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书面约定中,会规定某一方一旦违约,便要处以相当程度的处罚。这种方式在青州早已经开始流行,效果还不错。

    众人闻言,不由得为之耳目一新,旋即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绝对是个好办法,要知道太史慈可是个极重名誉的人,若是作出不守约定的事情,那么对太史慈的损害可是太大了。

    太史慈又笑道:“各位请放心,我青州出产的武器都有特殊的标记,这种标记别人还没有办法伪造,一旦出现问题,我是抵赖不掉的。”这时候,气氛已经大见轻松,众人说话已经随便多了,张松对太史慈也变得不是那么敌视了,此时开口道"敢问司空大人,你所谓的标记指的到底是什么?"

    太史慈呵呵一笑道"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说,因为我会在和各位签订的协议中作出详细的说明,请稍按勿躁,若是我不说明这一点,将来各位要是随便找一把破铜烂铁来,说是我青州的武器出产,那我太史慈岂非成了冤大头?怕别人说话不算数的人可不止各位,我太史慈也是其中之一啊."众人见说得有趣,纷纷大笑起来。

    对志才却更关心实质问题,在众人的笑声中对太史慈道:“司空大人,我们真的什么武器都可以购买吗?”

    太史慈点了点头道:“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在细节上每种武器的情况还要具体商讨,比如大家都知道我青州有一种可以连发的强弩。我可以告诉大家,这种强弩叫做‘损益连弩’,不过这东西的买卖我可做不了主。”

    众人闻言一愣:青州还有太史慈做不了主的事情?不会是出言搪塞吧?太史慈见众人有些不满,心中大骂,不过表面上却委屈道:“各位莫要一位太史慈不够朋友,要知道这东西是青州的神童诸葛亮发明出来的,我们青州跟他签约的时候说的很明白,只有权利生产,使用。但是却不能出售。出售的权利完全在诸葛亮那小子身上。若是违约的话,将会处以十倍地罚金,而且将会被收回使用权。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实际上,我们也仅能生产一些部件,至于这件武器地装备和核心技术部分都在诸葛亮的手上把持者,我们的手上没有资料和足够的技术独立生产。”

    管宁打蛇顺竿爬,在一旁也苦笑道:“这个诸葛亮年纪虽小。也许没有这般监视,但是他的哥哥诸葛瑾绝对是个做生意的高手。这一点大家可以到青州去打听一下。”

    太史慈见到众人有点失望,便笑道:“各位也不必担心,若是法家真的想买。完全可以去找诸葛亮去谈,那是大家和诸葛亮之间的生意了,我们无权过问。不过各位请想清楚,这东西第一产量太低,第二威力有限,虽然可以连发,但是射程很近。在购买前还请三思。”被太史慈和管宁这么一说,众人当然无话可说了。当然不少人都在暗中打上了诸葛亮地主意。

    不过被太史慈这么一提醒。一直沉默不语的廖立却想起了一件事情,对太史慈道:“司空大人,请问除了这武器可以购买之外,生产武器地方法是否可以购买?毕竟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嘛。”

    众人闻言精神一振,对啊,若是可以拥有技术,那么日后就可以撇开太史慈独自生产了。只有戏志才惊疑不定地看了廖立一眼,眼中充满了深思,显然已经向太史慈和管宁一般,看出了这个廖立不同凡响之处。

    说到底,前一段时间双方还是敌人,戏志才注意廖立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太史慈脸上作出为难的神色道:“各位,我可以作主买地手工艺技法只有那么几种,比如神臂弓,至于斩马刀以及钢枪、铠甲、盾牌,虽然可以向大家提供武器的尺寸长短,但是这种钢材的锻造技术却不在我手中,包括我青州的强弩在内,他们真正的拥有者其实是当世的大发明家马钧,不过相对于‘损益连弩’来说,我们对于这些武器有比较大的权利,那就是可以贩卖和公布自己掌握的技术,但是还是那句话,这种钢材地提炼只能向马钧先生讨要了。

    毕竟青州的法度是我制定的,不可以随意更改的。”众人默然,知道太史慈说的是事实。在青州,工匠有着崇高的地位,并不像在其他地方,是军队中可以随意欺压的对象。

    一句话,青州的百姓在他们的眼里全是刁民,都被太史慈纵容的没有礼法。

    但是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就是这群刁民居然缔造了青州神话,同样是百姓,他们治下的百姓根本就是无所作为,令他们十分的郁闷。不过太史慈也说得很清楚,毕竟他们还可以从太史慈这里得到神臂弓的做法,聊胜于无,至于那种刚才的提炼方法只能另想办法了。

    实在不行,自己也可以培养工匠来探索。

    太史慈刚才的那些借口全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胡编乱造出来的,说起来到也是严丝合缝,只是他想不到,正是因为他今天的一番话,使得大地在不久之后兴起了研讨技术的热潮。因为战争的需要,技术被抬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而技术人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一向被人们视为贱业的手工业被抬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子民的传统观念。令我涌现出了比历史上的同时期多出几倍的杰出天才,更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还保证了很多项目技术有效的传承下去,免去了因为战乱而失传的厄运。

    这些都是现在的太史慈始料不及的,现在的他就想着如何从这些人身上榨取更多的钱财。太史慈看向众人,微笑道:“各位现在应该明白为何在长安会有这么多的大商人了吧?其实我太史慈就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和他家好好做生意,当然,其他的生意我管不了,只能作为中介帮大家联系,但是我保证,只要我太史慈能够作得了主的,那就一定不会让各位吃亏。如何?”

    众人点头,此时对台式此已经完全放下心来。那并非是说无比信任太史慈,只是他们看出来太史慈这么做有讨好这些诸侯之意,免得内外交困,可以预见在下一段时间内,太史慈将会在长安展开与汉献帝的全面斗争。

    太史慈是个有野心的人,但是攘外必先安内,太史慈内部一日不太平,就不能专心对外。

    这一点他们当然高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种事情他们大把有的卖。现在他们乐得要太史慈和汉献帝斗生斗死,然后再趁机从太史慈身上大占便宜。

    看着眼前这些其奸似鬼之辈,太史慈心中却乐开了花。

    未来可以预见了:自己在明,管宁在暗。

    自己去吸引天下人的目光和汉献帝争夺权力。

    而管宁,则潜移默化的用经济把天下都给自己夺过来!

    剩下的事情就好说了,太史慈叫进一直在外面等候的桓范,安化为在场的所有人发下一份事先早已经准备好的协议书,要这些老狐狸过目。

    料理等人一见太史慈这么做,便知道太史慈早已经在谋划今天的一切,也知道了太史慈的诚意,当下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

    虽然大家都未经历过这种场面,但是也都知道,一量签订协议,一切便是有迹可寻,帮此马虎不得,才要仔细阅读,免得被太史慈骗了。太史慈看众人认真的模样,便微笑道:“各位一定要仔细斟酌,这只是我们草拟的意向书,如果有和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尽快提出来,我们可以进行协商,找到解决的办法。”

    廖立一目十行,飞快的扫完了第一页,抬起头皱眉道:“敢问司空大人,难道我们今天就必须要达成协议吗?"太史慈摇头道:“我岂会如此强人所难?本人已经说了,这只不过是个意向书,仅供大家参考,而且还可以带回去仔细研究,如果有自己拿不准的事情,大家还可以把这东西邮寄回去,交给地方上的贤达们讨论,提出建议,等双方没有异议了,再书写一份正式协议,也不迟。”

    众人点头,很满意太史慈的设想周到。张松看了一会儿,奇怪道:“司空大人,这协议中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勾勾点点?而且还出现在字句之间?难不成是为断句用的?”

    太史慈哈哈一笑道:“张松先生果然聪明,在我们青州,把这东西叫做标点符号,用这东西来断句最好不过,如此一来,黄口幼儿在学习的时候便会上手极快,不必像原来那样不明所以地乱背一气。

    众人恍然大悟,这些人都是饱读读书之辈。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和便捷,不由得纷纷出言赞颂。既然太史慈已经言明这些协议可以带回去仔细研究。那么众人便觉得没有必要再在这里耽搁,说实话,待在这里,他们对太史慈本身都有一种敬畏感,这感觉令他们颇不舒服。

    而且今天晚上太史慈给他们的冲击颇大,令他们有点无所适从。

    自从长安之后,谈们便时刻提防着太史慈,毕竟太史慈乃是最大的敌人。可是今晚的事情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这太史慈的确有手段,令这些人想要借机发难都不可能,翻倒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太史慈的盟友,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第五百四十章() 
这件事情他们必须要回去考虑清楚。太史慈闻弦歌而知雅意,便笑道:各位实在应该在长安多住一段时间,别说我们谈判签订协议是个很漫长地过程。抛开我太史慈不说,现在长安聚集了天下大多数商人。若是不和他们再谈上几笔生意,那岂非是空入宝山一趟吗?有道是货比三家,说不定大家会在长安的市场上发现很多的好东西!看着众人纷纷点头受教的样子。管宁在一旁添油加醋地笑道:“各位,司空大人还将在后天召开一次洽谈会,到时候此时在长安的大商人们都会被司空大人请到这里来,为大家创造一个谈生意的机会。”

    众人当然更加赞同,对太史慈的好感大增,秦宓这些初次与太史慈见面的人也对其印象大为改观。太史慈趁热打铁道:各位,或许过去发生了一些事情,令大家对我颇多微词。但是我太史慈地原则是对待朋友以诚相待,对待敌人则是毫不留情的打击,袁绍袁术等辈,痴心妄想,野心勃勃,我对其自然不会客气,可是马将军刘皇叔孙伯符孟德兄都与我太史慈或多或少有点交情,所以还请大家明白,我太史慈并非是一味的打压别人,毕竟我太史慈还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虽然太史慈的话这些人会大打折扣的听,但是多少都被太史慈所感动。

    坦白地讲,这些人还真的都与太史慈有点交情。

    曹操是不用说了,刘备在幽州地事情和青州军打得交道自然不少,单说孙伯符,当年在洛阳城外诸侯会盟的时候,若是不是郭嘉亲自到孙坚那里,揭破了假袁胤地面目,只怕孙坚已经在贾诩的手中吃了大亏了。马本身也是当年诸侯会盟的盟友。

    所以这些人说起来都是曾经并肩作战过地盟友。

    太史慈这么一说,气氛更是大加缓和,每个人的脸上都出现了笑容。曹洪的脸上更是流露出感激的神情,说起来,在诸侯会盟的时候若不是青州军及时杀到,曹操和自己说不定已经死在了徐荣的并州骑兵的铁蹄之下了.

    在太史慈的提议下,众人心甘情愿的举杯,在觥筹交错中心甘情愿地一饮而尽.太史慈和管宁站起身来,殷勤慰语,抚背言笑,把众人送出了密室。

    转眼间,这件密室只剩下了太史慈、管宁和恒范三人。

    太史慈哈哈哈大笑道:“幼安兄,你今天晚上的表现真是精彩绝伦,这些自以为是的老狐狸都被你骗过了。”不理桓范在一旁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自己,管宁淡然道:我管宁何德何能?说到底还是主上的新五德终始说才是厉害。

    顿了一顿,又道:自古以来,儒家就在讲以德服人,可是怎么以德服人却是语焉不详,直到主上的新五德终始说横空出世,我管宁才如梦初醒,彻底明白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精义所在。征服天下不能单兵革之利的金德,也不能单说服感化、礼法教义的获得,而应该五德齐出,多管齐下,方能收到成效。桓范在一旁也道:“的确如此,今天看这些使者,明显不懂得新‘五德终始说’的精益所在。他们只是在注意主上威凌天下的武艺和兵法所展现的金德,以及主上名满天下的声望所构造成的火德。却没有想到,管宁先生正在利用其他三德向他们大肆进攻。兵法有云:不知彼不知己,必败无疑,我看南方诸侯,时日无多,只怕连洗浄净自己脖子等死的机会都没有了。哈哈,在懵然不知中走向死亡岂非也是一种幸福?”管宁瞥了他一眼,笑道:“恒范你能明白我地心意很不错了。”

    旋即冷声道:“以商贾之利其水德。以农桑之便离其土德,以百工之先离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