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可知,弘农王刘辩的身份?”袁崇焕开口问道。

    “不就是废帝吗?一个小娃娃而已。”袁术随口说道。

    “正如公子所说,刘辩曾经乃是皇帝,先帝长子,皇族之人,如今更是手握传国玉玺,登基称帝虽会有些阻碍,但依然是顺应天道民心的。而公子乃是袁氏族人,袁氏虽为四世三公之族,声民显赫,位高权重,可袁氏终归不是皇族啊,称帝根本毫无道理啊。若公子称帝,不,就算公子自立为王也会受到天下唾弃,受尽天下指责,倘若公子真的称帝,那将士冒天下之大不韪行事,将会受到天下诸侯的群起攻之,到时候悔之晚矣啊。请公子听我一句劝,不可称帝啊!”袁崇焕努力劝解道。

    “是啊,主公,袁大人说的对,不可称帝啊!”杨弘立即跟着说道。

    “主公,万万不可称帝,否则悔之晚矣啊!”阎象也跟着劝道。

    “这!”袁术迟疑了,对于袁崇焕的话他还是比较相信的。因为什么?因为袁崇焕忠心啊,而且有本事。

    “那就不称帝吧!”过了好久袁术才最终打消了称帝的想法说道。

    “不过这刘辩的登基大典,某家是不会去的。你们劝了也是白劝。”这时袁术充分发挥出了他无赖的一面,一句话就就咬死了结果,根本不给劝解的机会。

    ……

    除了袁术以外,其他地方也有许多变化,比如说北海太守孔融,,因为刘辩的关系,袁绍到现在还没有安定下来更不用说夺下青州了,所以孔融现在依然是北海太守。

    孔融得到消息以后,看了信件非常高兴,随即便决定启程前往幽州见刘辩了。

    还有徐州刺史陶谦,陶谦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实人,而且对于汉室还是比较忠心的,不过他却有点为难到底是跟随谁,是刘辩还是刘协,所以他只派了自己的儿子前往幽州。

    再说荆州的刘表,这位汉室宗亲,对于刘辩称帝,却没有半分动静,不管不顾继续当着他的州牧大人。

    还有冉闵,这位后世的武悼天王对于刘辩称帝一事,态度却是模棱两可,没有做出回应,不打算派人出使,也不打算对刘辩用兵。

    西凉的马腾远在西北之地,而且韩遂,羌人虎视眈眈,他根本脱不开身,无暇顾及他事。

    总而言之,刘辩的登基一事,在搅动着天下风云变化。

    ……

第155章各方云动(续)() 
刘辩此时默默坐在寂静无声的书房内,眉头有些微皱。

    “系统公布爆表名单吧!”

    “叮!”杨再兴武力爆表,现公布爆表名单……

    爆表第一人:朝鲜时期名将李舜臣,武力:81,统帅:96,智谋:81,政治:65。乱入身份:高句丽李氏族人,乱入地点:高句丽。

    爆表第二人:金国神武大元帅山狮驼,武力:102,统帅:84,智谋:58,政治:26。乱入身份,蒙古部落第一勇士,乱入地点,鲜卑。

    爆表第三人:武周女皇武则天,武力:31,统帅:74,智谋:94,政治:100,乱入身份,未知,乱入地点,中山郡。

    “我去,这一次爆表也是可以的,一个朝鲜佬,一个说岳猛将,一个第一女皇,而且特么一个给了李渊,一个给了铁木真,貌似最后一个是给我的。”

    “宿主,就只想道了这些吗?”

    “你是说……”

    刘辩沉浸下来了……

    在距离幽州数千里外的益州,一个衣衫不整,满脸胡茬的汉子,看着手中的竹简,喃喃说道,“一言天下惊,一策天下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改变了天下局势,刘辩真是厉害啊!”

    “你不也一样吗,纨绔公子,红尘浪子,隐藏在深处的枭雄豪杰,说的就是你吧。”这时离汉子不远处走来一男子。

    ……

    另外在幽州以东一个出了大汉境内的地方,它叫高句丽。

    一座气势磅礴的宫殿内。

    “父王,从大汉传来消息,汉灵帝长子被废少帝弘农王刘辩,将在十月初一重新登基。”一个身穿大汉华丽服饰的青年站在大殿之中说道。

    之所以他说的是汉语,穿的是汉服,是因为他本就是汉人后裔,只不过如今流落他乡罢了。

    “哦,是吗,如此又如何了,与我们何干?”坐在大殿之上的一个身穿龙袍的男子沉声说道,言语之中不露自威。

    “父王,儿臣等不了了,若要一统高句丽还需一两年,而能够攻打大汉又需一两年,三四年时间,儿臣真不想等,儿臣听说那刘辩麾下文臣武将强大,能人众多,而且在大汉威望极高,若此次利用机会,我们直接杀到蕲县,擒拿刘辩,利用刘辩来威胁他的手下,岂不大大的削弱了大汉的力量。”青年兴奋的说道。

    “可是我们与那刘辩相隔甚远,而且中间有一个汉人的白马将军阻拦,那白马将军也多次与我军交战,要想灭了他,怕是短时间内不可成,更莫说直捣黄龙,俘虏刘辩了。不可,不可。”穿着龙袍的男子连连摇头道。

    “父王莫不是忘了舜臣将军,舜臣将军对于统帅水军能力非凡,我军可在舜臣将军的带领下,从海上直捣啊。”青年不慌不忙说道。

    “可刘辩所在蕲县并非靠近大海,你这水军若想直捣蕲县擒拿刘辩岂不还要上岸,到时候若被发现,你等岂不陷入危险之中。”身穿龙袍的男子皱眉说道。

    “父王大可放心,一来汉人无法料到我们会从海上登岸,二来刘辩登基,各地的将领官员甚至大部分大军都会集中在蕲县,各地都会空虚,我军难以被发现,三则,儿臣与一汉人有些一些交易,有那汉人相助我军定能直捣黄龙。”青年无比自信的说道。

    “父王,请相信儿臣,儿臣定不会让父王失望的,而且二弟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儿臣看来汉人里的那刘辩的第一猛将裴元庆与二弟比起来也是天差地别。”青年继续说道,眼里带着渴望的眼神,渴望穿着龙袍的男子可以答应他的请求。

    过了好久,龙袍男子终于艰难做出了决定。

    “好,就依你的,本王给你五千兵马,元霸,舜臣,都听你调令。”

    “诺!多谢父王!”

    青年非常高兴,脸上洋溢着笑容。

    除了大汉之外的高句丽,大汉以北的鲜卑同样也是风起云涌。

    北方蒙古部落,一座座高大的蒙古包遍布草原,其中一个豪华,高大的蒙古包内。

    “大汗,据消息传来那幽州的刘辩要登基了。”哲别在一旁对一身穿异族服饰的高大男人说道。

    “那又如何。”男子淡淡开口,平静无波。

    “大汗,那年刘辩大军重创我军,战死了上千蒙古勇士,这是我蒙古部落的耻辱啊,大王!”哲别愤怒地大声说道,似乎在发泄着对于男子平淡的不满。

    “是啊大汗,当初大败,不仅使得我们损失众多勇士,而且粮草被夺,我蒙古后来因为缺少粮食,大王的征战也被迫停止,冬季我蒙古部落更是因为寒冷饥饿众多子民无故身死,此仇不报,我蒙古颜面无存啊。”金兀术也是说道,对于你那次大败,他内心是非常不舒服的。引以为耻!

    男人久久不说话,静静思考着。

    “哼,是你们没用,若是我去了,管他什么高长恭,高思继,罗成的,我都要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突然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走过来大声说道,言语之中同时还嘲讽着哲别和金兀术的失败。

    “你!”哲别,金兀术大怒,冲上去想打那汉子。

    汉子昂起头,满脸不屑,眼神中不断挑衅着哲别和金兀术动手。

    在这种情况下,哲别与金兀术并未动手,脸上都是愤怒之色,同时还有忌惮之色,不是因为别的,因为他们怕失败,因为这个汉子是他们蒙古的第一勇士,山狮驼,他们不敢动手,如果败了,他们将在那男子面前颜面扫地。

    “父汗,不说哲别两位将军败阵的责任,但是却如哲别,金兀术两位将军所说,我蒙古的威严不可挑战,我们应该出军。”

    这时又出来一个年轻人说道,他是男子的长子,从小便文武双全,隐隐有成为他父亲一样奇才的潜质。

    哲别,金兀术顿时满脸无奈,不过他们也只能将气硬塞进肚子里。

    “大汗,如今刘辩登基在即,他各地的军队,将领定会返回,所以边境空虚,正是我军出击的大好时机啊。”金兀术忍着心中的气愤劝说道。

    “大汗,如今我蒙古兵强马壮,蒙古铁骑更是横扫四方,百战百胜,大汗,出兵吧。”哲别劝说道。

    过了半晌,男子终于开口了,

    “你们谁愿去?”

    男子一开口,大帐内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

    “拖雷愿往。”青年开口。

    “哲别愿往。”哲别开口。

    “金兀术愿往。”

    “山狮驼愿往。”

    ……

    众人皆是开口。

    “好,此次南下,拖雷为主帅,金兀术为副,哲别,山狮驼为先锋,领一万铁骑南下。”男子吩咐道。

    青年是拖雷,男子的身份也呼之欲出了,铁木真,一个在未来率领蒙古铁骑开创万里疆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枭雄。

    “拖雷领命。”

    “金兀术领命。”

    “哲别领命。”

    “山狮驼领命。”

    ……

    浩荡的蒙古铁骑即将南下。

    ……

    蘄县,自从公布爆表名单以后,刘辩时常心里出现预警。

    一天,刘辩召集手下文武。

    “登基在即,孤近日来心中时常出现不安。莫不是会有宵小作祟。”刘辩开口说道。

    “殿下所言,也却有可能发生,南方袁绍,北方蒙古皆与殿下有怨,而且属下听闻,长安曾派人前往冀州见了袁绍,还给了袁绍一个冀州刺史的职位,属下认为不可不防啊!”沮授站出来说道。

    “殿下,沮授先生此言差矣,袁绍新夺冀州,虽有冀州众文武相助,但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安定人心,而且冀州与殿下大战,并无成果,反而折兵不少,中山更是被殿下所夺,又加上天灾,属下认为此时冀州袁绍并无能力进犯幽州。”

    ……

第156章布置() 
“殿下,沮授先生此言差矣,袁绍新夺冀州,虽有冀州众文武相助,但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安定人心,而且冀州与殿下大战,并无成果,反而折兵不少,中山更是被殿下所夺,又加上天灾,属下认为此时冀州袁绍并无能力进犯幽州。”

    崔浩立即站出来反驳,自从许攸来幽州见了崔浩,定下协议以后,袁绍与崔浩之间关系亲密了许多,袁崔两家更加亲近了,时常有着生意来往,崔氏更是借此壮大了许多,而且崔浩的儿子娶了袁氏女人,崔浩和袁氏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几分。

    “崔伯渊所言极是,冀州袁绍近两年内却无能力骚扰我幽州。”杜如晦这时站出来赞成道。

    因为刘辩要登基了,各地的官员都被召集了回来,杜如晦也当然在其中。

    听到杜如晦的支持,崔浩还是很高兴的,当初一起投靠刘辩,崔浩隐隐弱了崔浩一头,而且对于崔浩的话是非常支持的,在崔浩看来,杜如晦远离蘄县,身在他郡,贵为一郡郡守,会对自己疏远几分,不过杜如晦的话,让崔浩认为这是杜如晦的示好,杜如晦还是他以前的“小弟”。

    不过杜如晦接下来的话却让崔浩,非常不舒服了。

    “不过,伯渊为何如此着急为袁绍辩驳,是不是伯渊与袁绍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与交易啊。”杜如晦神情冷漠的说道。

    杜如晦回了蘄县以后,刘辩便深夜召见了杜如晦,与他聊了许多政务,军务上的事,同时还和他说了一些崔浩的事,才智如杜如晦岂不会不明白刘辩的意思,心中对于崔浩才智的敬佩之情消失的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厌恶。

    “你,杜郡守你莫要血口喷人。”崔浩顿时急了。

    “哼,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己做过什么自己心里清楚。”杜如晦毫不客气的说道。

    崔浩不说话,心中对杜如晦暗恨起来。

    “好了,如晦莫要多言,伯渊的忠心孤还是知道的。”刘辩开口劝解道。

    “殿下英明!”崔浩连忙说道,心中对于刘辩的话很是愉悦。

    不过一旁的郭嘉,刘基,荀彧,荀攸,沮授等人却是心中暗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辩与杜如晦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好了,还是说正事吧,南方袁绍虽力量有限但也不得不防,另外还有北方蒙古部落,甚至是西方的冉闵,东方的公孙瓒,都不得不防。”刘辩沉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