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有很多白马义从的将士也跟着杀了过来,他们再次做起了帮赵云开路的事情,另外一边蒙古铁骑,也有很多人杀了进来,再次帮赵云牵制住了一批人。

    赵云一路过关斩将,斩杀十数人,眼见着就要追到呼延赞了,但就在这时,他再次被唐军的人拦住了。

    不过让赵云松了一口气的是,前方的呼延赞也遇到了阻截,是白马义从的将士拦住了他。

    相对而言阻拦呼延赞白马义从的人就比阻拦赵云的唐军强了很多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场也发生了改变,原本距离唐军大营有数百丈远的距离,可此时已经只有十数丈距离了,有些唐军将士已经逃回了营地。

    在经过一段惨烈厮杀后,赵云终于在战场的边缘追到了呼延赞,此时呼延赞也是经历了一场厮杀,冲破重重险阻才冲到这里来,可惜他还是被赵云追上了。

    “叮!”系统检测到赵云与呼延赞交战,呼延赞当前武力101,赵云基础武力104,龙胆亮银枪加1,照夜玉狮子加2,“破军”属性加3,“破亲”属性加3,当前武力113。

    “叮!”赵云“武神龙胆”属性发动,武力加5,当前武力118。

    此时赵云已经收起了凌虚剑,以龙胆枪挑战呼延赞。

    面对已经杀来的赵云,呼延赞只能持枪反击,因为现在继续逃,已经逃不掉了,与之一战才是最好的选择。

    “杀!”

    被赵云一直追杀是新仇,被赵云杀了两个兄弟是旧恨,新仇旧恨之下呼延赞更加凶了。

    金枪战银枪,两杆长枪接连碰撞,最终金枪还是银枪更胜一筹,仅仅十合,赵云的龙胆亮银枪就穿透了呼延赞的胸膛,了解了呼延赞的性命,让他步了呼延庆,呼延灼的后尘。

    “叮!”系统检测到宿主麾下赵云斩杀呼延赞,呼延赞,武力:97,统帅:92,智谋:80,政治:52。

    “唐军主将呼延赞已死,尔等速速投降!”

    赵云大喝一声,直接将呼延赞的尸体挑上了半空,然后甩进了人群中。

    哗,

    呼延赞的死,直接让许多唐军将士丧失了斗志,渐渐地战斗开始慢慢平息下来。

    两个时辰后,战斗彻底结束,除了逃进军营的唐军士兵,营外的人非死即降。

    其中属于李世民的嫡系大军,玄甲铁骑和陌刀军也在力竭之后,被蒙古军队和白马义从斩杀。

    接着蒙古大军耗费一个时辰,强行杀进了唐军大营,彻底的结束了这场战斗。

    这一战结束的很快,仅仅持续了不到五个时辰,从清晨杀到傍晚,这一战直接毁掉了唐军在草原地界的六万大军。

    此战之所以结束的这么快,唐军之所以败得这么快,就在于呼延赞他们对玄甲铁骑和陌刀军太过自信,忽视了其他将士的弱势,忽视了对手实力的强大,导致了明明可以靠着人数周旋的战斗,结束得这么快。

    这一战结束后,当然也就使得蒙古军队和白马义从接下来可以长驱直入了。

第857章直取龙城()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此时汉军已经越过长城,再次前进千里,拿下了另一个粮草大城阳乐,不过当汉军赶到这里时,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特殊的空城了,因为城中只剩下一些老幼妇孺了,粮草也好,士兵也好,都不见了。

    “陛下,城内已经没有唐军的人了。”李靖对刘辩说道。

    “让大军先在这附近驻扎吧。怎么安排你应该有计划吧。”刘辩对李靖吩咐道。

    “遵旨!”

    “安排后,让他们都过来见朕,接下来该说说下一步的计划了。”刘辩又对李靖吩咐道。

    “臣明白!”

    傍晚时分,李靖等人都在刘辩的住处聚集了。

    “臣等参见陛下!”

    李靖,卫青,李信,郭嘉,张良等人齐聚一堂。

    “平身吧!”

    “谢陛下!”

    “你们说说吧,接下来你们觉得该怎么行动啊?”刘辩询问道。

    “陛下,臣以为我军可长驱直入,直接杀向龙城。”高宠迫不及待的就开口了。

    “这是为何?”

    刘辩好奇的问道,刘辩自然知道高宠这么说的原因,他故意询问高宠原因。

    “这……”

    高宠一下子就愣住了,众人都带着笑容看着高宠。

    高宠有些尴尬,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臣以为我军正是锋芒毕露,士气高昂的时候,此时正是一鼓作气杀到龙城的时候。”

    “你们以为了!”

    刘辩看向其他人,没有认同高宠说的,更没有反驳高宠说的。

    见此,高宠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退了退去。

    “陛下,微臣以为高宠将军的建议非常合理。”

    李靖站出来说道。

    “为何?”

    刘辩再次问道。

    “正如高宠将军所言,我军正是士气正旺之时,应当一鼓作气杀入敌军腹地,其次敌军长城内几次战斗,我军战胜了敌军将军二十万兵马,敌军差不多损失过半,这对于本就缺兵少将的唐军来说乃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们的兵力优势完全不见,反而我军倒是占据着兵力优势。”

    李靖顿了顿,“无论是实力,还是兵力,亦或者士气皆是我军占据着优势,正是一鼓作气的好时机。”

    “你不怕唐军舍弃龙城,绕过我军直取燕京吗?”刘辩询问道。

    “不怕!”

    李靖果断摇头,

    “这是为何?”

    刘辩再次问道。

    “其一长城一线,有李陵将军等人率领的五万大军驻守,如果唐军要突破长城一线至少要两倍以上的兵马,也就是十万人以上,而且还不能短时间内成功,十万人以上的大军想要越过我军杀到燕京根本不可能,毕竟从唐国到长城只有那两条路,如今我军走了一条路,另一条路也有人监视,若是有十几万唐军过去,不可能不会被我军的人察觉。”李靖解释道。

    “如果他们不走这两条路,又或者走海上了。”刘辩反驳道。

    “若不走这两条路,选择另辟新路,饶是能够饶过我军,但是速度上一定会很慢,说不定等我军已经发现了问题,他们还没有到长城边境了。”

    突然李靖脸上露出了笑容,只见他笑着说道,

    “若说海上,那就更加不可能,海上风浪巨大,一般的船只根本不可能跨越这么远的距离,即便是原来的唐国也做不到运送十万左右大军的能力,毕竟燕京除了两万禁军还有数万水师镇守啊,兵力太少那就是找死啊!

    更何况三年前那一战唐国的水师差不多都完了,以唐国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做到三年内恢复过来。”

    “说得很有道理,你们以为了,你们也同意李靖的说法吗?”

    刘辩环顾四周问道。

    “臣附议!”

    郭嘉,张良最先开口。

    “那奉孝你,便与朕说说原因吧!”刘辩对郭嘉说道。

    “除了李靖将军所说得以外,臣以为此时唐军应该在集结大军,收拢大军,准备与我军决战,我军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将士畅通无阻的。”郭嘉说道。

    “这是为何?”

    “长城内的战斗,应该差不多传到龙城了,李世民自然明白将大军分散,重重阻截,是不智的选择,他要么选择集结兵力与我军一战,要么就会选择退出唐国,逃往他们所谓的东瀛。而以李世民的性格,自然不会选择撤退的。”

    郭嘉解释道,对于东瀛郭嘉是不了解的,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除了刘辩,就只有唐国的部分人了解一点了。

    “另外从被俘的唐军将士可以知晓,许多唐军将士都是被强制的,许多唐军将士是不愿意与我军为敌的,特别是其中那些汉人士兵,陛下应该明白,将士厌战的结果。”郭嘉又继续说道。

    “臣等以为我军当直取龙城,擒杀李世民,李元霸,覆灭唐国政权。”张良,卫青,李靖等人同时开口劝说道。

    “那好,就按照你们所说的,大军直取龙城。如何布置还是交给李靖。”刘辩最终做出了决断,并且再次将大军交给了李靖。

    “遵旨!”

    “你们都下去吧,朕该休息了。”刘辩挥手,示意他们众人离开。

    “臣等告退!”

    众人陆续离开了刘辩的住处,其中张良,郭嘉落在了最后面。

    “你怎么看?”

    路上,落在最后的二人开始了特殊的谈论。

    “陛下似乎有意让李靖将军上位啊!”张良平静的说道。

    “说得没错,某甚至有种预感,得胜后,陛下甚至会让李靖将军越过四征将军,成为卫将军,甚至是车骑将军。”郭嘉皱眉说道,

    “何以见得?”张良问道。

    “按照资历,功劳,对比起岳将军,蒙将军,徐晃将军早就应该成为四征将军了,但直到打败曹操后,才提拔徐晃将军,以前某与文若他们就有猜测认为陛下是想将李靖将军提到征东将军的位置,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罢了。”

    缓了一口气后,郭嘉又接着说道,“此次名为东征,但征东将军却并没有参加,而是留在燕京,此中深意,子良应该明白吧。”

    闻言,张良点头大笑道,“奉孝说得在理,知陛下者奉孝也,看来这句话的说得没错啊!”

    ……

    三天后,龙城,

    “陛下前方急报!”

    李沁惊慌的找到了李世民。

    “丞相为何如此惊慌!”

    李世民心中出现了不安。

    “陛下,这是前方的急报。”

    李沁连忙将带来的东西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见李沁如此慌张,连忙打开查看。

    片刻后,李世民脸色大变,阴沉得可怕。

    “可恶啊,这刘辩当真无耻,身为一国之君居然言而无信。”

    李世民怎么也没有想到刘辩会几乎提前了一个月发动了进攻,并且还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毁掉了他将近二十万大军。

    不过李世民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他自然知道刘辩没有和他做过约定,而且即便做过约定,作为对手敌人,反悔也是正常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事情他也做过。

    “陛下,还请早做决断。”

    李沁劝说道,

    “丞相有何看法!”李世民期待的看着李沁。

    “陛下可以选择撤兵,退去东瀛,在东瀛安身立命,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李沁谨慎的说道。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858章长安危机() 
    “陛下可以选择撤兵,退去东瀛,在东瀛安身立命,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李沁谨慎的说道。

    “不行,绝对不行,比起唐国,东瀛更加不堪,去了东瀛,更加不可能东山再起了。”李世民直接摇头拒绝了李沁的这个提议。

    “那陛下只能选择集结兵力,与汉军决战了。”李沁继续说道。

    “这是为何?”

    李世民不解,他不明白李沁为何会打算和汉军决战,毕竟这一战输了,那接下来也就完了。

    “陛下忘了我们损失的人马,是怎么损失的吗,其一是因为汉军突然袭击,他们来不及反应,其二就是因为他们过于分散,让汉军有了各个击破机会。

    军中本就有许多新兵,实力不行,如果再进行分散阻截汉军前进,只会让提高失败的几率,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更加无法与汉军交战,所以臣以为当集结大军,或许只有这样才有一线生机。”李沁解释道。

    “那好,就按照丞相说得,集结大军与汉军一战。”李世民沉声说道。

    “苏烈怎么样了?”李世民又问道。

    “苏烈将军已经没有大碍了,不过暂时来看,他短时间是不适合上战场了。”李沁回答道。

    “让苏烈和承乾他们一起去东瀛吧,留在龙城太危险了。”李世民对李沁吩咐道。

    “遵旨!”

    “呼延赞那边有消息传过来吗?”李世民又问道。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传来!”李沁如实回答道。

    “也不知道他们那里怎么样,蒙古军队的实力可非同一般啊,当初能胜蒙古人全靠着李牧将军和二弟啊,现在李牧将军退隐,二弟留在龙城,他们会那里很麻烦啊。”

    李世民担忧的说道。

    “陛下,要不然让李牧老将军重新出山吧!”李沁试探的说道。

    “不必了,老将军心意已决,而且他对于朕逼迫父皇让位有着很深的成见,再者说事情还没到那一步,还不急。”李世民拒绝了李沁的提议。

    “臣明白了!”

    李沁点头说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