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东汉一朝,自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开始,到面前这个末代献帝刘协,历代皇帝都葬于此,既然是皇陵,里面应该是重兵看守,想在里面挖掘宝藏,跟盗墓有何区别,盗的还是皇陵,大逆不道到极点了,一旦消息败露,金良的下场比日后的董卓好不到那里去。所以,这宝藏暂时还挖不得。北邙山掘宝放在日后,目前最关紧的还是解决了面前的宦官们。

    金良命人从小平津关隘里拉出几艘船,推到黄河里,然后喝令张让放开了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张让等人赶紧放了刘辩和刘协,然后撒腿就往船的方向跑去。

    刘辩和刘协被张让等人挟持着奔波了近百里地,疲累不堪,走都走不动。吕布忙上前把九岁的刘协抱起来。这刘协长的估计像他母亲王美人,面如傅粉,齿白唇红,而且天生聪颖,又很镇定,不哭不闹,扭头看了看张让,又看了看吕布,问道:“将军,你能饶过张常侍吗?他为父皇做了那么事情,对我也很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且年纪一把大了,没有几天活头了。”

    金良点头领命:“谨遵陈留王旨意。”

    金良心里很感慨,很显然,刘协记得张让的恩情,要不是十常侍护着刘协,刘协早就被何进和何太后搞死了,如此聪明仁义的皇帝啊,可惜总是遇臣不淑。

    金良没兴趣抱那个十五岁大的刘辩,就让张任扶着。那么大的孩子遇到事情了只会哇哇大哭,董卓日后废掉他还真不亏,即便是傀儡皇帝也要有个人君的样子吧。

    刘辩还哭着喊着说:“好饿啊,好渴啊,我要吃饭,我要喝水!”那样子跟寻常人家一个被宠大的孩子没啥两样,看来何太后那女人很不会教育孩子。

    金良皱着眉头,让亲卫拿来一些干粮和清水给刘辩和刘协,总算止住了刘辩的哭闹。

    张让等人则趁着这个时候赶紧往船上跑,还没等他们屁股坐稳,金良一挥手数十个并州士卒张弓搭箭,乱箭齐发瞬时就把侯览等大小宦官射死,只留了张让一个人在那里哭。

    “金良,你个没有信用的小人,你真要杀人灭口!”

    金良摇摇头,命张任等人把刘辩和刘协扶上马,又命张任先领着大部分士卒慢慢地往洛阳城里赶。

    金良见大部队走远,黄河岸边没有闲杂人等,方才命亲信士卒把张让从船上拉出来,给张让换了一身士卒的衣服,粘上一些胡须,顿时判若两人。

    张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金良!你为什么杀掉他们不杀我?!”

    金良冷冷一笑:“因为我只答应陈留王留你一条性命,可没答应放其他阉人一条生路,何况知道我们这宝藏秘密的人越少越好!”

    金良留张让的性命还有一个原因,虽然张让大部分时间都忙着讨汉灵帝欢心以及捞钱,但他毕竟是在内宫这么多年,对抗宫外的世家大族清流党人应该很有经验,金良甚至怀疑张让手里有一个跟明朝东厂类似的机构,那机构专门去刺探世家大族清流党人的隐私,即便没有那样的机构,张让的脑袋里应该也藏了袁绍家族和王允家族等世家大族的很多龌蹉事情。

    另外,据传张让还是一个视蔡伦为偶像的发明家,曾发明出水车供民间浇地,为了讨灵帝欢心,张让也发明出很多奇妙的玩意。那些被清流大臣们视为“奇技淫巧”,在金良眼中价值大不同。

    虽然留张让有被天下诽谤的危险,但综合看来,留张让的命绝对利大于弊。

    金良让亲信将士们把张让送到大本营里藏起来,又把段珪等宦官的人头割掉,挂在马头边,然后就开始快马加鞭追赶前方的军队。

    金良欣赏不了把人头挂在马头旁的血腥习惯,但在这以敌人首级算战功的年代,也不能太苛求,还好他是主将,也不需要拿人头去邀功了,日后即便有斩将夺旗,他也会把敌将的人头交给部下保存,而不是挂在自己的坐骑上。

    金良赶上张任领的前军后,就命全军做好戒备,因为卢植、闵贡的数百将士已经从不远处冲了过来,而随后不久,董卓大军可能也要来了。本来卢植和闵贡的人马应该早就到了小平津,但金良派了几个士兵扮做乡民,在卢植等人问询张让去向时,他们就给指到另外一个方向,如此一来,卢植等人就在洛阳城外浪费了好长时间,这样也给金良留下了充裕时间和张让做交易。

    金良拨转马头,拦住卢植:“卢大人,不用再追了,张让投河自尽,尸首被河水冲走了,段珪等人被我军射死,少帝和陈留王安然无恙。”

    卢植定睛一看,金良怀里正抱着陈留王刘协,而另一员英俊小将张任马前坐着少帝刘辩。

    卢植大喜,忙跳下马给刘辩和刘协施礼,刘辩还是不知道怎么应对,刘协却镇定自若道:“卢尚书请平身上马,我们要赶快进京安抚臣民。你与金将军、闵将军的救驾之功,我与皇兄不会忘记,定会给你们大大的封赏。”

    金良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跟卢植一起叩谢圣恩。

    当金良抬起头,遥看天色已渐渐泛白,却瞥到天空中飞翔着一只黑色鸽子。金良甚是奇怪东汉末在中原可很少有人养鸽子,这鸽子来的甚是奇怪,莫非是信鸽,金良从背后取出霸王弓,想把那鸽子射下来。

    这霸王弓传说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随身之物,弓身乃是天降玄铁打造而成,弓弦传说是一条乌江黑蛟龙(估计是扬子鳄)的背筋,黑蛟龙乃至寒之物,坚韧非常,所以此弓弦不畏冰火,不惧刀剑。玄铁身黑蛟弦决定了这弓很硬,至少要用五石以上的力才能拉起来,自项羽之后也只有飞将军李广能够使用,李广死后这弓在许多武将手中辗转,直至轩辕雪送到金良手里,英雄之弓才有了用武之地。

    玄铁和蛟龙都是黑色,所以整个霸王弓通体墨黑。霸王弓还配合着玄铁箭使用,那玄铁箭似是经过精心打造,用后世的话来说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射出的箭,百分百中,估计历史上的吕布辕门外射戟罢兵也是用的这些装备。

    金良手里持着霸王弓,心里怪怪的,因为他想起了“霸王…硬上弓”。还好这东汉末年并没有这个说法,不然用着还有些尴尬。

    金良从箭囊里抽出一根玄铁箭,搭在霸王弓上,瞄都不瞄,冲着那鸽子射去,一道寒光正中那鸽子的脑袋,鸽子扑棱一声落在地上,两个亲卫策马上前把鸽子捡了过来。

    原来金良只瞥了一眼,就预估到那鸽子将要飞往那里,根据他十多年射箭的经验,在箭射到的时间段里,箭到的位置跟鸽子飞的位置恰恰正在一块,而且非要不偏不倚地射中那鸽子的脑袋才行,如果是射中鸽子的身体或翅膀,这种经过驯化的鸽子还能挣扎着继续飞走。

    一名亲卫在那鸽子的腿部找到一块绢帛,呈给了金良,金良将那绢帛展开,上面写着:“北宫收何进何苗兵过三万”。因金良原是北宫校尉,而且金良被任命为光禄勋的圣旨并未大肆传言,所以金良去收编军队,多被外人误会是北宫宫廷前去收编,殊不知军权都已经掌握在金良个人手里。

    金良再看看这鸽子飞来飞去的方向,正是从洛阳城里飞去渑池,便叹了口气,把绢帛递给了卢植:“卢公,您看看。”

    金良知道,当初卢植被宦官诬陷撤职入狱后统领卢植兵马的就是董卓,结果董卓在卢植必胜的局面下还吃了败战,所以卢植对董卓印象很差,自己正好用卢植来唤起朝廷诸公对董卓的反感排斥。

    卢植稍微一思考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必是董卓弟董旻发给董卓的,董卓在渑池按兵不动,果然存有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啊。”

    金良故意皱起眉头:“卢公,现在洛阳城中只有我麾下不到三万弱旅,怎敌董卓那十万西凉铁骑,若董卓真的心存异志,汉室危矣。”

    卢植却板着脸:“金将军何出此言?如今大将军府掾王匡从他故乡兖州泰山郡征召来三千强弩手,东郡太守乔瑁领四千精兵屯于城皋(河南荥阳)离洛阳不远,而且还有司隶校尉袁绍袁大人的西园八军一万六千精锐,再加上由袁大人从司隶各地征召来的散兵,细细算来,京师之内忠勇之士怕不下五万人,五万人野外决战恐不能胜,守城防御绰绰有余。再说他董卓怎敢攻打京师?”

    金良听这番话有些耳熟,猛然想起自己也曾对黄忠说过这样的话,不过那纯粹是拿来忽悠黄忠的。

    董卓是不敢猛攻洛阳城,但他以大将军何进命令为幌子,又暂时假装效忠于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袁绍,袁绍也想引进董卓对付其他不服从他的势力比如丁原的并州铁骑,而且董卓在京的弟弟、掌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董昱刚才正在跟何进部曲将吴匡一起杀死何进之弟何苗。在担任司隶校尉的袁绍帮助下,董卓、董旻兄弟二人里应外合,想进洛阳城还不如探囊取物一样容易。

    金良心中衡量一番,胸中便有了成竹,但不能对卢植明说真话:“卢公所言极是,良就放宽心了。”

    也许是怕一个信鸽半路中不测,董旻又发了一个信鸽去渑池,金良双目如电,再次看到飞翔而去的信鸽,却也不愿再将那鸽子射下。

    收到了董旻发来的情报,董卓便打消了即日领三千精骑赶赴洛阳的计划,而是整顿那十万西凉铁骑,准备花两天两夜的时间赶到洛阳。

    怀抱着未来的汉献帝刘协,金良不能尽力驰骋,就命麾下将士缓缓而行,过了中午才到达洛阳城的北门。

    也许是袁绍预感到何进必死在宦官手里,洛阳城里必有大乱,就以司隶校尉的身份,提前通知了那些世家大族清流大臣们出京躲避兵乱,结果大部分达官贵人都去了洛阳城东的平乐观观看百戏,只有刚刚辞官的卢植和刚刚就任河南尹的王允留在城中。(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准备占新军() 
到了北城门,金良被满朝那些峨冠博带的高官们的无耻给惊住了。少帝和陈留王遇劫遭难时,他们在道观里优哉游哉地听经,等少帝和陈留王平安归来后,他们却蜂拥而至,一个个装出一副竭力寻找拼死护驾的嘴脸。金良很想好好地骂骂这些家伙,转眼一想,普天之下的无辜百姓多不识字,东汉末的舆论就掌握在这群无耻人手里,不能得罪他们啊。

    六匹白马拉着一辆华丽的金耕辇车横在城门口,旁边还有一辆五匹马拉着的辇车,金良看就知道那些以礼仪为至高原则的儒家大臣们早就把少帝和陈留王的辇车准备好了。金良连忙跳下惊帆,轻轻把陈留王刘协搀扶下马,然后再牵着他走到辇车前面,扶他上了辇车。

    站在辇车附近的刚巧是河南尹王允,他颤巍着身子想来扶持刘协上辇车,却被刘协喝住:“王允,本王只要金将军扶持就好了,你且退后。”

    目前的王允依附于太尉袁隗,靠着袁氏的帮助才升迁至河南尹,刘协又因何进重用袁绍而对袁氏不满,进而对王允也有些不满。

    金良看到王允有些吃瘪的表情,心里暗自好笑。王允的忠诚换来的并不是汉献帝刘协同样的信任,历史上李傕郭汜打进长安围攻皇宫时,刘协毫不犹豫就把王允叫出来顶罪,说诛杀董卓都是王允的主意。其实看看刘协日后对曹操的举动,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伙,若没他刘协点头,王允敢私自勾结大臣动手吗?

    还好金良想做的是曹操那样,甚至比曹操还要厚黑的政治人物,所以他不在乎刘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金良眼里,他只是一个棋子。此时金良心中也在犯疑,是该扶持这个精明的刘协还是那个糊涂的刘辩呢?刘协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那段历史上挟持他的董卓、李傕都没啥好下场,曹操也屡次被他勾结大臣图谋。

    金良怀揣着心思,骑上马,督促本部将士跟随辇车后面,往皇宫方向行进。身为光禄勋,保护皇室安全是他职责所在。

    金良端坐在惊帆上,怜悯地看着洛阳城大乱后满目苍夷的模样,回想他在现代曾来洛阳看牡丹时洛阳那番生机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由得感慨良多。

    金良正在感叹中,却见从太后的凤驾辇车边过来一个宫女:“宣金良近前。”

    金良急忙下了马,把惊帆交给近卫牵着,自己快步走到何太后凤驾旁边,微微躬身:“微臣参见太后,请恕微臣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大礼。”

    何太后声音颤巍巍软绵绵地:“此乃非常时期,哀家岂能怪你无礼,爱卿,莫要拘谨,哀家要跟你说些体己的话语。”

    爱卿这个字眼是在唐朝以后才流行,在这汉朝很少用,何太后用这个来称呼金良,自然有了几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