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内。要制定好各种防火、防暴、防盗、防抢武器装备的处置预案,并按照方案进行演练。

    五是按照时限进行交接。担负值勤保障任务的单位,务于本月二十五日前做好交接工作。并提前五天,派先遣组进行交接准备。”

    今天是十九日,先遣组明天就要进驻。

    正面,我把兵力补充方案布置如下:

    装步三连现有七十人,需要补充三十人,达到齐装满员。

    在新兵没有下班之前,暂由各连抽调人员如下:

    装步一连,抽调10人;

    装步二连,抽调10人;

    装步三连,抽调10人。

    今天下午将名单报营部,晚饭前人员到装步三连报到。

    装步三连要组织两个组,第一个组,先遣组,由连长赵强带十人组成,明天带车到军保障连营区去做好值班交接准备。

    第二个组,由指导员黄文辉带领剩余人员,利用五天时间,在营区,模拟站哨哨位及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为值勤交接做好准备。

    第二组于三月二十五日前完成交接工作各项准备,并于三月二十五日赴集团军进行交接,三月二十六日正式开始接哨。

    我就布置这些。“

    杨文斌接过话题,说道:”刚才,姚明光同志就完成集团军值班站哨工作做出了部署,下面,我就完成任务,再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有大局意识。装步三连赴集团军军部站哨,这代表的是营的整体形象,甚至是团、师、集团军的良好形象。所以,我们营参加值勤的同志,一定要把这次任务,当作是自己连的任务,拿出百倍的努力和十倍的精神,来完成好这项工作。

    二是要有标准意识。我们要学习上一个值勤连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有创新。完成各项工作,要想着当排头,扛红旗,争第一”。要用一流的标准,做出一流的成绩。

    三是要有模范意识。参加值勤的全体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值勤过程中,要争当带班员,要负责重点岗位、重点部位,要掌握武器装备,带班员,持枪的哨兵,必须是党员,是骨干。这是一种资格,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荣誉。“

    “各位党委委员,还有没有具体困难,以及对值勤站哨的意见和建议?”杨文斌简短地提了要求之后,问道。

    “没有了。坚决完成任务!……”各连主官纷纷表态。

    “好,营党委会就开到这里。各连回去之后,要抓好落实。装步三连,要召开党支部会,对值勤站哨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其他连要落实好抽调人员,把营党委会的要求落到实处。散会!”杨文斌说道。

第三〇〇章 军部,高山仰止的地方() 
第二天,装步三连连长赵强,带着十几名班长骨干,去了军部保障连,和原来执行值勤保障任务的装甲一一三师的连队主官见了面,去熟悉哨位的程序和要求,以便交接的第二天顺利上哨。

    而政治指导员黄文辉,则是每天组织在家里剩下的本连战士和一连、二连、一炮连保障的战士,按照模拟的各哨位编组,进行适应性训练。

    从接哨的程序,到接哨的交接词,到接哨的步法,到站哨的仪容姿势,再到各种情况的处置,无一不讲到、练到。

    姚营长自始自终关注和指导着连队的训练。

    杨文斌也不时地到连队去,给训练的官兵们鼓鼓劲。

    而连长则又从上一个保障连请来了几名班长骨干,对换哨的程序和动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同时,也带来了军首长机关的军车牌号表,交给值勤的官兵们进行背记。

    这些牌号的车子,不用检查,立即放行,只需登记一下出入时间就可以了。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

    很快,三连及其保障三连的一连、二连、一炮连的官兵在几天的刻苦训练下,已经基本掌握了站哨和交接的程序和步骤,可以独立站哨了。

    二十四日,姚营长派人填写了请车单,连人员带物资,一共准备了五辆车,请管理副团长签字,并交给团油运股,明天早晨5点钟,车辆和驾驶员到位。

    二十四日晚上,装步三连在营部会议室召开了执行军部值勤保障动员誓师大会。

    大会由装步三连政治指导员黄文辉主持,营长姚明光和政治教导员杨文斌参加了大会。团长鲁建功也参加了大会。

    会场设在装步三连炊事班二楼的饭堂。

    大会首先由黄文辉宣读了团关于装步三连执行集团军军部值勤保障的命令。

    然后,由黄文辉部署了连队执行军部值勤保障任务的方案。

    接着,由营长姚明光对值勤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紧跟着,参加值勤的干部,士官,战士代表纷纷发言,表了决心。

    最后,官兵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团长鲁建新同志讲话。

    鲁团长站起身来,敬了个礼,说道:

    “同志们,明天,你们就要出发,去执行上级赋予我们团的军部值勤保障任务了。

    这个任务,光荣而艰巨。

    说它光荣,是因为全集团军有几百个建制连,能选中你们连值勤,是你们的荣幸,也是各级对你们的信任。

    说它艰巨,是因为你们担负军部的值勤站哨任务,代表的不仅仅是咱们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一个师的形象,更是一个集团军的形象。

    所以,我要求大家:

    一是发扬我师“猛打、猛冲、猛追”的“三猛“作风,用一流的标准,一流的作风,打造出一流的成绩,一流的业迹。

    二是继承和发扬红军团的光荣传统,铁心向党,敢为人先,发挥官兵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值勤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发扬你们模范三连执行命令坚决,服从指挥不打折扣,拿出在解放战争中追歼残敌的狠劲和作风,抓好内部建设,创造出值勤保障工作的新的模范。

    明年的今天,在这里,我等待你们凯旋,给你们接风!“

    团长的话语,鼓舞人心,掷地有声,赢得了在场官兵的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清晨,五台轮式运输车到位,连队官兵在指导员黄文辉的指挥下,开始拆下床铺,床底柜,餐桌,菜板等生活和保障物资,分门别类地整理,捆绑,井然有序地装在运载物资的两台汽车上。

    用了大概两小时,装载完毕。

    然后,人员登上剩下的三台运输车,清查点名,悉数到齐。

    带队的团首长是参谋长邹立达。

    出发之前,邹参谋长叫通讯员喊下了运输车驾驶员和带车干部,就保持车距,保持车速,联络信记号,安全驾驶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和协调。

    然后,驾驶员和带车干部登车。

    “营城,我是营城五号。发动车辆,出发。“参谋长下达了命令之后,坐着京城牌吉普越野车,率先出发了。

    五辆轮式运输车保持着二十米的车距,一辆接着一辆,缓慢地驶出了营区。

    军部,位于距营城约一百公里的襄城市。

    最初,它是由红一三六军和一三五军组建的红一二五军团组成,在西北战场屡建奇功,为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

    抗日战争中,先是编为八路军三四四旅在华北抗战,皖南事变后,挺进华中,编为新四军三师十旅,与日伪顽军作战。

    抗战胜利后,挺进东北,先后称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四九军,参加了三下江南,冬夏季攻势,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由东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大西南的镇南关。

    而后,在中原地区兴修水利的一四九军,又挺进东北,编为东北边防军,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跨过鸭绿江,南下参战。经一至五次战役,首战云山,连克北方和南方二个首都,突破临津江,激战马良山,北方首都防空降作战等,完整参加了抗M援战争的全过程。

    五十年代中期,回国,留在白山黑水的要冲地带。

    初驻营城,八十年代中期,移驻襄城。

    七年前,杨文斌刚报到的时候,就到那里报过到。

    对那里岗哨林立,戒备森严的情况有过体会。

    没想到,七年后,自己手下的官兵,也要去那里执行值勤站哨的任务了。

    杨文斌坐在第三台轮式运输车的副驾驶位置,联想着军部光辉的历史,心中不禁神往。

    汽车经过省道,上了高速之后,让一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奔驰着。

    窗外的景物一晃而过,只看到护栏,灌木和待播种的土地,和一闪而过的乡村的小屋以及城市的楼房。

    走了一个多小时,车队下了高速公路,拐进了城区,沿着柏油路又行驶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到了目的地。

    保障连营区在军部的西墙外,是一个独立的院落。

    军直属的部分营队,就分布在这些院落中。

    保障连在由南向北数的第五个院落。主要建筑就是一幢独体的三层小楼,楼顶上点起脊的红色彩钢瓦房顶,从远处看,还是很气派。

    车队缓缓地进了院子,排成一排。

    而原保障连的车队,在十分钟前才离开,与来接防的三连车队是擦肩而过。

第三〇一章 站哨,值勤保障的首要职责() 
进了大院,连长赵强及几个着军装的陌生人已等候在那里。

    邹参谋长、杨文斌以及姚营长和其他带车干部,下了车。

    赵强,向邹参谋长、营长、教导员,介绍着来迎接的几个干部。

    “这是集团军直工处的李处长!”他指着一名黑胖的上校军官说道。

    “这是集团军直工处的赵干事!”他指着另一名皮肤较白的瘦高个儿的中校军官介绍道。

    然后,转过身来向直工处的的李处长、赵干事介绍道:

    “这是我们团的邹参谋长,我们营的姚营长,杨教导员!”

    邹参谋长、姚营长和杨文斌分别同两人握了握手,互相寒暄着。

    介绍完了,看到双方领导接到了话,赵强就和黄文辉去指挥战士们从车上卸下各种物资,搬到楼里。

    战士们井然有序的,在连长、指导员的指挥下,把车上的物资,卸下来,按照事先分好的房间,抬到楼上的房间里。

    邹参谋长和姚营长、杨文斌,被让进了办公室。

    那里放了几把椅子,然后通讯员儿过来,给每人拿了一瓶矿泉水。

    那个黑胖的李处长,笑着对邹参谋长说:“感谢你们团里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给我们派来这么好的连队,这么好的干部啊!”

    邹参谋长客气的说道:“我们对军部的值勤站哨没有经验,你们要多批评,多指导,多帮助。他们有什么做的不到的地方,就向我们说,我们来尽力满足各种需要。”

    趁着他们几名首长互相寒暄的机会,杨文斌折步出来,他要去实地看一看,连队正在已经接过来的白天的哨位情况。

    出了保障连的院门,东面紧挨着的,就是集团军的军部大院儿。中间,有一个大铁门儿连接着。

    大铁门,白天关着。有车辆经过的的时候,哨兵才进行登记,然后,打开大门放行。

    大铁门的边上有一个小门,行人都是从小门经过的。

    哨兵,看到杨文斌过来,举手敬了个礼,杨文斌还了礼。

    这个哨兵是装步三连的一个副班长,杨文斌见过。

    看到自己的教导员来了,哨兵脸上露出了笑容,但是仍是站得笔直的,保持着严整的军容,只是用面部的表情和杨文斌进行着交流。

    “这个哨位合格!”杨文斌心中给了评价。

    杨文斌,信步,沿着柏油路向东走去。

    集团军大院儿内的卫生,很是整洁,据说这都是由勤务保障连来完成的。

    走了约十多分钟,看到了一栋高大的楼房,大概有十几层。

    从背影判断,这就是集团军的机关大楼。

    尽管好几年没有来军部了,但是,军部机关大楼的影子,却深深的印在杨文斌的脑海里。

    他心里想象着,在大楼的三楼的88号房间,那里是干部处,学员分配,就在归那个办公室的某位干事管理。

    杨文斌,顺着机关楼右侧的柏油马路走了一会儿,再左转行了十几米,再右转,走了大约五分钟,就到了集团军大院的正门。

    在正门的两侧,各站着两名士兵。

    左侧的士兵,一名跨着冲锋枪,另一名带着弹夹。

    右侧的士兵,一名带着防暴棍,另一名士兵则带着一个本夹,是用来登记出入人员的。

    四名士兵都是全副武装,戴着钢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