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初袁绍在选择攻打青州的将领时,并没有选中张定边,谋士也没有选择田丰,张定边只是一个袁绍麾下的三流武将,根本没有进入核心圈子,甚至张定边,三个字的名字,让袁绍看不起,而田丰,虽有大才,但不懂为人处世,经常得罪袁绍,他也让袁绍不喜,但是当张定边挑战颜良,战而胜之的时候袁绍就对张定边改观了,袁绍手下武力最强的两人就是颜良文丑,文丑被高思继杀了,剩下的就是颜良了,张定边战胜了颜良,足见他的武力,而且在考教张定边时,发现张定边不仅武艺出众,其统兵才能也是不凡,所以袁绍虽对他不喜,还是让张定边出马了,至于田丰,则是因为袁绍让张定边选择随行军师时,张定边一口就选了田丰,就这样两个袁绍不怎么待见的人就领着大军去攻打青州了,接连的捷报让的袁绍最近一段时间是喜笑颜开啊。

    “张定边没有让本官失望啊,又连下了北海三城,想必不用多久整个北海也会落到本官手中,或许再过不久整个青州也会到本官手中,到时携冀青二州,再下了并州,以三州之力灭了那刘辩,本官就掌控了北方四州。”袁绍想到未来的情景一脸的笑容。

    “恭喜明公,如此一来,明公定能扫清乱世,匡扶大汉,名垂千古。”许攸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恭喜明公,愿明公成不世之功,流芳百世。”郭图也反应过来立即说了几句好话。

    好话被二人先说了,但也不能落后啊,审配,逢纪也接连开口说了些赞美袁绍的话。

    四人一番话惹得袁绍哈哈大笑,兴奋异常。

    谋士们在取悦主公,武将们也是一旁陪笑,不过这其中也有几个特殊的人,分别是薛万钧兄弟,还有张合,薛万钧,薛万彻兄弟虽有才能,但也是因为三个字的名字使得袁绍不待见,一直没有成为统兵的大将而是被用成了冲锋陷阵的武将,当初与裴元庆一战就可以明白了,张合应该算的上是袁绍手下四庭柱中最低调的一个,上次文丑,高览死在了高长恭,高思继手上,使得袁绍大发雷霆,颜良,张合首当其冲受了重罚,此时颜良还待在家中休养了,机缘巧合之下张合结识了薛家兄弟,三人交谈之后,顿时引为知己。

    相差不大的武力,同样丰富的统兵才能,让三人的关系渐进要好。

    此时三人都是皱着眉头,最终张合冒着被袁绍处罚的风险,站了出来。

    “明公,请听末将一言!”

    本处于兴奋喜悦中的袁绍,被张合这一打断,顿时脸色沉了下来,看着张合非常不悦。

    “张合你有什么事啊,快快说来吧!”袁绍不悦的说道。

    “禀明公,北海,东莱如今已经算的上是幽州刘辩之属地了,如今北海被下三城,刘辩定会派军支援,幽州与并州一边隔着冀州,一边隔着无尽的汪洋,并不能直接派兵支援,所以末将担心刘辩会派军从,中山,涿郡出兵攻打我冀州,使我大军放弃攻打青州,所以末将建议,请明公派军阻挡来犯之敌。”张合面无表情的说完了想要说的话。

    “你可有凭证,你可见到来犯之敌!”袁绍开口。

    “末将并无凭证,并未见到来犯之敌,此乃末将猜测。”

    “哼,纯属猜测,你难道想要本官为你一个所谓的猜测调动上万大军吗,张合啊张合看来上次给你的处罚还是轻了啊!”

    新怨旧怨一起爆发,此时袁绍是满肚子的火气啊。

    “明公……”

第196章青州乱起() 
“主公!”

    “子远有何事啊?”袁绍看着开口的许攸问道。

    “主公,许攸认为张合将军言之有理!”其实许攸早就有了这方面的想法,但他了解袁绍他知道此时袁绍正处于高兴的时刻,如果说出来定会让袁绍不高兴,他可不会做出头鸟,如今正好张合先提了出来,他倒是喜闻乐见的很。

    “子远何意!”袁绍皱眉。

    “禀主公,属下近年来观察,发现刘辩此人乃是极为骄傲之人,北海乃是他的属地,我军攻打北海,定会惹的他大怒,另外刘辩此人又是极为大胆,做事毫无顾忌,不管不顾,属下以为刘辩定会派兵攻打我冀州来缓解北海东莱的压力。”

    “那依子远之意,当该如何?”袁绍并非昏庸之人,沉下来,仔细一想确实觉得刘辩会来攻打他的冀州。

    “以属下之意,应派大将,严加防范有可能来的来犯之敌。”

    “主公,属下也以为应该小心防范!”审配也这样说道。

    “主公,属下以为也该如此!”

    “主公,属下赞同!”

    ……

    就这样袁绍手下的一个个的谋士,武将都支持防范北方的刘辩。

    “好吧,既然如此那便严加防范吧,你们以为派谁去最为合适了。”最终袁绍同意了提议,决定派人去防范刘辩。

    “主公,许攸以为派张合将军最为妥当,防范刘辩之提议本就是张合将军提出来的,另外张合将军与颜良文丑高览三位将军并称四庭柱,智勇双全,乃是不世之将才。”许攸这一番话不仅向袁绍举荐了人才,同时还获得了张合的好感,可谓一举两得啊。

    “张合啊,子远举荐了你,你觉得了?”袁绍将目光投向张合,先前张合的话,让他很不高兴,但后来经过许攸的一番话,还有自己的沉思,他觉得啊,张合乃是一个将才,以前将他用作冲锋陷阵的武将,确实不对,这次正好让他领军。

    “多谢主公,末将愿为主公赴汤蹈火,绝不让幽州之兵扰乱主公。”

    张合立即同意了袁绍的提议。

    “好,下令,命张合领兵一万,防范幽州之敌。”

    “诺!”

    接了军令之后,张合并未退下,而是接着说道,“启禀主公,末将有一提议!”

    “讲!”

    “主公,薛氏兄弟乃是良才,张合想让薛氏兄弟辅佐,以确保万无一失。”

    “这样吗?”

    袁绍陷入沉思,不过片刻后,就醒转过来了。

    “准了!命薛万钧,薛万彻二人为副将,辅佐张合。”

    “诺!”

    薛万钧,薛万彻兄弟满心欣喜。

    ……

    “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太尉请讲!”

    “陛下,青州传来消息袁绍麾下张定边,田丰率军五万攻伐青州,如今已下除北海,东莱之外所有郡县。”卢植开口道来。

    卢植不知道的是,如今北海也有三个城池被攻占了,北海失守或许也用不了多久了。

    “可知徐晃,太史慈,沮授三人到达何处了。”刘辩问道。

    “启禀陛下,前两日,传来消息称,三人已至青州境内,想必此时已到达北海了。”回答刘辩的是张须陀。

    “恩,希望他们三人能够快速稳定局势!”

    “陛下,太史子义在北海东莱一带深受将士百姓敬重,威望极高,徐公明,沮授二人又是陛下之人,携带皇命,臣以为他们三人定能快速稳定局势。”这时,孔融也这样说道。

    “如此便好!”

    “启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奏!”这时刘基也站了出来。

    “准奏!”

    “启禀陛下,高肃将军传来奏章,请求攻打冀州,缓解青州之压力。”

    “这还需要奏请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此紧急军情,难道他高长恭还不知道处理吗。”刘辩对于此事颇为恼怒,从高长恭发现到奏章传到刘辩手上至少要四五天,如果高长恭直接攻打冀州,或许此时北海的三个城池还不会被占领。

    “陛下,高将军乃是栋梁之才,此次之所以会如此,皆因他忠于陛下,未得陛下之令,他不敢逾越。”刘基替高长恭解释道。

    “唉,对于高肃,朕还是非常了解的,不管是武勇,统兵,智谋,他都是非常出众的,但他却是缺乏大局观,不够果断啊!”刘辩轻轻叹息。

    “陛下言之有理,高将军乃是栋梁之才,但却是有些优柔寡断了些。”

    “恩,命令高肃,高思继立即领兵攻打冀州,给袁绍施加压力,最好能让袁绍放弃攻打青州,用快马送达,不可半分延误,违者军法处置。”刘辩朗声说道。

    “臣遵旨!”

    ……

    青州,北海国,剧县

    “如今袁军已经下了三城了,现在往安丘,都昌去了,想必用不了多久又会有许多城池被占领了。”徐晃看着刚到手中的战报,满脸愁容。

    “现在事态紧急,我们得加紧行动了,召集各地军队,组建一支可对抗袁军的军队出来,长此以往下去,北海国迟早会被袁军占领,甚至东莱也会不保,到时候整个青州落在袁绍手中,袁绍的实力又会增强,对陛下非常不利啊。”沮授这样说道。

    “两位大人放心,慈在到达北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四处发消息,聚集义士还有北海的将领军队了,如今已经有许多人往这边赶来了,想必用不了两天就能组织一支军队,对抗袁军了。”太史慈自信的说道。

    “太史将军莫要高兴的太早!”这时,沮授却突然给太史慈泼了一盆冷水。

    “沮授先生何意?”太史慈皱眉,看着沮授的眼神之中带着怒火。

    “将军息怒,请听我一言!”沮授连忙说道。

    “说吧!”

    “将军在北海,东莱一带的威望极高,确实能招募到许多兵将,义士,但要组建一支大军怕是短时间不能做到的,袁绍有冀州之地,带甲之兵十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威望极高,影响力极大,此次袁军又是连下数郡,声势浩大,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逃,毫无抵抗之力,将军怕是也不能保证将军所通知的那些人,没有胆小怕事之辈,惧怕袁军,所以不敢前来应约。”

    “这!”

    太史慈愣住了,听了沮授的话,他也有些赞同了,想想以前,他登高一呼,许多义士都很快赶到了,他成为将军以后,北海,东莱的军队哪一支不听他的命令啊,哪个不服从他啊,但是这次他发出召集的命令,虽然有许多人应了,但真正来了的也就那么多人,其他人都不见踪影,如今加上剧县还有剧县附近的守军,也不过四五千人马,与强大的袁军比起来差远了。

    “那公与先生以为该如何了。”

    “暗渡成仓!”沮授轻声说道。

    “公与先生是让我们撤退吗,这怎么可以,到时候百姓怎么看我们,被某召集的义士,还有将士们怎么看我,某不答应。”太史慈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

    “子义,你错了,沮授不是说我们暗渡成仓,而是让百姓暗渡成仓。袁绍大军携大势而来,我们根本无法抵挡,乱世之中,人命如牲畜,但人口却也是诸侯,立足乱世的资本,如今趁着袁军没有占领整个北海,我们得尽快将,北海境内的百姓转移出去。”沮授解释道。

    “那依先生之意,往哪里为好!”

    “东莱!”

    “东莱!”

    “东莱!”

    不仅是太史慈,连徐晃也是大惊失色。

    “先生,可知东莱并无天险可守,而且东莱地处平原,开阔,袁军攻下东莱乃是轻而易举,将百姓迁至东莱,这与羊入虎口又有什么差别了。”徐晃也忍不住开口了。

    ……

第197章军神() 
“东莱!”

    “东莱!”

    “东莱!”

    不仅是太史慈,连徐晃也是大惊失色。

    “先生,可知东莱并无天险可守,而且东莱地处平原,开阔,袁军攻下东莱乃是轻而易举,将百姓迁至东莱,这与羊入虎口又有什么差别了。”徐晃也忍不住开口了。

    “将军应该知道如今我们所处的地方吧东面是东莱,西面是袁绍的大军,北面是汪洋,至于南面则是徐州陶谦。”

    “难道先生不觉得去徐州比去东莱好吗?”太史慈开口问道。

    又自顾自说道,“徐州刺史陶谦,为人敦厚老实,对待百姓更是仁慈,仁义之名传遍天下,而且对大汉颇为忠心,若我们前往徐州岂不更好,毕竟陶谦麾下十余万大军可以组建出来,对付袁军轻而易举。”

    “将军此言差矣,徐州看似是个好去处,实则更加危险。”沮授摇头。

    “请先生教我。”

    太史慈恭敬的说道,原本太史慈很不待见沮授,不过刚刚那一番对话,让他对沮授的才智,德行很是佩服。

    “将军多礼了,沮授受不起!”沮授也是非常谦虚,客气。

    “既然将军说过,徐州陶谦敦厚老实,善待百姓,既然如此,那如果袁军大军压境,陶谦会不会为了我们而与袁绍争斗了?”

    沉思了一下,太史慈最终摇头。

    “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