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崇秀稍稍收了笑又绽开来,脸上带着满满地笑意,抬头亲了他一下一下似乎不够,再亲一下,连啄了好几下,才笑眯眯地地柔声哄道:“别生气了,不过是些不知所谓的小孩子,跟这些人置气不值当。”

    张昌宗被亲的眉开眼笑,连连点头:“没生气,早就不气了。我就是觉得另外一个小子有些不对,已经让锤子去打听了,等他打听清楚再说。”

    薛崇秀点点头,道:“我们初来乍到,舆部的工作不太好开展,不然,这些事情交由舆部便好。”

    张昌宗宽慰她:“不着急。我们带来的人有限,且又是生面孔,贸贸然去查探什么才容易出问题。且等开春,等开春了,弄个商队过来,慢慢操作。”

第373章 经由() 
“老爷,这是怎么了?”

    郭正庭板着脸回到家,刚进家门,那阴沉的脸色立即惊得妻子关切的询问,郭正庭哼了一声,怒喝:“把大郎那个臭小子给我找来!”

    “大郎做了什么?”

    薛氏连忙问了一句,郭正庭不答,只是冷哼一声。不一会儿,郭耀卿被下人带了进来,畏畏缩缩地样子,显然很是心虚:“父亲,您唤儿子前来,不知有何事?”

    “啪”——

    郭正庭一巴掌拍在凭几上,喝问:“方家、夏家那两个小子,是不是你带进去的?”

    郭耀卿苦了脸,答道:“是,听说父亲要宴请那位新到任的将军,那位将军的风采与盛名大家都听过,他们好奇便托我带他们进去谁知他们会闹出事端来!”

    郭正庭沉着脸不说话,薛氏连忙追问道:“闹出什么事端来?”

    郭耀卿悄悄觊眼看父亲一眼,低头嗫喏道:“似乎是方三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季七指责了他几句,方三素来骄纵,忍不下去,便叫了他喽啰躲在暗处,准备打季七一顿,谁知不小心认错了人,冲撞了那位将军。”

    “季七?”

    郭正庭沉声问了一句:“是不是季家在国子监读书的那个?他不是应该在京城吗?几时回来的?”

    郭耀卿摇头:“回父亲,听说是入秋前回来的。”

    郭正庭皱起眉头:“入秋前?难道是完成学业了?我记得他去国子监也才两年吧?”

    薛氏插话道:“若说此事,为妻倒是知晓些。季七乃是季家三房的嫡幼子,母亲早逝,如今家里是大嫂当家。三房的长嫂想把娘家的妹妹说与季七,季七不肯,这些年关系不大和睦。”

    薛氏点到即止,郭正庭也是出身大家,闻言讶异道:“他兄长季三便这样看着不闻不问?”

    薛氏道:“当年季家太太在世时对季七有些偏疼,与长子关系不睦,连带季七与季三也不怎么亲近。”

    “荒唐!”

    郭正庭骂了一句,却也知道这是别人家家事,他也不好置喙,不过,想到就因为几个纨绔子弟的胡闹,把他精心准备的文会给搅黄了不说,还开罪了张昌宗,心头一股郁气憋着,难受至极。

    狠狠瞪一眼儿子,怒骂:“季七与方三郎是怎么回事?还有,跟方三一起的那个小子又是哪一家的?”

    郭耀卿连忙道:“回父亲,季七与方三在家里皆是幼子,季七一贯学业出众,在长辈间名声不错,方三一直看不惯他,两人私下关系不大好,打架也有几次,只是一直没闹出什么事,家里也就不以为意。跟着方三的那个则是城里夏记货栈家的独子夏强,商户子,不值得说什么。”

    郭正庭哼了一声,看都不想看见他。薛氏是妇人,为人细致,问道:“这些儿郎常出入州府举行的文会、宴席,这我知道,往常也有些小打闹,但也不是不知分寸的,为何在这次的文会上便出了乱子?”

    郭耀卿嗫喏不语。郭正庭冷哼一声,怒道:“伏击一事,我看张将军那里并没有吃亏,反而是方三和夏家的那小子被他和他的人揍了一顿。虽并未细细接触,观其往日为人行事,那位将军想来也不是斤斤计较、心胸狭窄之辈,然此次竟直接拂袖而去,半点面子也不给我留,言语间还让我细细查问,想必别有内情。大郎,可是还有什么没说?”

    说着,怒瞪着儿子,面色森然。郭耀卿吓得一缩脖子,恨不得就地消失。薛氏见状,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伸手拍了他一下,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瞒着?你可知,那位将军可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又是宫里上官修仪的弟子,前些日子,京城宫里还来人专门给他押送御赐之物,若非陛下宠爱,何须让人千里迢迢来赏赐?这等宠爱,便是武氏诸王,众位皇子也不曾有过!你父虽是一州刺史,然在他面前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事关重大,你还想瞒到什么时候?说!”

    郭耀卿见父母都动了怒,吓了一跳,再不敢隐瞒,努力的斟酌词句坦白道:“方三有个雅好,我们这些小伙伴知道,长辈们大多不知道,季七之所以责骂他,想来也跟他这个雅好有关。”

    薛氏追问道:“什么雅好?都这等时候了,若你父亲不了解内情,如何给那位将军交代?”

    郭耀卿低着头,头都不敢抬,小声道:“方三好男风。”

    “噗”——

    郭正庭一口热茶全喷了出来,心里哪里还有不明白的!方三好男风,那位将军又长了那样一张脸,见色心喜之下,口出狂言——

    难怪张昌宗竟拂袖而去!若是他受此侮辱,怕是要当场翻脸,那位将军居然还能和气与他说话,已是好修养了。

    郭正庭头疼不已,瞥及还站着的儿子,怒瞪一眼,斥道:“你看看干的都是什么事,结交的都是些什么人!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说着,扭头看向也是一脸怒色的妻子,嘱咐道:“待开春路上好走些,便使人给族中送信,把大郎送回去好好读几年书,不求他高中,但也要好好学学识人、交人的道理。”

    薛氏郑重答应着:“夫君所虑甚是,为妻这就安排。正好大郎也到了娶妻的年纪,待开春,为妻亲自送他回去,顺便给他相看一门亲事,娶了妻,想来行事能稳当些,少给家里惹些祸端。”

    郭耀卿瞬间苦了脸,还待哀求:“父亲,母亲”

    郭正庭断然道:“休要再提!你今年已然一十八岁,看看那位与你同岁的张将军,人家做到了什么,你做到了什么,羞不羞愧?”

    郭耀卿瞬间说不出话了,只能悻悻然闭嘴。而郭正庭了解了内中详情,也歇了调解的心思,第二天方家求上门的时候,连人都没见,直截了当的拒绝了方家引见的请求,只让门房传了一句要方家好好管管自家子弟。

    然后,写了帖子,上门拜访张昌宗,诚恳致歉,婉转说了事情的经由和那两小子的身份。张昌宗待他一如以往,和颜悦色,态度温和有礼,显然并未怪罪他,只是,在方家递帖子拜见的时候,将军府的门房连帖子都没接。

    夏家——

    更不用说,不过是商户,生意做得再好又能如何?莫说张昌宗这二品将军的门第,便是刺史府他们也够不上。

第374章 来使() 
“方家、季家、陈家、孙家,这四家乃是幽州地界最有悠久的望族,宗族绵延,人口众多,幽州刺史府里和辖下诸县里,这几家的子弟为官的不少,本地势力极大。”

    张昌宗坐着,怀里抱着个手炉,听华为汇报这两日打听的信息。华为道:“幽州城里的市令便是方家的人,冒犯爷您的那个小子就是市令家的幼子,跟他一起的那个小子则是城里的夏记货栈家的独子。而引起事件的那个小子则是季家的幼子季钦业,还在国子监读书。”

    张昌宗点点头,道:“继续派人注意着,本地的消息、民情等,都注意着。”

    “喏。”

    华为领命而去,张昌宗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薛崇秀看他一眼,问道:“在想什么?”

    张昌宗道:“不对啊!”

    “什么不对?”

    “那个夏家的小子既是出身商户,那怎么练出那一身腱子肉呢?说不通啊。”

    虽然只是短短地交手了几下,但是,却可以感觉到那小子胳膊的力道和肌肉结实程度,与一般人是不同的。张昌宗道:“秀儿你知道吗?常常练武的人,跟不练的人,甚至练刀还是练矛的人,肌肉的紧实程度是不一样的。”

    薛崇秀恍然,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夏家的那个小子有古怪?”

    张昌宗点点头:“我先前还以为他是方家那小子的护卫,后来知道他是商户子,且还能跟着市令之子出入文会,想来家里的生意应该还可以。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家里不缺钱,就算出身差些,家里养尊处优应该不成问题吧,那么,从哪里练那么一身武艺呢?有这个必要吗?”

    薛崇秀点点头,果断道:“既然有古怪,那就去查一查好了!不管能不能用上,查清楚因由也是好的。我们初来乍到,对这地方了解不多,查一查或许还能知道些外地人不知道的东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张昌宗点头:“行,等我抽个人手出来,注意盯着他们家看看。”

    对张昌宗来说,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虽然恶心,但过了就是过了,不需要一直为此耿耿于怀。世间事那么多,若这点小事都要记在心里,那日子过着就没半分乐趣了。

    大雪过后,张昌宗如约举行了一次冬狩,去的地方有些远,并未在幽州地界,而是往五台山那边去,收获很多,去了半个月回来,还给薛崇秀带回来一对貂充当生日礼物——

    小两口的生日都在冬天,薛崇秀胜在十二月,张昌宗的生日在正月,前后错开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借着过生日,薛崇秀开了一次宴,邀请幽州城里的太太、小姐们过来吃了一顿酒,并把张昌宗今年不过生的决定放出去。薛崇秀笑言,他们夫妇生日挨的近,若是她过完了张昌宗又过,相隔那么近收两次贺礼,总是不好意思。

    张昌宗是领兵的将领,不是过来做刺史的,跟这些地方的人能交好自然是好的,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但也没必要委屈自己去迎合,他又不需要弥合四方。张昌宗不是多事的人,每日里就看好大营,约束好士卒,安安稳稳领他的兵。整个冬天,张昌宗只做了一件事,广发告示征召种地好手,为开春后的屯田做准备。

    约莫是他的好名声的作用,居然还真招到了三个老农,开春后,田地都还没化冻,张昌宗便捧着农书与三个请来的老头儿讨论,把他们的经验跟农书结合起来,理论结合实践。他又没种过地,薛崇秀也没种过,想来想去,唯有这个办法最好。十万大军在这边屯田,总要能自给自足才是。

    待田地化冻,在三个本地老农的指导下,十万大军开始耕种,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自张昌宗到此,从未纵容士兵劫掠过,若不是大片的田地和耕种的人影,几乎感觉不到大军的存在。

    “报,突厥遣使求见。”

    “突厥使节?”

    张昌宗挑眉,点头:“让他进来。”

    “喏。”

    不一会儿,一个突厥青年进来,朝张昌宗行礼:“阿史那阙特勤见过张将军,奉我汗之命前来递交文书,烦请将军转呈贵国陛下。”

    青年眉目间与默矩有些像,一脸粗豪,高大强壮,言行虽不是恭敬有加,却也平静有度,颇有些不卑不亢之态。

    张昌宗点点头,侍立一旁的亲兵接过文书,转递给张昌宗,张昌宗也没忙着看,只是打量突厥青年两眼,问道:“使者姓阿史那,名唤阙特勤,可是颉跌利可汗的幼子,默矩王子的兄弟?”

    阙特勤一愣:“将军认得我?”

    张昌宗笑了笑,道:“我们汉人有句话叫英雄惜英雄,颉跌利可汗一世英雄,某同为领兵之人,自然也佩服的。”

    阙特勤也笑了,笑容带着骄傲与自得,道:“父汗去时,我与兄长都还年幼,并不曾见识到父汗的风采,只从旁人的言语中知道一些。想不到父汗的威名,汉人都听过?”

    张昌宗笑得诚恳:“那是当然。颉跌利可汗以区区数百兵马起家,建立偌大的突厥,你我两国虽时有交战,然用我们中原人的话说,最了解你的唯有你的对手。唯有常与之交战的我国才知晓颉跌利可汗的英雄之处,撇开敌我不谈,若单论打仗的本事,颉跌利可汗当能称一句英雄。便是我朝的高宗皇帝和现今的陛下,对颉跌利可汗的才能也是称赞的。阙特勤王子,你说,这世间还有什么能比对手的称赞还能证明令尊的英勇呢?”

    阙特勤听得满面放光,一张脸笑得满是骄傲:“将军说得是。雄鹰不会有麻雀做儿子,我与兄长也会像父汗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