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自然知道交际的重要性,不过,有个问题要搞清楚:“正旦的时候,官场上少不得也要有宴席,过完正旦没几天的事情,你能忙过来吗?”

    薛崇秀笑着摇摇头:“无妨,我带的人手足够的。这府里原先留下来的仆人,我看着不大靠谱,正好打听打听,寻个靠谱的牙婆子,送些粗使的人来用。我们带来的人,就负责贴身事务就好。”

    “行,女主内,都听你的,你看着办就是。”

    将军府里,小两口在讨论着交际应酬的事情,刺史府里,刺史郭正庭和妻子薛氏也在议论。往年大家在幽州,虽然地处偏远,实乃苦寒之地,但郭正庭位居刺史之职,一州的长官,除了出来那两年难受些,之后调理顺当后,日子便过得十分顺心。

    但是,现在,这种顺心的日子结束了,也不知陛下她老人家怎么想的,平白给大家头上空降一个年轻的行军大总管要怎么与之相处,郭正庭就有些头疼了。

    “老爷,家中的信传过来了。”

    刚回到家中,管家就把家中传来的信递给他,郭正庭凝目看了一遍,没说什么,又默默看了一遍,方才开口道:“我去太太处。”

    信步进了内院,薛氏这里一双儿女陪着她正在说话,见他进来,儿女们连忙行礼:“见过父亲。”

    薛氏起身道:“老爷回来了?厨房里温着的汤应该好了,我叫人给你端来?”

    郭正庭点点头,也顾不得训诫儿女,只是把信递过去:“这是今天收到的从族中传来的信,太太也可看看。”

    薛氏微感讶然,接过信纸看了起来。薛氏看信的空挡,郭正庭瞥了长子一眼,问道:“怎么这个时辰在你母亲这里厮混?书读得如何了?”

    长子郭耀卿连忙道:“回父亲,自然是功课做完才来的。”

    郭正庭微微哼了一声,训斥道:“你别想着可以走荫封的路子,若是你没有真才实学,便是出了仕也是走不远的。”

    郭耀卿忙不迭的应着:“喏,儿子听命,父亲放心就是。对了,父亲,听说父亲要举办赏雪文会,邀请了莲花郎?”

    郭正庭面上一怒,立即斥骂道:“混账!莲花郎也是你能叫的?为父警告你,来日若是见了对方,若对方亲切不介意,你可以叔侄相称,若是不然,须得以将军称之,长辈之礼待之,不可胡来,知道吗?”

    郭耀卿被骂得想抱头鼠窜,若不是心里有目的撑着,只怕早就逃之夭夭了,被父亲骂得连连点头:“喏,父亲放心,儿子是那等没分寸的人吗?不过是私下叫一叫,那等风采,那等相貌,也不知是谁给他取得诨号,倒也贴切”

    后面的话都让父亲给瞪了回去。郭正庭冷眼瞪他一眼,道:“这等轻浮的话语,少给我在外面露。莲花郎、莲花郎你可知,在两京能当面叫他这诨号的,朝野之中屈指可数,便是东宫太子在他面前,也要叫他一声张郎或是以排行称之,人是有真才实学,能文能武的才子,你呢?你不过是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白身小子,有何资格称他一声莲花郎?”

    郭耀卿被训得怂如鹌鹑,缩着脖子道:“儿子这不就是听说过张郎咳,张将军的声名,心中钦慕,想认识认识吗?父亲怎地如此贬低儿子呢?”

    这时,薛氏放下信,插言道:“大郎,你父亲说的对,今日在这里便算了,但是,出得外面去,你切不可露出半点痕迹来。这位比你还小一岁的莲花郎,可不是你能攀交的人物,便是你父亲,在他面前也是不敢拿大的。”

    郭耀卿瞠目结舌:“这般厉害?”

    薛氏看郭正庭一眼,郭正庭点点头,薛氏便把信纸递给长子,让他细看——

    出身中山张氏,名相张行成的从孙这等出身不算什么,还比不上阳曲郭氏显贵,但是,其人其事却不敢令人小觑。

    郭正庭道:“且不论他的文采,只说其师承。自幼便拜宫里的上官才女为师,常出入于宫禁,以那位才女与陛下的关系,陛下待他难怪与旁人不同,也难怪前些时日竟亲自派人来赏赐于他,原来内里还有这等亲近的关系。”

    一家四口互相望望,一直沉默不语的长女眨眨眼,道:“传闻才女乃是陛下跟前第一得意亲近之人,这位张将军自幼便师承于上官,不就是跟长在陛下跟前差不多吗?难怪”

    难怪前些时日陛下有赏赐,不把赏赐交予他京中的宅邸,反而命人送到幽州来。这等宠爱程度便是李武两家也鲜有人能及。

    郭正庭只觉得更头疼了,扭头问妻子:“那位新安郡主,你的族妹可与我们有来往之意?”

    薛氏道:“除了初来之时参加过一次饮宴外,其余时日便不曾来过,说是带来的人多,要安顿人马。不过,但逢节日,也遣人来送节礼,前些时日陛下赏赐来,还命人给我送了些京里来的果蔬和上好的贡缎,还给萍儿送了一套宫花,看着倒像是和气人。”

    郭正庭点点头,道:“既然郡主那边和气,我们这边也该有来有往才是,如今张将军巡防已经回来,想来该出来交际了,你不妨留意些,若有机会,不拘是邀请过我们府来,或是去将军府拜访都行,驻军非一时一日之事,总要长久才好。”

    薛氏点头答应:“可,我记下,自会留意。”

第370章 赏雪文会(上)() 
大雪天对普通的百姓来说,那是难得清闲的日子,对于达官贵人们来说,却是附庸风雅的日子。没错,张昌宗觉得他去参加文会就是附庸风雅去的,本来嘛,他作诗不太行,别人不知道,他自己心里清楚,都是靠抄的,所以,文会什么的,他其实不太感冒。

    本来还想着参加科举,如今看来,科举都不用再去参加了,以他现如今的品阶,他去参加科举,即便再正直的考官也要考虑人情,就算有所顾忌不给他状元,也肯定会把他放在十甲以内。他想了想,干脆不用去了,安安心心地带兵,好好地刷军功,以立足朝野。反正有唐一朝以来,文武的界限并不像两宋那么泾渭分明,现在,他还是倾向手里有兵。

    赏雪文会定在白天的时辰,没丧心病狂的定在晚上,不然,这么冷的天气,大晚上的不窝在温暖的被窝里搂着软软的媳妇儿,还要进行所谓的户外赏雪,还要开动脑筋吟诗作词张昌宗会觉得这些人脑袋被冻坏的。

    张昌宗心里在疯狂的吐槽,愁眉苦脸的任由媳妇儿和她的婢女打扮自己,表情并没有乐意去的意思。薛崇秀给他整好裘衣的毛领子,抬头瞥见他哀怨的脸,不由一笑,抬手摸摸他脸,笑问:“就这么不想去?”

    张昌宗猛点头,语气郑重:“非常不想去。”

    薛崇秀“噗嗤”一笑,软声宽慰他道:“可是,你必须要去呢。”

    “对啊,必须要去,真是叫人好生蛋疼。”

    语气十分的惆怅。薛崇秀笑了笑,看他身上已然穿戴妥当,应该不会冷到冻到了,挥挥手让侍女们出去,只小两口留在屋里,拉着他的手坐下:“我知道你是不想再抄诗了,对吧?”

    张昌宗握着媳妇儿的小手,摸啊摸,叹气:“知我者,媳妇儿也!”

    薛崇秀笑了笑,温柔地看着他:“没关系,我不也在抄曲谱吗?我们是一样的,不用羞耻,不用不好意思。”

    张昌宗惊讶至极:“所所以,你记谱是为了陪我一起做抄袭党吗?”

    薛崇秀笑着摇摇头:“不是。”

    “那是为什么?”

    张昌宗追问着,薛崇秀笑了笑,倾身亲了他一下,笑问:“你想听那些乐曲吗?”

    “想!特别想听薛老师你的演奏。”

    有人听古典乐、民乐是因为喜欢,有人是想受点儿艺术熏陶,有人是纯粹为了装逼,张昌宗是真喜欢。他听过很多演奏家的演奏,但最喜欢薛老师的风格。张昌宗目光湛然的看着她,由衷的道:“在听你的演奏以前,听别人说什么艺术的魅力,艺术的感染力之类的,我都觉得那是很抽象、很虚幻的东西,可是,听了你的演奏以后,我突然就懂了什么叫艺术的魅力,心里对艺术的美的标准突然就有了具象,突然就感受到艺术那种撼动人心的感染力了,我特别特别喜欢你的演奏。”

    薛崇秀笑了,笑得双眼晶亮,笑得眼睛都快眯起来了,双手捧起他脸,说:“所以,我演奏给你听了。”

    张昌宗又惊又喜,整个人差点跳起来:“所以,你是因为我喜欢才去做吗?不对,不对,应该先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你迷弟的?不对,应该说我以前是你的迷弟也不对,我现在也很喜欢听你演奏唔,这个说法貌似又不太准确我想想,我想想,别着急。”

    惊喜得有些语无伦次。薛崇秀笑着握住他手,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他冷静下来,等待着他看入她的双眼,这才微微一笑,道:“我知道的,都知道。以前就知道,上辈子就知道,我知道我所有的弹奏,所有想要表达的东西,你都听懂、听明白了,你就是我的钟子期。”

    张昌宗“嘿嘿”笑,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薛崇秀拉着他的手,双眼脉脉地凝视着他,道:“因为是你想听,所以,我想演奏给你听。”

    “嗯嗯!”

    张昌宗忙不迭的点头,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常有人在强调公平,不要特殊对待,但真的被特殊对待的时候,才能知道那种感觉有多棒!薛老师真是好爱人啊,能娶她做老婆,真是张昌宗活了两辈子最幸运、最幸福的事情了。

    被媳妇儿宽慰了一通,张昌宗一脸愉快的带上锤子出门参加文会去,一路上想起薛老师方才的话语,她说话时的眼神和动作,心里还美得不得了,不时傻笑上两声。笑着笑着,突然才想起来——

    不对啊!抄诗的问题,貌似根本没探讨一句,但他莫名其妙地就被薛老师安慰到了,心理压力没那么大了所以,这到底是薛老师洗脑功力强大还是他立场不坚定脸皮厚呢?

    emmm。。。。。

    张昌宗想了一阵,他果然还是不太喜欢在文会上作诗,如非必要,还是少出风头的好。心里默默下了决定。

    “张将军到!”

    张昌宗是按照帖子上注明的时间到的,他非常守时。进去才发现已经到了许多人,有老有少,有衣冠华贵者,也有衣着贫寒者,刺史郭正庭也是一身便服的到了,见他进来,齐齐向他行礼:

    “下官(学生)见过张将军。”

    一群人齐齐施礼,自称下官的都是幽州地界的官员,自称学生的都是身上有功名的,自称草民的都是白身。

    张昌宗手里拿着折扇,这个天气拿着个,纯粹就是为了风度装逼之用,自从折扇被他媳妇儿做出来并且推广开,装逼的用途便大于扇凉,读书人不管贫寒贵贱,几乎人手一把,互相写扇面互赠之类的,已然是一股潮流。

    张昌宗手里拿的这把,扇子是薛老师做的,扇面是婉儿师父和公主岳母两人合写的,婉儿师父画画,公主岳母写的字,扇坠子是郑太太给的,套子是他老娘韦氏的针线,可谓是长辈们的一片心意。每次需要用扇子的时候,张昌宗都只用这一把,一直十分爱惜。

    “诸位免礼,今日既是文会,实不用如此多礼。是故,今日莫若只论文,不论官职如何?”

    张昌宗提议道。郭正庭闻言,连忙道:“这如何使得?将军,恐与礼不符。”

    张昌宗笑起来:“所以,这幽州地界风气如此,原来都是郭刺史的功劳,因为有一个知礼明礼的刺史,方才有幽州如今之气象。”

    这是在捧他了!

    郭正庭笑着谦辞道:“将军过奖,愧不敢当。”

    寒暄笑谈了几句,张昌宗才在郭正庭的做陪下,缓缓地逛起园子来。

第371章 赏雪文会(下)() 
“张将军请入席。请容某为你介绍今天与会之人士。”

    在园子里转了一圈,看了些景致,虽不如长安、洛阳来的精致,却也有一股别样的气质。张昌宗在郭正庭引领下入座,笑着拱手:“有劳使君。”

    郭正庭道:“今日与会的,皆是我幽州有名的才子,来,我与将军介绍,这是本州的长史白潇,经学博士彭简章。”

    长史主管一州学政,经学博士是州学的长官,这两人列席文会,倒也应当,白潇是个中年人,彭简章则已经年老,头发、胡须都已经花白。

    张昌宗微微颔首,与两人见礼,介绍完这两位,郭正庭叫来三位年轻人,道:“这三位乃是本州去年秋闱得中前三的乡贡,徐观、张秩、温曦,你三人过来,快来见过张将军。”

    “学生见过将军。”

    徐观年纪最大,看着已然年近三旬,对着张昌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