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婉儿没动,甚至眉毛都没动一下,只眼睛幽幽地看慷慨陈词的武承嗣一眼,然后,朝女帝陛下一跪:“陛下,奴只求陛下给六郎一个自辩的机会,若六郎的自辩让陛下不满意,陛下是杀是罚,奴当无半句怨言。”

    女帝陛下高举御座之上,并没有立即说话,只是淡淡地看着几人。武三思立即出列道:“皇姑母,侄儿有话说。”

    “你说。”

    女帝陛下淡然说道。

    “喏!”

    武三思立即道:“皇姑母,陈子昂的诗也好,张昌宗的诗也好,这两诗一出,我武氏的名声可怎么办?陈子昂是随着攸宜出征的,不思为国效力,居然心怀怨愤,写下这等诗作,叫朝中大臣,叫民间百姓作何想?还有张昌宗,皇姑母心中他,让他以稚龄便得以执掌羽林卫,他不思报答,居然还赠诗给陈子昂那样的人,辜负皇恩,虽罪不至死,羽林卫大将军一职却不能再担任了!侄儿斗胆,所说皆是肺腑之言,请皇姑母慎思。”

    上官婉儿依旧不搭理,只是微微躬身,语带恳求:“陛下!”

    女帝坐在那儿,冷眼看着,良久,方才问了一句:“朕记得今日是初五吧?”

    上官婉儿一怔,答道:“回陛下,正是初五。”

    就是因为今日是初五,她才没来陛下这里应卯,正打算收拾一下出宫赴宴去,谁知还没出去便被陛下传了来。

    女帝道:“六郎为了今日,据朕所知,除了把家里的亲朋聚在一起外,还亲自送了帖子出去,太平处便收到了,你这里也是朕先前答应的,既如此,婉儿你便出宫赴宴去吧。”

    居然半字不提!若是往日,有胆敢违抗或是说武氏家族坏话的,陛下便是不罚,也是要审一审的。

    不止武氏那三个堂兄弟,便是上官婉儿也不禁一怔,有些摸不清女帝陛下的心思了。然而,女帝并无什么表示,只是淡然道:“都退下吧,朕乏了。”

    武承嗣还想说什么,只是,女帝陛下一个淡淡的眼神扫过来,他便瞬间怂了,恭敬的应喏。

    女帝陛下收回眼神,望向上官婉儿:“今日便让六郎好好开心,莫要扰了他的兴致。”

    上官婉儿心里咯噔一下,却也只能乖乖的应着:“喏。”

    “去吧,替朕带份贺礼去。”

    “喏。”

    上官婉儿恭敬的应了一声,双手高举过头,面对着女帝的方向,后退了几步,方才转身出去。

    武承嗣、武三思、武攸宜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也不敢打扰女帝,只得跟着恭敬的退出去。

    待出了寝殿的范围,三人才停住脚步,武三思与武承嗣皆皱着眉头,武攸宜看看他俩儿,忍不住开口问道:“堂兄,这皇姑母心里到底如何想的?”

    武承嗣脾性略有些急躁,又得女帝宠爱,不免跋扈些,闻言白他一眼,怒道:“你问我,我问谁去!”

    武三思面色阴沉,却还能保持着不急不躁的制止武承嗣:“堂兄还在宫里,烦请息怒。”

    武承嗣扭头看看四周,强行忍下怒气,想了想,问道:“三思你说,皇姑母是不是还想用张昌宗?不过是个小孩子,即便聪明些,才学好些,又如何能得皇姑母如此看重?若是旁地人,只这两首诗一出来,即便死罪可免,活罪也难逃。”

    武三思眼神闪烁,静默片刻后,道:“不同者,张昌宗也。所以,其中定然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缘故。攸宜,陆禹臣你熟吗?”

    武攸宜道:“陆禹臣先前统领羽林卫,只效忠于皇姑母,素不与人来往,我也不敢与他来往,若是因此招了皇姑母忌讳,岂不是”

    话没说完,但意思却清楚了。武三思想及皇姑母淡漠的面孔,按下找陆禹臣的打听的心思,断然道:“如此,今日少不得不请自来去贺一贺我们的张大将军了!”

    武承嗣一听,明白了他的打算,皱眉道:“可是,上官婉儿也会去!”

    武三思一笑:“无妨,皇姑母可是已经暗示她不许把今日的事情告诉张昌宗了,以上官的聪敏,难道她还敢违抗圣命不成?”

    武承嗣点头,回头就吩咐小厮:“去,备上一份礼,爷今日要去张家致贺。”

    “喏。老爷,这礼轻重还请老爷示下。”

    “笨蛋,这还用问吗?老爷是谁,普通便成,老爷上门致贺便是给他张昌宗面子,他还敢嫌我礼薄不成?”

    “喏。”

    仆人连忙小跑而去,武承嗣与武三思对望一眼,眼里都有些得色。武攸宜看看两人的脸色,立即拱手道:“三思堂兄机智,小弟自愧不如。堂兄,请!”

    “请!”

    三人自得一笑,上马出宫直奔张家而去。

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 
“不过是叫你来迎客,怎么就像后面有狼追似的?”

    太平公主真是太给面子了,早饭刚吃了就来了,带着薛崇胤、薛崇秀、薛崇简。事先还使人来传话,只让张昌宗来迎一迎就好,不需要惊动所有人。

    只是,张昌宗收到通报,火急火燎的出来的时候,模样莫名有几分狼狈,不禁顺口问了一句。

    张昌宗一脸沧桑:“若是狼追就好了,大不了动手拼一场就是。可是刚才是被我娘吓的,有力无处使啊!”

    这话一出,太平公主被勾起了好奇心,问道:“怎地了?”

    张昌宗颇有些一言难尽:“我娘她她想让我往脑袋上戴花儿。我拼命护住头脸才逃出来的。”

    “噗嗤”——

    这是太平公主忍俊不禁的笑声,薛崇胤、薛崇简兄弟两个就比较直接了,直接哈哈哈大笑,连克制一下的意思都没有。还是薛崇秀够朋友,笑得不过分,总算让张昌宗感到了一丝温暖,不至于觉得世界对他太残酷。

    太平公主笑着问了一句:“就因为这个?”

    张昌宗一脸严肃:“就因为这个!这已经是很严重的事情了!不是,你们别笑,这真的很严重,要是我成亲,行,脑袋上上别说戴一朵花儿,就是戴一个花环我也乐意。可今天是给阿娘和郑太太庆祝啊,她俩儿打扮就好,按着我脑袋使什么力气啊!”

    语气很十分委屈。只是,除了薛崇秀笑着睇他一眼,没人给他拨一丝一毫的同情心,反而十分不给面子的哈哈大笑,一点都不理解他的痛苦。说什么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果然都是骗人的。

    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jpg

    嘻嘻哈哈、说说笑笑地进去,众人一起见过礼,太平公主往坐榻上一坐,与韦氏、郑氏一起慢慢地说话。

    薛崇胤、薛崇秀几个常来往的小辈一起在一边闲坐,薛崇简那个小屁孩立即就跑去跟张家的孩子们玩耍去了。

    薛崇胤道:“听说陈伯玉先生新作了一首诗,六郎你也赠了他一首,在文坛,如今可是一段佳话,我想把你二人的诗作刊登到季刊上,可否?”

    薛崇胤因为父亲薛绍的缘故,基本上已经断绝了仕途,女帝当政自然不可能任用他,他自己似乎也知道,这些年一直潜心学问,苦研易经,虽年纪轻轻,却已在季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在文坛上,作为年青一代里踏实做学问的人,颇有些才子的声望。

    这几年,薛崇秀又掌着货栈。柜坊那一摊子,对书坊和季刊难免有些顾及不周的地方,一开始,郑太太还能在幕后多帮忙,近几年,郑太太年纪渐老,精力不如从前,张昌宗舍不得、也不敢叫郑太太操心太多,看薛崇胤水平不错,干脆把他扔了过去,又有郑太太帮掌控着大方向,书坊、季刊这几年都做的不错。

    张昌宗问道:“传得这么快?这才几天的功夫呢!”

    薛崇胤笑道:“好诗作自然传得快。”

    张昌宗道:“快出的这一期不要登,且等一等。”

    薛崇胤和薛崇秀都一顿,齐齐带着疑惑的看向他。张昌宗解释道:“陈师的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有些不好拿捏,最好等一等。”

    薛崇胤和薛崇秀都知道那首诗是跟武攸宜出征时候写的,闻言立即秒懂,薛崇胤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说了几句,张昌宗还要出去迎客。他请的客人并不多,除了陈伯玉和平时一起玩的小伙伴,多是他三位叔叔的同僚、朋友。作为张家这一代里最出色的一个,张昌宗直接被张鲁客提溜着去门口,和长兄张昌期站在一起迎客,今日他很忙的。

    除了兄弟俩儿在门口迎客,一干能来的张家子弟们也没闲着,来了客人,总要把客人引进去的,这时候就需要小辈们上场了。所以,张家的儿郎们,今天就没一个是闲的。

    “上官修仪到!”

    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上官婉儿终于到了。除了家里面的人,张昌宗也没跟人说过上官婉儿会来,倒是惊了一众客人。

    “师父,请走这边,不瞒您说,太太已经盼了您好几天了,这一天都不知往门口看几次了,我们快进去吧。”

    依礼见过后,张昌宗引着师父望堂屋走,对于这次见面,郑太太自知晓后便在期盼,好在,现在有了郡夫人的封诰,以后她可以进宫去看女儿了。

    “六郎!”

    上官婉儿突然叫了他一声。张昌宗顿住:“哎,师父有何吩咐?”

    张昌宗低头看他的婉儿师父——

    脸上如往常一般挂着微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恰恰刚好,衬得她温文淡雅。只是,莫名地,今日的步伐声总感觉有些异常。

    上官婉儿凝视着他,眼眸里有着担忧,却只能忍着一字不发,叹息一声,道:“无事,母亲这些年在你这里,你一直照顾的很好,我很欣慰,也很感激你。”

    张昌宗心里有些疑惑,不过还是笑道:“师父说这些见外的话做什么!这些不都是徒儿应该做的吗?郑太太多好的人啊,弟子特别喜欢她。”

    上官婉儿眼里一暖,不禁抬手想摸他头的,一如小时候一般,抬到一半才想起当年的小男孩儿已经长大了,她现在再想摸他头,已经有些费劲了。

    张昌宗一笑,自己弯腰低头,眼睛上挑,笑嘻嘻地看着婉儿师父,眼神清澈明亮,一如幼时。上官婉儿一叹,再次抬手,最终却没摸他头,而是拍了拍他肩膀,笑道:“走吧,莫让母亲久等。”

    张昌宗答应一声,心里只觉怪异,只是,若是婉儿师父不想说的事情,他也无法追问,此时此地也不是追问的恰当时机和地点,只心里记下,领着婉儿师父就往里走。

    母女相见,便是郑氏那般内敛的人,也不禁泪湿衣襟,然而,在这般人多的场合,母女俩儿也只能忍着。张昌宗本想给她俩儿辟间静室好好叙叙,但是被上官婉儿婉拒了,只拉了母亲的手,母女俩儿坐在一块儿,低声叙话。

    张昌宗正奇怪,苹果脚步匆匆地进来,附耳低声道:“郎君,刚才华为来报,魏王、梁王、建安王不请自来!”

第213章 三武() 
魏王是武承嗣,梁王是武三思,建安王武攸宜。

    这仨怎么来了?只是一个羽林卫大将军可还到不了能让三人不请自来的权势!上官婉儿不,也到不了,不需要三个武家子弟奉承巴结;太平公主也不行!特别这三人里还有武攸宜!

    武攸宜在出征契丹前,一直担任着右羽林卫大将军的职务。因为出征,被女帝调了职务,领兵去打仗了。去的武氏子弟也不算少了,女帝约莫是打算着能出来一个两个也好的念头,结果,武氏子弟全扑了!还扑得比较难看!所以,回来后,武懿宗被贬了,武攸宜的右羽林卫将军的职务也没还给他。

    而张昌宗现在是羽林卫大将军,以武攸宜一贯的行事和心胸,可不是会来贺张昌宗的人不知怎地,张昌宗不禁想起方才婉儿师父的异样来。若只是武承嗣、武三思来,这俩儿没节操的,还有些能理解,但是,武攸宜也一起来了——

    这厮可是侮辱了陈师的人。陈师便是在这厮帐前做主簿的,陈师给他提谋略的时候,这厮觉得文人不懂武事,浑然不理不说,还大言不惭的训斥了陈师一通。

    张昌宗跟陈师学东西的事情,在洛阳可不是秘密。细论起来,两人可算是有仇的!来贺仇人的宴用脚趾头想都不可能。所以,这是恶客临门?

    张昌宗一笑,朝苹果点点头,然后道:“阿娘,郑太太,师父,义母,又有客人来了,我去迎一迎,你们且稍坐。”

    众人齐齐点头,上官婉儿多看了他一眼,见他笑吟吟的俊脸上似乎带着期待,心里暗骂一句臭小子,心下却安稳了,出声:“六郎,仔细待客。”

    张昌宗挑眉,嘴角的笑又深了几分,信心满满:“师父放心,弟子省得。”

    上官婉儿温婉一笑,摆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