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各个场区的履带车辆都已从车库里开了出来,车头朝前,在库前排成整齐的一列。

    首先观摩的是坦克区。一排排坦克傲然矗立在那里。将学员们集中在一门坦克前后,一名下士开始给大家介绍起来。

    “这是我团装备的主战坦克,X九式坦克。下面我介绍一下它的战技术性能:战斗全重XX吨,乘员4人,单位功率20马力每吨,车长为XX米,车高为XX米,百公里耗油300升,最大行程XXX公里,平均速度50公里每小时。最大上坡度XX度,越壕宽X米,涉水深XX米,配备XXX毫米坦克炮一门,XX毫米坦克机构两挺,XX毫米高身机枪一挺,炮弹XX发,电台两部。。。。。。”

    听着小战士的介绍,杨文斌听着具体的数字就头疼,根本记不住。就因为不爱记数字,他才选择了学习文科,可现在还是要接触这些枯燥的数字,他显得有些无奈。

    可是,面对着这辆庞大的货真价实的铁疙瘩,他还是充满了兴奋。

    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给他玩,他就和小伙伴们用高粱秸扎成机枪,玩战斗游戏。看到电视上的小孩子玩坦克玩具,他曾想,如果自己长大了,一定买个仿真的玩具坦克,过过童年时未能过的武器瘾。现在,面对着自己梦想中出现过N次的大玩具,他怎么能不兴奋呢?

    听到战士说下面可以自由参观的命令后,大家一窝蜂似的围了上去。打开坦克炮塔,看看乘员舱,打开驾驶室,看看乘员舱。打开通风窗,近距离看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结构。学习机械制造专业的李彦宏和宋峰悄声在那里探讨着各个部位的工作原理。而其他几名同志则在想,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家伙开动起来,如何操作。

    各个部位都看了个够之后,他们恋恋不舍地离开这个区域,来到下一个区域火炮区。

    同样,各种型号的火炮都开出了库房,几名战士正在车外进行简单的擦拭和保养。

    “这里是我部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自行火炮,它具有较高运动速度、较好的越野性能和一定的装甲防护力,为炮兵歼击、压制性武器装备。它的战技术性能如下:战斗全重XX吨,乘员4人,单位功率21马力每吨,车长为XX米,车高为XX米,百公里耗油200升,最大行程XXX公里,平均速度50公里每小时。最大上坡度XX度,越壕宽X米,涉水深XX米,配备XXX毫米榴弹炮一门,XX毫米高身机枪一挺,炮弹XX发,电台两部。。。。。。”。”

    与上个场地一样,介绍完之后,同样,大家自由参观。

    在齐彬看来,这大个头的坦克和火炮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履带式的,都有一门火炮,炮塔上都有高射机枪。

    “报告,我有个问题可以问下吗?”他看了一下自己正在旁边陪同观摩的教官,又看了一眼李副政治指导员,“在我看来,这坦克和自行火炮从外观上是一样的,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陪同观摩的另一个中校军官接过了了话茬:“坦克与火炮最大的区别是,第一点,坦克是直瞄火器,火炮是间瞄火器;第二点,两者的射程不同,坦克的射程在几千米以内,而火炮的射程则可达到几万米。”

    “哦,原来还有这么多性能上的的区别啊!”大伙这才恍然大悟。

    学员们解决了疑问,又来到了第三个场区,这里清一色的是一排排的装甲车辆,但是和刚才见到的坦克和火炮从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只见到了履带和高机,却没有见到炮塔。

    等大家集合好后,在一辆车前列队完毕,一名下士开始了介绍:“这是我部的主战装备,是机械化步兵的翅膀装甲运输车。它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是,战斗全重XX吨,乘员X人,载员X人,单位功率XX马力每吨,车长为XX米,车高为XX米,百公里耗油300升,最大行程XXX公里,平均速度XX公里每小时。最大上坡度XX度,越壕宽X米,涉水深XX米,配备XX毫米高射机枪一挺,电台X部。。。。。。”

    下面大家自由参观。

    学员们好奇地钻进了驾驶室和载员室,体验着坐在装甲车中的感觉。

    杨文斌先是跳进了前部的驾驶室,坐在驾驶位置上,戴上坦克帽,盖上入口铁盖。里面漆黑一片,只能从潜望镜里看到外面有限的世界,左右的驾驶杆都是冰冷的钢铁。

    从驾驶员后面的通道,他钻进了载员室,发现里面靠近四周有十多张可折叠的小椅子,中间的高射机枪下面,也有一张小折叠椅。打开折叠椅,坐在上面,正对眼睛的位置正是射击孔。射击孔设计的很是巧妙,不用的时候,可以作为观察孔,需要射击的时候,能将玻璃的观察体取下,伸出枪管进行乘车射击。

    大伙依次体验着坐下来,想象着自己拿枪坐在里面,根据需要进行射击的样子,显得很是兴奋。

    等每个人体验完了,下了车之后,又集合在一起,一直陪同着的那个中校给大伙介绍起了装甲战车的保养要求。

    “为了保持战车始终维持在良好的技术状态,车辆必须定时进行保养。根据天气的变化和使用的情况,保养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

    “部队平时对战备车辆,每周都进行定时的保养,所以,装甲机械化部队,都有定时的车炮场日,安排专门的时间对车辆进行保养。而且,每年的冬季和春季,要对武器装备的油料、防冻液等进行定期的更换,以适应天气的变化,这叫装备换季,是装甲兵的节日,一般要进行一周左右的时间。”

    他顿了顿,“而平时,对平时用过的训练用车,必须随时使用随时保养,以保持车辆完好的技术状态,保证随时能遂行作战和训练的任务。”

第十一章 离别,是为日后的相聚() 
随着集训时间的一天天过去,为期三周的当兵历程快要结束了。

    集训队里的气氛近期显得诡异,学员们的心情也变得逐渐沉重起来。

    宋峰的心情这几天尤其显得不安。虽然每天仍然和大家进行训练,但是,心中一直担忧着自己递上去的《退伍申请书》。

    妈妈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爸爸在电话里的声音逐渐嘶哑和无力,没日没夜的煎熬,折磨着他的神经。

    经过几天的考虑,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为了家庭,为了妈妈,自己真的不适合再在部队干下去了,家庭需要自己,作为独生子,自己有这份责任。

    甚至,某一天,他想,如果部队不批准自己的退伍报告,自己就偷偷地逃出去,回到家里,侍奉自己的父母。

    在电话里,他听爸爸说,区里的武装部去他家调查了他家的情况,而且,还特地去医院调看了妈妈的病历。具体什么原因,爸爸问了,但是武装部的同志没说什么。爸爸急切地问,是不是宋峰这里出现了问题,不是他又提出了什么不当兵的想法了吧?

    为了不叫父亲担心,他没有告诉父亲实情,只是敷衍父亲说,部队对每名当兵的地方大学生都要政审,是不是政审的需要,才去自己家调查啊。他这样安慰父亲。

    在集训开始后的第三周,周五上午,师政治部的曾干事又出现了。

    这回,他带回了两个爆炸性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经过师政治部与地方武装部门联系,对宋峰的家庭困难情况进行了调查,证实宋峰反映的是实际情况,考虑到宋峰本人坚决要求退伍的态度和家庭的实际困难,师党委向集团军政治部打了报告,建议同意宋峰的退伍申请。军政治部经研究,决定同意师党委的意见,同时,考虑到宋峰同志并未办理正式的入伍手续,直接收回军装,离队即可。

    尽管一直在盼望师里批准自己的退伍申请,可是,当退伍报告真正批下来的时候,宋峰的心里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兴奋,相反,却带有丝丝的失落。

    自己的当兵梦,圆了;将军梦,断了!

    听到这个消息,同寝室的同志纷纷扑上来,紧紧地拥抱他,祝贺他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中途离开。

    李波排长和李利海副指导员也很欣慰,毕竟,能够顺利实现刚来就离开愿望的人,并不多。在团里看来,这几年来,宋峰是独一个。

    当天下午,宋峰就告别了战友,背着自己来时带的背包,脱下穿了近一个月的军装,去师政治部、后勤部办理离队手续去了。

    第二个消息,是按照军区政治部对今年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集训的统一安排,这批大学生将于下周一,分别到滨城陆军学院和军区后勤干部训练大队报到,参加为期半年的军政训练。

    分配的原则是,学文科的去陆军学院,学理科的去后勤干部训练大队。

    这样,月初新组建的七班,八个人里面,被拆分出了三拨,滨海陆军学院二人:杨文斌、李坤;军区后勤干部训练大队五人:赵忠奎、李彦宏、翁迪、孙坚、齐彬;退伍回家一人:宋峰。

    曾干事带来的,还有一车的被装,要在今天发下去。

    接下来的时间,可把曾干事和学员们忙得不亦乐乎。

    每个人的被装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共计服装26件,计有春秋常服一套,含大檐帽、领带、领带夹、米黄衬衣、皮带、常服裤子、皮鞋;夏作训服一套,丛林迷彩服、迷彩帽、解放胶鞋;冬常服一套,含大棉帽、呢子上衣、裤子;冬季作训服一套,含作训帽、上衣、裤子、翻毛皮鞋、棉袄、棉裤;棉大衣一件;作战装具一套,含雨衣、水壶;生活装具一件,蚊帐;领花、帽徽、肩牌各两套。

    大伙把服装领到手,也顾不上是冬装还是夏装了,一律拿到手,先穿在身上威风一把,过把瘾。

    当天晚上,晚饭并没有按时开,李波排长通知说,集训队晚半小时开饭,连队准备给集训队的大学生学员们饯行。

    半小时之后,大伙在连队食堂二楼的餐厅里再次见面。

    桌子上摆着十几盘儿菜,都是连队炊事班的拿手菜,有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儿、拌黄瓜等等。令人惊讶的是桌子上竟然还摆着两个火锅,冒着热腾腾的热气,仔细一看里面有豆腐白菜,还有肉。

    过了一会儿,连长指导员,还有李排长,三个人都来了。

    后面跟着连部的通讯员,他手里竟然捧了一箱啤酒。

    连长就是我们刚来那天在门口踢足球的那位高大的汉子,叫高升。他说,”同志们在我们连队已经集训了二十多天了,这段时间比较忙也没来看望大家,听说明天你们就要走了,我和指导员一起过来,连队给你们饯个行。“

    然后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啤酒,“把酒端起来”,他说,“你们能够来到我们四四八团一连来当兵,是我们的荣幸,也是你们的荣耀,希望你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我们一连,你们永远是我们一连的兵,一连永远是你们的家!欢迎大家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然后大家一块干了这杯酒。连长敬完酒,指导员也给大家每人倒了一杯,说,“上次和大家谈了一次心之后,感觉对大家了解的更深了。希望,咱们大家,在将来的军旅生涯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遇到什么难心的事儿,都要想一想,那天我们在一起说过的话,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下去。大家将来生活经验上有什么困难,思想上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可以和我说,咱们共同来解决。”

    说完,大家共同干了这第二杯酒。

    第三杯酒是李波排长敬的,他说,“有幸和咱们大家在一起共同度过这十来天的时光,我从大家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深为你们知识的渊博,训练的刻苦和顽强的精神所感动,希望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干完了第三杯酒之后,大家坐下来吃了一些菜。然后,寝室的老大,赵忠奎,站起来说,“同学们,同志们,三位首长,刚才都进敬了酒,我们学员也要表个心意。能来到咱们四四团一营一连七班,我们从全省各院校来到这里,这是我们的缘分,来到一连是我们的骄傲,在这里度过了我们人生中最初的兵旅生涯,我们感到骄傲!我们感到荣幸!我们感谢连队首长的关心和照顾,感谢李波排长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诲,也感谢尚常宏班长对我们的一丝不苟的训练。无论将来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永远记得一连,这里是我们军旅生涯的初始,是永远的家。我们为曾经在一连当过兵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这杯酒,我们大家共同举杯,祝我们连队在连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也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顺利!

    接下来每个人都起身敬了杯酒,说了自己的祝愿的话,离别的话。就连平时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