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习的心思太史慈了然于心,心中高兴。

    前一段时间他和汉献帝都在玩儿失踪,只不过自己的自愿的,而汉献帝却是迫不得已。

    但是这件事情的效果正是自己想要的。至少,现在天下人已经明白了两件事情:青州暂时没有太史慈无伤大雅,因为太史慈大侠的基础太好了,而另一件事情是天下暂时没有皇帝也无伤大雅,至少还是原来的样子。

    如此一来,太史慈的威望再增加,而汉献帝作为皇帝队天下的影响却再消弱。

    淡忘掉这个皇帝。正是太史慈当皇帝的策略中的一个步骤。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大畅,站起身来,对粱习谈然道:“圣上在哪里?带我去看。”

    汉献帝的住处在梁习刺史府的庭院深深处。

    因为梁习的严令,故此几乎没有人接近汉献帝的住处。除了特种精英在此专门负责汉献帝的饮食起居之外,汉献帝几乎就已经成了一个未知的存在。

    太史慈与梁习来到这里时,周围看不见一个人,更没有半点动静。只有初秋中还没有死去的知了在秋日的暖阳中寂寥的歌唱着。不过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当太史慈和梁习才一步入到后花园的时候,面前立时人影连闪,几个黑衣人已经拦拦住了太史慈的去路,手中闪亮着乌光的“损益连弩”已经对在了太史慈和梁习的胸口上,同时低声喝道:“什么人?”

    梁习苦笑地看向太史慈,他虽然是这并州的刺史,不过却对眼前的这些特种精英全无办法,他知道,在青州,只有太史慈才对这支军队有绝对的权威。太史慈微笑道:“是我,还不退下。”

    那些特种精英从闪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看清楚了面前的人正是青州之主,此时闻言,对着太史慈微微躬身,一拱手,头也不回,倒纵着闪到花园深处。转眼间便不见踪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梁习向太史慈赞叹道:“主上,若是我青州军人人都是这种素质,何愁北疆不平。大汉不兴?”太史慈当然完全同意,问题是这种军队实在是太难训练了,现在自己手中已经有青州、冀州、兖州这三座大州,军队的数量也已经有五十万之多,可是特种精英也才不过一万人左右,想要让青州军全部变成这种素质,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两人边走边说,正说话间,迎面便有一人飘然而至。正是多时不见的史阿。太史慈看着这无功日益深不可测的大汉第一剑师,心中温暖,和史阿谈笑风生起来,史阿脸上仍旧冷若霜雪,但是眼中却闪过强烈而真挚的情谊。

    谈笑几句,太史慈向史阿问起了汉献帝这一路来的情况。

    史阿皱了皱眉头道:“圣上这一路上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不大喜欢说话而已。和我虽然也说话,但却没有了以往的随意。”这并不奇怪,汉献帝曾经把史阿视作这的心腹,但是到都来去发现史阿是太史慈的人。心中地感受可想而知。

    太史慈看着史阿,心中知道这个史阿对汉献帝的感受。

    不管怎么说,史阿的师傅王越就是在保护汉献帝的战斗中死在吕布的手中,对于史阿来说,汉献帝并非是一个皇帝那么简单,他应该说是王越留给自己的理想,在史阿的心中。汉献帝当不当皇帝没有关系,但是汉献帝必须要安全现在自己所要保护的对象居然对自己防范甚深。史阿心中的感觉就可想而知了。

    史阿仿佛想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对太史慈沉声道:“主上,史阿有一个不请之请,不知道主上能否答应”

    太史慈淡然道:“史阿兄,你放心吧,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会保圣上的安全地。我太史慈可以用项上人头担保。”

    对于汉献帝的性命太史慈没有兴趣。只要自己操作得当;天下的百姓早晚会忘记这个名不符实地皇帝的。

    史阿闻一愕;他没有想到太史慈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心思。

    太史慈淡然自若道:我现在还记得先帝临死的时候最担心地就是圣上;当日我答应了先帝;那就不会反悔;否则与禽兽何异?

    史阿长长出了一口气。

    在乱世和宫廷中久了,史阿早就见识过了这些枭雄心狠手辣的本色。但更知道这些枭雄无一不是一诺千金地人物。有太史慈这句话,史阿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史阿对太史慈十分有好感,因此史阿实在不希望看到太史慈这个朋友作出让自己为难的事情来。

    但是他也知道现在太史慈的实力已经是天下诸侯之首,根本没有谁可以对抗,在这种情况下,史阿更知道其实借着现在这个机会杀掉汉献帝完全可以一了百了,留下汉献帝才会给太史慈弄来很多的麻烦。现在太史慈对自己做出这样的承诺,当然让他感动。

    太史慈的心中却另有打算,现在天下局势日渐明朗,大体看来,北方有自己,而江东的曹操、荆州的孙策、还有益州都将是自己征战天下的最后敌人。

    的确,现在曹操在江东没有站稳脚跟,孙策想要彻底的收服荆州还要耗费上一些时日,益州局势现在大概动荡不安,看现在这三个地方的局势可以说实在是自己下手的最好时机。可是自己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全面出击,半年多的征战机会调动了青州所有的军队,而且很多都是长途奔袭,穿州跨郡,军队的疲劳程度已经达到了极点,青州的经济也已经大到了承受的极至,虽然自己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维持军事行动的进行,但那绝对是涸泽而渔,得不偿失。

    自己制定的法律怎么可以随意地更改呢?那绝对是乱民之道。而且除了面前的三个敌人,自己的整个北方的辽阔疆土都将成为与少数民族作战的战场,还有那西凉,更是令人头痛。

    先不说这些头脑简单的草原民族,想一想曹操和周瑜的权谋,太史慈就头痛。

    曹操很聪明,他让自己的二舅哥扬州刺史刘繇挡在自己南下大军的前面,让自己有点投鼠忌器。至于荆州;看周瑜一心只想拿下荆州四郡;就可知道周瑜已经看穿自己想要南下的意图;准备和自己打一场水战;即便是李严带青州军入荆州;那又如何?

    荆州的世家大族宁愿选择孙策;也不会选择自己做荆州之主。

    所以自己现在南下的结果就是迫使荆州的世家大族全部投降孙策;而自己也只会进军到襄阳一带便止步不前了。因为再向南推进.那就是长江和其支流了,周瑜完全可以放弃荆州北面,在长江南面和自己打持久战.

    荆州世家大族的投降一定会导致荆州水军的投降.

    要打水战?那绝对头痛.

    盖州,荆州,扬州,三家联手,长江防线就会完美无缺,这是带有没有飞机,只能强渡,由此可以想象其中地艰巨.所以自己统一天下的切入点应该在益州!

    而益州不管最后会落到谁的手中,但那一定是刘姓子孙。

    对付皇族的最好接口就是皇命了,所以,在拿下益州前,自己一定要缓和汉献帝的关系。

    思索间,三人已经来到了一座气势恢弘、富丽堂皇的高大建筑前面。史阿对太史慈肃容道:“主上,我先去通报圣上。”

    太史慈点头。

    史阿进到屋中。不多时,便出现在门口,脸上隐情不定。

    太史慈见他脸色不大好看,关心问道:“史阿兄。有什么不妥当?”

    史阿却没有回答;只是对太史慈道:主上。圣上听说你来;看上去很高兴;而且要单独见你。

    太史慈心中一凛;这个汉献帝越发难以对付了;面对自己这个最有可能谋夺他大汉江山的人;他居然能够笑得出来。

    不过太史慈哪会把他放在心上?他只是在想这个汉献帝莫要玩出火来;否则自己有千般的手段对付他。

    自己答应不杀他。可是自己的手下并没有答应。

    到那时候,阿可怨不得自己。

    不过太史慈并不想这么做,太史慈很清楚自己此来地目的,那就是不希望在平定北方之后,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夺得益州之前,这个汉献帝给自己惹什么麻烦,历史上的曹操就是前车之鉴。虽然明知道没有人会放弃自己地权利,但是太史慈还是准备试一试,那并不是奢望汉献帝完全不和自己斗气,而是希望汉献帝能够收敛自己的行为。

    太史慈独自一人进到屋中,只见在满屋的珠光宝气中,那个小小的汉献帝正坐在书桌地后面,专心致志地写字。听见开门的声音,汉献帝便抬起头来,一见是太史慈,站起身来,满面堆笑道:“太史爱卿,多时不见,听说青州军在崇州大破袁术,臧霸大军更是攻破了袁术地大营,气的袁术那逆贼吐血身亡,这当然是爱卿平日里教导有方所致,这次能够除掉袁术,爱卿居功至伟!”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史慈看着一脸思索的汉献帝,进一步诱导道:“圣上,您可阿的不满源于长安之乱,可是圣上为何不想一想当时处于一种危急情况呢?”

    汉献帝避过太史慈直视自己的眼睛,轻声道:“长安大乱时,寡人心惊胆战,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直到现在,寡人都对很多事情不甚了了,所以”太史慈摇头道:“圣上,我知道您希望到幽州去,因为幽州刺史刘虞乃是大汉忠心耿耿的臣子,的确信得过,可是圣上知道吗?当是幽州的情形十分危机,公孙瓒和刘虞大人交战多时,刘虞大人的兵力数倍与公孙瓒,却率吃败仗,虽然从当时的形势上看,刘虞大人还占有优势,但是公孙瓒却在不断地挽回败事,在这种情况下,刘虞大人兵败身死那是早晚的事情,如果圣上真的去了幽州,岂非是‘才脱虎穴,又入狼窝’?”汉献帝显然对幽州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脸上浮现出虚假的笑容,对太史慈道:“爱卿,据我所知刘虞这么做也是为了给爱卿一个交代,毕竟公孙瓒和袁术初乃是盟友,而当时青州正在和袁本初交战,公孙瓒不是约好了和袁本初古夹攻青州军吗?”

    太史慈的眼前立时闪过刘和面孔,知道汉献帝关于幽州的事情都是听此人说的,由此可知,汉献帝对自己的提防和偏见绝对和这个刘和有关,说不准还有刘备的因素。想到这里,太史慈微笑道:“圣上所言极是,不过却说漏了原因。”

    顿了一顿,太史慈道:“刘虞大人之所以要给我青州一个交代是不希望我青州的部队开进幽州的土地,不管怎么说,公孙瓒乃是刘虞大人的手下,刘虞大人认为要约束公孙瓒并非是一件难事。谁知道公孙瓒桀骜不驯。才会出现后来战争的事情。”汉献帝听说过这件事情,点了点头。

    太史慈趁热打铁道:“其是圣上,臣下以为刘虞和公孙瓒和矛盾渊源已久,臣下地事情只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不知道圣知不知道幽州的边疆问题,刘虞大人是主和派,而公孙瓒则是主战派。刘虞大人当年为了稳定边关甚至准备牺牲公孙瓒的性命,由此可知,即便没有青州的事情两人也会开始的。”汉献帝闻言一愕,显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他的年纪终究很小。而且他的目光一直集中在朝廷上地权力斗争上,对于外族的事情他是毫不过问的。当然也就不知道公孙瓒和刘虞之间还有这么一段恩怨。而且刘和当日说起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恩怨的原因地时候只是轻描淡写,而且完全是站在刘虞的角度上。

    再加上公孙瓒和袁绍乃是盟友,他们两人都不承认汉献帝地地位。所以一直以来。汉献帝始终认为公孙瓒是个狼子野心之辈。

    太史慈看着汉献帝的表情,微笑道:“圣上再想一想,为何当年洛阳大火诸侯会盟的时候,公孙瓒和刘虞大人地使者刘备不是同时到来的?说穿了就是公孙瓒在表示对刘虞大人的不满。”这句话彻底地打动了汉献帝,让汉献帝明白自己有很多的事情都不明白,故此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寡人足不出户。有很多的事情知之不详,由此看来,爱卿不过是他们两人开战的借口而已。”

    太史慈肃容道:“主上明鉴!”心中却在窃笑不已:自己的确是两人开战地借口,可是当初自己何尝不是在因势利导这件事情呢?只不过这个真实原因汉献帝永远也想不到,毕竟若是可以利用这件事情那简直就是未卜先知了。

    他又哪里想到太史慈真的能预未来呢?更对太史慈的印象大改。

    太史慈看着汉献帝的脸色,肃容道:“圣上,若是您到了幽州。万一刘虞兵败之后,您落到了公孙瓒的手里,有想过那其中的后果吗?”汉献帝的脸色微微一变,良久,才长叹一声,道:“没有想到幽州的形式这么凶险,对了,刘虞现在怎么样了。”

    太史慈知道汉献帝现在消息极为闭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