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

    “启奏陛下,北方胡人自高祖以来对我大汉屡屡侵犯,武帝大才,又有卫霍相助,保我大汉平安,但时至今日胡人之害愈加严重,如今我军有兵马四十余万,兵精粮足,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岳飞,徐达,李靖,高肃,卫庆,徐晃等将军文韬武略,可比卫霍,蒙古近年来连遭打击,此时正是我军北伐之时。”蒙恬义正言辞的说道。

    “你想让朕出兵攻打蒙古?”刘辩看着蒙恬,平静的说道。

    “启奏陛下,蒙古之祸不可不除,前有讨董之时,蒙古人趁机,抢掠我大汉,后有平定袁绍之时,蒙古更是大举南侵,阵亡无数大汉将士,百姓。陛下志在平定天下,若任由蒙古这头野狼存在,微臣担心杨业老将军的事情会再次发生。”蒙恬沉声道。

    “言之有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刘辩点头,然后再次将目光投向群臣。

    “回陛下,微臣以为蒙田将军此言差矣,北方草原辽阔广大,北方异族居无定所,四处游荡,难以剿灭,一旦惹恼了他们,难免他们狗急跳墙不死不休的侵袭我大汉,微臣以为应当以怀柔之策感化蒙古一族。”欧阳修站出来说道,欧阳修是刘虞一手提拔的,刘虞对其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导致欧阳修性格偏为柔弱。

    “欧阳大人是不是太过孤陋寡闻了。”蒙恬怒喝。

    “蒙将军此言何意?”欧阳修忍着怒意,质问道。

    “欧阳大人难道不知道蒙古人有多残暴,蒙古人不是鲜卑,不是乌恒,你们的鲜卑乌恒都已经被蒙古给灭了。怀柔政策如果能成功,我大汉的将士就不会惨死,杨业老将军就不会战死沙场了,我蒙田就不会率领着八万大军日日夜夜镇守着边关了,对付蒙古人必须以战止战。”蒙恬斩钉截铁的说道。

    欧阳修顿时就被蒙恬呛住,无话可说了。

    “陛下,臣以为欧阳大人的话也非常有理。”刘基说道。

    刘基的话让欧阳修一阵惊喜。

    “讲!”

    “回陛下,屠种灭族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一旦过分将会遭到蒙古人不死不休的报复,所以臣以为应当刚柔并济,将蒙古人融入我大汉。”刘基解释道。

    “如何融?”刘辩问道。

    “通婚,结亲,驱赶,让汉蒙男女通婚结亲,将蒙古人驱赶入汉境,让他们习惯大汉的生活。”刘基答道。

    “陛下,微臣以为刘大人所言有理,但其中一点臣并不认同。”蒙恬说道。

    “还请蒙将军赐教!”刘基对蒙恬拱手道。

    “我大汉的女子自古三从五德深入人心,我大汉的女子较柔弱,而蒙古的男子粗鲁,野蛮,不通人情,短时间内他们不会改变,反而我大汉的女子会受苦受罪,陛下平定天下乃是为了能让大汉的百姓安居乐业,此与陛下之志不符。”蒙恬沉声道。

    “那蒙将军的意思了?”刘基看向蒙恬。

    “大汉的女人不能嫁给蒙古的男人,蒙古的女人可以嫁给大汉的男人。”

    “那蒙古的男人怎么办,难道全都单着?”郭嘉突然说道。

    “杀!”蒙恬凶狠的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蒙将军太过偏激了。”荀攸这时候说道。

    “陛下,臣以为蒙古与大汉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习惯,文化不同而导致如今与大汉的差异,臣以为怀柔无法解决问题,杀更不能解决问题,二者结合方能成事。”荀彧终于开口了。

    “荀卿可有良策?”刘辩期待的的看着荀彧。

    “启奏陛下,臣以为蒙古之所以南下犯我大汉,不过是为了生存罢了,北方寒冷,土地贫瘠,缺衣少粮。但其牛马羊极多,我们可以用粮食,衣物换取他们的牛马羊,并且可教授他们种植方法,传授他们生存之道。”荀彧回答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看法?”刘辩看向文武百官。

    “启奏陛下,臣有些看法!”郭嘉说道。

    “讲!”

    “陛下,臣以为各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但也皆有缺陷,欧阳大人的太过柔弱,蒙将军的太过血腥,刘大人,荀大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陷。”郭嘉说道。

    “从古至今我华夏之地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炎黄之时不一样,夏商时又不一样,秦汉时期也不一样,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改变了,将蒙古的土地收入我大汉之中,让蒙古的百姓成为大汉的百姓。”郭嘉再次说道。

第487章 商议征讨() 
“从古至今我华夏之地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炎黄之时不一样,夏商时又不一样,秦汉时期也不一样,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改变了,将蒙古的土地收入我大汉之中,让蒙古的百姓成为大汉的百姓。”郭嘉再次说道。

    “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刘辩皱眉道。

    “启奏陛下,蒙古王子拖雷,性格仁厚,与大汉亲近,才能又极为出众,破除铁木真之时,便可拥立拖雷为蒙古大汗。”郭嘉答道。

    “拖雷乃是铁木真之子,若朕杀了铁木真,拖雷如何会为朕效力,如何保证他将来不会反叛。”刘辩怀疑的说道。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陛下仁义,胸怀宽广,将来何不饶铁木真一命,改成终身囚禁了。”郭嘉答道。

    “接着说!”郭嘉的话让刘辩有些无奈,若同意了郭嘉的提议,刘辩将来必定得放过铁木真一命,但是他又非常想听听郭嘉接下来的话。

    “马蹄所踏之处皆是汉土,蒙古迟早会是我大汉的土地,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是汉旗所立之处皆是汉城。汇聚汉蒙百姓,在那辽阔的大草原建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让那常年游牧的蒙古子民有个安身立命之所。”郭嘉正义的说道。

    “不仅如此,陛下还可以以这些城池为中心,在城池四方建立马场,让蒙古人协助大汉培育战马,不仅如此我大汉的子民同样可以在蒙古的草原上,喂养牛羊。”郭嘉再次说道。

    “陛下,臣以为所谓智者无敌,强者无敌,仁者无敌,都离不开一个心字,当陛下的伟岸形象处于蒙古百姓的心中之时,陛下便是他们的王,他们的汗。当他们习惯大汉的生活时,习惯大汉的百姓后,大汉便是他们国,大汉便是他们的天。”郭嘉激动的说道。

    “奉孝啊,奉孝,你最终还是说服了朕,马蹄所踏之处皆是汉土,汉旗所立之处皆是汉城,好啊,好啊,愿将来大汉的子民遍布天下,大汉的旗帜遍布天下。”刘辩同样非常激动的说道。

    “众位卿家以为奉孝的提议如何啊?”刘辩环视太极殿上的文武百官。

    “臣等附议!”太极殿上响起统一的声音。

    “好,既然如此,那就执行第一步计划吧,拿下蒙古这片大地。”刘辩沉声道。

    “蒙田听令!”

    “微臣在!”

    “朕命你长城边军八万,领杨延昭,杨延辉,杨延嗣,杨兕,庞德,徐宁,花荣由雁门北上征讨铁木真。”

    “臣遵旨!”蒙恬叩首道。

    “臣等遵旨!”被点名的诸将都出列答道。

    “岳飞听令!”

    “微臣在!”

    “朕命你领本部六万兵马,率尉迟恭,秦琼,杨烈,龙句,岳云,南宫长万,岳胜北上征讨铁木真。”

    “臣遵旨!”

    “臣等遵旨!”

    “李靖听令!”

    “微臣在!”

    “朕命你领本部六万兵马,东进镇守辽西郡,监视唐国的一举一动。”

    “臣遵旨!”

    “卫庆,高肃,霍疾,赵云听令!”

    “微臣在!”卫青,高长恭,霍去病,赵云一起出列。

    “朕命尔等率本部军马,随朕北上,征讨蒙古。”刘辩沉声道。

    “臣等遵旨!”

    “陛下!”突然,高长恭反应了过来,双眼茫然的看着刘辩。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朕意已决,此战,朕必须亲自前往,所有人都不能劝说。”刘辩沉声道。

    “徐达,徐晃,薛礼听令!”

    “微臣在!”

    “命尔等率各部人马,前往各地监视其余诸侯动向,以防不测。”

    “臣等遵旨!”

    如今刘辩手中将近四十万兵马,除去禁军四万人以外,御林军卫青的手中有四万兵马,蒙恬的边关守军有八万人马,岳飞手中有五万人马,李靖手中四万人马,徐晃手中六万人马,徐达手中五万兵马,左骁骑霍去病有两万人,右骁骑高长恭有两万人马。也就是说此次北征的大军有二十一万之巨。

    “粮草,军械调配由杜如晦,徐庶二人总揽。”刘辩吩咐道。

    “臣遵旨!”

    “遵旨!”

    徐庶,杜如晦二人上前答道。

    “三月后,开始北伐,这期间还望诸位卿家互相协助,调配,帮助北伐大军。”

    “臣等定会鼎力相助!”

    “朕不在之时,由太子处理政务,太子年幼,还望诸位卿家务必辅佐太子。”刘辩道。

    “陛下放心,臣等定会好生辅佐太子,等待陛下凯旋而归。”刘基郑重说道。

    接下来刘辩又说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安排了一些文武。

    ……

    “陛下,又要出征了吗?”坤宁宫内,唐后温柔的看着刘辩。

    “是啊,又要出征了。”刘辩轻笑道。

    “不知这次陛下要离开多长时间啊?”唐后担忧的看着刘辩。

    “皇后无需担心,此次朕并非仓促应战,一切都安排妥当,兵精粮足,猛将众多,实力上要胜过蒙古许多,皇后不必担心,长则半年,短则一两月必定能凯旋而归。”刘辩一脸自信的说道。

    “若是臣妾不希望陛下去了?”唐后期待的看着刘辩。

    “皇后真的不愿让朕去吗?”刘辩看着唐后为难的说道。

    “陛下放心,臣妾刚刚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陛下心怀大志,有光复汉室之责,臣妾作为皇后岂能掣肘陛下。”唐后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让刘辩留下的话来。

    “多谢皇后体谅!”刘辩露出了笑容,时至今日刘辩已经从落魄废帝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帝王,对于感情已经淡泊了许多,像扈三娘,大小周后,赵飞燕等最初就陪在他身边的女人,他对她们的感情已经不在那么深厚了,除了情欲其他的少之又少,不仅是她们对于后宫的嫔妃,能真正让刘辩付出感情对待的已经少之又少,只有那寥寥两三人了。

    而皇后唐婉依然是刘辩内心深处地位最高的,哪怕那些得到恩宠最多的嫔妃,看似深受刘辩喜爱的嫔妃也比不了。

    在大乔之后,后宫中只增加了一名嫔妃,是被刘辩召唤出来的明末没人陈圆圆,高达100点魅力,差点就让刘辩再次收获一名人才。

    “臣妾斗胆,请问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唐后好奇的问道。

    “朕准备三月之后出发。”刘辩直接回答道。

    “三月之后!”唐后低声沉吟,

    “想必那时候乔琯妹妹已经产下孩子了。”唐后惊喜的说道。

    “应该如此吧!”刘辩点头。

    “陛下,臣妾有一事不知该讲不讲?”唐后迟疑的说道。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计较,你想说什么,说便是了。”刘辩认真的说道。

    “臣妾已经有身孕了!”唐后给了刘辩一个震惊的消息。

    “真的!”刘辩大喜,如今刘辩已经子女成群,早已没了当初的喜悦和激动了,不过对于唐后与他的孩子是不同的,因为他的母亲是刘辩最爱的女人。

    “有多久了?”刘辩惊喜的问道。

    “已经有两个月。”唐后答道。

    “那你为何不告诉朕!”刘辩有些不悦的说道。

    “可是臣妾并没有见过陛下啊!”唐后有些无奈。

    “对不起,皇后,是朕的错!”刘辩听了唐后的话,立即想起来自己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来过坤宁宫了,瞬间就有些对唐后的歉疚之意了。

第488章 大军出发()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岳飞,蒙恬等人早已离开了燕京返回各自驻地,调动兵马了。

    大乔也为刘辩产下一女,被刘辩赐名为刘筱,封黎阳公主,大乔也凭借此事被封为九嫔之一。

    “皇后,朕要走了,后宫之事就交给你了。”坤宁宫内,唐后正在为刘辩整理衣甲。

    “陛下,一路保重,臣妾等你凯旋归来。”唐后停下手中的动作,温柔的说道。

    “皇后也要保重,不仅保重自己还有保重腹中的孩子。”刘辩将打手放在唐后的脸上,柔情的说道。

    “臣妾遵旨!”唐后微微屈膝郑重的答道。

    刘辩不禁哑然一笑,

    ……

    “诸位爱卿,朝中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