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拳打脚踢地和这些人打了起来。

    实实在在说,这十来个人,身体都比较壮,而且,有的还练过摔跤,有一定的战斗力。

    如果杨文斌,没有练过武功,那么,这些家伙,还真的是不太好对付。

    可是,自从受过了训练,这就是小事儿一桩,小菜一碟了。

    不一会儿,十来个人就已经被杨文斌打倒了四五个,其他五六个,远远的围着,既不敢跑,也不敢太靠近杨文斌了。

    这时,警车呼啸着从远处向这个方向赶来。

    原来,是萨仁及时地报了警,附近的警察就迅速的赶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名警督,长的黑瘦而精干。

    他跳下车,一看那十来个小流氓,就说道:“怎么又是你们几个,又在这里欺负人?”

    “警察哥哥,这次不是我们欺负他,是他欺负我们。你看他一个人把我们打倒了这么多,我们是受害者啊!”

    这几个家伙肯定被派出所处理过,警察当然知道他们几个是什么德性。但是,按照规定,把杨文斌他们几个,和这几个小流氓,一起带到派出所做了笔录。

    到了派出所,杨文斌拿出了自己的证件,向警察介绍了事情发生的经过。萨仁也出示了自己用手机拍摄的视频,把自己和他们冲突的经过,向警察展示了录像,警察将它们拷贝出来,作为证据。

    而其他参与打架的,这几个家伙,都是,毕业之后无所事事的小流氓,经常在街上欺负普通小老百姓,没想到这一次遇上了茬子,被杨文斌狠狠地揍了一顿。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是理亏。

    好在,杨文斌在下手的时候也有分寸,只是让他们感觉很疼,却没有受伤,没有缺胳膊断腿儿的。

    由于,有路人和其他几个同学的录像为证,证明是这几个男子开始挑衅的,警察在给杨文斌和这几名同学做了笔录之后,就放他们出来了。

    而那几个小流氓,领头的扣在了派出所,其他几个,回答完问题之后,也就释放了。

    出了派出所,杨文斌、托雅、齐木格、其其格、萨仁五个人在路边,轻轻的散着步。

    “乌力吉图,没想到当了几年兵,你的身手这么厉害!”,萨仁佩服地说道。

    “这就是靠我不同凡响的经历了”,杨文斌,开始吹起牛,“这些年的兵还真不是白当的,对付这几个小流氓还是绰绰有余。如果没有机会,在战场上使用这些技能的话,还真的是浪费了。

    真正把这些技能用在战场上对付敌人,这才是物尽其用。”

第三七六章 梦想,蓝水海军的摇篮() 
假期很快就过去,杨文斌对父母的陪伴也就不得不中断了。

    告别了父母,离开了家乡,杨文斌泪眼矇眬。

    每次离开家,他都有不同的感受,以前是信心满满,出去建功立业。

    现在他,却心中满怀的牵挂,牵挂着父母,牵挂着亲人,牵挂着家乡。

    “呜”,随着一声长鸣,火车开动了。

    杨文斌坐在火车上,想起了东乡平八郎的那首诗:

    “男儿有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就是这首诗,当时看到第一代领导人借用的时候,杨文斌就很是感动,这也成为他的座右铭,这首诗激励着他在外面闯荡,谋求建功立业。

    可是,现在,功没建着,业也没立上,而父母却已经老了,需要陪伴。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杨文斌心中很是矛盾。

    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自己只能是尽可能做到两面兼顾了。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滨城。

    现在,老兵复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士官选套已经出了基本结果。没套上的战士,支队把他们都从舰船上撤下来,集中到岸上居住,进行统一管理。

    杨文斌在回来的当天,就到政治部主任和孙政委那里去销假。

    政治部主任关心的问了问杨文斌家里的情况。杨文斌简单的汇报了一下。

    孙政委,看到杨文斌回来,很是高兴。

    他正愁明天的活动没有人组织呢,见杨文斌回来,就把任务交给了他。

    其实这个任务,对于海军官兵来讲很熟悉,对杨文斌来讲,却是一个陌生的任务。

    这个任务就是,明天带领即将退伍的老兵,去滨城海军舰艇学院参观。

    听说是这个任务,杨文斌愉快的答应了。

    因为对于滨城海军舰艇学院,他是早就向往了。

    可是尽管已经代职近一年,却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亲眼看一看,现在机会来到了眼前,他一定要抓住了。

    驱逐舰支队退伍老兵管理办公室的干事,将第二天的参观计划,送给杨文斌审阅。

    看了计划,杨文斌觉得安排的还是很周到。

    第二天早晨七点半,舰艇支队从外面雇用的十台大客车就已经在操场上排列整齐了。

    即将退伍的老兵,由各舰的政工干部带队,按照事先分好的车号和人数,组织大家上了车。

    然后,杨文斌和几台车的干部联系沟通之后,确认人员没有遗漏的,车队就开始出发。

    车队沿着滨海路,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滨城海军舰艇学院、,

    滨城海军舰艇学院,位于滨城市虎滩乐园北侧约二百米。

    大门口上面的匾额上,书写着八字金光闪闪的“滨城海军舰艇学院“的牌子。

    车队进来学院的大门之后,在停车场上依次停了下来。

    按照参观计划,首先,退伍老兵们走进了大礼堂。

    由滨城海军舰艇学院的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一下学院的基本情况,并观看专题介绍片。

    “各位老兵同志们,大家好,我有幸给大家介绍一下滨城海军舰艇学院的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滨城海军舰艇学院,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经第一代领导人于1949年11月 22日亲自批准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军事学府,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的海军军官,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学院至今已为我国海军培养了4万多名军政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军官,近200余人成长为将军,80%以上的现役水面舰艇舰长毕业于该学院,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

    学院是专门培养海军舰艇指挥军官、海军政治指挥军官和海洋测绘工程技术军官的高等军事学府,是全军重点建设院校,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和“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校”。学院为中国海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创建到发展,一直得到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肖劲光、刘华清、张学思、邓兆祥等著名将领都曾担任过学院领导。

    此外,中国首艘航母舰长也将从这里产生。

    1952年学校更名为“第一海军学校”,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1957年更名为“海军指挥学校”。1986年定名为“海军滨城舰艇学院”。1999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原海军政治学院并入该院,组建政治系,实现了军政合训,综合办学,使学院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正规办学、从严治校、严谨治学的鲜明特色和“献身、严格、图强、求实”的“一海校”精神。

    学院从成立之初就开始本科教育,1985年开办研究生教育,1990年成为全军指挥院校中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6年被总部确定为全军研究生培养重点建设院校,2001年又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院设有基础部、政治系、装备系统与自动化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航海系、舰载武器系、作战指挥系、军事海洋系、海测工程系、社会科学部、外训系、接改装训练大队、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旅、海上实习中心等15个教学实体,共46个教研室,12个实验中心,5个研究中心。

    拥有20多个高标准多媒体教室,万元以上的实验设备万余件(套),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图书馆、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水面舰艇模拟训练中心、海上舢板和游泳训练中心,并设有轻武器射击场、游泳馆、舢板停泊场等多个技能训练场所。

    拥有7个体能训练场,18个篮球场、1个塑胶田径场、1个足球场、1个器械场、1个海军特色障碍场和4个网球场。

    拥有两个图书馆,藏书50多万册,具备计算机检索和缩微阅读功能,并拥有数据量丰富的电子图书馆,重点学科和重要场所开通了国际互联网。

    拥有中国海军唯一的一支训练舰部队,包括“郑和”号和“世昌”号等多艘训练舰船,保障学员进行远航综合实习;学员曾随舰出访过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介绍完情况之后,退伍老兵们观看了视频介绍片。

    然后,站成了三路纵队,又参观了舰艇学院的教学楼、图书馆、训练场、并且来到海边水上训练场,登上郑和舰进行了参观。

    关于郑和号,杨文斌还真是听说过。

    在他在滨城师范大学读历史本科的时候,学校曾经组织爱好文艺的女同学们排练节目,到郑和号上去给海军学员们,进行联谊演出。

    原来郑和号,是滨城海军舰艇学院的训练舰,这是杨文斌没有想到的。

第三七七章 换岗,决定前途命运的抉择() 
退伍老兵们登上了“郑和”号训练舰。

    “郑和”号训练舰,舷号81。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1986年7月12日下水,1987年4月交付海军,划归滨城海军舰艇学院管辖。

    舰上设有卫星导航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以及武器装备,并设教学指挥中心和教学彩色电视闭路系统。

    这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以来,为海军院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被誉为“中国军校第一舰”。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排水量 4500吨;主舰长119米,宽15。8米,吃水4。8米;主机为2台柴油机,2轴,7200马力;航速, 17节;最大航程, 900公里。

    配备武器:81式火箭发射器2座;57毫米双联舰炮2座;30毫米双联舰炮2座;直…8直升机1架。

    编制230人,30名教师,200名军校学员。

    退伍老兵们,虽然都是在军舰上参加过实战训练和实兵实弹演习过的。

    但是,对于“郑和”号这样的训练舰,他们还是非常好奇,上舰之后,这儿摸摸,那儿看看。

    在想象它的操作,应该是怎么样的。

    其实,操作轮船,和开车一样,道理都是相通的。

    如果把这几百个退伍老兵,集合起来,能开走好几艘军舰。

    这也是,官兵们退伍之后要进行预备役登记,转服预备役的原因。

    一旦有了战事,这些经过多年训练的老兵被召回之后,经过简单的训练,马上就可以转入现役,迅速形成战斗力。这也是国家战时动员体系的一个部分。

    退伍老兵们,纷纷选择角度,和郑和舰照一张相,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大家在郑和舰参观了一个多小时,才依依不舍的下了舰。

    杨文斌带领着退伍老兵们,回到了海军舰艇学院的大操场上。

    在那里,舰艇学院的学员们为即将退伍的老兵表演了千人队伍。

    千人队列,是海军舰艇学院的一个保留科目。

    上千名水兵,穿着白色的礼服,迈着整齐的步伐,变换着各种队形,在大操场上行进,看得人是眼花缭乱。

    这也是海军舰艇学院的传家宝。据说,建国后第一次国庆阅兵,到上次建国50周年大阅兵,海军舰艇学院的学员们参加了,组成了一个海军学员方队。

    尽管杨文斌也是参加过国庆大阅兵的人,经历过在总部综合训练基地的集训。

    但是,在这里和老兵们一起重新目睹了海军舰艇学院学员们的方队表演,还是深深受到了震撼。

    这里面的精、气、神儿,都很重要,这是队列的灵魂!

    中午,海军舰艇学院安排退伍老兵们,在学院的食堂就餐。

    退伍老兵们的饭点儿,比学员们正常的饭点儿,提前了半小时。

    尽管海军的伙食本来就是不错的,但是海军舰艇学院的伙食做得更是丰富多彩。

    有凉菜,还有热菜。主食也分好几种。饭前有水果,饭后还有牛奶,都是营养配餐。

    退伍老兵们,各个是吃得狼吞虎咽。

    大家领略了海军舰艇学院的风采,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中午,吃完午饭之后,按照计划,老兵们上了汽车,返回了海港的营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