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文斌非常感激,又敬了老股长好几口。

    两个人秉烛夜谈,从连长指导员,谈到排长,很是尽兴,直到深夜。

    ∵

第二八二章 香海,沙漠中的湿地绿洲() 
演习进行到这个阶段,剩下的就是,等待着铁路运输。

    由于每个团,至少得用二个至三个军列,才能将人员和装备输送完毕。

    所以,全师铁运完毕,得需要六七天的时间。

    447团的铁路运输,安排在倒数第三天。

    于是,这段时间,部队每天不得不进行演习工作的总结,由下到上进行,先是个人,再是连队,营队,团队。

    一方面进行演习工作总结,另一方面,对参加演习的武器装备进行细致的检查保养,按照“清洁完整、润滑周到,调整正确、坚固适当、没有故障”的五大标准,进行维护保养。

    杨文斌先是利用两天的时间,完成了干部工作总结讲评材料。

    主要是根据平时的检查积累,再加上从各营政治教导员处交流了解到的情况,综合在一起,分门别类地揉在一起,串起来,也就行了。

    剩下的时间开始无所事事,他决定四处逛逛。

    对于草原的生活,杨文斌并不陌生。

    尽管自己的家乡生活在半农半牧地区,但是,杨文斌在读民族中等师范学校的时候,在牧区整整度过了四个月的时光。

    那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语言实习的地方,在自治区南部的沙海中,位于草原和沙漠的接壤地带。

    那里的地理条件,与现在演习的地域相差不多。

    家家户户都养着成群的牛羊。

    外出要骑马或者赶着着马车。

    每天吃的是炒米,拌着牛奶。过八月节的时候,还能吃到牛犊子汤。

    每家每户,都是盖着土坯的房子,没有院墙,用树枝做成的杖子,将自家的菜园与外界分隔开来。

    特别是,每年夏天的那达慕大会上,还可以进行射箭、骑马、摔跤的比赛。

    那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与美好啊。

    同为科尔沁草原这片土地,这里的农家生活,是不是和那里一样呢?

    这天早晨,吃完了早饭,杨文斌信步走出营区,向南一直走下去,去探索神秘的远方。

    初秋的草原,显得格外的宁静。

    他顺着林带,一直向南,走出来大约有两三公里的距离。

    他发现,这里的风光,与营区截然不同。

    营区,是隐蔽在白杨树林组成的防风林带内的。

    白杨树高约十数米。

    林带外,种着上百亩的向日葵。

    满地的向日葵,开着黄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艳丽。

    特别,是成片的向日葵,黄莹莹的,晃的人眼花缭乱。

    而走出来两三公里之外,草原变成了湿地。

    这时,眼前豁然开朗起来。

    前面,是一片碧水。

    碧水中间,有着一个小岛。

    岛的面积不大,但是,却栖息着一些美丽的水鸟,比如说,丹顶鹤,以及其他很多他叫不出名字的水鸟。

    这里原来竟是丹顶鹤的故乡。

    一只只的丹顶鹤,还有杨文斌叫不出名字鹤类,在水中嬉戏,并发出快乐的鸣叫。

    真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啊!

    没想到,在茫茫的沙海中,竟然还有这样的美景。

    阳光照射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映衬着太阳的倒影。

    杨文斌,又信步走了一会儿,发现,水边立着一块儿大石,上面写着红色的两个大字“鹤岛”。

    他一边继续向前行走,一边欣赏的水中,各种水鸟栖息生活嬉戏的场景。

    向前,大约又走了五百米,转过一座山包,前面,赫然出现了一座寺庙。

    庙门上写的三个大字,“香海寺”。

    大门,两面,写着佛教的经语“南无阿弥陀佛”。

    杨文斌,信步走进了寺庙。

    庙里立了一个石碑,讲述着香海寺的历史。

    上面写的是,香海寺,原来是清朝顺治的儿子带兵,在这里守卫着的蒙古贵族的地盘。

    乾隆皇帝曾在这是亲笔题下“云飞鹤舞,绿野仙踪。福兴圣地,瑞鼓祥钟”的碑文。

    历经三百多年的香火,仍很繁盛。

    到了清朝中后期。香海寺的规模越来越庞大,附近的信众,越来越多。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香海寺的规模,可比现在的规模大得多。

    可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时期,受破四旧的影响,当时的红卫兵们,对香海寺进行了打砸抢烧,香海寺化为了灰烬。

    现在的寺院,则是在改革开放后,在原址重新建起来的。

    杨文斌信步走了进去。

    香海寺的山门,有三座,分别象征着“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他是沿空门进去的。

    山门左右分别是钟楼和鼓楼。

    东面是钟楼,西面是鼓楼。

    钟楼下或供奉着地藏菩萨,鼓楼下供奉着伽蓝菩萨。

    接着,是天王殿。

    天王殿中间,供奉着坐北面南的大肚弥勒佛。

    弥勒佛背后神龛内供韦驮菩萨像。

    东西两旁分塑四大天王像,掌管着风调雨顺。

    天王殿再往里,是大雄宝殿,俗称“大殿”,为寺庙的主殿、正殿。

    “大雄”是梵文筏那摩那的汉译,是对佛祖释迹牟尼的尊称,指佛有大力,能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

    杨文斌听说,常见的供奉释迦牟尼佛有三种姿势:

    第一种称“成道像”,结跏趺坐,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成道前,为了众生而牺牲自己,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

    第二种为“说法像”,结跏趺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

    第三种为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名“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右手屈臂向上伸,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

    香海寺供奉的释迦牟尼佛,是这一种“成道像”,结跏趺坐,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

    再往后,就是藏经楼了。

    听说,藏经楼里面藏着大量佛经,但是,却不对外开放。

    藏经楼左右是方丈室,另有库房、厨房、客房、浴室等分布四周。

    “在这荒凉苦寒之地,能建有这样的寺庙,还真的是不错了。

    当年,修建这样一个场所,也是为了让戍边的将士们的心灵有个寄托吧。”杨文斌边参观边想。

第二八三章 班师,与危险相伴的摩托化机动() 
演习来黑水的时候,杨文斌是乘坐火车铁路机动来的。

    返营的时候,政治处赵主任考虑到要加强摩托化机动的领导力量,就安排杨文斌乘坐轮式运输车,随摩托化机动梯队,将政治处参演的物资运送回来。

    杨文斌,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带车干部,他也担任过很多回,从排长到现在的股长,都完成过带车任务。

    其实他觉得,带车干部,主要就是承担责任的,是替罪羊的角色。因为,在车辆驾驶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还是驾驶员。

    如果驾驶员的技术不精湛。出了事故。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带车干部是无能为力的。

    因为,正常的运输车,不像教练车可那样,教练可以控制新学员的离合、刹车、油门。

    分配给政治处,这台运输车担任驾驶任务的是汽车连的士官,叫董天浩,小战士长的很俊,很精神,看上去也很机灵。

    董天浩开车的时候,杨文斌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他的技术还可以。

    出发前一天的晚上,团里就把车辆编好了队,驾驶员和带车干部组织露营。

    第二天,出发之前,作为摩托化机动的梯队长,副团长组织全体带车干部和驾驶员开会。主要强调了几点:

    一是,带车干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要时刻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不得有违反行车安全规定的行为,带车干部对车辆的安全负主要责任。

    二是对驾驶员进行了安全行车教育。

    要求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要保持精力高度集中,要遵守行车规则。与前车,保持适当的行车安全距离。在小休息、大休息的时候要随时注意下车,检查车辆的工作状况,防止出现安全行车问题。

    在摩托化机动的梯队长副团长提出了要求之后。带车干部和驾驶员,分别登上了自己的车辆。

    驾驶员坐在车子左侧的驾驶位置,带车干部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早上五点,摩托化机动分队,准备出发了。

    每名干部都配发了一台对讲机。提前发放了工作频率,以及备用频率、联络信记号表等等。

    “八里,我是八里一号,收到依次回答。”副团长在对讲机中开始查人了。

    “八里二号收到,八里三号收到,八里四号收到,……,八里三十号收到。”各车依次回答的着副团长的呼叫。

    “八里,我是八里一号,参洞玄,执行!(各车,发动出发)。”,副团长从对讲机里,下达了行军命令。

    随着头车的发动,摩托化机动梯队,一辆随着一辆,呈一字长龙,飞驰而去。

    杨文斌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一面,笑呵呵地看着驾驶员,操纵着车辆。同时,心中在想,如果自己是驾驶员,在这种路况下,应该怎么开车啊?

    在读指挥专业的研究生,杨文斌,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考取下来了汽车驾驶证。

    但是,由于条件及专业的限制,他的驾驶机会并不多。

    所以,每次上了汽车的时候,他都眼睛紧紧盯着驾驶员的动作,看着他们是如何操纵汽车换挡,如何加油,如何刹车等等。

    并且,如何根据各种路况,来激发潜能,灵活调节的。

    现在,想着还有二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正好儿是他多多学习的机会。

    由于整个车队是集体行进,车速保持在六十迈。所以,每个驾驶员,都用的是五档的速度前行。

    如果不是想到炮兵营长开车留下的教训,杨文斌就要自己亲自来把握方向盘了。

    车队先是在草原的变道上集体行进了约一个小时,然后,拐上了柏油路。

    柏油路上,只能两辆车并行。

    但是,随着车队进入了城镇,路上的行人和汽车渐渐多了起来。

    讲究点的,就避让军车,让军车先走。

    但是,也有不讲究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经常往军车车队里插。特别是一些小轿车,私家车车辆。经常在车队之间进行超车。

    杨文斌看到,每一次,来超车的车辆,超到了汽车的前面的时候,空气有些紧张。

    小董的油门控制不太熟练。

    每次前面有车插进来,驾驶员应该将车速,稍减减少油门儿,降低一些速度,进行适当的制动。

    可是不知为什么,小董同志这个时候,反而速度更快了。

    仿佛是不想让私家车,插进车队里一样。

    而杨文彬知道这是由于小董的下意识行为,不由自主的紧张。

    而这样的驾驶习惯是非常危险的。

    在省道上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之后,军车车队拐上了高速公路。

    “八里,我是八里一号,各车注意车速,不得超过九十迈的速度,”副团长在对讲机中向各车下达了命令。

    上了高速公路,最低的要求,就是不得低于九十迈,在中国,正常的速度是九十迈至一百二十迈。

    而高于九十迈的话,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行驶,是非常的危险。

    所以,各车驾驶员,就将车稳在九十迈的速度,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大约四个小时之后,接到了准备小休息的的命令。

    杨文斌,听到对讲机的声音,就对车内的驾驶员小董,下达了一遍命令。

    小董答应了一声,,与前车保持了约二十米的距离。

    杨文斌,感觉到快小休息了,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上个厕所活动活动身体的时候。

    危险,不期而至。

    原本,在杨文斌的所在车道,是高速路的最右侧呢。

    这是,左侧的一辆小轿车,没有亮信号灯,就想在杨文斌所在车的前面强行超车,开上了杨文斌所在车的车道。

    而小董此时,不由自主地绷紧神经,又下意识的加大了油门,速度不但未降反而加快。

    杨文斌一看情况不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