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演习回来后,团里组织部分干部进行串休。但是串休的,只是符合月家、周假的干部。休年假的干部,串休,安排的还不够全面。

    按照以前的干部休假管理规定,干部的探亲休假,分这么几种:

    一是探亲假。探亲假,是家住省内边远地区,和外省的干部享受的一种福利待遇。未婚干部,每年享受三十天的探亲假。已婚干部,每年享受四十天的探亲假。已婚的干部家属未随军随队的,每年可以来队探亲一次,最长不超过两个月。

    已婚的干部、配偶,与父母(岳父母)不在一地的,还享受每四年一次的探望父母(岳父母)假,假期二十天。

    这是离家较远的干部的休假条件。

    而家在驻地或驻地附近的,根据师关于加强干部管理教育若干规定,又细化了以下几种假期。

    一是,家在省城、锦市、滨城市、向东市的已婚干部,享受月假,每月五天。

    二是,家在省城、锦市、滨城市、向东市的未婚干部,享受季度假,每季度十天。

    家在省城、锦市、滨城市、向东市以远的省内的已婚干部,享受季度假,每季度十二天。

    家在驻地及驻地附近的,未婚干部,每季度享受一次季度奖,假期为八天。

    三是,家在驻地及驻地附近的随军随队干部,原则上,每周享受一次周假,每周两天。

    这个假期还有个限制,要保证基层部队干部在位率的情况下。

    而根据基层部队干部在位率的规定,基层营、连、团,至少有一名主官在位值班。

    所以如果一名干部,一个连队两名主管都是驻地居住的,虽然享受休周假的待遇,但是,他们只能,每两周享受一次周假,两个主官互相轮换。

    对了,假期还得去掉,演习、外训、执行重大任务期间停止休假的天数。

    所以,总的看,基层部队的干部休假,是欠帐的,是没有休满的。

    所以春节前安排好营连干部春节期间的休假,也成为春节前,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这些探亲休假规定,都是以前的规定。

    去年底,总部又下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探亲休假工作管理规定》,给军官的探亲休假,做出了部分修改。

    杨文斌,经过认真地研读,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探亲休假规定》,主要修改了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个变化,是将探亲假修改为探亲和休假两项福利。

    探亲,就是指原来的探望父母,未婚军官的探望父母,已婚军官的探望配偶,探望父母、岳父母,都属于探亲的假期。

    休假,则是每名干部,不论他原来休什么假,每年都有二十天的假期。这二十天的假期,休假和探亲不能同时享受,就能说,休了假,不能探亲,探了亲,就不能休假。

    这条规定,对原来休探亲假的干部,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对于驻地及驻地附近的干部,影响刚很大。按照这一条的规定的话,驻地和驻地附近的随军随队的干部,除了每周休周假之外,每年还能享受二十天的休假。这对基层,随军随队干部来说是一件好事。

    第二个变化,是将已婚军官探望父母(岳父母)的二十天的假期,由原来的每四年享受一次,改为每两年享受一次。这体现了军委、总部,对已婚军官的关心。而已婚军官,也能,就此来解决,与父母(岳父母)团聚时间过少的问题,更多的体现了人文关怀。

    第三个变化,就是建立了未休假经济补偿制度。就是说,用每名军官,全年的收入,除以全年上班的工作日,再乘以未休假的天数,再乘以200%。

    这项未休假经济补偿制度的规定,有利于促使各单位落实干部的休假规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休假。而最新的规定,要求对未休假补偿的经费,则由各单位自行支出、自行筹措。

    所以,要想节省这笔开支,就要最大可能的安排各级干部将该休的假都休完。

    师政治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探亲休假工作规定》的基础上,对原来的《关于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了修改,将新颁布的军官探亲休假规定,融合进来,特意强调了三点,一个是休假的执行;第二个是,两年一次探望父母假的执行;第三个是未休假经济补偿制度的执行。要求各单位于第二年的一月份,向师作出干部休假制度报告情况的专题报告,对未休假经济补偿进行专题汇报。

    杨文斌将师政治部《关于加强干部管理教育的若干规定》修订版,交团首长传阅之后,团党委一一签了字。

    政委在传阅件上批示,“各营、机关要,将此文件列入政治教育计划,组织干部进行专题学习。每名干部学习之后,要明确自己该休什么假,不该休什么假。政治处要制定周密的干部休假计划,保证所有干部应休尽休。争取,到明年年初,在干部休假问题上没有欠帐。”

    按照政委的指示,杨文斌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将师政治部的《关于加强干部管理教育的若干规定》,转发机关、各营连,要求各单位利用政治教育的时间,专题组织学习。每名干部,要了解自己应该休什么假,并对自己的休假作出科学的规划。

    二是,要求各营连,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干部年度休假计划。营、连主官的休假,要交错开。各单位于月底将全年干部休假计划报团政治处干部股备案。

    三是,要求,各单位在保证干部在位率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干部在春节期间的休假。个别因特殊情况,实在安排不开,出现矛盾的,报团政治处,由团统一协调,安排机关干部下连代职,保证干部的休假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三〇章 慰问,感受老首长的期望() 
春节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慰问老干部。

    对于这项工作,杨文斌,并不陌生,他当干事的时候就曾经做过,而且正是因为那次慰问,他才认识了郝部长,进而,才帮助三伯父找到老战友的。

    杨文斌安排甄干事在去师整理转业干部档案之前,先将今年的慰问老干部做出了一份慰问方案。

    在此基础上,杨文斌又翻阅了去年、前年、大前年的春节慰问老干部的方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出现遗漏。

    因为老干部,对团里都有很深的感情,他们经常和各级首长接触,每一个人的能量都很巨大。如果因为,自己工作中的失误,把任一个人遗漏的话,或者发现遗漏的话,会给团队建设带来损失,造成不好的印象。

    通过对比,杨文斌发现,甄干事做的方案,和自己做的方案的基本内容,变化并不大。只不过是各慰问方向的慰问首长发生了变化,根据团首长所在家庭的具体城市,进行了调整。

    比如说省城方向变成了变成了副政委,因为他的家在省城。营城方向,变成了,参谋长,因为他的家在营城。锦市方向,换成了后勤处长,滨城方向换成了政治处主任。当然也是因为他的家就在滨城。

    再将老干部慰问方案核对无误之后,杨文斌,分别去找主任、团长、政委去审批。

    慰问的内容,同样,是给老首长写了一封慰问信,里面介绍了团队年初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向老干部及其家人,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衷心的慰问。后面的落款,是团长,政治委员。

    团长、政委和主任,都没有异议,毫不犹豫地在上面签了字。

    政委,特意叮嘱,要立即将慰问信和慰问金装在信封里,交给各位团常委,争取在本周末休息时,都能提前给各位老首长送过去。

    在首长们都签批完毕之后,杨文斌,先是将慰问信,打印了出来,然后,到团保密室盖上了团长、政委的个人印章。接着又到财务股,取出了慰问金,走福利费的支出。

    然后,将慰问信和慰问金,按照慰问方向,装好信封后挨个首长给送过去。

    给主任送过去的时候,主任问道:”本周五有没有什么事情?“

    “没有事情?”,杨文斌回答道。

    主任就说道:“那就这样,本周五,咱们上午早点出发,你和我,咱俩,去滨城方向慰问老干部。”

    杨文斌说道“好的。”

    “慰问金、慰问信什么的,先在你那里放着,走的时候再带。”主任叮嘱他道。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周五。

    昨天,杨文斌,提前,申请了车辆,通知了出发时间。

    早晨,七点多钟,吃完了早饭,主任叫上杨文斌,带上慰问金和慰问信,出发了。

    小车出了营区,沿着国道匀速行驶。走了大约几公里,拐上了南向的高速公路。

    这个时间段儿,高速公路上,车流不是很大,很顺畅。

    司机是汽车连的,一名二级士官,车开的很稳。

    汽车在高速上飞驰,保持了120迈的速度,路两边的围栏,和光秃秃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飞奔而去。

    走了大约两个多小时,才到了滨成,汽车下了高速,向市区开去。

    慰问的第一个地点,位于海河口区。

    这里是,省军区第三干休所的所在地。

    滨城方向,杨文斌是第一次来陪同慰问,而主任看来是轻车熟路,不是第一次来。

    这里的需要慰问的是团里的一名老政委。

    早上的时候,杨文斌提前给他打了电话。老人说上午在家等他们。

    下车后,他们进入一栋单独的大院。

    这里的楼层都不算太高,一般都是六七层,没有电梯。

    但是,楼房的格局显得比较好。有点儿类似,别墅的样子,每栋楼之间的间距比较大,一楼的边上,用围栏拦着,里面种起了蔬菜,简直成了菜园。

    老首长的家,位于一楼。

    杨文斌,走在前面。嗯响了楼宇门,里面传来声音:“谁呀?”

    杨文斌赶紧答道:“你好老首长,我们是447团的。”

    听到了回答,只听到楼宇门喀嚓一声,从里面把门打开了,主任和杨文斌两个人。走进了左侧的一个房间。

    首长和他的老伴儿,都在家里等待着。

    楼房里面很宽敞,墙上挂着,几幅父书法作品。

    杨文斌认出,一个是甲骨文的,“有容乃大”。另一幅是专属的,“安贫乐道。”

    看来老首长,是一个非常喜欢书法的人。可以算是个书法家吧!

    那个老首长,个子有一米七左右,头发几根稀疏地罩在头顶。

    看到主任和杨文斌进来,赶紧给他们让座,请他们俩坐在沙发上。

    主任,先简短的向首长问了好,关心的问他身体怎么样?

    老首长,说道:“我身体一直不错啊!快说说,今年团队怎么样?我可听说啊,去年出了点儿事儿,对团队的影响很大吧?

    你们团,一定不要把这点事儿,作为一个包袱,这算什么事儿啊?工作中的问题都不要害怕,在战时,死个战士,成百上千人都是正常的。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对这个问题有着辩证的认识。

    现在这些人,都是当和平官当惯啦!出了点儿事儿就大惊小怪。部队真刀实枪地进行训练,人没有点儿磕磕碰碰,是不正常的。所以出了事情,要正确对待,不能因此受影响,要把团队的建设搞上去。”

    主任,笑盈盈的,从杨文斌手里,按过来慰问信,双手递给老首长手里,说道:“老首长说得非常对,我们团党委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是我们一年工作情况的汇报,请老首长,多指点,多批评。”

    “那是,指点说不上,只不过是,你们一定继承和发扬红军团队的光荣传统,任何时候的传统不能丢,这是部队的根本。

    当年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那是九死一生。但是,我时刻铭记着,我是一名红军团的一员,不能,给祖国和人民掉链子。苦点儿,累点儿,都不算什么问题。

    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英勇作战,使美国鬼子撤退,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现在,也需要你们有这种精神,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必须的,必然的,但是再好的武器装备也需要有人来操作,所以,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才是最重要的。”

    老首长教导说。

第二三一章 进取,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了,你岳父的身体怎么样?他还能再进一步吧。”那位老首长,絮絮叨叨了半天,又对着主任转移了话题。

    主任,谦虚地说道:“嗯,他的身体还行。这不,估计也干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也就该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