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惠摇摇头,嘿嘿笑道:“非也,非也,最高明的说谎是把真话说得跟谎话一样!你难道没觉察到吗,田丰的异常举动都是在努力地把我们诱导到不相信他所说的一切,我们若是不相信他所说的,从他所说的反面去布置兵力,才是真正中了金良的圈套。”

    田裕恍然大悟道:“是啊,从他之前的兵力布置也能推算出来,他手头的人马不可能超过八万,最下游的那个渡口最适合抢渡,而最上游的渡口处河水最为湍急,船只放下去很快就被冲走,非常不利于渡河,除非金良脑袋有毛病,否则他不会从那里强渡。”

    刘惠嘿嘿一笑道:“传令下去,在最上游的两个渡口放置一万人马,在最下游的那个渡口外安置十万人马,金良顶多派出五万人马强渡下游渡口,我们世家盟军以十万之众对付他五万疲惫之师,必胜无疑!”

    大概快到了五更天,黎明即将破晓,田丰从世家盟军的营帐里悠悠醒来,推开缠在他身上的舞姬赤露的**,高声喊道:“来人啊,来人啊!”

    田裕的副将跑进帐内,一脸殷勤地问道:“田先生,您有何吩咐?”

    田丰大大咧咧地挥着臂膀道:“快些送我回去,不能让金良知道我来到这里。”

    那副将赶快跑去禀告刘惠和田裕,田裕一直嫉恨这个族兄,想在大破金良之后把田丰铲除,刘惠却阴笑道:“若是我们将田丰留在这里,金良就会知道他的计策破灭了,就会改变战术安排,到时候我们就搞不清楚他究竟在哪个渡口用兵了,还是把田丰悄悄送回去吧。”

    田裕虽然心里很憎恨田丰,但他不敢违抗刘惠的意思,只能派人将田丰悄悄送走。

    田丰回到滏水南岸,看身边没有可疑人跟随,便东转西转地转回金良的中军帐。

    金良、郭嘉、沮授、贾诩早就等候在那里,金良闻到田丰身上的酒气和脂粉味,哈哈大笑道:“元皓,美酒佳人,你昨晚享受到了!”

    田丰摇头叹息道:“主公,美酒佳人对您是享受,对属下确是难受,逢场作戏如坐针毡,幸得那刘惠看出我是在引逗他不相信我的话,总算不虚此行。”

    郭嘉和沮授都松了一口气,金良却皱起眉头问道:“若是刘惠认为你是通过故意诱使他不相信实际上是在诱使他相信呢,他就会冲着你的话反着理解,若是那样,我们就会被动地陷入他的包围之中。”

    田丰摇摇头,微微一笑道:“主公,您没见过刘惠那人,那人虽然腹有良谋,却智迟,考虑问题只会动转二下脑筋,不会转第三下,何况我说得半真半假,我们中央军确实只有六万多人,我们确实知道他们幽州、并州世家叛军即将来到邯郸,我们确实是今天晚上强渡滏水,只要他相信这几点,他就会相信那最后一点。”

    郭嘉亦笑道:“主公,说谎若说得高明,就要大部分是真小部分是假,说了一百句,九十九句都是真的却有一句是假的,那一句假的就足够致命。”

    金良点点头道:“只要他们这样绕来绕去地相信了元皓的话,那么他们的大部分兵力肯定会安排在最下游的梁期渡口,放置在最上游武始渡口的兵力就会很少,我们就可以在武始渡口用兵,梁期渡口距离武始渡口有四十多里地,等叛军反应过来,我们早就过了滏水,甚至已经兵临邯郸城下。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要等多做观察,再行进军。”

    金良现在手里有精心打磨而成的水晶望远镜,站在高处,往对岸望去,即可知道冀州世家叛军的一些虚实,若是刘惠如金良所担心的那样脑筋多转了一圈,识破了金良田丰真正的计谋,金良就会当机立断取消这次战术安排。

    熟悉当地地形的沮授一脸忧色道:“主公,武始渡口那里水流异常湍急,丢下一块浮木马上就被冲走了,根本挺不住,两堤岸又高,实在不宜搭建浮桥过河,那我军该如何强渡过去呢?”

    金良也止不住皱起眉头,这确实是一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关键问题,无法搭建浮桥,精锐骑兵过不去,就无法在随后的战斗中锁定胜局,该如何是好呢?

    贾诩在一旁嘿嘿一笑道:“主公,咱们军中不是设有专门的工兵吗?修桥铺路的事情应该问询他们啊。”

    经过在讨伐董卓时期强渡汜水时的蹩脚,金良决定在军中特别设置了一个兵种,称作工兵,专门负责修筑道路、架设桥梁、开设渡场、排除障碍物、开辟通路、保障部队顺利开进、快速展开,还负责搭建营寨、构筑指挥所、保障己方隐蔽安全和指挥稳定,还负责在敌方进攻的主要方向埋设陷阱、设置障碍,阻滞敌方机动,并实施破坏作业,为己方扫清道路,还负责对重要目标实施伪装,设置假目标,迷惑敌方,还负责构筑给水站,保障己方部队在野战条件下的供水。在平时的时候,工兵主要承担永久性军事工程的建设,如棱堡、烽火台。

    金良设置的工兵跟后世稍微不同的是,中央军的工兵更像是后世的资深工兵或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指挥,基层工兵则有除辎重兵外的其他辅兵担任,负责具体实施。滏水南岸大营这七万人马里面暂时只有三百多个工兵,他们还分别兼领每个队的副队长,算是辅兵的头目。

    现在中央军的工兵总头目是一个金良又熟悉又觉得意外的人物。

    “文公,你现在是内阁工部郎中兼军备部都督,怎么负责起工兵了呢?”金良诧异地问郑浑郑文公。

    一旁的行军长史董昭笑道:“主公,您忘了,当初设立工兵的时候,属下曾问过,工兵应归在那个部属,你说是工兵自然归在跟工部对口的军备部了,所以作为军备部都督的文公,自然要负责所有工兵了。”

    金良这才想起,当时自己顺口一说,并没有放在心上。

    金良心里虽然还在为郑浑放走郑泰而心存芥蒂,但在用人之际,他还是一脸春风道:“文公,我军想在武始渡口搭建浮桥强过滏水,你能不能在一个时辰内搭建好浮桥?!”

    郑浑在这几天休整时期骑马看过三个渡口,对武始渡口特别有印象,还好他在昨天就预先定好了工兵搭设浮桥的计划,现在被金良问起,他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答道:“主公,我们军备部造出几架大弩,能将长矛射出千步,武始渡口两岸间距不过四百步,有此大弩,足够将长矛射入对面堤岸中,若在长矛系上粗实麻绳,射出几十个长矛,就有几十道麻绳连接两岸,再将从沿河渔夫那里搜罗来的船只放在麻绳之间,有几十条麻绳阻挡,河水冲不走渔船,便可在渔船上打造木板,连接成浮桥。”

    金良不禁大呼道:“床弩!床弩!太好了,有了这个足以建功!”

    “床弩?!”郑浑疑惑道:“恕卑职孤陋寡闻,似乎这大弩不是叫做这个名字。他是名臣陈球在担任零陵太守时始创的。当时,桂阳山贼李研等群盗抄掠荆南诸郡,州郡长官皆懦弱无能。不能剿灭,太尉杨秉表陈球为零陵太守。陈球到任数月,贼虏消散。而后州兵朱盖等反叛,与桂阳贼胡兰数万人转攻零陵。零陵城池矮小,编木为城,不可守备,郡中惶恐。掾史劝陈球遣家避难,陈球怒曰,‘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孥而沮国威重乎?复言者斩!’乃悉内吏人老弱,与共城守,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相拒十余日。朱盖无法攻陷零陵。中郎将度尚领救兵到,陈球在城内募集士卒,与度尚一起大破群贼,斩朱盖。陈球后来迁为魏郡太守,此弩的草图后来留在魏郡太守府。为卑职所得,卑职便按照草图所制,历经改良,现已能射出一千一百步。”

    这个时候,迈出一足为跬,迈出两足才是步,跬就是后世的步,现在的1步实际上是后世2步,又有说“五尺为步”,一步等于五尺,而汉时一尺大约相当于后世的21。35到23。75厘米,取平均值,一尺相当于22厘米,一步大概相当于后世的1。1米,这床弩能射出一千一百步,那它的射程大概是1200多米,其实并不夸张,在战国的时候其实已经出现了类似床弩的军械,射程也在千米开外,只是精度很差,无法精准打击敌人,需要数十架一起攒射,才能克敌制胜。

    金良微皱眉头道:“陈球这个名字好熟!”

    郑浑笑道:“陈球乃下邳淮浦人,曾位列三公之一的太尉,乃广汉太守陈亹之,吴郡太守陈瑀、汝阴太守陈琮之父,沛国相陈珪之从父,陈应、陈登之从祖父。”

    金良眼里闪过一丝寒光道:“原来是下邳陈家的人,难怪那么耳熟!”

    金良想起那一世自己的仇人,有曹操、刘备,有侯成、魏续、宋宪,更有陈珪、陈登父,若不是陈珪、陈登父做内应,金良不可能那么快就惨败在曹操之手。而在这一世,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下邳陈家竟然私通青州黄巾,将卖给自己的五十万担粮食吞没,自己跟陶谦的几番合作也因为陈家父从中作祟而中途瓦解,不论是从任何角度,陈家父必须杀,下邳陈家不能留!

    金良努力压制住心头的忿恨,笑着对郑浑道:“先去看看那大弩吧!”

    金良在郑浑的带领下,来到了军备部随军的营房里,看到那已经做好的五架大弩,发现这大弩实际上就是由五张硬弓结合在一起,绑在一个类似床架一样的架上,张弩时用粗壮的绳索把弩弦扣连在绞车上,士卒们摇转绞车,张开弩弦,安好巨箭,放射时,由士卒用大锤猛击扳机,机发弦弹,把箭射向远方。

    金良指着绑着五张硬弓的架,对郑浑笑说道:“这像不像床架?!以我之见,这大弩还是称之为床弩吧,难道单单因为是陈球创建的便要称之为球弩,那多难听!”

    郑浑笑呵呵道:“谢主公赐名!”

    金良看了看床弩的演示过程,有二十个士卒一起用力,用绞索与轮轴将那五张弓的弓弦慢慢拉开,再用床弩下一个铁勾勾住,郑浑用一个大铁锤打了铁勾下面的那个扳机一下,那床弩就“嗡”地将弩箭发射出去,噼里一声响,八百步外的一棵小树应弦而倒。

    金良用肉眼看的不是很分明,只好通过那个用水晶打磨的望远镜去看,看的清清楚楚,那个床弩箭将那颗小树刺断。

    其实那不应该叫做弩箭了,是一根八尺多长的长枪,之所以看上去是箭,那是因为枪杆后面加了三个铁片做的尾羽,跟普通箭羽的羽一样,是为了增加飞行稳定性的。

    郑浑见金良眼里露出惊喜,心里甚是满足,便得意地说道:“主公,用这床弩射出的长矛,能够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到时候我们攻城时,便直接可借以攀缘登城,不用费力打造云梯。”

    金良眺望了一下远处的滏水,问道:“武始渡口两侧距离多少,滏水两侧堤岸的泥土坚实否,你们有没有检查过,万一这床弩排不上用场,就空欢喜了。”

    郑浑笑道:“武始渡口两侧相距不过四百步,是三个渡口里最窄狭的,同时也是水流最急的,可有了床弩以后,天斩也会变通途。滏水两侧的泥土甚是坚实,其实冀州这一带的土质都很坚实,并不像南方的泥土那么松软,长矛射入土中纹丝不动。”

    金良恍然想起这一带以北便在后世打响了鼎鼎大名的地道战,挖地道能挖到各家相通、各街相通、各洞相通、各村相通,若是土质松软一点都不成的。

    金良又让郑浑在这一个白天里再造出五架床弩,一起秘密运往武始渡口。

    夜幕低垂,滏水两岸的敌对双方都开始了悄悄的调兵。

    金良站在一个高坡上,借着朦胧的月色,往对岸望去,那讨金联盟的副盟主刘惠果然中了金良、田丰、沮授等人的计策,他们把大部人马调往最下游那个梁期渡口,在一个山坡后面设下了埋伏。

    金良这边领赵云、魏越、华雄、董袭、曹性诸将统领五万精锐人马,在白天的时候就借着河边麦田的掩蔽,悄悄转移到最上游的武始渡口南岸大营里,吃完晚饭后,所有将士皆和衣而卧,养精蓄锐。

    二更天到了,金良悄悄地下达了进军的命令。

    五万人马,为防止人声喧哗,每人口中都咬着一根筷,为防止马匹嘶鸣,每匹马都勒上嚼,为防止马蹄轰隆,每匹马蹄上都包上麻布,只见人马疾速前进,听不到一丝声音。

    三更天到了,曹性带领三千弩兵,悄悄来到渡口,其中有二百弩兵架着床弩,列在渡口,郑浑领三百工兵督促着六千辅兵抬着一百多个渔船数百块木板跟在后面,对岸的叛军还未觉察到什么异样。

    金良统领大军跟在后面,只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