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尉学校,主要为职业化部队培养准尉和排长。每年招生人数150~200余人,主要招收年龄18~25岁的应届中学毕业生或服役期满的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

    学校在招收学员时与学员家庭签订合同,学员完成学业,所需一切费用由国家支付,如被开除,在校期间所花费用由学员家庭负担。学制8~12个月。

    学校设坦克与步战车驾驶员、炮兵操纵手、工程工兵车辆驾驶员、化学辅导员、雷达站站长、电台台长、无线电报务员、操纵与标图员、地面炮兵侦察雷达、操纵与声学、无线电侦察、航空机械师等专业。

    学员毕业后,根据所学专业定向分配,服役期不得低于5年。

    普通教育学校,实为军校的预科班,招收中学7年级毕业生,每年招收男生30名。学制2年,设有军事课和文化课,以文化课为主,军事课为辅。学员毕业后进入军校学习。

    体育训练中心,主要为军队培养等级运动员和体育人才。

    此次,我们的访问,主要是与研究生院、指挥与参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第一八八章 汗国,爱恨交织的国度() 
MG国,位于我国以北、E国以南,是一个地处亚洲的内陆国家。

    首都及最大城市为哈斯巴根,其政治制度是议会制共和国。

    历史上,MG国的领土曾长期属于我国。

    那里,历史上曾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统治。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MG帝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纪末,被纳入清朝统治范围。1921年,取得事实独立。1924年,成立受前  国控制的人民共和国。九十年代,在S国解体的第二年改国名为“MG国”。

    国土面积为156 。 65万平方公里,多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17大的国家;人口非常少,约三百万。

    约在公元7世纪前,MG族先民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和克鲁伦河一带。

    到公元12世纪,已经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 ‘ 塔塔尔、翁吉剌、蔑儿乞、斡变剌、克烈、乃蛮、汪古诸部。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MG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1368年,明军攻克元大都,元朝灭亡,元惠宗北逃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1402年北元灭亡。

    元朝灭亡后,MG分裂为许多部,后来,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漠南诸部,漠北诸部,漠西诸部。

    明朝自建国初始,就把对MG的战争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朱元璋、朱棣的努力,明朝虽把MG势力赶到了大漠边上,巩固了对中原的统治,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对其北方边境的威胁。

    明朝中期以后,MG的不同部属先后对明朝的西北边境发动了持续的入侵和袭扰,并在嘉靖年间达到了最高潮。

    到了隆庆年间,明朝政府迫于对己不利的严峻形势,与漠南诸部右翼达成了颇具历史意义的“隆庆和议”。

    漠南方面接受王封,对明朝俯首称臣,双方之间开始了正常的政治交往和经济贸易,使得明朝的西北边境得到了较长时间的安宁。

    与此同时,明朝政府在“隆庆和议”之后,根据漠南诸势力左、右翼格局的形成,从战略上考虑对左翼实行了“拒贡”政策。

    这一政策措施,使得左翼对明朝辽东边境地区的入侵袭扰加剧,明朝政府于万历年间开始逐步改变对左翼的“拒贡”政策,并以变通的方式与之实现了互市贸易,同时对右翼的政策进行战略性微调,以期进一步巩固与右翼的贸易关系。

    1624年,呼尔沁部首先成为后金的藩属。至1771年,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内附,MG除布里雅特、卡尔梅克等由E国统治外,其余各部均纳入清朝版图。

    其中,1660年库伦活佛作出的 ; 附清朝,不归附沙皇俄国的政策,影响MG政治格局数百年。

    1733年,漠北诸部由杨树屯将军管辖,为省级行政区。1761年,置库伦办事大臣;同年,置科布多参赞大臣管理科布多地方。此后杨树屯将军仍监管赛音诺颜部、札萨克图汗部二部民事与唐努乌梁海事务,并统辖喀尔喀四部、唐努乌梁海与科布多各路兵马。

    1911年12月28日,漠北诸部宣布“独立”,E国以保护者自居。清帝退位后,北洋政府继续与E国谈判,勉强保住了在法律意义上对漠北诸部的主权。

    1919年夏,漠北诸部的封建上层,与中国北洋政府开始关于取消“自治”的谈判。

    11月,漠北“自治”政府撤销并呈请恢复旧制,中国政府同意这一请求,并派西北守边使许树铮率军进入漠比,恢复了领土主权。

    直皖战争发生后,许军主力从漠北调回关内参加军阀混战,只在库伦及其以北ME边境上的买卖城留驻少量兵力。

    1921年2月3日,温甘伦的部队击溃了中国驻军,占领了库伦,成立了所谓的“自治政府”。

    7月10日,漠北君主立宪政府正式成立并宣布独立。

    1924年,中国政府与E国政府签订协定,仍规定漠北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享有领土主权。一个月后取消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共和制。

    1945年,国民政府和原S国签订友好同盟条约。根据条约原文,允许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独立。

    10月20日,进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7 。 8 % 的公民赞成独立。

    国民政府于1946年1月5日正式承认漠北诸部独立,并在1961年允许其加入联合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0月16日和MG国建立外交关系,承认该国。

    1953年,中共开始与前S国交涉,试图解决MG问题,被拒绝。

    1960年两国签订友好互助条约。1962年签订边界条约。

    S国解体后,中丶MG两国又发表联合公报,修订友好互助条约,并签订友好合作关系条约。

    对于MG民族来说,漠北诸部与漠西、漠南分离,是永远的痛,是地缘政治的悲剧。

    当初,一统欧亚大陆,建立四大汗国,是何等辉煌!

    可是,最后,却不得不夹在两大势力,两大文化间摇摆,苟且生存。

    在被原S国控制其间,MG文化受到了摧残,连文字都被迫从回鹘字母改成了斯拉夫字母。历史生生被割裂了。

    原S国解体后,MG国试图恢复回鹘字母的文字,但由于被异化太久,很多年轻不会回鹘文字,只有中老年有文化的老者懂,最后只能两种文字并行。

    作为漠南诸部的后代,杨文斌对这段历史一直耿耿于怀。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造成了这种现状。

    M、Y、S国背着中国作了交易。

    作为当事国的中国,还有当事人的MG民族,只能屈辱地接受现实。

    奋斗了十四年的抗战,快胜利了,为了换取最后的胜利,却丢掉了一块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原本一体的民族,却被割裂,分成了三个部分,属于三个国家。

    这段屈辱,是没齿难忘的。

    现在,有机会访问这个国家,为维护双方的和平,开展互利合作,加深了解,作出自己的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八九章 隔阂,在交流中消除() 
回到宿舍,杨文斌就开始了周密的出访准备。

    为顺利完成好出访任务,学校组织出访人员进行了培训。

    培训内容,一是外交礼仪。作为出访人员,代表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怎么做到彬彬有礼,应对得体?外交部特地来人对出访人员进行了讲解和训练。

    二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禁忌等等。这也是必须了解的,防止在双方交往中无意中触犯了禁忌,而影响双边交流。国家民族宗教委派工作人员,给大家进行了培训。

    三是保密要求及安全常识。讲解在交往中如何遵守政治纪律,如何遵守保密纪律。在人员密集场所如何注意自身安全,如何摆脱追踪监控等必要的知识和办法。

    在准备了一星期之后,出访团在李副院长的带领下出发了。

    它们是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从京城出发,然后,从呼和浩特中转,最后,到达哈斯巴根国际机场的。

    飞机穿越云层,看到的只是,蓝天白云,与地面上看到的是完全两种景象,“人在云上走,脚下踩祥云”。

    随着飞机向下俯冲,每个人都系紧了安全带,身体前倾,双手护头扶在前座椅上,做好了降落的准备。

    飞机重下云层,透过云彩,一幅美丽的景象,呈现在脚下,到处是草原,村落。一幅田园牧歌上的景象。

    哈斯巴根机场,位于哈斯巴根南郊,离市区还有一百公里。

    飞机平稳地在跑道上降落之后,乘客舒了一口气,然后,收拾了行李准备下飞机啦。

    从舷窗向外看,机场入口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个人,看起来都像中国的学生和当地的华侨代表。

    驻MG国大使馆的武官,也在门口迎接。MG国军事学院的接待部门也在机场,同时接机。

    代表团成员,整理好行装,出了机舱门。访问团团长李副院长,穿着军装走在最前面,代表团成员跟在他的后面,依次走出机场,外面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乌个图雅!乌个图雅!” ( 欢迎 ) 。

    欢迎人群摇摆着五星红旗,和有着索永布图案的MG国旗。

    在外面换混着看。

    下了飞机,接待方的负责人向访问团成员介绍着接机的人员,每介绍一个人,翻译就翻译一句,然后双方握手。

    接着,一排MG族的小朋友向访问团团员献上洁白的哈达。

    我方团长也向接待方介绍来访团员,杨文斌也一句一句地翻译出来。

    听着熟悉的,腔调略有不同的MG语,杨文斌,心情感到莫名的激动。

    他的这个客串翻译,也迅速进入了角色,跟在李副院长的旁边,做她的专门翻译,另一名翻译,则给其他人做着翻译!

    由于,是小型的访问团,MG国派出了军事学院副院长,到机场迎接。

    简单寒暄,互致问候之后,访问团成员就登上了接待方提供的依维柯小客车,向哈斯巴根市区方向驶去。

    越接近市区,越远离了草原,杨文斌,仿佛置身于现代大都市。虽然与杨文斌读书的京城不能相比,但是也领有气派。

    现代化的高楼鳞次栉比,宽广的马路,拥挤的汽车,以及穿着时尚的男男女女。

    恍惚之间,杨文斌,仿佛置身在国内某大中城市。

    只是广告牌上的,俄文字母,提醒着他,这是MG国。

    当晚,代表团下塌在当地最大的成吉思汗宾馆。

    宾馆的标准间,条件不错,24小时开水,能够上互联网啊,同时,还有提供电视。

    打开电视,里面都播放着,当地电视台的节目。

    杨文斌向同事们做着同步的汉语翻译,向同事们解释着正在报道着的节目内容。

    访问的行程,计划安排七天,但是去掉来一天,回一天,真正的交流时间,也就五天的时间。

    抵达的当天晚上,杨文斌陪同李副院长,去拜会了驻MG国大使,同时,也看望了驻MG国的军事代表。

    驻MG国大使向李副院长介绍了访问行程安排情况。

    第一天,访问MG国军事学院,与研究生院学员,进行学术交流。

    第二天,访问指挥参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安排一些参观访问。

    第三天,双方联合举行发布会,介绍双方会谈的成果。

    第四天,第五天是机动时间。如果MG国国防部长,总统、副总统有安排时间会见代表团的话,作为机动时间。

    第二天上午九点,访问团乘坐大巴车,来到了MG国军事学院研究生院,按照双方交流的计划,进行交流。

    按照双方事先商定的流程,按照交流的题目,双方各安排两至三名学者,对两国两军交流的途径方法,进行发言,然后安排自由提问。

    会议主持人,是MG国军事学院副院长一一恩赫道尔吉少将。

    他首先,对中国军事学院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然后,说,相信,通过今天的学术交流,能够增进双方的了解,对中丶MG两国的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交流会,首先,由MG国方面的一位上校,进行发言。

    他的发言,首先回顾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