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6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哈!”朱由崧突然仰天狂笑,洪承畴和他身后那位师爷模样的人也捧腹大笑起来。成基命被笑得莫名其妙,怒目而视道:“你们笑什么!”

    “成大人,你还等着你的‘圣上’派兵来救你么?”朱由崧倏地止住笑声,一字一顿地道,“实不相瞒,就在我们说话这功夫,朱由检恐怕已经粉身碎骨,三日之内,必有消息!”

    “你你胡说!”成基命气炸胸膛,再也遏制不住心头的狂怒,猛然向朱由崧冲了过去,意欲与他同归于尽。

    可是他突然觉得眼前一花,然后就像被施了巫术一般,居然一步也动弹不得!

    这时一个温和中略带冷酷的声音响起:“成大人,我们并不想置你于死地。”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襄阳之变 三 一更() 
成基命被那人用手轻轻一点便动弹不得,惊愕地瞪着他道:“妖人,要杀便杀,多言何益!”

    那人却微微一笑道:“成大人勿要误会。您是当世大儒,又是东林领袖,才学过人,德高望重,无论是福王殿下、德昌王殿下还是洪总督,对您都是推崇备至的。如此大才昏君却不能用,反让大人来此地监军,西南战事已了,有何可监处?他不过是使个调虎离山之计大人无法入阁拜相,而让周延儒、温体仁等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之辈上位而已。

    “昏君获罪于,再遭谴,如无意外,此时早已毙命多时了。福王登基之后,必要重肃朝纲,任用贤臣,成大人自是第一人选。只要成大人认清形势辅佐福王,再召下官绅、尤其是东林党拥立新君,您便是中兴大功臣,内阁首辅之位断然不会落于旁人之手。。。”

    “呸!”不等那人完,成基命突然一口唾沫吐在那人脸上。那人虽然武功高强,又用点穴之法定住成基命,但是他实在没想到成基命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竟然会用唾沫偷袭自己,居然被啐了一脸,显得颇为狼狈。

    那人先是一愣,然后平静地掏出手帕擦脸,居然没露出半分怒气。洪承畴却是勃然大怒道:“成基命,尔敬酒不吃吃罚酒,休怪本督无情!来呀,给本督拿下!”

    “你是甚么鼠辈,敢对朝廷命官这样讲话?”成基命虽然被几名如狼似虎的士卒强行拖出银安殿,兀自大骂那人不止,“我东林党人个个有傲骨,连阉贼魏忠贤尚且不惧,又何惧你等叛逆之贼!你快杀了本官,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直到成基命的叫喊声渐渐远去,洪承畴才对朱由崧一躬身道:“殿下,成基命冥顽不灵,死有余辜,是否将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朱由崧也双眉紧锁,半晌才摇头道:“暂且不要杀他,先关起来吧。父王拨乱反正,最要紧的就是收拢下士绅之心。东林党虽多迂腐之徒,但称‘清流’,又与江南富绅同气连枝,上来就杀人恐失人望,对我们掌控江南这个财赋根本之地大为不利。”

    着他又意味深长地瞟了朱翊铭一眼,朱翊铭吓得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朱由崧身前,语无伦次地道:“贤侄孙,啊不,殿。。。殿下,本王。。。啊不,人,人绝不敢有半分忤逆福王千岁之举,但凭殿下吩咐!”

    “王叔祖快快请起!”朱由崧笑着将他搀起来道,“昏君无道,藩王起义兵讨之,此为应有之义。王叔祖只要全力辅佐父王登基,事成之后,您的藩封之地可就不是这个的襄阳了,至少也得是一个行省!”

    “殿下言重了,人不敢,人不敢。。。”朱翊铭仍是吓得浑身颤抖,也不知道是不敢造反,还是不敢领一省的藩地。

    其实他虽然昏聩,但本家的历史还是知道的。当年燕王朱棣胁迫宁王朱权与自己一道起兵“靖难”,许以登基之后平分下。可是朱棣真登基后,别平分下,连原来的藩地都不让朱权呆了,把他发配到江西一直软禁到死。朱翊铭此刻哪还敢求什么藩地,能留下他一条命,他就已经烧高香了。

    朱由崧见朱翊铭如此稀包软蛋,心中不由冷笑,便让手下送他回后宅休息,其实就是把襄王给控制起来了。现在银安殿中就剩下朱由崧和那名年轻太监,洪承畴和他的师爷,以及李自成和张献忠了。

    这时众人重新跪倒,向高坐在正位上的朱由崧大礼参拜。那年轻太监竟然喜极而泣道:“王爷,奴才等这一已经等得太久了!”

    “管公公不必如此,父王登基之后,自然由你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朱由崧淡然道。

    原来这个太监不是旁人,正是曾经先后出任文华殿总管太监、信王府总管太监、南京守备太监,与朱由检势同水火的大太监管宁!朱由检扳倒魏忠贤之后,管宁闻讯遁逃,从此不知所踪,却原来是一直藏匿在洛阳福王府中。

    朱由崧倒不摆王爷架子众人就座之后才道:“全赖卿等辅佐,父王才有机会东山再起。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还请各位爱卿教本王。”

    洪承畴指着刚才被成基命啐了一脸的人道:“殿下,臣之军师云子建已有通盘筹划。在潭柘寺炮轰昏君,至洛阳迎接殿下来襄阳等事,皆是云军师一手襙办。”

    朱由崧忙感激地对云子建点头致意,云子建也起身重新对朱由崧行礼,然后胸有成竹地道:“殿下,臣已在京师广布眼线,三日之内,昏君死讯必然传回。届时我们即可从襄阳起兵,与洛阳的左良玉合并一处,奉福王登基,然后昭告下,大事可定矣。”

    “如果朱由检没死呢?”朱由崧紧锁双眉道,“或者下统兵武将不服,要来攻打本王,本王该当如何?”

    “那也不要紧。”云子建侃侃而言道,“殿下可留在襄阳坐镇,洪总督派一员上将去洛阳迎圣驾来此。”

    “为何不是我们起兵去洛阳呢?”朱由崧疑道。

    “河南为下之中,自古用兵之地,四方皆可有兵来,易攻难守。”云子建恭谨地道,“而襄阳扼汉之要冲,北望中原,西枕群山,进可攻退可守,殿下稳居于此,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云子建突然诡异地一笑道,“福王年事已高,远道而来必然辛苦,自会将军政大事委于殿下。若殿下回洛阳,则未必尽能如愿了。”

    “云爱卿高见,本王受教了!”朱由崧大喜道,“请接着下去!”

    云子建便接着道:“臣略通星象之术,昨夜夜观象,发现王气仍在金陵。殿下可速派一支劲旅沿江东下,攻取应府,则可还都于龙兴之地,定千秋万世之伟业!”

    。。。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绝色歌女() 
朱由崧与洪承畴等人在襄王府密议行动计划,而云子建所提出的计划堪称野心勃勃。这个计划的具体是并分三路,东路军沿长江顺流直下攻取南京,并切断江南与京师之间的联系;中路军进抵黄河,与朝廷派来的军队隔河对峙;而西路军则越过秦岭攻占陕西。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达成的话,那么朱由检能控制的地盘,就只有北直隶、山西,以及河南、山东的一部分,剩下的大半个中国都会落入朱由崧的掌控之中。届时南军根本不用打,只要和北军耗上一年,就能把朱由检的军队拖垮。

    在具体的任务分配上,由李自成、张献忠和一大票刚刚归附朱由崧的流贼首领组成东路军;洪承畴自领中路军;而一直盘踞在鄂西北群山中的闯王高迎祥则担纲西路军。洪承畴加上左良玉的部队兵力不下六万,而流贼更是多达四十余万,东西两路各有二十多万人马。有这么多的兵力,即使各地有些须卫所官军,也根本不足虑。

    朱由崧听罢彻底放下心来,故作姿态,仰长叹道:“并非本王及父王贪恋帝位,实是昏君无道,社稷倾颓,本王不得不兴义兵以救下尔。”

    洪承畴也狰狞地笑道:“殿下所言极是!本来臣与昏君在陕西还算有过数面之缘,臣任三边总督,保境一方,自然也保护了昏君。可昏君不但不谢臣,反而总想对臣下手;登基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几乎不给大军钱粮,现在还想用卢象升换掉臣。臣若误信昏君,乖乖交出兵权返回京师,只怕现在早已粉身碎骨了!”

    李自成也满脸杀气地道:“末将等本来也都是安善良民,可是朝廷无道,末将等不得不揭竿而起。现在既然从龙,当效死力。几年前末将在泾阳被叛徒郝摇旗出卖,惨遭败绩,现在也该出这一口恶气了!”

    朱由崧见爪牙们纷纷表忠,“龙”颜大悦,立即吩咐大摆酒席,犒赏三军,来日便各自分头行动。襄王府本是属于朱翊铭的,现在朱由崧倒毫不客气地成了这里的主人。

    太监管宁忙命令随行的大批侍卫、太监接管襄王府,不多时宴席备妥,山珍海味流水价布上席来。除了朱由崧、洪承畴、李自成、张献忠以外,洪承畴的部将祖宽、李成栋、刘良佐,李自成的部将李过、袁宗第、刘芳亮,以及张献忠的部将刘文秀、艾能奇、马元利也都列席。只有高杰因为给李自成带了绿帽子,心中有鬼而不敢出席。

    此外洪承畴、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亲兵也各有数百进了襄王府,均身怀利刃,虎视眈眈。因为本来洪兵与流贼之间打打停停,双方互不信任,这次虽然都聚到朱由崧旗下,但彼此之间戒心还是很重,虽然表面上谈笑风生,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

    须臾宴席开始,朱由崧起身祝酒,了些勉励的话,众将谢恩之后一饮而尽,然后就开始尽情吃喝了。

    很快宴席上的气氛就热烈了起来,众人虽各怀鬼胎,但现在利益相同,因而竟然打得火热,不停推杯换盏,很快就有了七八分醉意。尤其是那些目不识丁的武将,喝多了以后就开始些粗俗不堪的笑话,不时把众人逗得捧腹大笑。

    朱由崧也继承了其父朱常洵的基因,最喜酒色,只是过去在人前要装出一副贤王的样子,所以还颇为自持。但今大事已定,他似乎已经看见朝思暮想的皇位在冲自己招手,再加上几杯烈酒下肚,哪还能把持得住?

    云子建看在眼里,心中冷笑,便凑上前去谦恭地道:“殿下,有酒无乐,不能尽欢。臣有歌女一名,色艺俱佳,不如让她在席前歌舞助兴。”

    有道是“饱暖思银欲”,朱由崧正在得意之时,闻言更是大喜,连声催叫。

    “铮!”忽听银安殿门口一声清脆的琴鸣,众人精神一振,定睛看去,却见一位妙龄少女手捧琵琶,踏着轻盈的舞步款款入内。在她身后,还跟着十余名风姿绰约的舞女,如同众星捧月般把这位少女护至朱由崧席前。

    这位少女弹的曲子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琵琶行》,其词甚为凄婉。只听她开口唱道:“奴家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好!!”少女一曲歌罢,众人轰然叫妙。其实这些粗人哪懂音律词曲,他们分明是被歌女动人的歌喉和舞女们婀娜的舞姿给迷住了。尤其是这些女子在如此阴冷的气下,还是只穿着薄如蝉翼的丝衣,雪白的肌肤在丝衣下若隐若现,更让这些人口干舌燥、血脉贲张。

    而自从弹琵琶的少女银安殿的那一刻起,朱由崧的眼神就没从她身上离开过。她那高雅的气质、甜美的微笑、圆润的歌喉、曼妙的舞姿,远胜朱由崧此前见过的女人。恍惚之间,朱由崧甚至产生了错觉,心道这不就是上送给自己的未来皇后么?

    少女唱罢收琴,向朱由崧深深一福。朱由崧却张着大嘴,目瞪口呆地望着少女,连一句话也不出来。云子建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又上前暧昧地笑道:“殿下醉了此女扶殿下回寝宫安歇如何?”

    “好,好好好。。。”朱由崧的眼睛已经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紧紧抓住少女伸过来的手腕,只觉温润如玉,光滑如冰,更是心中一荡,喷着酒气低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王爷,奴婢名叫蕾儿。。。”

    那少女轻启朱唇,敛目回禀,眉宇中却透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哀愁。

    。。。

    。。。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十三家()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人自迷。朱由崧在宴会上一眼看中了云子建献上的歌女蕾儿,被她搀扶着回房“休息”。至于其他舞女,也一个没跑了,众将一人分得一个,各自找地方风流*去了。就连平素一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