认是真正的英雄,值得她向您敬酒。”

    旁边的中国大臣听了,顿觉有些刺耳,心想“英雄”这次词虽是褒义,但用在皇帝身上可就不大恭敬了。再说这番邦女子以为自己是何人,难道皇帝不说这番话,还不配让她敬酒不成!

    朱由检却知道,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在这个时代,欧洲的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普遍比中国的妇女要高,尤其是向安娜这样的贵族女子。而欧洲的贵族男子也比较讲究“骑士精神”,对女性比较尊重。所以欧洲王室的女子一般都非常矜持,能在这样的场合对自己说这番话,那就是表示极高的赞赏了。

    所以朱由检也举杯微微一笑道:“安娜公主过誉了。真正的英雄,是可以崇高的理想而牺牲自己的人。与他们相比,朕还不大够格。”

    说到这里,朱由检突然想起了芳魂已逝的李崇瑶和李贞妍,不禁心头猛地刺痛起来,眼圈也微微泛红。掩饰情绪上的变化,朱由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重重地吐了口气。

    女人的感觉是最敏锐的。蕊儿和秋琳娜知道朱由检为什么伤心,赶紧岔开话题;而安娜将关切的目光落在朱由检略显苍白的脸上片刻,也转向秋琳娜欢笑道:“秋琳娜小姐,从容貌上看,你是俄国人,对么?”

    秋琳娜大喜道:“公主猜得一点没错!”

    “你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皇帝陛下服务?”安娜好奇地问道。

    秋琳娜的脸上突然闪过一丝阴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道:“那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不想在这么的宴会上,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大家的时间。”

    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