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绍煜赶紧连连摆手道:“先生误会了。此二人并未公开抗旨,至于勾结卫所、阳奉阴违等事,又一时难以取得确证。先生虽是铮铮铁骨,只恐无处发力。

    “另外,本侯与常胤绪一样是勋臣,在南京二百多年,要说与地方、乃至卫所一点关系也没有,说出来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眼下南京城的局势相当微妙,以本侯的身份,只应谨言慎行,否则恐怕会引发事端,甚至会酿成不测之祸。”

    “那定远侯要学生做什么?”杨涟亦是聪明人,立即颔首追问道。

    “本侯想借杨公之口,向王袁二公表明心迹。”邓绍煜诚恳地道,“不瞒先生,南京十八卫中,金吾四卫的各级将官是先祖邓愈的旧部之后,平时常互相走动。但是他们之中也有不少人沾染了骄横跋扈、畏战自私的毛病,有些话本侯说他们肯听,有些话就未必肯听。

    “本侯今天来拜望先生,实是想请先生代本侯向王袁二公致意。若二公能顺利掌控局面,则本侯恪守本分,闭门谢客,绝不做干扰朝廷政令之事。万一二公遇阻,需要本侯出力时,本侯自当为圣上尽忠。届时如果撕破脸皮,也只好顾不得二百年的旧情分了。再说句过分的话,当今圣上励精图治,早晚会洗刷污垢、涤清天下,本侯阖府身家性命,全寄托在先生几句话上,还望先生秉公执义!”

    杨涟听罢动容道:“定远侯与学生只是初次见面,就能披肝沥胆,学生敢不奉命!事关重大,您且请回府,学生这就去拜见二公。”

    送走邓氏父子后,杨涟立即摆轿直奔南京守备府,求见王在晋、袁可立。门人却赔笑道:“二位大人昨夜去视察城防了,现在还没有回来。要不杨公暂且请回?”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三公破局() 
杨涟听说王在晋和袁可立甫一到任便连夜视察城防,既吃惊又敬佩,更是非见二人不可,索性停在守备府门前不走了。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王在晋和袁可立才骑马并辔而来,身后是曹文诏、曹变蛟叔侄领着数十名关宁铁骑紧紧护持。杨涟望见二人虽然须发皆白,在马上却是英姿勃发;再看自己,虽然也曾雄心万丈,如今已废人,心下难免有些黯然。

    这时王袁二人也看见了杨涟,又惊又喜道:“杨公大驾光临,何不进府稍歇?”

    杨涟毕竟是豁达磊落之人,很快便重新振作起来,哈哈一笑道:“守备府闲杂人等岂可擅入?不过学生思念二位大人久矣,听闻二位昨日刚刚进城,今晨就耐不住性子,早早赶来拜望了。没想到二位更早,倒是学生贪睡了。此处不是讲话之所,咱们进去详谈。”

    王在晋和袁可立是和等人,一听就明白杨涟此来是有事,而不是普通叙旧,忙叫杨涟的随从背他入府。至议事堂分宾主落座后,杨涟先不说自己的来意,向二人笑问道:“听说昨夜二位大人宴请南京文武官员,怎么不好好休息一晚,就这么着急去巡视城防呢?”

    王在晋对袁可立做了个“请”的手势,那意思是你是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还是你来介绍更为合适。袁可立也不客气,点了点头便道:“不瞒杨公,我们两个奉旨来南京,一是要确保南京绝对安全,二是要筹备钱粮军需,支援各地官军;三是看看南京卫所官军是否能战,如果能战,则要抽调精锐兵力,直接投入平叛作战中。”

    “那二位昨夜所观如何?”杨涟问道。

    袁可立叹了口气道:“不容乐观。南京卫所官军名义上虽然不少,但缺额现象相当严重,昨夜我视察了四五个卫营,实际观察,真正的兵力大概只有定额的一半。而且军纪涣散,警备松弛,有的卫竟连值夜哨兵都没配备,王大人和我都带人进营了,对方还一无所知。这样的兵将要是到了战场上,还不得让人家杀得屁滚尿流?”

    杨涟听罢大怒道:“学生来南京之后亦有耳闻,说卫所官军武备松弛,不堪大用,没想到竟惫懒到如此程度!都是谁在带兵,二位大人惩处他们没有?”

    “现在还不宜惩处。”王在晋苦笑道,“我们是刚来,人还没有认熟,也没有视察完的卫所。再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官军积弱如此,也不是惩处一两个军官就能马上改观的。节寰兄也是这个意思,他不但没有训斥士卒,反对他们多加鼓励,军纪相对较好的还当场发放赏赐,很得基层士卒拥戴。只是那些将官,哼哼…”

    “怎么?”杨涟立即关切地问道,“莫非有将官不服二位令?”

    袁可立重重地哼了一声道:“正是!刚才我在府军左卫视察时,看到府军五卫的营地离得太近,导致城防出现空隙。我便试探性地问府军左卫指挥使赵逢春,杨公猜他怎么说?他说他的营地一百多年来都在此处从未动过,前几个月南京守备、怀远侯常胤绪刚刚视察过,一句话也没说,说明城防不必担忧。如要调动,则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总之是不能动。”

    在杨涟下首坐着的曹文诏此刻实在忍不住了,愤然插言道:“杨大人,你说他们说的话可气不可气?当时末将没压住火,抢白了姓赵的一句:‘这还没让你们出城呢,若要调你们出城杀贼,却又如何?’结果姓赵的一翻白眼道:‘末将等祖上就是老开平王常老王爷的部下,平日里得的都是怀远侯府的恩惠,作战时有常家后人指挥,仗才打得踏实,将士才肯用命。听说顺国公要奉旨进京,那公爷离开这段时间,将士们怕有后顾之忧,就未必肯出城作战了。’听完这话,当时末将恨不得揍他…”

    “曹将军,稍安勿躁!”王在晋沉声打断曹文诏,曹文诏吓得立刻不敢说话了。

    王在晋这才转对杨涟道:“我和节寰兄身负圣上重托,自当谨慎行事,绝不可火上浇油。赵逢春虽然出言不逊,但军中士卒欠饷也是事实。我昨晚就查过户部账册,南京虽总揽江南财赋,但历年都有窟窿,旧窟窿还没填上,新窟窿比旧窟窿更大,因此几无钱粮可用。明年夏征还早,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算各卫所肯听令,手中无粮,为之奈何!”

    杨涟听罢,如同心头堵了一个大疙瘩,双眉紧锁道:“那二位大人有何计较?”

    “也只好矬子里拔将军了。”袁可立苦笑道,“我打算抓紧时间视察南京卫所,择其略有战斗力、肯听令者,先调到滁州一部分兵力,最起码要五千到一万人。现在滁州只有黄得功的五百步军驻防,黄得功是一员猛将,但流贼真要大兵压境,他那点兵力根本撑不了多久。”

    “另外,我们还得设法让常胤绪和胡应台尽快奉旨启程。”王在晋接口道,“事情明摆着,二人已经其位,仍要谋其政,尤其是常胤绪,在卫所军中颇有声望。有他这个后台在,卫所兵岂肯乖乖听命。对了,杨公此来,必有见教,不知您对南京局面怎么看?”

    “学生正为此事而来。”杨涟心情异常激动,原原本本地把定远侯邓绍煜对他所说的话又复述了一遍,最后笃定地道,“学生认为定远侯并无欺瞒使诈之意。若每个勋臣都像他这样,南京又怎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王在晋、袁可立听罢大喜,王在晋沉吟片刻道:“只要能掌控金吾四卫,南京事就大有可为。邓绍煜不想出头,可以理解,我们也不用他亲自出头。唔…杨公,节寰兄,我有一个想法,你们听听,看看是否可行…”

    “这是一记奇招。”袁可立听罢缓缓地道,“不过我看只要环环相扣,此招有惊无险,可以为之。不过,我总感觉南京城中还有些不对头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多加小心…”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金吾左卫() 
辰时三刻,南京左军都督府金吾左卫指挥使伍强还未从昨夜的宿醉中清醒过来,中军官便慌慌张张地在房门外喊:“指挥使大人,可曾起了?”

    “干么事!”被吵醒的伍强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大清早鬼叫什么,发水冲家门了么!”

    “不是,指挥使大人,”中军官尴尬地道,“新任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袁可立来营中视察了!”

    伍强这才吓了一跳,一把推开怀中**的青楼相好,一边手忙脚乱地穿上军服,一边慌张地叮嘱道:“千万不要出来!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咱也不摸这老头子的脾气,要是让他发现有女人夜宿军营,那就麻烦大了!”

    过了老半天,伍强才装束停当,迈着稍有些踉跄的步伐跑进议事堂。只见一名皓首老翁正倒背着双手,欣赏墙上挂的字画,伍强认出正是新任兵部尚书袁可立,旁边则是他的顶头上司、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阎铁城,正在对他怒目而视。

    伍强赶紧躬身施礼道:“末将金吾左卫指挥使伍强,不知尚书大人、都督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尚书大人…”

    “是伍指挥使啊!”袁可立却回身热情地招呼道,“不必见外,你我官职虽然不同,然同守南京,本部院初来乍到,仰仗伍指挥使的地方还多着呢。来来来,坐下说话!”

    伍强见袁可立并未责备自己,心下稍安。袁可立的大名他早听过,几十年前雷鸣案哄传天下,从此袁可立在世人的心中就是一副铁面无私的形象,孰料今天这位尚书大人却是和蔼可亲,倒让伍强有点始料未及。

    三人坐下寒暄了数句,袁可立便对阎铁城道:“本部院还要在金吾左卫中视察一番,阎都督军务繁忙,就不用陪着了。”

    阎铁城虽然是正一品武官,品级上比袁可立更高;然而明朝以文制武,五军都督府有名无实,根本没有兵权,因此阎铁城根本不敢顶撞袁可立,只小心翼翼地赔笑道:“尚书大人尚且不惧旅途辛劳,末将怎敢偷懒。末将也没有别的事,就陪着尚书大人视察吧…”

    “不用了。”袁可立语气虽然平和,态度却十分坚决,“本部院今天还要多视察几营,阎都督不妨先去下一营提前通知,免得耽搁时间。”

    这句话分明就是揶揄伍强来得太慢,把伍强臊得满面通红,汗流不止。阎铁城见袁可立下了逐客令,不好违抗,只得拱手告辞,临走时狠狠瞪了伍强一眼,小声嘀咕道:“你给我留神一点,回话的时候想清楚再说!”

    伍强当然知道阎铁城的意思,他这个金吾左卫同样存在“吃空饷”的问题,定员五千六百人,实际也就三千人出头,多领的饷银自然是他和阎铁城等上司及相关人员私分了。之前朝廷虽然屡次降旨清查,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到了他这一级,往往是让他自查,那还能查出什么?

    可是现在袁可立亲临金吾左卫,伍强心里有鬼,当然惴惴不安。果然,阎铁城走后,袁可立第一句话便问道:“伍指挥使,你麾下现有多少兵力?你且放心,本部院并不是来查空饷的。各卫所吃空饷由来已久,朝廷又常常欠饷,彻底解决非一日之功,你也不要有顾虑。本部院只想知道,你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兵,也好统筹调配,不至于误了守城大事。”

    伍强心想袁可立都把话点透了,如果自己再瞪着眼不承认吃空饷,可就没意思了。如果上面提前通知,自己做足准备,还可以招一批无业游民冒充士卒,按花名册点名的时候让这些人充数,便可蒙混过关。可是谁也没想到袁可立昨天刚到南京,今天早晨就来军营,现找人根本就来不及。

    因此伍强只得尴尬地承认道:“回尚书大人的话,按去年底的人数,金吾左卫实有军卒三千一百四十人。”

    “嗯,已经很不错了,”袁可立点点头道,“有的卫所连三分之一的人都没剩下。你们负责南京哪一块的防务?”

    “回尚书大人,金吾左卫负责皇城承天门以南,秦淮河以北的防务。”

    “唔,你的防区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段,夫子庙也在这里,对吧?”袁可立笑眯眯地道。

    随后袁可立就开始与伍强闲聊些这一带的名胜古迹、市井风物,伍强原本绷紧的神经也就慢慢放松下来。后来聊着聊着就聊到“金吾左卫”这个名字,袁可立笑道:“伍指挥使可知金吾左卫的来历?”

    伍强虽然身为指挥使,不过是荫袭祖上官职,对建制制度的来龙去脉却是一无所知,不禁汗颜。

    袁可立便微笑道:“本部院倒是知道一些。‘金吾’实为‘金乌’,相传日中有三足鸟,名金乌,主辟不详。天子出行,职主先巡,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像。因此金吾便是天子的贴身近卫,职责重大,地位显赫。

    “洪武年间太祖先设金吾前卫、金吾后卫,永乐年间又增设金吾左卫、金吾右卫,合称金吾四卫,指挥使皆是天子股肱心腹之臣。如果本部院没猜错的话,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